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遗嘱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老师:
  我婆婆今年已经九十有一,自己有一套三居室的住房。婆婆育有一儿一女,她立遗嘱说,由于女儿给她养老送终,因而决定把自己的住房留给女儿。对于她的这个决定,我并不以为然。我们本来有自己的住房,何苦要和小姑子争房产。
  可是小姑子一看最近房价高攀,绷不住劲儿,自己又买了一套住房,装修好,不顾年迈的母亲,自己搬到新家去住了。婆婆一看女儿指靠不上,就想废掉遗嘱转而让我们搬去和她一起住,把房子留给我们。这样一来,小姑子不高兴了。她觉得她母亲的住房位置好,升值空间大,本来已经煮熟的鸭子又飞掉了,极为生气。我也挺不开心的,我想一个人如果想得到,就应该付出,她母亲已是风烛残年离不开人了,总不能都是自己合适吧?!
  我丈夫是个息事宁人的人,他既不想让我生气,因为他看我对婆婆百般照料;又觉得自己的妹妹单身一人,带着个儿子,很是不易。就转而和我商量,让我们拿出一些钱来补贴给他妹妹买房。我很不乐意。当初他妹妹承接母亲的住房,怎么也没有想给我们任何补偿;而今事情转了过来,为什么我们就得给她钱呢?她又不是生活没有着落,还有钱再置房产,为什么要我们来补贴她?我们已到了退休年龄,也不是那么富裕,自己的孩子就要操办终身大事了,哪里不用钱呢?出这钱我怎么想怎么不痛快。
  我知道不少家庭为遗产闹不和,没想到我自己竟也身陷其中。现在,我一点儿也不想见到我小姑子,也更不能容忍她的挑剔。可是,她来是看她妈妈,我无权干涉。时常她一挑剔,我就想丢下老太太不管,回自己家去。丈夫和我商量给钱的事,我真听不进去。她爱高兴不高兴,何必要我用钱来哄着。你不领我情,我也可以不管你妈!可是我丈夫在他妈的事情上很是为难,我又不忍他身处尴尬,真是左右为难,很想听听您的意见。
   李煜
  李煜:你好!
  您的心情我很理解,咱们都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我们不想挤占别人的利益,但也不想被别人伤害。我们希望兄弟姐妹之间有一种平等相处的关系,这些想法都是极为自然的。
  关系紧张说到底是利益使然。照顾老人是后代的职责,无论老人的经济条件如何,有没有房,有没有钱,当老人要人照应时,你小姑子丢下老人自己搬新房,这是不合适的。你们能及时满足老人的需要,这是你们的善良与孝道。老人说把房产留给你们,这并不那么重要,即便她没有房产你们也未必就弃她不管,对不对?想想这一层,或许反而能看得更开一点。
  至于你小姑子的不满意,你能不能不与她一般见识?一个单身女性,对未来心存一份恐惧,在一切场合都想极力给自己的未来增添一点保证,这样的心态或许不难理解。至于你爱人的建议,你是否同意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们之间的理解和默契。多不多一处住房不重要,关键在于你们的婚姻质量,生活质量。有遗产也好,没遗产也好,只要过得开心就好。
  如果你能不计较别人的做法,而大度待人,也许会巩固手足之情;如果针尖对麦芒,可能让自己疲倦而心生怨气。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宽。这样劝慰您,或许你会觉得站着说话不腰痛,但是如果几万元能换得一世的好心情,能让手足之谊不至撕破,也许并不是一件太糟糕的事情。我希望您对待这个事情别只从一个角度去想,这样越想越窄。如果多几个角度,可能就不那么较劲儿了。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继承不均而生气不值得。您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丁宁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在许多家庭的相册里、记忆中,都珍藏着一张全家福,它见证了家人的奋斗成长,记录着家庭的聚合别离、辗转变迁,承载着人生永不释怀的温情……岁月流转,全家福中那些曾经稚嫩的面孔成熟了,一些慈爱的面孔消失了,那些当年依傍家人怀中的孩子又繁衍出自己的儿孙后代。这些从民间收集来的全家福老照片,张张让人怦然心动,更能看出时代的变迁。
期刊
偶然看到一篇小短文,爱不释手,它将我的思绪之门撞开,加深了我的思亲之情——子欲孝亲健在的感觉真好!不惑之年、甚至花甲之年仍能有这份牵挂,那该是人生多大的乐事啊!  文章不长,摘录与欲孝之人共享:  春节前,我去邮局发信,坐在我旁边的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向我借笔填写汇款单,他在汇款单上写下1000元,我猜想,他可能是给正在外边上学的儿女汇款吧。  出乎我的意料,老人填完汇款单后,又在附言栏中端端正正地
期刊
我的双胞胎孙女告诉我:“奶奶,我们幼儿园要举办迎奥运儿歌比赛,我们参加不?”我说:“当然要参加了!”   儿子、媳妇从网上下载了几首儿歌,我觉得不太满意;孙女们的班主任田老师找的儿歌我也没看上,不是太长就是不押韵。我索性自己写了一首《小娃娃迎奥运》,念给她们的爷爷听,爷爷说行。我让孩子们把儿歌交给了老师后,在家就教孩子们如何走台、谢幕,如何自我介绍和朗诵时应该做什么动作等等。  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
期刊
1988年做编辑工作的罗莹女士退休了,她深深感到时间太富裕了,为了让这些空闲的时间不白白地从身边流过,她开始寻求一种新的乐趣,营造一种新的生活,让晚年老有所爱、老有所乐。  罗莹最爱花卉,她觉得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但是花开终有花谢时,能否通过艺术加工,使花期“延长”甚至“移花接木”,使它既来自大自然又超越大自然,变成永恒?  罗莹的干花艺术起初是从采集一朵小花、一片叶子、一棵小草压在
期刊
汽车沿着云南瑞丽到弄岛的公路前进,我们盼望领略异国风光的心按捺不住地激动。公路旁的一个傣族村寨就是可供游人驻足观看的“一寨两国”。一个寨子里分别住着中国和缅甸两个国家的村民。他们一抬脚就可能跨越国界,我们到寨子走一走,听到边防军战士命令道:“退回去”,一会儿又喊“赶快走过来”。我们左右摇摆,看得旁边的几个傣族大妈捧腹大笑。  几天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正式去了一趟缅甸。边境口岸就是一个江边渡口,有
期刊
我今年72岁,患上糖尿病13年来,曾3次住院治疗。各种降糖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弯路没少走,血糖忽高忽低,并发症也不期而至。2004年春天,我到承德附属医院一检查,尿糖三个加号,血糖高达18,是正常人的3倍多。经住院大夫推荐,开始打胰岛素。买了血糖仪等医疗器械,开始正规治疗。在与“糖魔”斗争中,我的切身体会是12个字:“心里美、药准给、管好嘴、迈开腿”。    心里美  得病后听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
期刊
从小爱猫,养猫40年    在珠海的一幢老住宅楼里,一对年近花甲的夫妇像照顾儿女一样侍候着39只猫。女主人高贝燕今年56岁,从小就喜欢猫,她在延安插队同上海知青吴俊相恋。开始吴俊喜欢打猎,他追求高贝燕,高贝燕总是不表态,后来吴俊转而喜欢小猫小狗,他们才顺利结婚。  1986年,高贝燕和吴俊到珠海工作,一次散步时候,救下了一只被小孩追打的流浪猫,从那儿开始,20年来,老吴夫妇先后收养了48只猫。一些
期刊
联合国大会于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后,1972年八九月间,中央决定派遣代表团首次出席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届大会。我有幸成为代表团的一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之间合作。会员国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17届大会是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后举办的第一次大会,我国政府理所当然要派遣高级代表团与会。那时,我还
期刊
芭蕾把杆的压腿不同于体育、武术、京剧、杂技或中国古典舞的压腿方法。它着重肌肉、胯部的外开,脚背的全绷和膝盖的伸直。开、绷、直是芭蕾的三大要素。芭蕾的压腿不是把杆训练的组合,但它是不可或缺的最基本训练手段之一。  1.压前腿练习——预备姿式:图1实线。练习方法:图1虚线。  2.压旁腿练习——预备姿式:图2实线。练习方法:图2虚线。  3.压后腿练习——预备姿式:图3实线。练习方法:图3虚线。  控
期刊
我离休后就进入了老年大学,担任过书法、国画、声乐各班班长,老年艺术团团长,以及书画学会会长等工作,历时16年之久,忙得不亦乐乎,颇有“老夫犹发少年狂”之嫌。  古人说:“白首青丝来日短,切莫蹉跎寸光阴。”我以此为铭,从容面对青丝成白发,泰然自若迎老至。量力而行做点事,来日虽短乐今朝。这些年,我以书画陶情,以唱歌自乐,以书报充电,以写作诠释心情,以制作工艺品自赏;以组织合唱、舞蹈、时装等表演共乐,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