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南遗址出土瓷器窑口的初步分析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在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的指导协调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平顶山市鲁山县磙子营乡杨南行政村的杨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时间为2010年3月初至12月,发掘面积达4500平方米,是一处以汉代和宋金元时期为主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存。
  杨南遗址出土的宋金元时期的瓷器品种极其丰富,大类就有白釉、黑釉、青釉、柿叶釉、影青釉、三彩釉、绿釉、黄釉及孔雀绿釉等。其中每类中都有若干小类,例如白釉瓷类中还包括白釉刻划花、珍珠地划花、白釉黑口边、白釉酱(黑)彩、白地黑花、白釉绿彩及白釉红绿彩等。面貌多样,按风格有磁州窑类型、临汝窑类型、钧窑类型、汝窑类型、景德镇窑类型以及定窑类型等,但通过比对,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瓷器应来源于附近的鲁山段店窑或与此风貌相近的诸窑口。
  段店窑,又称鲁山窑,位于鲁山县梁洼镇段店村,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洛阳到南阳这条重要的商业通道上。杨南遗址位于其东南方,直线距离约25公里,按南下东行距离34公里,大致为徒步7个半小时的路程。
  段店瓷窑遗址面积20万平方米,废品堆积厚约2米,最厚处达5米以上,很可能是河南规模最大的古代瓷窑群。经多次调查以及1986年、199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其进行的两次小规模田野发掘,获得大量的瓷器标本和窑具,发现该窑自唐朝初年起烧至元代,生产瓷器品种齐全、花色繁多,其中就有花釉瓷、黑釉瓷、青釉瓷、白釉瓷(白地黑花瓷、珍珠地刻花瓷)、黄釉瓷、酱釉瓷、钧瓷、汝瓷、绞胎、绞釉、三彩等十余个系列、数百个品种。虽然段店窑址未见大型报告问世,仅参照少数几篇发掘简报与相关文章,我们就可以发现杨南遗址出土瓷器中,除花釉瓷器外几乎每一器类物都能在段店窑中找到相似或近乎一致的产品。
  如,杨南遗址出土的二期Bc型白地黑花瓷碗,尤其是T2513①∶2的形制与段店窑的黑边白釉瓷碗形制基本相同。除了外形相似,段店窑出土的这件瓷碗内底,也是在施釉后,将碗心釉刮掉一周,形成涩圈,报告又称“碗脐”,为叠烧,烧制工艺也颇为一致。
  二期Ca型Ⅰ式白地黑花盘,尤其是标本G50∶1与段店窑出土的白地黑花盘形制相近,均为近直口斜弧腹,外壁施半釉,内壁施满釉,并在内壁盘口以下一段位置墨绘一周粗线圈,因非刻意不讲究严格规整而有一气呵成之感,并在盘心绘画以折枝花卉。
  一期的白釉酱彩双耳罐Ⅰ式标本H265∶11与段店窑Ⅵ式罐相似,器上腹部均是用黄褐釉点成梅花点组成的菱形图案,是段店窑北宋中、晚期或再晚的作品。而白釉绿彩或白釉酱彩这两种装饰手法常见于北宋时期。
  黑釉器中,一期Ba型Ⅰ式碗如T3614②∶02(图7)与同期Aa型Ⅰ式盘如T2512②∶020 的装饰与施釉方式与段店窑出土碗盘也近乎一致。
  二期D型黑釉小瓶的标本D1∶2与段店窑出土的黑釉小瓶形态近似,二期黑釉执壶标本T2213③∶14虽残但形制也与段店窑出土的黑釉执壶相近。器盖中二期Ac型T2512②∶030、C型F7∶011与一期Ba型Ⅰ式标本T3213④∶17和段店窑出土的黑釉器盖也颇为相似。杨南遗址出土了一部分黑釉酱彩瓷,这种装饰又称铁锈花,而在鲁山段店窑产品中也有这类装饰风格的瓷器。
  杨南遗址出土有一定数量的黑釉凸线纹瓷器,凸线的组合有一线、二线、三线、满线,这种类型在北方很多窑口都有发现,而在鲁山段店窑,线的组合一般采用“满线或一线、二线、四线组合”,这与遗址出土凸线纹瓷器相符,不过未见混合分组的凸线纹瓷器。
  另,跳刀纹瓷器在段店窑址也有发现,可惜未见图片。例如A型黑釉白口边钵从遗址第一期延续到第二期,其中与T3413③∶06、H140∶1类似的器型和装饰在当阳峪窑址亦有发现。
  青釉瓷中一期的A型、Ba型青釉碗、A型青釉盘,这类印花青瓷明显具有模仿耀州窑印花青瓷的印记,除了鲁山段店窑,在河南众多窑场也均有烧造,例如临汝窑、禹州钧台窑等。然而,遗址所出Aa型青釉碗,尤其是标本T3413③∶09与段店窑出土的青瓷碗在造型与纹饰上几乎一致,均为内壁印有缠枝菊花纹,碗心为团菊纹,外壁用刀刻成直线折射纹。
  三彩器中,二期A型三彩枕中的标本T2512③∶015与段店窑出土三彩枕及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出土三彩枕均呈腰圆形,且纹饰风格近似。
  遗址二期出土三彩虎形座枕残片以及黄釉枕标本F6∶1与段店窑出土三彩枕的虎形基本一模一样,也均是以黄釉为基础釉。
  柿红釉瓷器在北方窑口有普遍烧造,最为有名的是河北的定窑、磁州窑、陕西的耀州窑。杨南一期出土的Ⅰ式柿红釉盏,尤其是T2512②∶016,与段店窑出土的“酱釉”碗均为侈口、尖圆唇,制作精致。外壁施釉至圈足根部或至圈足壁上,釉面光亮。段店窑报告者说:“在酱色层下隐隐显露着黑色的釉彩。”所谓黑色釉彩是否与一期A型柿红釉碗标本H309∶01反映的是同一情况则不得而知。
  杨南遗址出土有一定数量的青白瓷,虽然在河南本地窑口,如1973年至1974年河南省博物馆对禹州钧台窑的发掘就发现有青白瓷产品,也在新安窑采集到以及在临汝严和店窑址也出土过青白瓷产品,有专家认为河南窑场亦有能力烧造青白瓷。但杨南遗址青白瓷出土数量较少,而且从其胎质细腻、洁白,瓷化程度高,釉色莹润等方面,可以发现与景德镇湖田窑场出土的青白瓷吻合度更高,即使不能断定就是景德镇湖田窑场的产品,至少也应属于南河一带窑场生产的产品,应该并非河南本地所产。
  杨南遗址出土的一期白瓷钵标本T2408④∶5,为直六瓣花口,口芒、尖唇,腹部有六道瓜棱,通体施釉,釉下施化妆土,内腹及底刻划莲花纹,一莲叶衬托两朵并蒂莲。其形制与纹饰和日本大阪市立陶瓷美术馆藏住友集团寄赠的北宋时期“白釉划花莲花纹洗”极为近似,只是日本所藏白瓷洗釉色为典型定窑象牙白,芒口处包裹一圈银覆轮,且不知釉下化妆土的有无。
  由上可知,杨南遗址出土大部分瓷器可能来自距离遗址最近的魯山段店窑,但河南窑址之间相互影响,生产同一种品类、同一器型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尤其是平顶山地区窑口众多,如汝州市的张公巷窑址、严和店窑址、东沟瓷窑遗址以及宝丰县的清凉寺汝瓷窑址等分布都比较密集,禹县的钧窑也距离不远,所以杨南遗址出土瓷器应该也不能排除是其他河南本地窑口产品的可能性。而来自较远距离的外地,如河北定窑、江西景德镇窑等外来瓷器则数量较少。
其他文献
在中国著名的鲁迅美术学院里,曾有四位著名的老艺术家,德高望重,德艺双馨,他们大都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鲁迅美术学院执教,春风桃李,化育英才。在教授绘画的同时,钟情于绘画创作,且艺术风格各异,有的工笔重彩、风华绝尘,有的上宗宋元、功力深厚,有的没骨花鸟雅秀超逸,有的写意花鸟栩栩如生。这四位老艺术家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少翔、季观之、钟质夫、郭西河,合称“鲁美四老”,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推晏少翔,他活了10
期刊
河北省处于中国华北平原的北部,西边依靠太行山,北边与内蒙古接壤,东边毗邻渤海,南方连接河南诸省。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呈现出半湿润半干燥的状态,这里的四季较为分明,冬天寒冷,夏天炎热,雨季降水量较少,土地较为干旱。河北省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黄帝、蚩尤就曾在河北征战并进行融合,由此开创了中华的文明历史。这些自然的地理环境和北方特点形成了河北人独有的性格特征与生活习俗
期刊
学田是指古代书院和州县官办学校所用的田地,设学田以赡学的制度,创始于宋代,延续至清朝。福建省惠安孔庙作为宋代至清代的官办县学,历代设有学田以维持学校的运作,现存有一方清代学田碑记录了清代惠安学田的来源。  惠安孔庙始建于北宋,从宋至清,一直作为祭祀孔子的庙宇和县学学宫,现存有孔庙建筑照屏、棂星门、泮池、戟门、两庑、大成殿和崇圣祠。历史上还曾有学宫建筑明伦堂和教谕廨等,可惜现已无存。在惠安孔庙戟门西
期刊
吉州窑是我国江南地区一处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间窑场,遗址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因隋至宋吉安属吉州管辖,故名“吉州窑”,又称“永和窑”。它创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宋,南宋末年衰退,终烧于明代中期,延烧600多年。吉州窑善于利用自身地理和人文优势,集各大名窑之大成,尤其是受唐以后古吉州地区活跃的经济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其产品种类多、釉色全、造型丰富、装饰风格独特,在众多民窑中脱颖而出,成为唐宋时期南
期刊
在不久前结束的西泠印社2018秋季拍卖会上有这么一枚不起眼的印章,说它不起眼,是因为在这个专场——“文房清玩——田黃暨名家钮工”中,它并非耀眼的明星,甚至被安排在最后出场。然而它却是我们在这里要讲的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因而有着特殊的意义。  林元珠,清末民初的福建寿山石雕大家,东门派集大成者。时人评述,“其所作兽钮,筋力遒健,特别着意于须、鬃、毛发的处理;行刀流利,精致活泼;螭虎穿环,飞鳌水兽
期刊
最近,笔者经办了一对T41《从小爱科学》小型张邮票的咨询鉴定。持票人李先生是一位集邮20余年的爱好者,去年因为买了一套房子,已花去了全家的积蓄,年底收房后面临的装修费用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虽然两口子收入不菲,但要解决将近40万元的装修费,还是遇到了难处。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他们只好忍痛卖掉唯一的一个T46《庚申年》猴四方连和一对心仪的T41《从小爱科学》小型张邮票。李先生之所以心仪这对《从小爱科学》
期刊
唐云与赖少其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便密切交往,伴随着四十年友情的是他们艺术上的共同进步、事业上的相互砥砺、生活上的彼此扶持。二人年龄相仿,兴趣相投,诸多藏品、艺事见证了他们的友情,这些既是历史长河中的吉光片羽,又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书画大师不断进取,创新风格,反映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决心与努力,对于当代艺坛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
期刊
钱化佛(1884—1964),现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被人尊为“辛亥首义老人”,他也是海上著名的书画家、收藏家,尤以画佛著称于世。名苏汉,字玉斋,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1910年自日本回国,留沪习英文,后在天津路创办补救社,外面看,其为一民办教育机构,实质多有全国革命志士入社为会员。1911年秋,武汉爆发辛亥革命,淞沪响应,钱化佛即奋力参与起事,曾受到孙中山接见,并结翰墨之缘,孙中山还
期刊
现代抽象艺术包含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从自然物象出发的抽象,形成与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联系的抽象艺术形象;第二类是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抽象,由创作纯粹的形式构成,它否定描绘具体物象。它的含义被限定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指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二是指一种几何的构成,这种构成并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仅以基本的绘画语言和形式因素创作纯粹的抽象绘画,借以表达某种情
期刊
1921年3月,42岁的弘一法师自杭州赴温州,居庆福寺,开始了他在温州的弘法修行。在弘一大师的全部僧腊岁月的24年中,在温州断续驻锡近12年之久,几乎占其全部僧侣生涯的一半时间。温州,无论是地理居住空间意义上,还是弘法传法时间阶段意义上,都是弘一法师名符其实的“第二故乡”。在温州期间,法师留下墨宝无数,无一不是彰显佛法精神、阐扬修为境界的珍贵存照。而其间有一件特别的手迹册页,诸多温州前贤题跋其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