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融合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1972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所取代,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大限度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本文围绕了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实验教学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度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现在的时代可以称之为科技盛行的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在各行各业,当然教育业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在新课改的教育改革大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他们的探究能力的培养。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相融合,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确保更好地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1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也是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新时期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方向是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的物理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接下来将会具体分析运用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融合所带来的影响。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初中物理实验课是一门以考察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不再单一枯燥,让学生由被动心态转变为主动心态,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拟物理实验,直观形象地将实验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无论实验物体的大小还是远近都可以灵活调节,应用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为物理实验课堂锦上添花。
  1.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物理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物理实验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它更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会有大部分学生对教材里面的知识比较茫然,不知道如何运用到实验课程中去,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建设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按学生要求反复观看视频,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整合,学生很容易掌握教材的相关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1.3提升課堂的引导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期初接触物理实验课堂的阶段,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是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因素限制,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实际的教学成果往往达不到预期要求。运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帮助学生形成探索心里,进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结实的基础。
  2实施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将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可以制造新的学习氛围,拓展学习空间,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才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接下来将会具体分析如何实现有效融合的几种策略。
  2.1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展开授课活动
  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式教学理念更能丰富物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物理课堂所学的知识。初中物理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和探究能力,物理课的整体氛围对其教学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活跃物理实验课堂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之前观看物理实验的视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模拟演练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学生很快会了解物理实验的原理及知识点,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他们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以组为单位,选出每个组的物理实验组长,然后再相互协作搜集课外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积累到课外物理知识,还可以增强小组间的交流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教学目标。
  2.2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去创设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由于中考科目增多,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学生失去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的兴趣。在他们看来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反观现在的初中生普遍好奇心较强,容易对身边的人或事物产生兴趣,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去创设情境,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课程相互融合,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实验情景,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3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还让物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正确运用好信息技术,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董显坤.初中物理实验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探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吴元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65-166.
  [3]金如贯.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融合[J].教育现代化,2018,5(27):379-380.
  [4]吕晓晓,吴培廷.初中物理实验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158-159.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化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普及,学生的网络素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素质体现。网络素养的培养对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当前网络空气的净化也是需要通过培养网络素养来达到的目标。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意识到了学生网络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据此,本文将主要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展开具体的分析讨论。  关键词:
虽然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教育工作者们已经有意识的将先进技术引入课堂,但由于缺少对两种教学模式在时代背景、教学特点、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如何扬长避短、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迅猛发展,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安阳师范学院学生为例分析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With the rapid
父亲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予我生活和精神上很大的帮助,父亲在心中是个伟大的称号,我的父亲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我爱我的父亲。父亲是一个我值得深爱的人。  有人总是提到母亲,而在我心中母亲固然很好,但父亲独特的一面令我心中扎根发芽。它是一种精神向往,更是一种敬仰。父亲今年近50岁了,但那种精神,那种气质超乎人的想象,小时候,父亲的角色主要是做饭、辅导作业,与我们姐弟交流一些学习心得,母亲反而是忙里忙外,在外
期刊
本文从学校物流实训室的实际利用情况出发,分析提高实训室综合利用率的有利条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从而加强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
摘 要:在“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语文教学品质的高低取决于语文教学价值的高低,更确切的说是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多学科知识,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即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据此,本文以历史学科知识为例,浅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对其他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历史知识;渗透策略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与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作文教学革新的方法,生本本理念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的生本教育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本教育理念  一、引言  所谓生本教育理念,就是指教师在组织教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平常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将德育有效地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另外,像《中华美德贤文》的文章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进而实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推荐学生阅读此类的书籍。为了更加有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师可以“知”和“情”这两个方面视角进行渗透。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素养;美育;创造性人才  语文课程改革是课
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着大学的核心精神、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或多或少存在着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
摘 要: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趋于成熟化,即使这样也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在小学阶段能够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要求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本篇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取向;实现路径  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