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案例1]
冀教版《算术平方根》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A:老师,算术平方根一定小于被开方数吗?
师:哪位同学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B:我来帮助他,比如:0.5是0.25的算术平方根,而0.5>0.25,所以说算术平方根并不是都小于被开方数。
师:很好,谢谢B同学。A同学,B同学的想法你明白吗?
(生A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教学案例2]
冀教版《平方根》教学片段:
师:一个数如果有平方根,一定有两个平方根对吗?
生A:(立刻站起来)对!比如:1的平方根是±1;4的平方根是±2,它们都有两个平方根。
师:他回答得对吗?(其他学生一起回答:“错!”)那么谁来帮助他?
生B:他回答的不对,因为0也有平方根,但只有一个平方根是它本身,所以说一个数如果有平方根,一定有两个平方根是错的。
(在这节课剩下的时间里,我们发现生A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了。)
[反思]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以“谁来帮助他?”来引导孩子们进行合作、探究。勿庸置疑,“谁来帮助他?”的确是新课程理念的一种体现。其一,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其二,可以体现教学过程的合作性、探究性——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其三,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平等、和谐的氛围。
可是,在理念背后谁曾关注过“被帮助者”的内心感受呢?在“被帮助者”沮丧的神情背后又隐藏着怎样复杂的内心活动呢?课后,我找了“被帮助者”聊天。第一个案例中的生A率直地告诉我:“老师,课堂上我提了一个不懂的问题,您立刻让其他同学帮助我,让我感觉自己很笨,真的不如其他同学,以后我也不好意思再提问题了。”第二个案例中的生A难过地告诉我:“课堂上我做错了题目,您经常让其他同学帮助我,可是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是直接说一下答案,具体方法我还是没有弄懂。”
听着他们的话,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呀!我们提倡教学环节的预设与生成应该是“以生为本”,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经常举着“以生为本”的旗帜继续“以师为本”。“案例一”中,在帮助的同时却忘记了呵护孩子求知的积极性;而“案例二”中,则是将“灌输”巧妙地换了一种形式——将“师灌”改为了“生灌”,忘记了呵护孩子思维的火花。
因此,我不禁反思,“案例一”中,教师是否可以这样“帮助”孩子:“让我们一起思考、讨论好吗?你也要认真积极思考,我们很想看到你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案例二”中,教师能否如此“帮助”孩子:“谁能为他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法,为他提供启发和帮助?”课堂教学要求“真实、朴实、扎实”,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得到“帮助”的同时也能得到“呵护”。
(责任编辑 张华伟)
冀教版《算术平方根》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生A:老师,算术平方根一定小于被开方数吗?
师:哪位同学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B:我来帮助他,比如:0.5是0.25的算术平方根,而0.5>0.25,所以说算术平方根并不是都小于被开方数。
师:很好,谢谢B同学。A同学,B同学的想法你明白吗?
(生A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教学案例2]
冀教版《平方根》教学片段:
师:一个数如果有平方根,一定有两个平方根对吗?
生A:(立刻站起来)对!比如:1的平方根是±1;4的平方根是±2,它们都有两个平方根。
师:他回答得对吗?(其他学生一起回答:“错!”)那么谁来帮助他?
生B:他回答的不对,因为0也有平方根,但只有一个平方根是它本身,所以说一个数如果有平方根,一定有两个平方根是错的。
(在这节课剩下的时间里,我们发现生A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了。)
[反思]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以“谁来帮助他?”来引导孩子们进行合作、探究。勿庸置疑,“谁来帮助他?”的确是新课程理念的一种体现。其一,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其二,可以体现教学过程的合作性、探究性——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其三,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平等、和谐的氛围。
可是,在理念背后谁曾关注过“被帮助者”的内心感受呢?在“被帮助者”沮丧的神情背后又隐藏着怎样复杂的内心活动呢?课后,我找了“被帮助者”聊天。第一个案例中的生A率直地告诉我:“老师,课堂上我提了一个不懂的问题,您立刻让其他同学帮助我,让我感觉自己很笨,真的不如其他同学,以后我也不好意思再提问题了。”第二个案例中的生A难过地告诉我:“课堂上我做错了题目,您经常让其他同学帮助我,可是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是直接说一下答案,具体方法我还是没有弄懂。”
听着他们的话,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呀!我们提倡教学环节的预设与生成应该是“以生为本”,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经常举着“以生为本”的旗帜继续“以师为本”。“案例一”中,在帮助的同时却忘记了呵护孩子求知的积极性;而“案例二”中,则是将“灌输”巧妙地换了一种形式——将“师灌”改为了“生灌”,忘记了呵护孩子思维的火花。
因此,我不禁反思,“案例一”中,教师是否可以这样“帮助”孩子:“让我们一起思考、讨论好吗?你也要认真积极思考,我们很想看到你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案例二”中,教师能否如此“帮助”孩子:“谁能为他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法,为他提供启发和帮助?”课堂教学要求“真实、朴实、扎实”,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得到“帮助”的同时也能得到“呵护”。
(责任编辑 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