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典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新课程的改革也对语文教学中需要学习的经典文章篇目有了明确要求。文章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学生阅读经典的意义,它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阅读水平,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升华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7-0077-02
引 言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名著作为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传播知识的指航灯。初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的模式和内容,通过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名著,将情感与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名著积累更多的素材,让学生在高质量的教学中提升个人的素养。
一、初中语文学习中经典名著阅读的现状
阅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提高其人文素养,还能够深化其精神内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三观”正在逐渐形成,优秀的作品对其影响是深远、深刻的。在此情况下,教师应注重此部分的引导,借助不同的方法与手段,使学生逐渐形成阅读习惯,并能够借助多种途径,保证阅读效果。但笔者经调查后发现,现阶段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师生过于关注教材。此外,信息技术作用下,碎片化的信息充斥,对学生阅读造成了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初中生对网络、智能客户端的应用不当,使其阅读思维受限,同时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使其投入到名著阅读的时间甚少,进一步阻碍了优秀名著对其带来的有益影响。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强制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出现了抵触情绪,未能有效讲解高效阅读的方法。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初中生名著阅读存在众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初中语文学习中经典名著阅读的作用
为了走出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窘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利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经典名著阅读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其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
1.积累经典名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构建和应用的能力,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名著的经典语言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通过不断地拓展经典名著的阅读,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的构建和表达。例如,在学习《泰戈尔诗选》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或课后让学生在班级分享自己读到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习《朝花夕拾》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鲁迅的名言,不断地进行积累,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分享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语言构建和表达的能力。
2.课内与课外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名著阅读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阅读。教师通过名著阅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教师通过对名著背景以及作者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名著阅读也能够开阔学生眼界,通过大量的名著阅读,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会大大提高[1]。
(1)观看影视作品。国内外名著作品中均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历史、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风土人情等,但大部头的作品,因篇幅过长,可能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长时间阅读,学生可能会出现疲惫、枯燥、乏味等感觉。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其对名著阅读充满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手段,如影视作品欣赏。如今,学生对影视作品有着较高的关注度,特别是名著改编的作品,在观看之际,不仅能够实现身心的全方位放松,还能避免负面情绪的影响。此外,学生也能够根据改编情节与原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明白其中的优劣。
在学习《简·爱》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夏洛蒂·勃朗特的电影,通过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西游记》时,教师可以播放新版本的影视片段,有的剧以唐僧和女儿国国王感情为主线,有的剧增加了孙悟空与妖精的感情戏份等。再比如,新版的《水滸传》中,将潘金莲这个人物塑造成孤苦无依,与丈夫感情不和而追求爱情的形象,改变了原本“狠毒”的形象。这些改变的好与坏,让学生自行评判。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名著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观看影视作品之前,教师应确保学生对名著进行过系统与全面的阅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形成有效的对比,进而掌握名著的精髓。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如果学生未曾通读过原著而直接观看,则会对其中不同女性角色的服饰、男女演员的感情所吸引,难以对其中深刻的意义有所感悟。
(2)话剧扮演。初中生普遍缺少社会经验,其情感体验也相对较少,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对其中涉及的对话内容可能理解起来费力。为了使其更好地体验,教师可以根据名著的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使其身临其境,从而与作品产生共鸣。如《骆驼祥子》,初中生对人物所处环境了解甚微,而借助话剧形式对角色进行扮演,则可以切身感受人物的苦难,并对当今美好的生活倍感珍惜。
三、重视阅读方式和内容,升华学生的情感
名著往往汇聚了某个时期的智慧和精髓,对于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设定阅读教学计划,学生在了解要阅读的名著之后,教师应当加强学生阅读技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名著进行精读与细读,而不是大致浏览,毫无所获。经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仅关注书中的故事进展,对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等知之甚少。为了扭转此局面,教师要遵循实事求是、因人制宜的原则,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让其逐渐养成仔细认真品读的习惯,对其中的有益部分进行提炼与吸收。 一方面,教师应当从名著的作者、背景以及作者人生经历出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2]。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后,学生应侧重感受名著中的深刻底蕴,尽可能全面、彻底地了解书中所讲内容。例如,《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唐代玄奘西行的故事改编而成的,那个时代佛教盛行,佛教的智慧结晶“真经”从印度传入唐代。《西游记》中出现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都是民间信仰的神仙,整部小说宗教意味较浓。
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书中关键的人物和事件,把握结构和中心思想,在学习《红楼梦》这节内容时,林黛玉进京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林母逝世,林家没有其他女性长辈能够抚养黛玉,因此,林黛玉母亲的娘家派出仆妇接她回京,这也为后来的“金玉良缘”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在林黛玉父亲去世后,她也就成了贾府的一分子,即便擁有再多的财产和嫁妆,也要在宗法制的家族中生活,无法真正地独立,这实质上反映的是封建时代女性的从属地位。
此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引导学生总结作品中的人物特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阅读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自身的角度去探索、去研究、去思考,并勇于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例如,《红楼梦》中深入人心的人物——王熙凤,其形象十分鲜明,但关于其最终的结局,说法不一。常见的观点,一种为被休后返回老家,另一种为抄家后饿死潦草掩埋。千人对红楼,自有千个观点。学生在阅读完成后,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某学生认为单纯凭借“一夜北风紧”而断定王的死法,过于简单;其他学生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王熙凤多年醉心于权谋,其身体损耗较大,特别是曾有“落红”,待抄家后,身体与精神多重打击,可能会出现重病,受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最终死亡可能性较大。对于同学的观点,教师不能全盘否定或肯定,要对其中正确、积极的观点进行鼓励,而对于错误、消极的想法给予纠正,最好是引导学生,使其自行寻找,继而获得答案,以此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教师要总结实现高效阅读的方法,包括摘录法、品读法、精读法等,并将各种方法进行多次试练,使学生逐渐了解不同方法。另外,在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活动,如读后感写作大赛、不同人物点评讨论、精彩故事梗概编写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知识体系将日益完善,并且会逐渐将所学融入写作、表达之中,其语文素养将大幅度提升。
结 语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名著的阅读对学生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名著阅读指导方面,教师要发挥指引者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名著内容的实质含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苑学冬.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5):42-44.
[2]周仙虹.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232.
作者简介:付仲玲(1972— ),女,甘肃白银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7-0077-02
引 言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名著作为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传播知识的指航灯。初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的模式和内容,通过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名著,将情感与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名著积累更多的素材,让学生在高质量的教学中提升个人的素养。
一、初中语文学习中经典名著阅读的现状
阅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提高其人文素养,还能够深化其精神内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三观”正在逐渐形成,优秀的作品对其影响是深远、深刻的。在此情况下,教师应注重此部分的引导,借助不同的方法与手段,使学生逐渐形成阅读习惯,并能够借助多种途径,保证阅读效果。但笔者经调查后发现,现阶段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因为师生过于关注教材。此外,信息技术作用下,碎片化的信息充斥,对学生阅读造成了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初中生对网络、智能客户端的应用不当,使其阅读思维受限,同时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使其投入到名著阅读的时间甚少,进一步阻碍了优秀名著对其带来的有益影响。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强制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出现了抵触情绪,未能有效讲解高效阅读的方法。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初中生名著阅读存在众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初中语文学习中经典名著阅读的作用
为了走出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窘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利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经典名著阅读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其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
1.积累经典名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构建和应用的能力,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名著的经典语言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通过不断地拓展经典名著的阅读,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的构建和表达。例如,在学习《泰戈尔诗选》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或课后让学生在班级分享自己读到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习《朝花夕拾》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鲁迅的名言,不断地进行积累,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分享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语言构建和表达的能力。
2.课内与课外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名著阅读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阅读。教师通过名著阅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教师通过对名著背景以及作者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名著阅读也能够开阔学生眼界,通过大量的名著阅读,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会大大提高[1]。
(1)观看影视作品。国内外名著作品中均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历史、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风土人情等,但大部头的作品,因篇幅过长,可能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长时间阅读,学生可能会出现疲惫、枯燥、乏味等感觉。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其对名著阅读充满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手段,如影视作品欣赏。如今,学生对影视作品有着较高的关注度,特别是名著改编的作品,在观看之际,不仅能够实现身心的全方位放松,还能避免负面情绪的影响。此外,学生也能够根据改编情节与原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明白其中的优劣。
在学习《简·爱》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夏洛蒂·勃朗特的电影,通过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西游记》时,教师可以播放新版本的影视片段,有的剧以唐僧和女儿国国王感情为主线,有的剧增加了孙悟空与妖精的感情戏份等。再比如,新版的《水滸传》中,将潘金莲这个人物塑造成孤苦无依,与丈夫感情不和而追求爱情的形象,改变了原本“狠毒”的形象。这些改变的好与坏,让学生自行评判。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名著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观看影视作品之前,教师应确保学生对名著进行过系统与全面的阅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形成有效的对比,进而掌握名著的精髓。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如果学生未曾通读过原著而直接观看,则会对其中不同女性角色的服饰、男女演员的感情所吸引,难以对其中深刻的意义有所感悟。
(2)话剧扮演。初中生普遍缺少社会经验,其情感体验也相对较少,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对其中涉及的对话内容可能理解起来费力。为了使其更好地体验,教师可以根据名著的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使其身临其境,从而与作品产生共鸣。如《骆驼祥子》,初中生对人物所处环境了解甚微,而借助话剧形式对角色进行扮演,则可以切身感受人物的苦难,并对当今美好的生活倍感珍惜。
三、重视阅读方式和内容,升华学生的情感
名著往往汇聚了某个时期的智慧和精髓,对于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设定阅读教学计划,学生在了解要阅读的名著之后,教师应当加强学生阅读技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名著进行精读与细读,而不是大致浏览,毫无所获。经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仅关注书中的故事进展,对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等知之甚少。为了扭转此局面,教师要遵循实事求是、因人制宜的原则,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让其逐渐养成仔细认真品读的习惯,对其中的有益部分进行提炼与吸收。 一方面,教师应当从名著的作者、背景以及作者人生经历出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2]。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后,学生应侧重感受名著中的深刻底蕴,尽可能全面、彻底地了解书中所讲内容。例如,《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唐代玄奘西行的故事改编而成的,那个时代佛教盛行,佛教的智慧结晶“真经”从印度传入唐代。《西游记》中出现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都是民间信仰的神仙,整部小说宗教意味较浓。
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书中关键的人物和事件,把握结构和中心思想,在学习《红楼梦》这节内容时,林黛玉进京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林母逝世,林家没有其他女性长辈能够抚养黛玉,因此,林黛玉母亲的娘家派出仆妇接她回京,这也为后来的“金玉良缘”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在林黛玉父亲去世后,她也就成了贾府的一分子,即便擁有再多的财产和嫁妆,也要在宗法制的家族中生活,无法真正地独立,这实质上反映的是封建时代女性的从属地位。
此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引导学生总结作品中的人物特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阅读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自身的角度去探索、去研究、去思考,并勇于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例如,《红楼梦》中深入人心的人物——王熙凤,其形象十分鲜明,但关于其最终的结局,说法不一。常见的观点,一种为被休后返回老家,另一种为抄家后饿死潦草掩埋。千人对红楼,自有千个观点。学生在阅读完成后,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某学生认为单纯凭借“一夜北风紧”而断定王的死法,过于简单;其他学生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王熙凤多年醉心于权谋,其身体损耗较大,特别是曾有“落红”,待抄家后,身体与精神多重打击,可能会出现重病,受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最终死亡可能性较大。对于同学的观点,教师不能全盘否定或肯定,要对其中正确、积极的观点进行鼓励,而对于错误、消极的想法给予纠正,最好是引导学生,使其自行寻找,继而获得答案,以此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教师要总结实现高效阅读的方法,包括摘录法、品读法、精读法等,并将各种方法进行多次试练,使学生逐渐了解不同方法。另外,在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活动,如读后感写作大赛、不同人物点评讨论、精彩故事梗概编写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知识体系将日益完善,并且会逐渐将所学融入写作、表达之中,其语文素养将大幅度提升。
结 语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名著的阅读对学生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名著阅读指导方面,教师要发挥指引者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名著内容的实质含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苑学冬.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5):42-44.
[2]周仙虹.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232.
作者简介:付仲玲(1972— ),女,甘肃白银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