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实例探析与研究

来源 :当代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586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问题 ,一方面,在思想政治课中要突出知识的内化 ,另-方面,对学生能够看到的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一些生活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探讨、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会使学生主动去探究社会、思考人生。
  一、 生活实例诱发学生探讨的兴趣。
   生活是一本活教材,一部“百家讲坛”,思想政治课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窗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归宿,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源头,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思想政治课常识,进而用思想政治课知识指导生活,这样的教学模式比枯燥的理论讲解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潜能。
  二、 恰当的背景材料是高效课堂的兴奋剂。
   背景材料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的一部分,如何选材既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老师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布置作业的可行性的把握,因此,背景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以收集的可能性去要求学生,教师的选材通俗易懂,使学生自觉融入材料,避免背景材料与所教内容脱节或难度太大,学生难以入题。如本人在“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框时,课前让学生调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前后的销售情况,五年前当地私家车数量,现在的私家车数量,并得出结论,学生很积极很主动,因为这一市场调查具有可操作性。同样,在“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时,为了加深对“股票”的认识,本人课前要求学生对股市行情进行调查,对A股和B股做一比较,确定选择哪一种投资,阐明自己的观点。结果,由于本人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以教师的知识水平去要求学生,学生不清楚什么是A股,什么是B股,更不知道当前的股市行情如何,鉴于学生的课前调查不成功,本人又在课堂教学中用专业的股票知识去讲解,结果本人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对背景材料的布置及运用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学会”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
   高效的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爱学,更是学生“学会”。爱学是前提,“学会”是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学不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困惑,而“学会”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提高学生驾驭知识能力的核心要求,“学会”不是对课本知识的复制,而是对知识的内化,学生能力的呈现,如何体现学生的能力,运用是检查能力的“仪器”,这个“仪器”就是高考,因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是理想的,但在历年的高考中,暴露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高,也就是会而不通,如何使学生真正学会, 本人认为:
   1、学会概念;概念不清,容易的题也会搞错,如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它具有管理、服务的职能,没有立法权,立法权属于权力机关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检察院,而不是人大,人大具有监督权,但部分学生概念不清,错误率较高。
   2、学会审题;审题是答题的关键,审题不准,做题答非所问。
   3、学会提炼;思想政治课考题的答案以核心要点为准,课堂教学教学生学会对关键论点的理解,要点的提炼,而不是通篇搬移。
   4、学会融通;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融溶的学科, 它与其他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其他学科知识为嫁接,拓宽知识视觉,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如在“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这框内容时,
   本人对一个国家海洋权拥有的主权进行了拓展,从地理位置、矿产资源、国际法规定的经济专属区、国家利益等方面进行解读,既有政治知识主线,也有地理知识,法律知识,这样使学生对知识层面、学科内容有了统领,实现了知识的融通和学科的融通。
  四、时政要闻,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 “导火索”。
   活跃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氛围,时政要闻是火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落脚点是让学生观察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策略,时政要闻呈现的社会热点问题,教学中引用时政要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燃起学生参与社会问题的欲望,参与实践的行动。我们每个人只要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充满情感,充满责任,他就会自觉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自己,时政要闻恰好是学生情感表达的前线,时政要闻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情感的呈现,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实时、恰当地引用时政要闻,学生要多留意时事,让学生的情感在“时空”中释放。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严谨与开阔,理论与实际、外延与内化特点,使得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竭尽所能,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使我们的基础教育教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新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其他文献
实验教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鲜明的实验现象,造成生动的直观性。实验每个步骤,操作正确,结果现象明显,既能提供必要的科学事实,又使学生理解科学理论,并深刻记忆,还使学生掌握实验技巧,这样老师所讲课易接受,学生收效甚好。下面就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谈几点:  一、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每个实验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实验需要解决什么目标问题,观察什么现象,重点示范什么操作,有哪些具体要求等等,
期刊
“脾气”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1、性情;2、容易发怒的性情,急躁的情绪。“有脾气的学生”多指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的孩子。这些孩子在校的表现常常是课堂捣乱,容易和其他学生发生激烈的矛盾,在老师的帮助下固执己见、拒不改正、顶撞老师,背后谩骂老师,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他自身的发展,影响班级纪律和老师讲课的情绪。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会影响
期刊
【摘要】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引起我国数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性课题中都把“学会提出问题”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课题。   【关键词】问题 ;意识; 创设 ;方法目前,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引起我国数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要在本土上有自己的问题,让外国人跟着我们的问题做。”国家新制订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在创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控制措施,以便为推动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化发展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危机干预  在当下快节奏的信息社会里,大学生受多种因素所影响,很容易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心理,进而给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因此,要想改善这种现状,相关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
期刊
我所支教的学校,是城郊的一所农村学校。教师规定7:50到校,教师早上到校都要用笔签到,方法虽说有点落后,但老师们都说习惯了。哪位老师第一个签到,后来的老师总是报名字或序号叫代签,由于同是坐车来的,这位得签好一阵子,签过老师或说声谢谢就先进入校园了。   校园不断有三三两两的学生进入,有的学生在打扫学校的环境责任区,一切显得安然有序。“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早晨时
期刊
五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唱响劳动歌曲的季节,借着“五一”劳动节这一契机,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周围的人,以此引导孩子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在体验中感受劳动的意义与快乐。   在此次主题活动中,我们致力于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劳动,我们开展了“我是爱劳动的好宝宝”幼儿自理能力比赛,小小志愿者活动,其中包括袖章的设计与早晨监督管理幼儿来园洗手,珍惜生活老师的劳动,学会感谢生活老师,还有“我爱劳动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
期刊
“海底世界”是大班主题“奇妙的动物世界”中的一次美术活动, 根据活动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我对这个活动进行了反思与调整。下面是我从中得到的一些小启示:  一、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   从这次美术活动的名字“海底世界”我想大家对幼儿作品想像就是,一张纸上画着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海洋生物。我和大家一样想当然的认为海底世界就应该是如此的,所以在最初设计这次活动的时我的范例就是根据我的想像绘画的。当然由于没有充分
期刊
当我们站在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审视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时就不难发现,在整个社会大力弘扬知识创新,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大量知识信息的大氛围中,中学语文教学却依旧沿袭着近百年来的的老路子艰难跋涉,踽踽不前,致使语文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的疏离的现象愈来愈重。对此情况,语文教学界质疑语言学的无助,呼吁“淡化语法教学”,这种状况,值得语言学界及社会各界的深思。   一、为什么说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
期刊
前几天,在教究网上看了薛法根老师的一节课《猴子种树》,深受启发。薛老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教学片断一:词串导入整体感知   薛老师先后出现了四组词语:   第一组:梨树 桃树 杏树 樱桃树   第二组:梨五杏四 杏四桃三 桃三樱二    第三组:乌鸦 喜鹊 杜鹃   第四组:哇哇 喳喳 咕咕   第一组果树名称,学生读完后,教师追问,你还知道哪些果树?--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