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日益受到家长和师生的重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创新思路方法,将各项语文教学任务和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优化整合,把学生培养好教育好?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总结,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043-0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这么多年教学实践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树立“大语文”的系统观,要针对学生特点,有效整合内容和时间资源,从宏观的角度关注语文学习的普遍联系和内在规律,采取关联、高效的方法组织实施教学,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升。这样才能当好园丁,把祖国的花朵浇灌好、培养好。
一、要善于围绕主题、引导归纳,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善于营造氛圍。我认为学习的情境与生活的体验越相似,越有利于知识的提取与运用。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在组织学生认真完成预习任务的基础上,围绕教学主题,及时引入、搭建创造生动的场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任务活动,引起学生情感体验,营造反映单元主题的浓厚氛围,从而帮助学生较快的进入学习情况,理解教材单元的主题。注重多重渲染。就是通过提供情境、营造氛围,以及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有效激活学生们已学词句,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新词难句,有效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同时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后面几课时要尽量与前面课时紧密相联,是前几课时的延伸和扩展。其教学目标的确立要高于第一课时。接着再引入本课时的主题场境,并通过课堂学生们“小话剧”角色的创设,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及时形成共鸣。在上述两步的基础上,这一步是学生通过自学,在教师的辅助下对整个单元内容进行总体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对每个课文的具体细节和思想内涵进行一个深度的挖掘。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逐渐聚焦一个单元故事的中心思想和意义,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中里真理越来越近,在大部分学生达成共识、有了思想共鸣时,老师及时总结归纳主题。归纳的过程主要是对比,教师在对比中教,学生在对比中学,师生在对比中共同领悟单元主题与单元课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一种高级思维形式,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要科学整合、有机结合,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精读和略读巧妙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的契合点,教学中引导和放手结合,让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和能力运用于略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通过比较两者在思想表达和写作方法上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并对课文抓住环境、人物、言行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精神的表达方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深度挖掘教材,整合同类课文。人教版教材每组课文之间联系比较密切,有的是主题相同,有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有的是阅读策略相似。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引导学生整体预习、对比评价、研究教材、发现规律、归纳总结,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运用水平。在科学整合中深化思维,逐渐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束缚,采取多种方法确保教学容量饱满,内容有吸引力,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入情入境,收获丰厚。阅读、口语、习作三合一“打包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语文学科的本质在于其应用性。根本任务应致力于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阅读与语言表达、作文写作的整合,让三者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在组织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注重在阅读中为表达和写作打基础,通过阅读开阔思路、丰富词汇,吸取写作材料,进而让阅读、口语表达和写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要循环渗透、形成一体,不断巩固提升学生能力素质
加强延伸课外阅读。语文素养的提升有赖于大量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和具体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专门作了规定,并指出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广泛涉猎国内外名著。为此,语文教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做好课内外阅读的高效衔接,把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延伸,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交相辉映、充分渗透、融为一体。重视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必须通过语文实践来培养。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学生只有把课内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获得的语文能力应用于生活,语文学习才有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增强整合意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瞻前顾后,考虑其系统性和延续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能。促进课内外良性循环。组织学生穿插在课堂内外的资料搜集、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讨论等,都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让我学,我要学,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了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同时在知识获得的同时,也促使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课外阅读和综合性语文学习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源,学习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利用语文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实践语文,课堂内外的这种融合起到良性循环,互相促进的作用。
无论教师采取何种策略开展教学,把学生培养好、教育好才是关键。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把握语文教学,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出发点对待语文教学,就会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闯出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倾听花开的声音,享受花开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情感读本2018年32期
[2]吴东美.情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043-0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这么多年教学实践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树立“大语文”的系统观,要针对学生特点,有效整合内容和时间资源,从宏观的角度关注语文学习的普遍联系和内在规律,采取关联、高效的方法组织实施教学,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升。这样才能当好园丁,把祖国的花朵浇灌好、培养好。
一、要善于围绕主题、引导归纳,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善于营造氛圍。我认为学习的情境与生活的体验越相似,越有利于知识的提取与运用。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在组织学生认真完成预习任务的基础上,围绕教学主题,及时引入、搭建创造生动的场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任务活动,引起学生情感体验,营造反映单元主题的浓厚氛围,从而帮助学生较快的进入学习情况,理解教材单元的主题。注重多重渲染。就是通过提供情境、营造氛围,以及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有效激活学生们已学词句,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新词难句,有效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同时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后面几课时要尽量与前面课时紧密相联,是前几课时的延伸和扩展。其教学目标的确立要高于第一课时。接着再引入本课时的主题场境,并通过课堂学生们“小话剧”角色的创设,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及时形成共鸣。在上述两步的基础上,这一步是学生通过自学,在教师的辅助下对整个单元内容进行总体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对每个课文的具体细节和思想内涵进行一个深度的挖掘。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逐渐聚焦一个单元故事的中心思想和意义,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中里真理越来越近,在大部分学生达成共识、有了思想共鸣时,老师及时总结归纳主题。归纳的过程主要是对比,教师在对比中教,学生在对比中学,师生在对比中共同领悟单元主题与单元课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一种高级思维形式,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要科学整合、有机结合,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精读和略读巧妙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的契合点,教学中引导和放手结合,让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和能力运用于略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通过比较两者在思想表达和写作方法上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并对课文抓住环境、人物、言行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精神的表达方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深度挖掘教材,整合同类课文。人教版教材每组课文之间联系比较密切,有的是主题相同,有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有的是阅读策略相似。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引导学生整体预习、对比评价、研究教材、发现规律、归纳总结,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运用水平。在科学整合中深化思维,逐渐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束缚,采取多种方法确保教学容量饱满,内容有吸引力,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入情入境,收获丰厚。阅读、口语、习作三合一“打包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语文学科的本质在于其应用性。根本任务应致力于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阅读与语言表达、作文写作的整合,让三者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在组织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注重在阅读中为表达和写作打基础,通过阅读开阔思路、丰富词汇,吸取写作材料,进而让阅读、口语表达和写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要循环渗透、形成一体,不断巩固提升学生能力素质
加强延伸课外阅读。语文素养的提升有赖于大量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和具体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专门作了规定,并指出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广泛涉猎国内外名著。为此,语文教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做好课内外阅读的高效衔接,把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延伸,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交相辉映、充分渗透、融为一体。重视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必须通过语文实践来培养。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学生只有把课内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获得的语文能力应用于生活,语文学习才有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增强整合意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瞻前顾后,考虑其系统性和延续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能。促进课内外良性循环。组织学生穿插在课堂内外的资料搜集、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讨论等,都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让我学,我要学,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了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同时在知识获得的同时,也促使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课外阅读和综合性语文学习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源,学习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利用语文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实践语文,课堂内外的这种融合起到良性循环,互相促进的作用。
无论教师采取何种策略开展教学,把学生培养好、教育好才是关键。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把握语文教学,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出发点对待语文教学,就会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闯出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倾听花开的声音,享受花开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情感读本2018年32期
[2]吴东美.情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201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