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前读过一篇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勤快人和一懒人住在同一个村子里。为了生计,两人都想到镇上打工。但去镇上最近的途径是要螳过一条河,绕过一座小山。勤快人每日早起绕过山辛勤工作。懒人既不想螳河弄湿衣服,又不想早出晚归。于是时不时地躺在椅子上琢磨如何能有一万全之策。结果他发明了桥!
今天我这个有重度拖延症的懒人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在教学中试图偷懒的故事。
两年前,在国内工作了26年的我第三次来到美国。与前两次参加境外培训、带学生来夏令营有所不同的是来教汉语,被录取时心有惴惴,感觉无从下手。赴任前培训时看了一节视频示范课让我思路豁然开朗。原来用在英语教学中的诸多技巧转换角度即可用于对外汉语教学。思路转换成功后最初的三个多月常规教学倒也效果不错。
但是圣诞假期后我的课调到一天八节一天九节,每节30分钟(这学期已经调到一天九节30分钟的课和一天四节20分加八节25分钟的课程),游戏、手工和教唱歌曲等一圈下来真是累得慌。我所任教的两所小学没有固定的汉语教室,每天还要穿梭于K到二年级的各个教室。这对我的体力和嗓子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累则思变!从孔院借的几本中文教材结合国内教课时所上的阅读课给我带来了可以“偷偷懒”的灵感。我选用了教材中部分内容,5~7页为一册形成电子版和印刷版。与学生共同解决难点后即可让他们合作阅读3-5分钟。讲解这一话题期间经常采用课前合作阅读的方式让他们互帮互助,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也常常采用比赛的方式让他们尝试拼出生词,进而说出短语和句子。因为美国孩子学习自然拼读,加之所选内容相对简单且有一点故事的连贯性,孩子们的参与度非常高,接受情况良好。
一个多月后,问题来了!符合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的现成材料分布过于零散且有些图片不尽如人意。没有办法,自己动手创作了第一本中文阅读书《你好!》编人名时用了一个汉语学得非常好的孩子的中文名字,并用bitmoji创作了外形与之外貌有些相像的图片。没有想到孩子们的反响特别热烈。于是我宣布凡是汉语课表现优秀的孩子都有机会名登我的大作!良好的开端迫使懒惰的我开始挖空心思地创作了。
一本看起来平淡无奇的阅读书其实编起来所需要的筹备还是不少的。首先要考虑整本书想体现的主题,其次就是寻找相应的素材。有时为了找到合适的图片往往在自己的素材库或网上要耗上几个小时。所幸平时有收集素材的习惯,也所幸美国的网上资源实在是丰富,结果还算令人满意。因为自己缺少编写这种读本的经验,所以美国幼儿班的阅读教材、各种汉语读物及幼儿的英语绘本都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其中小部分英语绘本基本稍作调整就可用在我们的教学中。例如,一本高频词阅读书中出现的内容:I like apples.I like sandwiches.I like bananas.I like pizza.I like cookies.I like milk.I like lunch.恰好在我讲食物这一话题时可以用上。于是增加了内容编成早餐、中餐、晚餐三本阅读书。大家比较熟悉的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这本绘画书被一位老师改成十二生肖的涂色书,恰好我在网上读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了难度编成巩固颜色和动物话题的涂色书。但是这种特别适合我所任教年级的现成素材不是很多,而且大多偏难。所以编写这些材料着实占用了很多休息时间。
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编写读本时我考虑了以下原则:
1.依据话题,因地制宜
依据自己的教学任务,以话题为主,一年多来我编写了二十多本用于K到二年级的阅读书。重点、难点或学生掌握情况欠佳的内容一题两本或三本。以不同的呈现形式加以巩固所学知识。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每一话题都要编写。例如:讲解时间表达法时我就选用骰子和呼啦圈(见下图)为道具(此灵感来源于网络,自己略作调整)来完成教学任务。
2.句型渗入,反复识记
这一点我尽量做到图片内容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暗示,以便猜出句型的含义。
3.情境导入,温故知新
如讲解“南瓜派”这个生词时,学生在学过“南瓜”一词的基础上再借助图片和英语发音即可非常容易掌握。 4.词汇复现,知识串联 注重词汇的复现率,以新带旧。尽可能把不同话题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有整体感知的过程。
以上是我编低年龄段的读本时所考虑到的一些原则。偶在网上见到组成THINK -词的acronym(字首组合词),改了两处倒觉得在编写高年级的读本时可作参考。
为了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采取了若干种拓展及巩固练习措施。
1.完成阅读任务后,我会选取所学词汇朗读三遍请两人一组合作拼词。
每组另有一名该话题词汇掌握较好的学生手拿印好的正确答案页帮助我核对每组对错情况。这样一可有效的避免学生较多教师一人监管不力的状况,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根据所读内容,选择正确图片。
下图是我在讲家人一课时所选的两幅图片。
3.根据所读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4.贴纸或画图。
5.根据所读内容,判断对错。
6.根据内容涂色。
7.选一选、揭一揭、说一说练习。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项巩固练习活动。阅读后,学生从黑板所贴的花瓣中选取一朵(除了设计颜色系列还可用数字等系列来替换),揭开后读出下一层所见单词。之后鼓励学生把颜色和动物名称(或选用其他话题的名词)组合在一起说出短语或句子。
以上介绍的几种是我经常用到的方法。另外还有简单的思维导图、连线、提问题、我有谁有等诸多方式。选用时视情况会有难度上的降低或提高。
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到目前为止两所学校的一、二年级已经开展了三次阅读比赛。从提高参与度的角度考虑,在选择所读书目时主要选难度略低、重复性较强的读本。如生肖话题。
今年四月、五月还有两次比赛。难度略为提高。拟定选择平时学生们认为较难的阅读篇目。如水果话题。按授課过程中学生的掌握情况把句式分组,并以必读、选读、抢读的方式进行比赛。
只有比赛没有奖励也是不成的!所以,除了根据表现得到分数换取中国奖品外,我设了两项比较令人心动的奖品。五场比赛下来最终的获胜者征得父母同意后拍照为其编写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书。二等奖获得今年春节我编写的《2018中国美国我们一同过年》民俗读本一份。
两年的汉语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总结这篇文章找出所有印刷成册的读本、再次浏览自己所做的课件时,真的百感交集。每一份读本都有孩子们留下的印记——或喜、或怒、或哭。满意的页面中总会提醒自己哪些是听孔院和网上的培训时得来的灵感;哪些是在阅读或网上浏览时发现的亮点;哪些是在关注的十几个公众号中受到的启发。当初偷懒的想法竟然让我重新找到创作的热情。感谢生命中的这次偷懒!
最后,用我对lazy的重新感悟来结束这篇文章,愿与大家共勉。因本人能力有限,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我这个有重度拖延症的懒人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在教学中试图偷懒的故事。
两年前,在国内工作了26年的我第三次来到美国。与前两次参加境外培训、带学生来夏令营有所不同的是来教汉语,被录取时心有惴惴,感觉无从下手。赴任前培训时看了一节视频示范课让我思路豁然开朗。原来用在英语教学中的诸多技巧转换角度即可用于对外汉语教学。思路转换成功后最初的三个多月常规教学倒也效果不错。
但是圣诞假期后我的课调到一天八节一天九节,每节30分钟(这学期已经调到一天九节30分钟的课和一天四节20分加八节25分钟的课程),游戏、手工和教唱歌曲等一圈下来真是累得慌。我所任教的两所小学没有固定的汉语教室,每天还要穿梭于K到二年级的各个教室。这对我的体力和嗓子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累则思变!从孔院借的几本中文教材结合国内教课时所上的阅读课给我带来了可以“偷偷懒”的灵感。我选用了教材中部分内容,5~7页为一册形成电子版和印刷版。与学生共同解决难点后即可让他们合作阅读3-5分钟。讲解这一话题期间经常采用课前合作阅读的方式让他们互帮互助,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也常常采用比赛的方式让他们尝试拼出生词,进而说出短语和句子。因为美国孩子学习自然拼读,加之所选内容相对简单且有一点故事的连贯性,孩子们的参与度非常高,接受情况良好。
一个多月后,问题来了!符合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的现成材料分布过于零散且有些图片不尽如人意。没有办法,自己动手创作了第一本中文阅读书《你好!》编人名时用了一个汉语学得非常好的孩子的中文名字,并用bitmoji创作了外形与之外貌有些相像的图片。没有想到孩子们的反响特别热烈。于是我宣布凡是汉语课表现优秀的孩子都有机会名登我的大作!良好的开端迫使懒惰的我开始挖空心思地创作了。
一本看起来平淡无奇的阅读书其实编起来所需要的筹备还是不少的。首先要考虑整本书想体现的主题,其次就是寻找相应的素材。有时为了找到合适的图片往往在自己的素材库或网上要耗上几个小时。所幸平时有收集素材的习惯,也所幸美国的网上资源实在是丰富,结果还算令人满意。因为自己缺少编写这种读本的经验,所以美国幼儿班的阅读教材、各种汉语读物及幼儿的英语绘本都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其中小部分英语绘本基本稍作调整就可用在我们的教学中。例如,一本高频词阅读书中出现的内容:I like apples.I like sandwiches.I like bananas.I like pizza.I like cookies.I like milk.I like lunch.恰好在我讲食物这一话题时可以用上。于是增加了内容编成早餐、中餐、晚餐三本阅读书。大家比较熟悉的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这本绘画书被一位老师改成十二生肖的涂色书,恰好我在网上读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了难度编成巩固颜色和动物话题的涂色书。但是这种特别适合我所任教年级的现成素材不是很多,而且大多偏难。所以编写这些材料着实占用了很多休息时间。
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编写读本时我考虑了以下原则:
1.依据话题,因地制宜
依据自己的教学任务,以话题为主,一年多来我编写了二十多本用于K到二年级的阅读书。重点、难点或学生掌握情况欠佳的内容一题两本或三本。以不同的呈现形式加以巩固所学知识。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每一话题都要编写。例如:讲解时间表达法时我就选用骰子和呼啦圈(见下图)为道具(此灵感来源于网络,自己略作调整)来完成教学任务。
2.句型渗入,反复识记
这一点我尽量做到图片内容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暗示,以便猜出句型的含义。
3.情境导入,温故知新
如讲解“南瓜派”这个生词时,学生在学过“南瓜”一词的基础上再借助图片和英语发音即可非常容易掌握。 4.词汇复现,知识串联 注重词汇的复现率,以新带旧。尽可能把不同话题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有整体感知的过程。
以上是我编低年龄段的读本时所考虑到的一些原则。偶在网上见到组成THINK -词的acronym(字首组合词),改了两处倒觉得在编写高年级的读本时可作参考。
为了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采取了若干种拓展及巩固练习措施。
1.完成阅读任务后,我会选取所学词汇朗读三遍请两人一组合作拼词。
每组另有一名该话题词汇掌握较好的学生手拿印好的正确答案页帮助我核对每组对错情况。这样一可有效的避免学生较多教师一人监管不力的状况,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根据所读内容,选择正确图片。
下图是我在讲家人一课时所选的两幅图片。
3.根据所读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4.贴纸或画图。
5.根据所读内容,判断对错。
6.根据内容涂色。
7.选一选、揭一揭、说一说练习。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项巩固练习活动。阅读后,学生从黑板所贴的花瓣中选取一朵(除了设计颜色系列还可用数字等系列来替换),揭开后读出下一层所见单词。之后鼓励学生把颜色和动物名称(或选用其他话题的名词)组合在一起说出短语或句子。
以上介绍的几种是我经常用到的方法。另外还有简单的思维导图、连线、提问题、我有谁有等诸多方式。选用时视情况会有难度上的降低或提高。
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到目前为止两所学校的一、二年级已经开展了三次阅读比赛。从提高参与度的角度考虑,在选择所读书目时主要选难度略低、重复性较强的读本。如生肖话题。
今年四月、五月还有两次比赛。难度略为提高。拟定选择平时学生们认为较难的阅读篇目。如水果话题。按授課过程中学生的掌握情况把句式分组,并以必读、选读、抢读的方式进行比赛。
只有比赛没有奖励也是不成的!所以,除了根据表现得到分数换取中国奖品外,我设了两项比较令人心动的奖品。五场比赛下来最终的获胜者征得父母同意后拍照为其编写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书。二等奖获得今年春节我编写的《2018中国美国我们一同过年》民俗读本一份。
两年的汉语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总结这篇文章找出所有印刷成册的读本、再次浏览自己所做的课件时,真的百感交集。每一份读本都有孩子们留下的印记——或喜、或怒、或哭。满意的页面中总会提醒自己哪些是听孔院和网上的培训时得来的灵感;哪些是在阅读或网上浏览时发现的亮点;哪些是在关注的十几个公众号中受到的启发。当初偷懒的想法竟然让我重新找到创作的热情。感谢生命中的这次偷懒!
最后,用我对lazy的重新感悟来结束这篇文章,愿与大家共勉。因本人能力有限,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