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互文性理论视角,分析和探讨了韦利英译《九歌》的节奏形式翻译的互文性、文化意象翻译的互文性同汉诗英译现代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英译汉诗经过译者的现代性改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英诗现代主义的步伐, 而且被赋予了现代性而获得了重生。本研究对推进楚辞英译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确定楚辞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借鉴汉学家汉诗英译的文学和文化传统,反思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都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韦利; 《九歌》英译;现代转型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5)05-0052-11
1. 引言
韦利的英译和研究专著《楚辞·九歌》开辟了西方楚辞系统翻译和专题研究的新纪元,成为世界汉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近十余年来,学界开始关注《九歌》的翻译策略、方法、误读等(陈远止,1999; 洪涛, 2008;胡安江,2009;蒋琳、余叶盛,2011),为我们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多数研究没有触及翻译的互文性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互文性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九歌》的节奏翻译、意象翻译的互文关系,探讨韦利英译汉诗是如何在英诗里进行现代性改造,如何推进英诗的现代性转型的。这不仅关系到楚辞英译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关系到楚辞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也牵涉到如何看待汉学家汉诗英译的文学和文化传统,并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展开反思,都有参考价值。
2. 互文性对《九歌》英译现代转型研究的启示
克里斯特娃(Julia Kristeva)给“互文性”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一个词(或一篇文本)是另一些词(或文本)的再现,我们从中至少可以读到另一个词(或一篇文本)。……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蒂费纳·萨莫瓦约,2002:4)”后来,索莱尔斯重新定义为:“每一篇文本都联系着若干篇文本,并且对这些文本起着复读、强调、浓缩、转移和深化的作用。(ibid,2002:5)”换言之,“互文性”的核心在于任何文本都不是纯粹的文本,都是文本与文本网络中的相互交织,互文性的文本之间,同中有异,有所复现和变异,有所浓缩和膨胀。互文性重在“吸收”和“转换”其他文本有价值的部分,既有语言符号的吸纳和转化,又有诗学和文化的借用和植入,文本之间是一种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互文观照和互文参照关系。
楚辞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文本内观照和文本外参照的动态行为,不仅存在译文与原文的互文关系,而且还存在译者的后译文同译者的先译文之间的互文关系,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同前人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之间的互文关系,译文与原文释义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译文同其他译文之间的互文关系,译文文本与超文本(外部社会历史、社会心理和文化身份)之间的互文关系,翻译行为与学术研究行为之间的互文关系。典籍英译体现的各种关系,围绕译者为主体进行“协调”和折衷,视文化背景的不同,译者的“协调”可分为“大幅协调”和“小幅协调”。(Hatim, Basil& Ian Mason,2001) 译者在互文中承袭、借用、化用和协调,一方面使楚辞在英诗环境中得到现代性改造, 另一方面为传统的英诗送来了别样的、诱发现代性的中国诗质,在汉诗英译海外传播过程中产生双赢的效果。
3. 节奏翻译的互文性与译诗节奏形式的转型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语言风格和翻译策略属于翻译诗学的范畴,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先后翻译的语言模式也具有互文性。韦利的翻译诗学的互文折衷性对英译《楚辞·九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韦利英译《九歌》的目标在于“翻译和评论的方式是为了对宗教史和有兴趣的普通读者有用”(Waley, 1973: 16),其译文秉承不押韵,也不增减意象的传统,但译诗节奏的自由度较强,汉诗节奏实现了现代转型。
3.1 音韵节奏
3.1.1 音段节奏
《九歌》每行的句腰都有表示延缓歌唱节奏的衬音“兮”字,把每句诗分隔成两个部分,加上每句之后还有一个停顿,每句正好有两处停顿,具有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作用,便于演唱。《九歌》句式以 “三——二”句式、“三——三”句式、“四——二”句式为主,间或夹杂“二——二”句式作为补充,用于调节节奏,避免单调,中间有“兮”字隔开,节奏感明显,一句分成两段,构成鲜明的音段节奏。
韦利在翻译过程中,大体按照原诗的音顿翻译,把音段节奏和意义节奏基本统一起来,在译诗中形成新的音段节奏。例如,
登昆仑兮四望,
心飞扬兮浩荡。(《河伯》)
I climb K’un-lun and look in all directions;
My heart rises all a-flutter, I am agitated and distraught.
吉日兮良辰 (《东皇太一》)
On this lucky day, good in both its signs
雷填填兮雨冥冥,
猨啾啾兮狖夜鸣。(《山鬼》)
His chariot thunders, the air is dark with rain,
The monkeys twitter; again they cry all night.
以上例子表明,译诗的音段奏明显,几乎都是以“兮”字为分界线,译诗分成两个音段,“兮”字分别用逗号、分号和连词and连用,代表了《九歌》音顿的基本模式,具有鲜明的现代英语的语言节奏特征,读起来朗朗上口。
关键词: 韦利; 《九歌》英译;现代转型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5)05-0052-11
1. 引言
韦利的英译和研究专著《楚辞·九歌》开辟了西方楚辞系统翻译和专题研究的新纪元,成为世界汉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近十余年来,学界开始关注《九歌》的翻译策略、方法、误读等(陈远止,1999; 洪涛, 2008;胡安江,2009;蒋琳、余叶盛,2011),为我们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多数研究没有触及翻译的互文性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互文性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九歌》的节奏翻译、意象翻译的互文关系,探讨韦利英译汉诗是如何在英诗里进行现代性改造,如何推进英诗的现代性转型的。这不仅关系到楚辞英译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关系到楚辞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也牵涉到如何看待汉学家汉诗英译的文学和文化传统,并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展开反思,都有参考价值。
2. 互文性对《九歌》英译现代转型研究的启示
克里斯特娃(Julia Kristeva)给“互文性”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一个词(或一篇文本)是另一些词(或文本)的再现,我们从中至少可以读到另一个词(或一篇文本)。……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蒂费纳·萨莫瓦约,2002:4)”后来,索莱尔斯重新定义为:“每一篇文本都联系着若干篇文本,并且对这些文本起着复读、强调、浓缩、转移和深化的作用。(ibid,2002:5)”换言之,“互文性”的核心在于任何文本都不是纯粹的文本,都是文本与文本网络中的相互交织,互文性的文本之间,同中有异,有所复现和变异,有所浓缩和膨胀。互文性重在“吸收”和“转换”其他文本有价值的部分,既有语言符号的吸纳和转化,又有诗学和文化的借用和植入,文本之间是一种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互文观照和互文参照关系。
楚辞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文本内观照和文本外参照的动态行为,不仅存在译文与原文的互文关系,而且还存在译者的后译文同译者的先译文之间的互文关系,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同前人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之间的互文关系,译文与原文释义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译文同其他译文之间的互文关系,译文文本与超文本(外部社会历史、社会心理和文化身份)之间的互文关系,翻译行为与学术研究行为之间的互文关系。典籍英译体现的各种关系,围绕译者为主体进行“协调”和折衷,视文化背景的不同,译者的“协调”可分为“大幅协调”和“小幅协调”。(Hatim, Basil& Ian Mason,2001) 译者在互文中承袭、借用、化用和协调,一方面使楚辞在英诗环境中得到现代性改造, 另一方面为传统的英诗送来了别样的、诱发现代性的中国诗质,在汉诗英译海外传播过程中产生双赢的效果。
3. 节奏翻译的互文性与译诗节奏形式的转型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语言风格和翻译策略属于翻译诗学的范畴,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先后翻译的语言模式也具有互文性。韦利的翻译诗学的互文折衷性对英译《楚辞·九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韦利英译《九歌》的目标在于“翻译和评论的方式是为了对宗教史和有兴趣的普通读者有用”(Waley, 1973: 16),其译文秉承不押韵,也不增减意象的传统,但译诗节奏的自由度较强,汉诗节奏实现了现代转型。
3.1 音韵节奏
3.1.1 音段节奏
《九歌》每行的句腰都有表示延缓歌唱节奏的衬音“兮”字,把每句诗分隔成两个部分,加上每句之后还有一个停顿,每句正好有两处停顿,具有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作用,便于演唱。《九歌》句式以 “三——二”句式、“三——三”句式、“四——二”句式为主,间或夹杂“二——二”句式作为补充,用于调节节奏,避免单调,中间有“兮”字隔开,节奏感明显,一句分成两段,构成鲜明的音段节奏。
韦利在翻译过程中,大体按照原诗的音顿翻译,把音段节奏和意义节奏基本统一起来,在译诗中形成新的音段节奏。例如,
登昆仑兮四望,
心飞扬兮浩荡。(《河伯》)
I climb K’un-lun and look in all directions;
My heart rises all a-flutter, I am agitated and distraught.
吉日兮良辰 (《东皇太一》)
On this lucky day, good in both its signs
雷填填兮雨冥冥,
猨啾啾兮狖夜鸣。(《山鬼》)
His chariot thunders, the air is dark with rain,
The monkeys twitter; again they cry all night.
以上例子表明,译诗的音段奏明显,几乎都是以“兮”字为分界线,译诗分成两个音段,“兮”字分别用逗号、分号和连词and连用,代表了《九歌》音顿的基本模式,具有鲜明的现代英语的语言节奏特征,读起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