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形成的。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语感强的人理解力强,听别人说话抓得住要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
在国内,由于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和运用英语的机会,英语语感的形成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特别在口语和写作表达中,中国学生多数英语运用能力差,语感不易形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紧的不是通过语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进行听说读写,而是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一、实践感知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实质上是关于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关于语言的理念知识,或者說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应当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变成无意的感受。实践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培养训练。
首先,创设听说环境,增强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中国学生缺少自然的英语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课堂上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运用录音机、投影仪、语音室、多媒体等创设英语听说情景。上课时还通过英语值日生汇报、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讨论问题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提高口语能力。平时鼓励学生课后多听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多看英语电视节目,多参加英语角活动,内容有自由会话、趣味游戏、英语讲座、听力比赛或小品表演等;每学期还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等等。
其次,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特别要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精神,而传达这种精神的是音调,语感只能从音调中体现出来。平时经常穿插一些英语小诗、谚语、绕口令句子让学生朗读。
再次,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感。所谓阅读,即从别人的外语语言向自己的内部语言过渡的过程。要培养英语语感,眼睛不要只盯着几句英文,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要把他们对自然社会的神秘感,化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性认识,这样,学生思想才开阔,视野才宽广。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阅读训练,注重阅读内容的广度,让学生首先吸收知识,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吸收语言,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但要注重阅读内容的精度,又要注重阅读形式的多样化,要求学生以“速读”、“测读”、“猜读”等形式为主,做到精读与泛读并存,遵循“以精导泛,互相补充”的原则,通过视觉快速感知书面语言,对词、句、段、篇进行整体感知。课堂上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身心地投入读,就会得其语音正误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扩大学生阅读面。平时让学生接触各种题材的文章,尤其是有关英美国家的背景知识的文章,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克服学生阅读面狭窄、英语背景知识少的缺陷,使学生知识面不断扩大。
二、整体感知
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正如英语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的,“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
1.坚持课文整体教学
课文整体教学是提高语篇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避免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断章取义。通过整体教学,培养学生完整全面的理解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感悟能力。课文整体教学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全面把握。我在整体阅读教学中采用四步法:⑴引导学生速读全文,掌握大意;⑵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全文;⑶指导学生听读课文;⑷根据课文内容复述。采用这种方法的同时,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技巧指导,包括怎样猜测词意,怎样推理判断,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等。运用这四个环节,使整篇课文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复现,从而使学生由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到运用课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最后,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的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形式所替代不了的。英语语感的成熟就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开始时可采用看图写话,写简单句、问答句,做到语法正确,句子通顺,待时机成熟,练习写日记。写日记开始要求低一点,写两三句都行,然后逐渐增多。只要坚持,日积月累,就会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以上只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些方法,在教学中我要继续总结经验,寻求更多途径强化学生的语感。
参考文献:
[1]黄和斌等著.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译林出版社,2001.
[2]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许嘉璐.语言与文化.中国教育报,2000.10.17.
[4]胡春洞,王才仁主编.英语阅读理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在国内,由于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和运用英语的机会,英语语感的形成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特别在口语和写作表达中,中国学生多数英语运用能力差,语感不易形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紧的不是通过语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进行听说读写,而是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一、实践感知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实质上是关于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关于语言的理念知识,或者說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应当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变成无意的感受。实践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培养训练。
首先,创设听说环境,增强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中国学生缺少自然的英语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课堂上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运用录音机、投影仪、语音室、多媒体等创设英语听说情景。上课时还通过英语值日生汇报、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讨论问题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提高口语能力。平时鼓励学生课后多听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多看英语电视节目,多参加英语角活动,内容有自由会话、趣味游戏、英语讲座、听力比赛或小品表演等;每学期还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等等。
其次,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特别要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精神,而传达这种精神的是音调,语感只能从音调中体现出来。平时经常穿插一些英语小诗、谚语、绕口令句子让学生朗读。
再次,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感。所谓阅读,即从别人的外语语言向自己的内部语言过渡的过程。要培养英语语感,眼睛不要只盯着几句英文,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要把他们对自然社会的神秘感,化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性认识,这样,学生思想才开阔,视野才宽广。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阅读训练,注重阅读内容的广度,让学生首先吸收知识,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吸收语言,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但要注重阅读内容的精度,又要注重阅读形式的多样化,要求学生以“速读”、“测读”、“猜读”等形式为主,做到精读与泛读并存,遵循“以精导泛,互相补充”的原则,通过视觉快速感知书面语言,对词、句、段、篇进行整体感知。课堂上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地全身心地投入读,就会得其语音正误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扩大学生阅读面。平时让学生接触各种题材的文章,尤其是有关英美国家的背景知识的文章,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克服学生阅读面狭窄、英语背景知识少的缺陷,使学生知识面不断扩大。
二、整体感知
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正如英语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的,“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
1.坚持课文整体教学
课文整体教学是提高语篇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避免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断章取义。通过整体教学,培养学生完整全面的理解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感悟能力。课文整体教学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全面把握。我在整体阅读教学中采用四步法:⑴引导学生速读全文,掌握大意;⑵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全文;⑶指导学生听读课文;⑷根据课文内容复述。采用这种方法的同时,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技巧指导,包括怎样猜测词意,怎样推理判断,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等。运用这四个环节,使整篇课文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复现,从而使学生由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到运用课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最后,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的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形式所替代不了的。英语语感的成熟就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开始时可采用看图写话,写简单句、问答句,做到语法正确,句子通顺,待时机成熟,练习写日记。写日记开始要求低一点,写两三句都行,然后逐渐增多。只要坚持,日积月累,就会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以上只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些方法,在教学中我要继续总结经验,寻求更多途径强化学生的语感。
参考文献:
[1]黄和斌等著.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译林出版社,2001.
[2]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许嘉璐.语言与文化.中国教育报,2000.10.17.
[4]胡春洞,王才仁主编.英语阅读理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