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把听、说、读、写等基础性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其中,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有效手段,从多角度出发来稳步推进。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积累;观察;批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7-00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27
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依照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以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书写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认知能力等语文综合素质,也是学生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锻炼。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愿写、不会写的畏难心理较为普遍,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拼凑、应付现象,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形成制约,更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充分重视。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不断改进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结合教学中的实践尝试,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不够强烈。但是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往往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容易受外部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影响,一旦有了他们感兴趣的氛围,其学习主动性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学习效果得到较大优化。
所以,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前提是要努力给学生营造写作氛围,用氛围去影响、调动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谓写作氛围是指来自周围的影响学生写作活动的气氛或者情调,良好的写作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联想方面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进行写作创作。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尽量采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多尝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写作资源、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循。同时,在学生刚刚开展练习作文时要重视方法上的指导,特别是写作细节上的指导,如:如何确定标题,如何构架文章结构,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等,最好给学生一些范文,让学生写作有抓手。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者的角色,适时适度地给学生必要的指导,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特別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与鼓励,从而使学生减少畏难心理,感受写作的收获与快乐。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容易被激发出来,学生主动写作的意识才会增强,有利于凸显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观察对于儿童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观察能力是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专注度的重要内容。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实际上就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认真观察的意识,或者是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也就没有日常的有效积累。要想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强调“做事认真专注方能成功”的道理,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有专注的意识,且观察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可以在写作前先要求学生进行日常的好词好句积累,有意识地锻炼自己集中精力。其次,要重视兴趣驱动,勾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了避免学生感觉枯燥,在学生观察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观察对象的故事或者有趣观点,这样容易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其观察欲望,优化观察的效果。再次,鼓励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好的作文一定是源于生活和自然。大自然有很多值得学生去感受与探索的,学生体验自然的神奇,感受自然的魅力,也能够激发其观察的源动力。而生活中的点滴事物往往就是写作的素材,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关注。观察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小”看起,重视细节;要讲究方法,才能够提升观察效果。最后,注意观察后的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事物时间久了就会遗忘,保持记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记录,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如每天尝试写日记,每周写一篇周记,学生动笔写的过程既是一种整理,也是认识深化的过程,进而学生会感受到观察带来的收获和快乐,也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写作材料来源于整个生活里。”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中的积累与学生写作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往往与积累不足有很大关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要想拥有“活水”,就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重视日常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开阔视野,锻炼思维,同时也是积累语文知识,特别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在读名人传记时,学生既能够了解名人轶事,同时也能够从他们身上学习其优秀的品质;读风景自然,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读科普资料,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增长科学知识。开卷有益,一定要鼓励学生在读书中积累。 其次,在各个学科学习活动中挖掘素材。生活处处是语文,各学科的学习、活动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科学课上的小实验,美术课上的手工,体育课上的一场比赛,劳动课上的劳动体验,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既有意义又有乐趣。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活动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成为写作的素材。有了素材,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写作的畏难心理自然就减少了。
再次,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活动,并且把自己感受深刻的事情记录下来。或者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活动,如每周的家务劳动,春天的寻春踏青,收集秋天的落叶做树叶贴画……这样的活动既调剂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是一种实践体验,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学生感受深刻也就会有感而发。
四、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
写作方法又被称为是写作的表现手法或者写作技巧,通过使用恰当的写作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最初写作时不太注意写作方法的应用,所以在表达上容易平铺直叙,文章缺乏波澜,也就没有亮点,影响了作文质量。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要利用好教材的示范作用。教材是教学的抓手,现在小学应用的统编教材,汇集了各种类型的优秀作品,这是进行写作方法指导的最好范例。所以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把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还要对文章结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指导学生写作方法,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炼写作技巧。学生的文学底蕴会影响其写作能力,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也是增加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有效阅读。阅读中注意积累和摘录,最好是做读书笔记,尝试写心得体会,特别是一些优美词汇、修辞手法和文章构架,可以在写作中进行尝试,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五、重视作文批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批改,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写作情况,发现问题并查找原因,为接下来的作文教学做好准备。同时,作文批改也能够使教师的作文布置、讲评更有针对性,提高作文教学实效,这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批改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而是要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批改,重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批改实效。
教师要结合文本教学,鼓励学生自改。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渗透自改意识,并及时进行强化性训练。学生有了具体的对比、参照,也就能够发现自身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解决写作中的不良习惯。对于比较典型的作文,可要求学生集体修改,把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作文呈現给学生,鼓励学生互评互改,让学生共同寻找问题,并尝试改进。这对学生整体都是一种教育和锻炼,可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这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深入探究,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修改能力。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需要语文教师结合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小学生的现实出发,在继承传统教学基础上,敢于进行创新性尝试,重视写作氛围的构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并且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创新作文批改方法,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志强.从学生作文改进教学方法[J].好家长,2017(75).
[2]甘明道,陶信瑞.整体作文教学的新路——介绍“三环交叉”教学方法[J].江苏教育,1988(13).
[3]申石林.也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J].语文学刊(教育版),2008(18).
[4]隋庭升.改革教学方法破解作文难题[J].辽宁教育,2008(12).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积累;观察;批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7-00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27
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依照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以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书写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认知能力等语文综合素质,也是学生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锻炼。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愿写、不会写的畏难心理较为普遍,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拼凑、应付现象,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形成制约,更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充分重视。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不断改进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结合教学中的实践尝试,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不够强烈。但是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往往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容易受外部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影响,一旦有了他们感兴趣的氛围,其学习主动性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学习效果得到较大优化。
所以,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前提是要努力给学生营造写作氛围,用氛围去影响、调动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谓写作氛围是指来自周围的影响学生写作活动的气氛或者情调,良好的写作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联想方面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进行写作创作。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尽量采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多尝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写作资源、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循。同时,在学生刚刚开展练习作文时要重视方法上的指导,特别是写作细节上的指导,如:如何确定标题,如何构架文章结构,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等,最好给学生一些范文,让学生写作有抓手。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者的角色,适时适度地给学生必要的指导,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特別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与鼓励,从而使学生减少畏难心理,感受写作的收获与快乐。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容易被激发出来,学生主动写作的意识才会增强,有利于凸显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观察对于儿童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观察能力是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专注度的重要内容。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实际上就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认真观察的意识,或者是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也就没有日常的有效积累。要想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强调“做事认真专注方能成功”的道理,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有专注的意识,且观察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可以在写作前先要求学生进行日常的好词好句积累,有意识地锻炼自己集中精力。其次,要重视兴趣驱动,勾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了避免学生感觉枯燥,在学生观察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观察对象的故事或者有趣观点,这样容易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其观察欲望,优化观察的效果。再次,鼓励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好的作文一定是源于生活和自然。大自然有很多值得学生去感受与探索的,学生体验自然的神奇,感受自然的魅力,也能够激发其观察的源动力。而生活中的点滴事物往往就是写作的素材,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关注。观察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小”看起,重视细节;要讲究方法,才能够提升观察效果。最后,注意观察后的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事物时间久了就会遗忘,保持记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记录,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如每天尝试写日记,每周写一篇周记,学生动笔写的过程既是一种整理,也是认识深化的过程,进而学生会感受到观察带来的收获和快乐,也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写作材料来源于整个生活里。”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中的积累与学生写作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往往与积累不足有很大关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要想拥有“活水”,就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重视日常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开阔视野,锻炼思维,同时也是积累语文知识,特别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在读名人传记时,学生既能够了解名人轶事,同时也能够从他们身上学习其优秀的品质;读风景自然,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读科普资料,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增长科学知识。开卷有益,一定要鼓励学生在读书中积累。 其次,在各个学科学习活动中挖掘素材。生活处处是语文,各学科的学习、活动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科学课上的小实验,美术课上的手工,体育课上的一场比赛,劳动课上的劳动体验,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既有意义又有乐趣。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活动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成为写作的素材。有了素材,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写作的畏难心理自然就减少了。
再次,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活动,并且把自己感受深刻的事情记录下来。或者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活动,如每周的家务劳动,春天的寻春踏青,收集秋天的落叶做树叶贴画……这样的活动既调剂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是一种实践体验,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学生感受深刻也就会有感而发。
四、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
写作方法又被称为是写作的表现手法或者写作技巧,通过使用恰当的写作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最初写作时不太注意写作方法的应用,所以在表达上容易平铺直叙,文章缺乏波澜,也就没有亮点,影响了作文质量。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要利用好教材的示范作用。教材是教学的抓手,现在小学应用的统编教材,汇集了各种类型的优秀作品,这是进行写作方法指导的最好范例。所以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把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还要对文章结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指导学生写作方法,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炼写作技巧。学生的文学底蕴会影响其写作能力,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也是增加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有效阅读。阅读中注意积累和摘录,最好是做读书笔记,尝试写心得体会,特别是一些优美词汇、修辞手法和文章构架,可以在写作中进行尝试,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五、重视作文批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批改,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写作情况,发现问题并查找原因,为接下来的作文教学做好准备。同时,作文批改也能够使教师的作文布置、讲评更有针对性,提高作文教学实效,这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批改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而是要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批改,重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批改实效。
教师要结合文本教学,鼓励学生自改。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渗透自改意识,并及时进行强化性训练。学生有了具体的对比、参照,也就能够发现自身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解决写作中的不良习惯。对于比较典型的作文,可要求学生集体修改,把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作文呈現给学生,鼓励学生互评互改,让学生共同寻找问题,并尝试改进。这对学生整体都是一种教育和锻炼,可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这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深入探究,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修改能力。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需要语文教师结合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小学生的现实出发,在继承传统教学基础上,敢于进行创新性尝试,重视写作氛围的构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并且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创新作文批改方法,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志强.从学生作文改进教学方法[J].好家长,2017(75).
[2]甘明道,陶信瑞.整体作文教学的新路——介绍“三环交叉”教学方法[J].江苏教育,1988(13).
[3]申石林.也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J].语文学刊(教育版),2008(18).
[4]隋庭升.改革教学方法破解作文难题[J].辽宁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