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新中国首次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soft_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大会于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后,1972年八九月间,中央决定派遣代表团首次出席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届大会。我有幸成为代表团的一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之间合作。会员国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17届大会是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后举办的第一次大会,我国政府理所当然要派遣高级代表团与会。那时,我还在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工作,9月,一纸调令让我到国务院科教组工作,协助起草中国代表团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的主旨发言,原因是我既懂法语,笔杆子也可以。起草小组由北大历史系的王通讯、外交部国际司的李道豫(后来曾任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大使)和我三人组成。上级领导是科教组办公室的胡沙主任,王通讯当时二十五六岁,我刚过而立之年,李道豫年届不惑,叫做“2、3、4”组合。
  我和王负责文字稿,李道豫负责把关,我在基层工作多年一下子调到国务院的部门,感觉很不适应,好在李道豫已经有了20多年外交工作经验,大大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每到关键文字,他就说“能不能写得再外交一些”,其实就是把话说得圆润、中性一些,而不是直来直去给人留下可以攻击的把柄。三人合作进度很快,不久就拿出初稿,送给领导审阅。就在这个时候我挨了一次严肃的批评。这在我先前的文字工作中委实鲜见。
  当年把文字写在稿纸上,然后送到印刷厂排出铅字版样,印出所需份数,呈送有关领导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由执笔人再根据领导们的意见继续提出修改。记得当时科教组组长在审阅稿上用铅笔批了两行字,提出了原则意见,我看他没有在内容部分有什么改动,清样页面非常干净,就想用这份清样做底样,把其他领导的意见吸收进来改成一份定稿,于是随手将他的批语擦掉,送给胡沙,胡沙一脸严肃地说:“你是糊涂还是怎么了?领导的批语你也擦掉?这都是要入档案的。”这次批评令我终生难忘,此后的岁月里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1972年10月中旬,代表团到达巴黎,住在大使官邸一边准备一边等待开会。到17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当我们随着黄镇大使鱼贯步入会场,已经就座的各国代表纷纷站起来,以欣喜和惊愕的神色伴着掌声,欢迎身着一色中山装的中国同行。黄镇大使频频向他们点头致谢。面对这样的场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大会之后,中国代表团的主要官员利用各种场合,与各国代表,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与交谈。经过4天的会议,大会通过了《人与生物圈公约》、《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等重要决议。人们现在普遍关注的“世界文化遗产”就是那次会议之后形成的。
  开会之外,除了参观巴黎的名胜古迹,还有两件小事难以忘怀:一是巴黎市民的热情。鉴于当时国内局势,在巴黎还看不到更多从国内去的中国人。因此,我们走到哪里都会引来人们的关注,而且会表现出一种真诚的热情。有一个星期天,我从住处出来,想找个文具店买点礼物。不料走不远就遇到几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看见我一起跟上来,比划着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用法语告诉他们是的。他们见我会说法语,一下子来了兴趣,似乎非要跟我交流交流才肯罢休。我趁机问他们哪里有卖写字板的?他们七嘴八舌一边说,一边把我领进一个小商店。我挑了几块掏出钱来要买,一个小家伙竟然把钱夺过来替我办理,然后又把找回的钱如数交给我。出了商店,他们一直尾随着我到大使馆外,才齐声跟我道别。
  二是在巴黎我们巧遇绕道巴黎回国的乔冠华,乔冠华风度翩翩、风趣幽默、潇洒自如、不拘小节,说到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他说:对中国来说,这是“前度刘郎今又来”,对联合国则是“似曾相识燕归来”,对以美国为首的某些国家那就是“流水落花春去也”。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和“伴”没有实质的不同。但仔细玩味,却有细微的差别。差别就体现在“伴”字上。“伴”,它比“夫妻”的含义要宽一些、深一些。就是说,“老来伴”除了夫妻关系这一基本形态以外,还包含相依相伴、不离不弃这样一些可能超越一般夫妻关系的特殊的道德和情感。  我常年在机关工作,是八小时坐班制。那时“少年夫妻”整天各干各的、各忙各的,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很少。退休以后,几乎天天在一起,
期刊
第11-16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概况    第十一届:1977年8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510人。华国锋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叶剑英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邓小平致闭幕词。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十二届:1982年9月1—1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正式代表1545人。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  第十三届:1987年10
期刊
国外旅行趣事二则:解内急和泰国话  ■叶秀荣    我退休前后,借着工作、探亲的机会,去过几个地区和国家旅游,其中有两件小事,现在回想起来还非常有意思。  一年,我们来到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观光,乘坐豪华游轮。在水网交织的运河上漫游,我深深地陶醉在独特的风光里。可是膀胱压力越来越大,万万没有想到,船上没有卫生间。出于照顾,游船暂时靠岸,让我上岸解决。我们用英语问当地居民,他们直摇头;他们讲意大利语,
期刊
在许多家庭的相册里、记忆中,都珍藏着一张全家福,它见证了家人的奋斗成长,记录着家庭的聚合别离、辗转变迁,承载着人生永不释怀的温情……岁月流转,全家福中那些曾经稚嫩的面孔成熟了,一些慈爱的面孔消失了,那些当年依傍家人怀中的孩子又繁衍出自己的儿孙后代。这些从民间收集来的全家福老照片,张张让人怦然心动,更能看出时代的变迁。
期刊
偶然看到一篇小短文,爱不释手,它将我的思绪之门撞开,加深了我的思亲之情——子欲孝亲健在的感觉真好!不惑之年、甚至花甲之年仍能有这份牵挂,那该是人生多大的乐事啊!  文章不长,摘录与欲孝之人共享:  春节前,我去邮局发信,坐在我旁边的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向我借笔填写汇款单,他在汇款单上写下1000元,我猜想,他可能是给正在外边上学的儿女汇款吧。  出乎我的意料,老人填完汇款单后,又在附言栏中端端正正地
期刊
我的双胞胎孙女告诉我:“奶奶,我们幼儿园要举办迎奥运儿歌比赛,我们参加不?”我说:“当然要参加了!”   儿子、媳妇从网上下载了几首儿歌,我觉得不太满意;孙女们的班主任田老师找的儿歌我也没看上,不是太长就是不押韵。我索性自己写了一首《小娃娃迎奥运》,念给她们的爷爷听,爷爷说行。我让孩子们把儿歌交给了老师后,在家就教孩子们如何走台、谢幕,如何自我介绍和朗诵时应该做什么动作等等。  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
期刊
1988年做编辑工作的罗莹女士退休了,她深深感到时间太富裕了,为了让这些空闲的时间不白白地从身边流过,她开始寻求一种新的乐趣,营造一种新的生活,让晚年老有所爱、老有所乐。  罗莹最爱花卉,她觉得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但是花开终有花谢时,能否通过艺术加工,使花期“延长”甚至“移花接木”,使它既来自大自然又超越大自然,变成永恒?  罗莹的干花艺术起初是从采集一朵小花、一片叶子、一棵小草压在
期刊
汽车沿着云南瑞丽到弄岛的公路前进,我们盼望领略异国风光的心按捺不住地激动。公路旁的一个傣族村寨就是可供游人驻足观看的“一寨两国”。一个寨子里分别住着中国和缅甸两个国家的村民。他们一抬脚就可能跨越国界,我们到寨子走一走,听到边防军战士命令道:“退回去”,一会儿又喊“赶快走过来”。我们左右摇摆,看得旁边的几个傣族大妈捧腹大笑。  几天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正式去了一趟缅甸。边境口岸就是一个江边渡口,有
期刊
我今年72岁,患上糖尿病13年来,曾3次住院治疗。各种降糖药没少吃,钱没少花,弯路没少走,血糖忽高忽低,并发症也不期而至。2004年春天,我到承德附属医院一检查,尿糖三个加号,血糖高达18,是正常人的3倍多。经住院大夫推荐,开始打胰岛素。买了血糖仪等医疗器械,开始正规治疗。在与“糖魔”斗争中,我的切身体会是12个字:“心里美、药准给、管好嘴、迈开腿”。    心里美  得病后听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
期刊
从小爱猫,养猫40年    在珠海的一幢老住宅楼里,一对年近花甲的夫妇像照顾儿女一样侍候着39只猫。女主人高贝燕今年56岁,从小就喜欢猫,她在延安插队同上海知青吴俊相恋。开始吴俊喜欢打猎,他追求高贝燕,高贝燕总是不表态,后来吴俊转而喜欢小猫小狗,他们才顺利结婚。  1986年,高贝燕和吴俊到珠海工作,一次散步时候,救下了一只被小孩追打的流浪猫,从那儿开始,20年来,老吴夫妇先后收养了48只猫。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