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任务学习设计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单元为“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为“我们的家园”.本单元的学习,通过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实践学习活动,采用访谈、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现状,提升语文综合素养.rn感受家乡魅力,推介家乡文化是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我们围绕“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一中心议题,设置了“国家自信——走进原子城”“工匠精神——欣赏高原艺术”“家乡情怀——感受多彩青海”三个学习任务.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整本书阅读被提到了 一个新高度,成为语文同人关注的热点.整本书阅读聚焦“整本”之下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的完整性,明显区别于琐屑、碎片式的阅读,所以更要把握宏观,立足整体.
期刊
杜甫的《登高》格律严丝合缝,意境深刻悠远,全诗饱含着诗人诉不尽的悲愁,通篇像四副对联一样工整,但却不啰唆、不繁复,将汉字之美发挥到极致,是公认的唐诗最高成就作品之一.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深度品味杜甫《登高》之十八悲,带领他们透过这首悲秋绝唱感受作者的千古哀情.
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引领学生探索语言品读之法,掌握语言品读之规律,抓住语言品读之要领,以领略语言背后的“无限风光”.
教学韦庄的《西塞山下作》阅读理解题:“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学生对参考答案“\'水似蓝\',表明水深莫测,山势峻峭,山间葱茏草色的映衬,使得江水的颜色蔚蓝;\'乱云如絮\'写出了云层如轻飘的絮,在山间起伏缠绕,非山势高峻难得有此景象”表示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水蓝”就表明水深山高,为什么“乱云如絮”就表明山势高峻.为此,笔者重点与学生探讨“水绿”并延伸,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有效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期刊
学习描写景物是贯穿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写作任务.如何区分前三学段和第四学段的不同,这就得从写作学习元素的发掘和教学目标出发.前三学段主要从写作对象、观察顺序、观察视角及表达技巧来训练学生.本文建议在第四学段重点训练学生的相关思维,通过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等思维方式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写景的能力.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里颇为热闹的一个情节,若能在导读中引导学生发现热闹背后的“门道”,那就能使传统导读发生质变,使学生明白名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创意说明]rn《苏幕遮》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2017年版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诗词教学更应体现这一新课标精神.诗歌阅读教学最忌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处理方式,有取舍才能有层次,教学重点才能突出.
期刊
跳读能够提升阅读效率,唯有提高关联思维的张力,才能确保跳读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要为学生传授更多跳读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建立关联思维意识,以形成对接性阅读认知.标题重点跳读、首句尾句跳读、中心词句跳读、人物情节跳读,都属于跳读的操作方式,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整合组织,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阅读感知体验.
掌握隐藏在华美语言背后的一套“狡猾”的技巧,关注虚词的意义与情味,让虚词“实”起来,在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文本,感受文本流淌的脉脉温情,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最终发展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精神素养.
贺新郎·读史rn一九六四年春rn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rn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