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无为县无城镇镇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无城镇镇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型:现有产业的纵向、横向延伸;产业集群带来的聚集效应;无指向性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思考了无城镇镇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认为无城镇要发展一是可以选择先进的技术文化作为支撑,发展一二产业;二是可以培育大型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三是可以把握机遇,选择新兴产业、成长型小微企业进行扶持。
【关键词】镇域经济 ;产业链 ;产业集群 ;电子商务
一、无城镇镇域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无城镇为无为县城关镇,是无为县委和县政府机关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南临长江,北依巢湖,处于长三角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处于合芜蚌经济带和皖江示范区俩个国家规划战略之中,2014年全镇全年实现工业生产总值65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财政收入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54.6亿元,比上年增长4%;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完成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8.6%;农民人均收入12356元。
目前,无城镇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2家,涵盖产业领域包括羽毛羽绒、纺织服装、电缆及配套、材料及新材料、电器制造、水产养殖、畜牧、珠宝、制药、农林以及小商品制造,其中工业产业中又以羽毛羽绒工业为主导产业。
二、无城镇镇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资源
无城镇主要自然资源为土地资源。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政策导向下,农民逐步向城镇或中心社区集聚。集聚后由于农民远离农田,个人土地零散,面积小,耕作不便,不利于实现规模效益。同时,无为县为“劳务大县”,无城镇也不可避免有许多劳动力外出务工,外出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这也部分导致农村地区田地荒芜,无人打理,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社会文化因素
(1)人口和劳动力。根据2011年无城镇对于全镇的劳动力情况摸底汇总的信息来看,无城镇的人口和劳动力情况主要表现为:总人口多,城市劳动力多在本地就业,剩余可转移劳动力少,但受教育程度较高(其中龙云社区为2014年新设立城市社区,主要由无城镇其他社区人口拆迁迁移至此)。而农村劳动力多外出,外出比例高达51.43%,剩余可转移劳动力少,且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高中以上教育程度者仅为28.71%,多为初级劳动力。
(2)市场。市场作为產业选择的导向因素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有需求才会有生产的必要。根据供求情况的区分又可将市场划分为有需求无供给的需求市场和有供给无需求的供给市场两种形态。需求市场的主要特点是需求大于供给,将会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供给者在需求市场聚集,这些供给者提供的商品五花八门,既有同质性较高的商品,也有差异化较大的商品,这类市场的典型代表就是城市区中的百货商场。供给市场则具有特异性,其主要表现就是供给大于需求,供给方在某一地区聚集,形成一个大的市场,吸引需求方,主要是分销商,采购进货。这类市场的典型代表有义乌小商品市场、浙江绍兴的服装市场等。无城镇工业主导产业为羽绒羽毛产业,主要生产羽绒粗加工、羽绒制品、羽片、羽毛球。除羽毛球和部分羽绒制品有在国内外销售外,羽绒粗加工、大多数羽绒制品和羽片生产是为了供给国内其他企业进行深加工,与国内其他以羽绒羽毛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相比,如浙江杭州萧山羽绒羽毛产业园,与其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且不具有地域优势。因此,无城镇工业产品要想进入需求市场不具有竞争力。
(3)农业起镇,轻工业多、重工业少,三产服务业发展较快。无城镇下辖12个城市社区、4个农村社区、16个行政村,全镇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产业分布为,第一产业2.3亿元;第二产业22亿元;第三产业49.8亿元。具体来看,12个城市社区(其中龙云社区为2014年新增社区)构成无城镇城市核心、行政管理中心,为无城镇政府、无为县政府所在地,以第三产业为主,几乎没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极少,较为突出的制造业企业是位于滨湖社区的丰原药业(已经迁走)和位于同心社区的蓝神珠宝(主营销售)。4个农村社区中有两个毗邻城市区,另两个为规模较大的小集镇,位于无城镇镇域范围的最北边。16个行政村均围绕城市中心区、4个农村社区分布。农村社区和行政村形成了无城镇农村区,主要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极少。第二产业较为突出的无城镇工业园区位于新民村,无城镇羽绒羽毛产业园位于东河村和凤河村之间,五洲电缆和天龙电缆位于檀树社区,虽属于城市规划区,但尚处于农村地区。
由于第三产业主要是在城市地区,因此要想进一步发展无城镇经济,必须要考虑如何发展第一、第二产业,怎样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优势资源、怎样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怎样提高城市农村协同效益、怎样以一产二产带动三产。
(4)基础环境较差。无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近年来无城镇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仅无城镇工业园区和羽绒羽毛产业园道路、排水管道建设,路灯架设、绿化四项就投入2000多万元。但由于财力有限,两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
三、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无城镇镇域经济发展模型
1.现有产业的纵向、横向延伸
一体化本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选择之一,主要指企业对具有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产品和业务,沿其经营链条的纵向或者横向延展业务的深度和广度,扩大规模经营,实现企业成长,可分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在制定无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纵向或者横向发展,以期形成产业链或者产业集团。
2.产业集群带来的聚集效应
产业集群是指某些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和竞争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紧密联系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空间聚积体,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集群间资源的共享,包括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好处是及时的反应和准确的配合,这将极大地提高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竞争整体面对外部竞争者时的竞争能力。二是产业集群中的某些企业同时包括同质性、异质性,这是因为产业集群聚集中经营主导产业的企业在一起要生产某一产品,这样会产生规模化效应,将会对整个市场而言产生巨大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内部竞争的存在,企业内部生产又会出现差异化和多样化。三是产业集群将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原材料到产出乃至销售、流通的整个产业流程的经济组织系统,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不同的企业,而企业与企业之间具有纵向或横向的产业联系。因此,不仅有生产性的企业,还将有大量为生产提供辅助性服务的机构,如大学、研发机构等。
3.无指向性产业的发展
孙久文和叶裕明教授在其编著的《区域经济学教程》中指出:“所谓无指向性产业及产业布局的指向不明显。由于距离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新材料和新能源广泛应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原料是广布原料,产品是在全世界销售,劳动力也是可以流动的,因此,传统的指向性减弱。”孙久文和叶裕明教授还提到:“电子商务中的虚拟市场更是改变了传统的布局观。”
2015年合福高铁正式通车,无为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合福高铁开通后大大拓展了无为开放的范围。6月28日起自无为至合肥最短时间只需要29分钟,每天共12次列车;自无为至铜陵最短只需12分钟,每天共7次列车;自无为至北京最短只需5小时10分钟,每天共4次列车;芜湖二桥开通后,无为至芜湖的路程将缩短至40分钟之内,这也带近了无为和南京之间的距离。另外,在建的北沿江高速和将于2017年底建成通车的铜陵长江公路,同样也为无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无城镇立足于无为县的行政中心区域,距离合福高铁驾车仅有15分钟的路程。因此,当我们思考该如何发展无指向性产业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域交通优势,一是引进人才、承接转移合芜铜马承接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环节,比如说新型材料、新型能源、文化产业等等。二是创造平台,搭乘国家战略方案“互联网+”的快车,鼓励中小微企业创业,以销售带动生产,以需求帶动供给。
四、无城镇镇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案例
无城镇想要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现有资源。没有第一第二产业作为支柱,单纯地发展第三产业显然不切实际,该如何整合现有的第一第二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张,再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进一步提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选择先进的技术文化作为支撑
(1)“产学研”相结合,以科研为基础,做产品深加工。
无为县作为“电缆之乡”就是充分发挥了“产学研”相结合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因此,无城镇想要谋发展,必须走科技结合农业、科技结合工业的路子。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联合高校,以知识为核心,建立合作研究平台,深化加工过程,进一步提升农、牧产品加工水平,从单一的产出农、牧产品,到进一步深加工、精加工、甚至是物质提取、再生产。如凌井村作为国家级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曾受到袁隆平教授亲自指导,水稻产量最高可达850公斤/亩,且产出大米品质优良,那么就可以考虑开发米制品,用粮食开发燃料乙醇,甚至是用水稻麸皮开发化妆品,而这种种的新产品都必须要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才能达成。
云南大理州玫瑰产业发展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范例。云南大理州玫瑰产业从2012年开始试验示范,大理、鹤庆、弥渡三市县与大理州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联合,由花卉研究所通过多种试验、研究筛选、采用高效栽培技术栽培出适应大理地理特性的、质量产量优良的玫瑰品种,再通过市县引进玫瑰生产加工企业,研究市场需求,开发出了玫瑰纯露、玫瑰原浆、玫瑰果酱、玫瑰细胞水等多个品种的初级产品和玫瑰茶、玫瑰酒、玫瑰精油、玫瑰超细粉等一系列高端产品。
(2)以现有产业为依托,创新设计,打造品牌。
羽毛羽绒产业作为无城镇的主导产业,应大力发展。无城镇生产羽毛羽绒的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1家,除了羽片生产会生产成品羽毛球外,羽绒生产几乎都是销往外地,供给服装、家纺生产商,或再加工或被贴牌。另外,无城镇纺织类规模以上企业只有两家,并且都是以生产销售纱线为主营业务。是否可以选择拓展产业链的下游环节,自主设计或者联合纺织业创立品牌,以品牌打开市场、以品质创造价值?芜湖市“三只松鼠”品牌的爆红值得我们深思。同时,我们看到我们有资源,仅无为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旗下就有服装家纺等7个品牌,GEPHRAN(格?菲兰)家纺、Regina Zeta家纺、世之羽家纺、GOLOMO服饰、Sutra(舒草)服饰、法恩服饰、冬の羽(WINTER WARMTH)服饰,此外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根据多年市场研究,结合企业产业链优势,正式启动“東隆”和“东隆·羽绒之家”两大现场充绒项目,均取得较好的销售成果。又如黄闸村有一魏姓獭兔养殖专业户,其养殖已渐成规模,并且有固定的采购方定期上门采购,据悉獭兔经济价值较高,皮毛可做衣物,肉食鲜美多姿,采购方采购主要是销往浙江海宁用于皮服装制作。是否可以引进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到两个品牌进驻,又或者链接浙江海宁,发展皮草服装制品制造业,直接成为浙江海宁的供应商?
(3)承接转移合芜铜马的生产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镇域经济 ;产业链 ;产业集群 ;电子商务
一、无城镇镇域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无城镇为无为县城关镇,是无为县委和县政府机关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南临长江,北依巢湖,处于长三角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处于合芜蚌经济带和皖江示范区俩个国家规划战略之中,2014年全镇全年实现工业生产总值65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财政收入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54.6亿元,比上年增长4%;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完成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8.6%;农民人均收入12356元。
目前,无城镇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2家,涵盖产业领域包括羽毛羽绒、纺织服装、电缆及配套、材料及新材料、电器制造、水产养殖、畜牧、珠宝、制药、农林以及小商品制造,其中工业产业中又以羽毛羽绒工业为主导产业。
二、无城镇镇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资源
无城镇主要自然资源为土地资源。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政策导向下,农民逐步向城镇或中心社区集聚。集聚后由于农民远离农田,个人土地零散,面积小,耕作不便,不利于实现规模效益。同时,无为县为“劳务大县”,无城镇也不可避免有许多劳动力外出务工,外出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这也部分导致农村地区田地荒芜,无人打理,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社会文化因素
(1)人口和劳动力。根据2011年无城镇对于全镇的劳动力情况摸底汇总的信息来看,无城镇的人口和劳动力情况主要表现为:总人口多,城市劳动力多在本地就业,剩余可转移劳动力少,但受教育程度较高(其中龙云社区为2014年新设立城市社区,主要由无城镇其他社区人口拆迁迁移至此)。而农村劳动力多外出,外出比例高达51.43%,剩余可转移劳动力少,且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高中以上教育程度者仅为28.71%,多为初级劳动力。
(2)市场。市场作为產业选择的导向因素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有需求才会有生产的必要。根据供求情况的区分又可将市场划分为有需求无供给的需求市场和有供给无需求的供给市场两种形态。需求市场的主要特点是需求大于供给,将会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供给者在需求市场聚集,这些供给者提供的商品五花八门,既有同质性较高的商品,也有差异化较大的商品,这类市场的典型代表就是城市区中的百货商场。供给市场则具有特异性,其主要表现就是供给大于需求,供给方在某一地区聚集,形成一个大的市场,吸引需求方,主要是分销商,采购进货。这类市场的典型代表有义乌小商品市场、浙江绍兴的服装市场等。无城镇工业主导产业为羽绒羽毛产业,主要生产羽绒粗加工、羽绒制品、羽片、羽毛球。除羽毛球和部分羽绒制品有在国内外销售外,羽绒粗加工、大多数羽绒制品和羽片生产是为了供给国内其他企业进行深加工,与国内其他以羽绒羽毛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相比,如浙江杭州萧山羽绒羽毛产业园,与其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且不具有地域优势。因此,无城镇工业产品要想进入需求市场不具有竞争力。
(3)农业起镇,轻工业多、重工业少,三产服务业发展较快。无城镇下辖12个城市社区、4个农村社区、16个行政村,全镇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产业分布为,第一产业2.3亿元;第二产业22亿元;第三产业49.8亿元。具体来看,12个城市社区(其中龙云社区为2014年新增社区)构成无城镇城市核心、行政管理中心,为无城镇政府、无为县政府所在地,以第三产业为主,几乎没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极少,较为突出的制造业企业是位于滨湖社区的丰原药业(已经迁走)和位于同心社区的蓝神珠宝(主营销售)。4个农村社区中有两个毗邻城市区,另两个为规模较大的小集镇,位于无城镇镇域范围的最北边。16个行政村均围绕城市中心区、4个农村社区分布。农村社区和行政村形成了无城镇农村区,主要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极少。第二产业较为突出的无城镇工业园区位于新民村,无城镇羽绒羽毛产业园位于东河村和凤河村之间,五洲电缆和天龙电缆位于檀树社区,虽属于城市规划区,但尚处于农村地区。
由于第三产业主要是在城市地区,因此要想进一步发展无城镇经济,必须要考虑如何发展第一、第二产业,怎样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优势资源、怎样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怎样提高城市农村协同效益、怎样以一产二产带动三产。
(4)基础环境较差。无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近年来无城镇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仅无城镇工业园区和羽绒羽毛产业园道路、排水管道建设,路灯架设、绿化四项就投入2000多万元。但由于财力有限,两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
三、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无城镇镇域经济发展模型
1.现有产业的纵向、横向延伸
一体化本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选择之一,主要指企业对具有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产品和业务,沿其经营链条的纵向或者横向延展业务的深度和广度,扩大规模经营,实现企业成长,可分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在制定无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纵向或者横向发展,以期形成产业链或者产业集团。
2.产业集群带来的聚集效应
产业集群是指某些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和竞争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紧密联系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空间聚积体,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集群间资源的共享,包括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好处是及时的反应和准确的配合,这将极大地提高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竞争整体面对外部竞争者时的竞争能力。二是产业集群中的某些企业同时包括同质性、异质性,这是因为产业集群聚集中经营主导产业的企业在一起要生产某一产品,这样会产生规模化效应,将会对整个市场而言产生巨大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内部竞争的存在,企业内部生产又会出现差异化和多样化。三是产业集群将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原材料到产出乃至销售、流通的整个产业流程的经济组织系统,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不同的企业,而企业与企业之间具有纵向或横向的产业联系。因此,不仅有生产性的企业,还将有大量为生产提供辅助性服务的机构,如大学、研发机构等。
3.无指向性产业的发展
孙久文和叶裕明教授在其编著的《区域经济学教程》中指出:“所谓无指向性产业及产业布局的指向不明显。由于距离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新材料和新能源广泛应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原料是广布原料,产品是在全世界销售,劳动力也是可以流动的,因此,传统的指向性减弱。”孙久文和叶裕明教授还提到:“电子商务中的虚拟市场更是改变了传统的布局观。”
2015年合福高铁正式通车,无为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合福高铁开通后大大拓展了无为开放的范围。6月28日起自无为至合肥最短时间只需要29分钟,每天共12次列车;自无为至铜陵最短只需12分钟,每天共7次列车;自无为至北京最短只需5小时10分钟,每天共4次列车;芜湖二桥开通后,无为至芜湖的路程将缩短至40分钟之内,这也带近了无为和南京之间的距离。另外,在建的北沿江高速和将于2017年底建成通车的铜陵长江公路,同样也为无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无城镇立足于无为县的行政中心区域,距离合福高铁驾车仅有15分钟的路程。因此,当我们思考该如何发展无指向性产业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域交通优势,一是引进人才、承接转移合芜铜马承接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环节,比如说新型材料、新型能源、文化产业等等。二是创造平台,搭乘国家战略方案“互联网+”的快车,鼓励中小微企业创业,以销售带动生产,以需求帶动供给。
四、无城镇镇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案例
无城镇想要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现有资源。没有第一第二产业作为支柱,单纯地发展第三产业显然不切实际,该如何整合现有的第一第二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张,再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进一步提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选择先进的技术文化作为支撑
(1)“产学研”相结合,以科研为基础,做产品深加工。
无为县作为“电缆之乡”就是充分发挥了“产学研”相结合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因此,无城镇想要谋发展,必须走科技结合农业、科技结合工业的路子。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联合高校,以知识为核心,建立合作研究平台,深化加工过程,进一步提升农、牧产品加工水平,从单一的产出农、牧产品,到进一步深加工、精加工、甚至是物质提取、再生产。如凌井村作为国家级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曾受到袁隆平教授亲自指导,水稻产量最高可达850公斤/亩,且产出大米品质优良,那么就可以考虑开发米制品,用粮食开发燃料乙醇,甚至是用水稻麸皮开发化妆品,而这种种的新产品都必须要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才能达成。
云南大理州玫瑰产业发展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范例。云南大理州玫瑰产业从2012年开始试验示范,大理、鹤庆、弥渡三市县与大理州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联合,由花卉研究所通过多种试验、研究筛选、采用高效栽培技术栽培出适应大理地理特性的、质量产量优良的玫瑰品种,再通过市县引进玫瑰生产加工企业,研究市场需求,开发出了玫瑰纯露、玫瑰原浆、玫瑰果酱、玫瑰细胞水等多个品种的初级产品和玫瑰茶、玫瑰酒、玫瑰精油、玫瑰超细粉等一系列高端产品。
(2)以现有产业为依托,创新设计,打造品牌。
羽毛羽绒产业作为无城镇的主导产业,应大力发展。无城镇生产羽毛羽绒的规模以上企业只有11家,除了羽片生产会生产成品羽毛球外,羽绒生产几乎都是销往外地,供给服装、家纺生产商,或再加工或被贴牌。另外,无城镇纺织类规模以上企业只有两家,并且都是以生产销售纱线为主营业务。是否可以选择拓展产业链的下游环节,自主设计或者联合纺织业创立品牌,以品牌打开市场、以品质创造价值?芜湖市“三只松鼠”品牌的爆红值得我们深思。同时,我们看到我们有资源,仅无为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旗下就有服装家纺等7个品牌,GEPHRAN(格?菲兰)家纺、Regina Zeta家纺、世之羽家纺、GOLOMO服饰、Sutra(舒草)服饰、法恩服饰、冬の羽(WINTER WARMTH)服饰,此外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根据多年市场研究,结合企业产业链优势,正式启动“東隆”和“东隆·羽绒之家”两大现场充绒项目,均取得较好的销售成果。又如黄闸村有一魏姓獭兔养殖专业户,其养殖已渐成规模,并且有固定的采购方定期上门采购,据悉獭兔经济价值较高,皮毛可做衣物,肉食鲜美多姿,采购方采购主要是销往浙江海宁用于皮服装制作。是否可以引进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到两个品牌进驻,又或者链接浙江海宁,发展皮草服装制品制造业,直接成为浙江海宁的供应商?
(3)承接转移合芜铜马的生产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