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志的10年发展,离不开万千读者给予的支持与帮助。提供新闻线索、分享工作经验、积极建言献策……通过杂志这一平台,专家学者、人大工作者、人大代表交流分享经验,互为启发。他们亲历与见证了杂志在宣传民主法治、人大制度方面的点滴进程。
陈剩勇(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人大》创刊10年了。在当今这个纸质媒体泛滥的时代,地方性刊物要办得既有品位与特色,又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恐怕不那么容易了。说老实话,在创刊之初,我并不看好她的前途。令人可喜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浙江人大》越办越好,没几年就脱颖而出浙江,成为全国同类刊物中的佼佼者。
《浙江人大》的成功,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在于杂志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特点,积极回应面临的挑战。杂志能够围绕人大工作的重心,积极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尤其是地方人大的制度建设,全方位聚焦基层人大和人大代表的工作,总结经验,针砭时弊,服务大局,改善地方治理,促进社会进步。
10年上百期的《浙江人大》,真实地记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尤其是地方人大在新世纪10年间的发展进程,反映了代议制民主的中国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浙江人大》是地方人大和人大代表的工作指南,普通公民了解人大制度和立法过程,学习法律法规,培养民主与法治意识的通俗教科书。
马 斌(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办好一份刊物很难,而办好一份机关刊物更是难上加难。《浙江人大》兼具时政性、政策性、理论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在短短10年内已成为国内人大研究领域颇有影响的刊物,成绩值得称道。
《浙江人大》见证了新世纪以来激流勇进的10年,既跟踪热点,时刻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在民主法治、政治文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政府改革、公民权益保障等重大领域发出正确的声音,同时又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展现了自身的独到见解和特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韩福国(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我和《浙江人大》是有缘分的,也是有情感和认同的,缘分来源于议题的多元化吸引,情感来自于本土化关怀的凸显,认同来自于浙江各级人大功能发挥与浙江发展的内在契合性。
最早接触《浙江人大》,是2006年在温岭时候。当时颇不以为然,但随手一翻,发现选择的议题十分独到、新颖,并不回避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矛盾。后来杂志编辑约我进行“前沿视点”的访谈,我仍然担心一个核心问题:“受访者说了,能不能发?”访谈内容基本登出来了。倒不是我说出了真理,而是他们能坦然面对问题,这让我比较认同杂志的品质。
个人认为,《浙江人大》具有以下特点:“本土化的关怀”,直指社会热点,不回避社会矛盾;“地方发展的认同”,对人大监督个案、人大代表典型人物,以及社会发展热点的宣传研究,凸显了浙江各个层面和区域的民主治理功能的特色;“多元化议题的选择”,同一议题不同视角交锋,具有鲜明的特征;“关注热点的持续”,尤其是人大在地方发展的政策建议和监督功能,对于人大制度的完善,具有理论上的启迪功能;“前沿观点的呈现”,着眼于整个人大制度的功能回归与发展,落脚于人大在中国整个政治体制内的运作等核心理论命题,体现了杂志的中国社会情怀。
杨培田(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副巡视员):
作为一名省人大机关的退休同志和热心读者,深感杂志办得有“五好”:
一是好在亲。杂志封面登的是人大代表的肖像,内文说的是根本制度和立法、监督、任免、议决的事,广泛议的是密切关注民心、民意、民生的题。它既是全景展示民主法治的宣传窗口,也是人大工作者学习工作的良师益友,读来亲切,适用广泛,春风扑面,有一种甜蜜温馨的亲近感。
二是好在精。在10年所刊的成百上千篇文章中,既有视野开阔的宏观力作,又有入木三分的个案剖析,还有客观公正的法理推断。许多文章立意高远,触角独特,主题鲜明,开门见山,读来让人赏心悦目,获益匪浅。
三是好在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新。杂志刊载的许多文章,密切关注国计民生的新动向,及时报道新情况,善于发现新问题,客观作出新剖析,敢于提出新观点,尤其是对历届省人代会、全国人代会的报道,更是及时、客观、翔实。二是形式新。徐戎美编等时用创新的理念、崭新的视角加以谋划,让杂志多有时尚前卫、耳目一新之感。
四是好在实。刊物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就民主法制建设如何进一步促进和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拓展海洋经济、建设文化强省等方面,做了大量客观、立体的宣传报道,分量沉甸,掷地有声,无不给人以一种求真务实接地气的踏实感。
五是好在活。刊物的栏目设计既有“法治聚焦”、“人大视野”等主流版块,又有“社会广角”的和声呼应,还有“钱塘人语”、“特别报道”的点睛之作,图文并茂,形式活泼。
陈剩勇(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人大》创刊10年了。在当今这个纸质媒体泛滥的时代,地方性刊物要办得既有品位与特色,又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恐怕不那么容易了。说老实话,在创刊之初,我并不看好她的前途。令人可喜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浙江人大》越办越好,没几年就脱颖而出浙江,成为全国同类刊物中的佼佼者。
《浙江人大》的成功,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在于杂志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特点,积极回应面临的挑战。杂志能够围绕人大工作的重心,积极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尤其是地方人大的制度建设,全方位聚焦基层人大和人大代表的工作,总结经验,针砭时弊,服务大局,改善地方治理,促进社会进步。
10年上百期的《浙江人大》,真实地记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尤其是地方人大在新世纪10年间的发展进程,反映了代议制民主的中国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浙江人大》是地方人大和人大代表的工作指南,普通公民了解人大制度和立法过程,学习法律法规,培养民主与法治意识的通俗教科书。
马 斌(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办好一份刊物很难,而办好一份机关刊物更是难上加难。《浙江人大》兼具时政性、政策性、理论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在短短10年内已成为国内人大研究领域颇有影响的刊物,成绩值得称道。
《浙江人大》见证了新世纪以来激流勇进的10年,既跟踪热点,时刻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在民主法治、政治文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政府改革、公民权益保障等重大领域发出正确的声音,同时又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展现了自身的独到见解和特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韩福国(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我和《浙江人大》是有缘分的,也是有情感和认同的,缘分来源于议题的多元化吸引,情感来自于本土化关怀的凸显,认同来自于浙江各级人大功能发挥与浙江发展的内在契合性。
最早接触《浙江人大》,是2006年在温岭时候。当时颇不以为然,但随手一翻,发现选择的议题十分独到、新颖,并不回避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矛盾。后来杂志编辑约我进行“前沿视点”的访谈,我仍然担心一个核心问题:“受访者说了,能不能发?”访谈内容基本登出来了。倒不是我说出了真理,而是他们能坦然面对问题,这让我比较认同杂志的品质。
个人认为,《浙江人大》具有以下特点:“本土化的关怀”,直指社会热点,不回避社会矛盾;“地方发展的认同”,对人大监督个案、人大代表典型人物,以及社会发展热点的宣传研究,凸显了浙江各个层面和区域的民主治理功能的特色;“多元化议题的选择”,同一议题不同视角交锋,具有鲜明的特征;“关注热点的持续”,尤其是人大在地方发展的政策建议和监督功能,对于人大制度的完善,具有理论上的启迪功能;“前沿观点的呈现”,着眼于整个人大制度的功能回归与发展,落脚于人大在中国整个政治体制内的运作等核心理论命题,体现了杂志的中国社会情怀。
杨培田(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副巡视员):
作为一名省人大机关的退休同志和热心读者,深感杂志办得有“五好”:
一是好在亲。杂志封面登的是人大代表的肖像,内文说的是根本制度和立法、监督、任免、议决的事,广泛议的是密切关注民心、民意、民生的题。它既是全景展示民主法治的宣传窗口,也是人大工作者学习工作的良师益友,读来亲切,适用广泛,春风扑面,有一种甜蜜温馨的亲近感。
二是好在精。在10年所刊的成百上千篇文章中,既有视野开阔的宏观力作,又有入木三分的个案剖析,还有客观公正的法理推断。许多文章立意高远,触角独特,主题鲜明,开门见山,读来让人赏心悦目,获益匪浅。
三是好在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新。杂志刊载的许多文章,密切关注国计民生的新动向,及时报道新情况,善于发现新问题,客观作出新剖析,敢于提出新观点,尤其是对历届省人代会、全国人代会的报道,更是及时、客观、翔实。二是形式新。徐戎美编等时用创新的理念、崭新的视角加以谋划,让杂志多有时尚前卫、耳目一新之感。
四是好在实。刊物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就民主法制建设如何进一步促进和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拓展海洋经济、建设文化强省等方面,做了大量客观、立体的宣传报道,分量沉甸,掷地有声,无不给人以一种求真务实接地气的踏实感。
五是好在活。刊物的栏目设计既有“法治聚焦”、“人大视野”等主流版块,又有“社会广角”的和声呼应,还有“钱塘人语”、“特别报道”的点睛之作,图文并茂,形式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