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5日,天刚亮,张进东早已坐立不安了。他从墙壁上取下安全帽戴好,穿起一双发黄的解放鞋,身着一套迷彩服,左手拿绳子,右手持柴刀,直奔再也熟悉不过的莽莽大山——金钩塔。
连日来,细雨不断。永顺县永茂镇崔家铺金钩塔大山,云遮雾罩,灰蒙蒙一片。
“必须去看看,出事了就迟了。”张进东告诉自己。
年近花甲,皮肤黝黑的张进东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永茂镇永茂居委会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十年来,他在大山中穿巡,呵护着山下镇上乡亲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进山的路崎岖蜿转,荆棘密布。他不时用柴刀砍掉路前的刺草,并驻足观测山中地表是否出现有裂缝,时而拉绳子,作标记……行进中,他全身衣服已经湿透,不时用衣袖拭去从头上流到脸颊的雨水。
今年,永顺县国土局实施了滑坡治理二期工程,张进东的工作强度小了许多。以前只要一下雨,即使是小雨,山体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滑坡。此时,张进东就要鸣锣张罗乡亲们安全转移。现在,滑坡得到了治理,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但是雨一下大了,张进东还得上山进行地质监测。他说,就怕万一。
铁肩担重任
永茂镇地处湘西州永顺县东南部,境内山高坡陡,溪涧交错,地表结构疏松,是地质灾害的频发区。 2003年7月9日,一场特大地质灾害袭击了这里。瞬间,镇上的交通、电力、通信全部中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毁坏殆尽。108栋房屋全倒或半倒,504栋民房受到地灾隐患的威胁,仅张进东居住的崔家铺组至舒家湾组那段不足1公里的地方,就有17人遇难,1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在7000万以上。
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张进东心里还是非常难受。确实,那场灾难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包括他在内的乡亲们心中。
为不让灾难重现,在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下,一场轰轰烈烈灾后重建开展起来。张进东志愿加入灾后重建工作,为重灾户力所能及提供帮助,并主动请缨当起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员,担负起崔家铺组至舒家湾组地段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当时,他刚满49岁。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尤其是他所负责监测的隐患点涉及158户、726人,其中有留守老人和儿童。
忆及初衷,他说到:“作为一位共产党员,这是我应尽的义务;作为农民,更不愿看到灾难再来。”
十年艰辛路
为尽快进入角色,张进东积极参加县国土资源局组织的地灾防御培训,努力掌握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灾知识和应急常识。每年汛期来临之前,他都全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逐户上门登记各家各户的人口情况,填发张贴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测设安全转移路线,设定警示牌,画定安全转移线路标示,并将地灾防御手册一一送到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家中。遇到不识字的老人,他就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把学来的知识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直到他们弄清楚为止。
就这样,他用一句句话、一个个手势让乡亲们明白了什么是地质灾害,该如何辨认,怎样撤离才安全。在平时监测中,根据坡度高低、裂缝大小,张进东还创造出了“埋桩法”和“扯线法”观测险情,为减灾减损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
隐患点监测工作艰苦程度不言而喻。必须爬岩坎,穿刺蓬,走茅路,划破皮肉是“寻常小事”,摔过的跟头也是“家常便饭”。2004年5月13日,他爬到崔家铺后山监测地表裂缝埋的木桩,一不小心被野葛藤绊了个大跟头,从坡上滚下3米多远,手脚脸被野刺、芭茅和砂石划破了10多道口子,左脚踝骨摔成骨折,疼得无法走路。最后,还是儿子把他背下山送到了医院。事后,妻子和儿女坚决反对他再当地灾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员。但是,他丢不下山上那些牵着绳刻着印的木桩桩,放不下住在山下的父老乡亲,耐心地做家人的工作,最终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结果,不等骨折痊愈,他又爬上了山坡。
劝导疏散群众转移是件大事,再难也必须做好。2011年6月的一个晚上,天降暴雨,他带领群众转移到镇农贸市场,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89岁的老婆婆于金桂。于是,他再次冒着暴雨奔到她的家里,劝老人赶快转移。于金桂生死不依,生气地责怪他说:“一到大雨天你就喊我们跑,我都跑厌哒!”当时,他没等于金桂多说,背起老人就跑。次日天亮后,老人回到屋里,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茅厕被山上滚下的岩头砸得个稀烂,如果再偏点砸中了房屋,后果不堪设想。后来,老人逢人就夸张进东。
十年弹指一挥间,青丝缕缕泛白发。张进东用一位共产党的身份,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用对地质防灾事业的执着,履行了一了位群测群防员的职责,用对深山老林的热爱,守护着父老乡亲的平安。十年来,他巡山监测里程达1000公里,穿烂16双鞋、12件衣,成功预警53次,累计疏散人群20000余人次。因工作得力,监测到位,预警及时,疏散有序,没有出现一起地灾人员伤亡事件。2013年4月,他被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授予“湖南省优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称号,并代表湘西州作了典型发言。
张进东说:“我深深地热爱这块地方,只要我还能走得动,我就会继续攀爬金钩塔,守护一方安全。”
连日来,细雨不断。永顺县永茂镇崔家铺金钩塔大山,云遮雾罩,灰蒙蒙一片。
“必须去看看,出事了就迟了。”张进东告诉自己。
年近花甲,皮肤黝黑的张进东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永茂镇永茂居委会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十年来,他在大山中穿巡,呵护着山下镇上乡亲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进山的路崎岖蜿转,荆棘密布。他不时用柴刀砍掉路前的刺草,并驻足观测山中地表是否出现有裂缝,时而拉绳子,作标记……行进中,他全身衣服已经湿透,不时用衣袖拭去从头上流到脸颊的雨水。
今年,永顺县国土局实施了滑坡治理二期工程,张进东的工作强度小了许多。以前只要一下雨,即使是小雨,山体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滑坡。此时,张进东就要鸣锣张罗乡亲们安全转移。现在,滑坡得到了治理,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但是雨一下大了,张进东还得上山进行地质监测。他说,就怕万一。
铁肩担重任
永茂镇地处湘西州永顺县东南部,境内山高坡陡,溪涧交错,地表结构疏松,是地质灾害的频发区。 2003年7月9日,一场特大地质灾害袭击了这里。瞬间,镇上的交通、电力、通信全部中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毁坏殆尽。108栋房屋全倒或半倒,504栋民房受到地灾隐患的威胁,仅张进东居住的崔家铺组至舒家湾组那段不足1公里的地方,就有17人遇难,1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在7000万以上。
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张进东心里还是非常难受。确实,那场灾难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包括他在内的乡亲们心中。
为不让灾难重现,在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下,一场轰轰烈烈灾后重建开展起来。张进东志愿加入灾后重建工作,为重灾户力所能及提供帮助,并主动请缨当起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员,担负起崔家铺组至舒家湾组地段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当时,他刚满49岁。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尤其是他所负责监测的隐患点涉及158户、726人,其中有留守老人和儿童。
忆及初衷,他说到:“作为一位共产党员,这是我应尽的义务;作为农民,更不愿看到灾难再来。”
十年艰辛路
为尽快进入角色,张进东积极参加县国土资源局组织的地灾防御培训,努力掌握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灾知识和应急常识。每年汛期来临之前,他都全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逐户上门登记各家各户的人口情况,填发张贴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测设安全转移路线,设定警示牌,画定安全转移线路标示,并将地灾防御手册一一送到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家中。遇到不识字的老人,他就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把学来的知识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直到他们弄清楚为止。
就这样,他用一句句话、一个个手势让乡亲们明白了什么是地质灾害,该如何辨认,怎样撤离才安全。在平时监测中,根据坡度高低、裂缝大小,张进东还创造出了“埋桩法”和“扯线法”观测险情,为减灾减损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
隐患点监测工作艰苦程度不言而喻。必须爬岩坎,穿刺蓬,走茅路,划破皮肉是“寻常小事”,摔过的跟头也是“家常便饭”。2004年5月13日,他爬到崔家铺后山监测地表裂缝埋的木桩,一不小心被野葛藤绊了个大跟头,从坡上滚下3米多远,手脚脸被野刺、芭茅和砂石划破了10多道口子,左脚踝骨摔成骨折,疼得无法走路。最后,还是儿子把他背下山送到了医院。事后,妻子和儿女坚决反对他再当地灾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员。但是,他丢不下山上那些牵着绳刻着印的木桩桩,放不下住在山下的父老乡亲,耐心地做家人的工作,最终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结果,不等骨折痊愈,他又爬上了山坡。
劝导疏散群众转移是件大事,再难也必须做好。2011年6月的一个晚上,天降暴雨,他带领群众转移到镇农贸市场,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89岁的老婆婆于金桂。于是,他再次冒着暴雨奔到她的家里,劝老人赶快转移。于金桂生死不依,生气地责怪他说:“一到大雨天你就喊我们跑,我都跑厌哒!”当时,他没等于金桂多说,背起老人就跑。次日天亮后,老人回到屋里,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茅厕被山上滚下的岩头砸得个稀烂,如果再偏点砸中了房屋,后果不堪设想。后来,老人逢人就夸张进东。
十年弹指一挥间,青丝缕缕泛白发。张进东用一位共产党的身份,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用对地质防灾事业的执着,履行了一了位群测群防员的职责,用对深山老林的热爱,守护着父老乡亲的平安。十年来,他巡山监测里程达1000公里,穿烂16双鞋、12件衣,成功预警53次,累计疏散人群20000余人次。因工作得力,监测到位,预警及时,疏散有序,没有出现一起地灾人员伤亡事件。2013年4月,他被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授予“湖南省优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称号,并代表湘西州作了典型发言。
张进东说:“我深深地热爱这块地方,只要我还能走得动,我就会继续攀爬金钩塔,守护一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