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脂高黏血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疗程2周。结果:心绞痛症状消失,血脂血黏度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脂高黏血症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脂高黏血症
银杏达莫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是目前公认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保护神经和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银杏叶提取物(EGb)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糖苷和萜内酯,其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改善记忆的功能。双嘧达莫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高浓度(50ug/ml)可抑制血小板释放[1]。 现对我院自2006年6月~2007年4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高黏血症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总有效率95%以上,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2],选择经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及心肌损害标志物诊断病例,间或伴有高脂高黏血症者。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②并发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衰竭;③有出血倾向者;④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和快速性);⑤血脂血黏度正常者。选择心内科住院病人5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2岁。其中,男34例,女16例,均经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血脂、血流变检测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脂高黏血症诊断,并同时除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肾病综合征及原发性高脂血症。
治疗方法: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入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日,2周为1个疗程。
观察项目:治疗前后心绞痛变化情况(心绞痛的部位、性质、疼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程度等);常规记录心电图每天1次;治疗前后分别监测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流变学的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血脂血黏度以本院化验室检测标准为准。心绞痛疗效评定:心绞痛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或以上为有效;心绞痛未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不到50%者为无效。
心电图疗效评定: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为显效;ST段回升0.5mm左右,T波倒置、变浅达50%以上或由平坦转为直立为有效;ST段、T波无变化者为无效。
统计学处理: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并进行均值标准差配对、测验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 果
本药治疗后血脂及血流变有明显下降,心电图有明显好转趋势,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未见异常改变,未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见表1。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状态,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或为猝死。UAP的发病机制并非单一,除少数由于斑块脂质浸润急剧进展,使管腔明显狭窄外,冠脉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为其发病的主要诱因。在药物治疗上,应选用减少心肌耗氧量,促使冠脉动脉扩张及控制血栓形成的药物,以减轻心绞痛症状,控制严重的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主要有抗血小板治疗以及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2]。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原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当血浆脂蛋白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蛋白血症。由于大部分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转运全身,故高脂血症常反映了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临床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高黏滞血症是因血液黏滞性增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或聚集性增高及血小板功能亢进,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含量增高或红细胞比容绝对或相对增高等因素有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提,也是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之一。
本品在心血管方面的主要作用药理作用:①银杏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营养血流,能减少心肌耗氧,增强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②银杏黄酮对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③双嘧达莫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高浓度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因此,本药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清除心脑血管内皮细胞有毒害作用的自由基,具有选择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保护因缺血所致的心脑细胞损伤作用。故起着活血化瘀、通脉活络、降低血黏度、改善冠脉缺血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脂高黏血症。而本文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50例冠心病冠脉心绞痛伴高脂高黏血症患者进行了2周的治疗,获得显著疗效,其各项指标在用药前后有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银杏达莫注射液经临床检验验证在治疗前后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未发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为利用。
参考文献
1 王雁,杨义芳.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8,18(1):1-3.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
3 叶任高,陆再英.临床内科学,第6版,2005.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脂高黏血症
银杏达莫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是目前公认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保护神经和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银杏叶提取物(EGb)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糖苷和萜内酯,其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改善记忆的功能。双嘧达莫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高浓度(50ug/ml)可抑制血小板释放[1]。 现对我院自2006年6月~2007年4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高黏血症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总有效率95%以上,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2],选择经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及心肌损害标志物诊断病例,间或伴有高脂高黏血症者。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②并发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衰竭;③有出血倾向者;④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和快速性);⑤血脂血黏度正常者。选择心内科住院病人5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2岁。其中,男34例,女16例,均经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血脂、血流变检测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脂高黏血症诊断,并同时除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肾病综合征及原发性高脂血症。
治疗方法: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入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日,2周为1个疗程。
观察项目:治疗前后心绞痛变化情况(心绞痛的部位、性质、疼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程度等);常规记录心电图每天1次;治疗前后分别监测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流变学的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血脂血黏度以本院化验室检测标准为准。心绞痛疗效评定:心绞痛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或以上为有效;心绞痛未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不到50%者为无效。
心电图疗效评定: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为显效;ST段回升0.5mm左右,T波倒置、变浅达50%以上或由平坦转为直立为有效;ST段、T波无变化者为无效。
统计学处理: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并进行均值标准差配对、测验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 果
本药治疗后血脂及血流变有明显下降,心电图有明显好转趋势,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未见异常改变,未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见表1。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状态,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或为猝死。UAP的发病机制并非单一,除少数由于斑块脂质浸润急剧进展,使管腔明显狭窄外,冠脉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为其发病的主要诱因。在药物治疗上,应选用减少心肌耗氧量,促使冠脉动脉扩张及控制血栓形成的药物,以减轻心绞痛症状,控制严重的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主要有抗血小板治疗以及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2]。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原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当血浆脂蛋白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蛋白血症。由于大部分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转运全身,故高脂血症常反映了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临床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高黏滞血症是因血液黏滞性增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或聚集性增高及血小板功能亢进,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含量增高或红细胞比容绝对或相对增高等因素有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提,也是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之一。
本品在心血管方面的主要作用药理作用:①银杏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营养血流,能减少心肌耗氧,增强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②银杏黄酮对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③双嘧达莫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高浓度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因此,本药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清除心脑血管内皮细胞有毒害作用的自由基,具有选择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保护因缺血所致的心脑细胞损伤作用。故起着活血化瘀、通脉活络、降低血黏度、改善冠脉缺血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脂高黏血症。而本文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50例冠心病冠脉心绞痛伴高脂高黏血症患者进行了2周的治疗,获得显著疗效,其各项指标在用药前后有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银杏达莫注射液经临床检验验证在治疗前后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未发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为利用。
参考文献
1 王雁,杨义芳.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8,18(1):1-3.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
3 叶任高,陆再英.临床内科学,第6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