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情感世界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代文豪,巴金的爱是博大的,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真理,热爱正义,热爱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巴金的爱又是细腻和缠绵的,他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子女平等随和,与手足感情真挚。在他的感情世界中有着太多让人感动的东西:他的善良、他的包容、他的温和、他的平易近人……
  
  与妻子至情至爱
  
  1936年的大上海,年仅32岁的巴金在文学创作和翻译两方面已是声誉卓著,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家》,深深唤醒了青年一代。当时追求巴金的女青年很多,但他却没看上任何人。在给他写信的爱国学生中有一位女孩的信给巴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他们通信达大半年之久,却未见过面。最后,女孩在信中写道:“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希望李先生能答应我的请求……”
  巴金和这位女孩按信中的约定见了面,在愉快地攀谈中当时才18岁的萧珊开始介绍自己。此后,两人开始了8年的恋爱。
  1942年,由于抗战吃紧,巴金的一些同事先后离开了当时共同工作的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这使巴金顿感悲寂。体贴入微的萧珊不等大学毕业,就来到巴金身边,陪伴着巴金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1944年5月1日,两人借了朋友的一间木板房当新房,没有做任何安排,就向亲友印发了一张旅行结婚的“通知”结婚了。
  28年的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他们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在“文革”的岁月中,萧珊和巴金互相支持、互相关怀。1972年8月13日,备受精神摧残的萧珊因患直肠癌与世长辞。她在临终前一直念着巴金的名字。萧珊故去后,她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巴金的床头放着萧珊的译作。巴金时常对着这些物品出神。巴金对萧珊一往深情,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
  
  待子女平等随和
  
  说到“家”,说到儿女,巴金曾这样形容自己:“我是一个最大的温情主义者”。在外人眼中,巴金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是在家里,他却是一个普通人,是小林和小棠的父亲。
  上世纪70年代初,女儿李小林正面临工作分配。在致好友王仰晨的信中,巴金竟有20封之多提到了小林的事情,从小林要分配了,到快了、有眉目了、肯定会的,再到准备去杭州了、在杭州的情况等,每一点进展、每一个细节,都要向老友汇报,可见,小林在巴金的心中有很重的分量。
  当时,很多人为了能够给子女分到一个好单位,这里托人、那里找人,千方百计搞关系、走后门。唯有巴金,在儿子李小棠大学毕业分配时,没有给任何人打招呼。但在生活中,巴金与小棠的关系却是亲密无间的。巴金94岁的那年春天,他住在杭州,儿子小棠坐火车去看他,不料路上被偷了钱包。见到巴金,小棠开玩笑似的对巴金手一伸:“老巴金,赔我钱。”谁料巴金也不含糊:“你的钱被偷了,为啥子要我赔?”小棠强词夺理:“我是来看你,才被偷的。你得给我钱。”“我给你什么钱,你多写几部电视剧,钱就有了。”巴金回敬道。巴金知道,小棠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拍成了影视剧,他不缺钱。巴金和儿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平等、随和,令人羡慕。
  
  与手足感情真挚
  
  巴金从小就受到母亲的影响,在他的心中永远都充满着爱。特别是他对巴金和“三哥”李尧林他两个兄长的感情。
  巴金每一次谈起他的哥哥,都十分动情。1986年,巴金与侄子李致在谈话中说到他的大哥李尧枚时,两次失声痛哭。他多次对李致说:“两个哥哥对我的帮助很大,我要帮助他们,结果没有机会了。我希望他们两人能被人记住。”
  巴金在《觉醒与活动》中写到大哥李尧枚和三哥李尧林对他的直接影响:
  “五四运动像一声春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睁开了眼睛,开始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五四运动发生的时候,报纸上如火如荼的记载,甚至在我们的表面上平静的家庭生活里敲起了警钟。我那时不过十四岁半,我也跟着大哥、三哥一起贪婪地读着报纸上关于学生运动的北京通讯,以及后来上海的六三运动的记载。我们觉得它们常常在说我们想说而又不会说的话。”
  这位在五四运动中买来《新青年》影响过巴金的大哥;在巴金留学法国期间,在家里要破产的情况下,还为他r提供费用的大哥;在巴金写作初期鼓励他创作,与他和三哥通了上百封信的大哥,却由于无法承受的矛盾和负担而死去。
  巴金的三哥李尧林才华横溢。他与巴金一起外出求学,给予了巴金最直接的关爱。为了承担大哥留下的一家十几口人的生计,他终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可以说,巴金的大哥是他爱得最深的人,他的三哥是最关心他的人。
  从巴金的感情世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温情,对妻子执着、对儿女关心、对兄弟真挚。我们会更加地敬重这位伟大的作家——“巴金先生”!
  
  相关链接:
  巴金,原名李尧棠,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巴老的音容笑貌从此成为人们的记忆,巴老为他心目中的文学奉献了一生,他的品格、风骨和激情,已融入中国新文学百年历史的骨髓之中。“灯灭了,光还在。”巴老的一部又一部精彩的作品却永远“燃烧”着读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其他文献
“陈主任:你们好!昨晚看电视,就坐在新藤椅上看,不高不低感觉妥当,头不用抬高,你们想得真周到,我真幸福,万分感激……”这是杭州曙光社区的陈主任收到的一条由83岁高龄的老人发来的感谢短信。  发短信的老人叫杨发瑛,是个独居老人,儿女长期在外,几十年前因为生了场大病,耳朵失去了听觉。为了陪老人多聊天度过寂寞的时光,社区干部轮流上门去看望她。  前些日子,细心的陈主任发现杨奶奶的藤椅破了,一坐上去,藤椅
期刊
六张精神饱满的面孔,六颗激情澎湃的红心,六名年逾花甲的老人,组成了贵州青岩老年放映队。三年来,他们所到之处,群众载歌载舞夹道欢迎。日前,应名满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之邀,他们来到北京,作客央视,为全国观众讲述了他们精彩动人的生活。    夜幕下的青岩文化广场上,刘敬民老人在架机器,李钟鸣老人忙着挂银幕,于焕德老人忙于接线,饶昌东老人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尝侄子的结婚喜酒,风尘仆仆从惠水赶到广场
期刊
2005年全国公路轮滑公开赛赛场之外,一位身手矫捷的老人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这位来自吉林的徐风老人今年已经77岁高龄了,却能轻松地作出各种花式动作,身手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77岁的年龄已经超过元老组的年龄上限,所以徐大爷只能以吉林市轮滑协会代表队领队的身份来参加比赛。徐大爷说,他从18岁就开始滑冰,几乎没有间断,对滑冰十分热爱,也因此获得了健康的身体。近两年轮滑运动的发展,徐大爷也受到吸引,加入
期刊
我与老伴结婚34年了,可以说日子过得淡如白水,毫无滋味。有了儿子以后,我们夫妻大部分时间都是分屋住,这是我们共同的秘密,也是心照不宣的一种默契。我和他就像两条平行线,在各自的天空下想着只属于自己的心事。  老伴是个极平和的人,好像什么事他都能看得开。我们就像是两个同病相怜的难友,彼此懂得,却又互不干涉。两个人什么事都不隐瞒,什么事都可以放到桌面上去谈,但又没什么吃醋拈酸的情况,我不会嫉妒他心里的那
期刊
爷爷最好  于昌伟    妈妈领着单单去阿姨家。  阿姨问单单:“你们家谁最好?”  单单不假思索地说:“爷爷最好!”  “爷爷为啥好!”  “爸爸一骂我,我爷爷就骂我爸!”    惯性    张大爷原来在市政府当秘书,退休后没事,便在家里教孙子写作文。一次,孙子编了一个童话,内有鸡、鸭、猪、牛、鹅、羊出席畜禽代表大会的情节。  张大爷看后,立即提笔将这些畜禽的顺序改为:牛、羊、鸡、鸭、猪、鹅,并
期刊
有一位名叫弗拉索夫的俄罗斯老人,他在过完61岁生日之时,郑重地向家人宣布:他决定徒步穿越俄罗斯。面对这一艰险的行程,即使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不敢作决定,一个老人又怎么能完成呢?因为这一路要经过漫长的人迹罕至的山林,并且大多数时间都要与冰雪相伴,而弗拉索夫的信心丝毫没有动摇。弗拉索夫说服了家人,但是必须找一位朋友相伴。刚开始时,有一位挚友陪伴弗拉索夫老人一起行走。但那位朋友只坚持到西伯利亚的托木斯克,
期刊
  
期刊
母亲过世后,我从父母的老房子里带回了一只蓝花陶瓷大碗作纪念。  那原本是一只很好看的海青色大碗,白底蓝花,碗口处嵌着两道金边,印有产地“景德镇”的字样。如今,岁月洗去了它的光泽,却洗不去我对它的回忆。  小时候,有卖杂货的货郎从村里经过,什么都有,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围着货郎,不肯离开,弟弟想要一只陀螺和一块麦芽糖,而妹妹更希望有一只布娃娃。母亲看着我们磨蹭了好一会儿,只是让我们多看一会儿便赶我们回家
期刊
如今,许多儿女工作忙,没时间、没办法在身边关爱、照顾老人,于是各种“陪护”服务应运而生。花钱雇个家政服务员,陪老人吃饭、陪老人逛街、陪老人说话聊天,现在还有陪老人睡觉的。  以前有个笑话:有位老人想续弦,又怕年纪大了儿女们笑话,就说:“夜里没人挠背”,于是儿女们买来了挠痒钩子;老人过了几天又说:“夜里睡觉被窝冷”,于是儿女们又去买来热水袋。现在老人夜晚独守空房,儿女们添置一台34英寸大彩电是体现了
期刊
喜欢清淡 作家沈从文爱吃家常菜,很少上馆子,喜欢清淡。他住在北京小羊宜宾胡同时,常吃的不外乎是四川产的菜头和炒慈姑。沈从文最爱喝“罗宋汤”。他还认为,酱豆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下饭最好。  民俗学专家钟敬文在8S岁高龄时仍在大学中文系任教。平时他注意饮食清淡,常吃青菜与豆制品,鱼、肉等荤菜吃得不多。  吃饭不挑食 上海国画家、古筝弹奏家郭鹰,80出头了,仍很精神。郭先生对吃向来不挑剔,有啥吃啥。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