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一重大创新改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三农”问题的出现,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不断增加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实现本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商品的合理布局、规模化生产、统一经营以及企业式的管理,使农业生产成为一条有机连接、相互配合的链式系统,做到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一条龙的运营方式。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要在全局意义上实现对农业以及农村经济运营思路的改造和提高,就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一改往日将农业与落后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传统思想,而是要将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
一、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形式和当前的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民与市场的对接,而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组充当着二者的媒介,也就是说,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农民—企业或者经济组织—市场,其中,市场决定着基本发展方向,发挥着导向作用,农民是该产业链的基础,而企业或者相关的经济组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媒介作用,是实现农民和市场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它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具有市场前景的主导农产品,并将市场需求信息传达给农民,引导农民组织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或者经营。涉及其中的产业越多,产业链越长,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就越高、稳定性越强。各地通过实践探索,摸索出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1、公司+基地+农户。这是一种以公司和集团为领导者,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重点针对特色农产品与当地农户的有机联合,进行一体化组合式经营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在实际生产运营中,公司、基地与农户相互联结,进行专业化的合作。这种形式能够使公司加强潜在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增加现有农产品的产量产出,使其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同时要求公司人才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能够带动公司以节约有效的方式发展,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农产品的最大利益化。
2、专业市场+基地+农户。这是一种由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它是指由一个专业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几个农产品基地市场组成的市场群体。这些市场必须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性的区域性专业化收购市场,是地域性专业化批发市场既是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又能成为本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知名度的农业产业化农产品集散地。
3、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这是由农户群体形成的组织带动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农民在当前社会市场条件下,为促进农产品更好的发展而自发形成或由政府引导组织形成的专业化的合作经济组织。它是以专业化的协会为基础,负责各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服务、营销的企业,组织农民在社会大市场这个群体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这种模式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将有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模式。它能够充分的调动和实现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关系。比起其他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相对可靠,更容易被农户所接受和信赖。
4、主导产业+基地+农户。这是一种主导产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具有当地特色资源成为主导模式,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发展多元化经营模式,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发展乡村主导型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其他产业的起步。扩大产业化经营规模,提升农产品档次,发展与特色农产品有关的一系列产业链,逐步形成带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产品。这种发展模式主要适合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是具有特殊资源的地区。
5、开发集团+基地+农户。这是一种综合开发集团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一些集团根据当前的农产品市场需要,针对某种核心产业进行着重发展,并且采用农户承包制度,通过制定相关合同,实现生产活动的统一指导。为农户设立专业化的知识、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部门。依靠这种发展模式能够规避农户单独生产发生的经营风险和缺陷。
二、实例:福建省龙岩县上杭镇
上杭县,中国福建省龙岩市辖县,北接长汀县、连城县,南界永定区和广东省蕉岭县,东临新罗区,西与武平县接壤。上杭县地处武夷山脉和博平岭山脉之间,属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上杭城区年平均气温20.1℃,年雨量1646毫米。春夏湿润多雨,雨量相对集中。农业特色主要有水产、林业、水果、茶叶、水稻。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上杭县当前主要现状有:
1、强化政策措施引导
2、突出特色规模经济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5、扶持合作经济组织。
上杭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现实与挑战。
从总体上看,上杭县农业产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和自身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产业制度机制有待完善。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上活跃度不高,农民组织化经营的程度仍然偏低,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农产品市场成熟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政府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条款不够完善等问题。
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受限制。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扩大产业发展规模,这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虽然初具雏形,但是更多的是分散行的小农户经营,离资源配置的目标相距甚远。农户经营的产业化规模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导致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不足,产业链覆盖的范围不够大,农产品产量底下,得不到增加,并且由于规模限制,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受到产业布局限制,各项规章制度还需要制定、实施、完善,市场竞争力和科技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竞争力约束。小规模农户经营只有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才能够与国内外大市场建立良好的联结,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得到发挥。因此,龙头企业的生存发展决定着农户经营的存亡。就我国目前形势来看,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具备着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龙头企业的数量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发展规模偏小,农产品市场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覆盖范围太小。各地建立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发展规模小,加工层次较为表面,科技含量和加工水平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去甚远。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能力不足,企业的产业化集中水平程度较弱,各个市场的联结度低,农村的相关农产品产业发展缓慢,难以与国内外其他企业竞争。 4.农业人力资源匮乏,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农村遗留的人员主要是老弱病残及妇女,农村的劳动力缺乏切知识水平不高,农技人员稀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极大的影响了农村吸收外来的现金技术,导致农村农业得不到进步。农业院校毕业生由于事业编制带来的问题,无法进入农业系统工作,老员工不断退休离岗,造成农技人员的流失。由于受经费等条件制约,农民进修学习机会很少,知识与技术不能得到更新和进步。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
1. 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政府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和角度出发,以农民的事为首要问题,切实解决其产生的问题,使农村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和领导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工作中真正落实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农业部门要真正发挥对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和推动作用;要努力为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在信贷、税收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科教等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地要全力支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阶段实行农业产业化的最大障碍就是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发展优质、科技含量高、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对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意义重大。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促进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农村产业合理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推动者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相联结,制定合理的标准,重点扶持,能够带动不发达地区的企业建设,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创建龙头企业股份制,建立有科学依据的企业管理机制,实行各企业年度绩效考核机制,对优秀企业实行奖励政策,推动各企业的成长、改善和发展。
2.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决定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组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各类生产要素集中起来,共同管理,加快产业发展,逐步在全国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将绿色无公害产品带入国内大市场,为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条件。加强市场制度的监管力度,为市场配置先进的检测设备,规范检测手段,对不符合要求的农产品予以排除,不予以交易。
3. 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逐步推进国外市场。将农产品销售的龙头企业和农户联结起来共同培育销售队伍,建立农产品销售推广协会,提高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以批发市场为中介,举办农产品展销推广活动和大型农产品研讨会,建立起与大中城市合作业务关系,扩大当地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使当地其他的农产品通过联结关系扩大市场走向国内市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将其与推广相结合,需要龙头企业这个助推器,作为农业产业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自身的科学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科研开发能力,在不断的研发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产出。农业产业化程度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投入与产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对新品种的农副产品需求量增加,对粗杂粮的需求量增加,而对稻米的需求对大大减少,由此造成了农民主农产品难以脱销,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后,为农业产业化的国际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是当前重要的目标。
4. 提高农民素质,注重人才培养。农民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民的素质对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实现和稳步发展意义重大。当地政府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充分发挥组织职能。向农民传达现今农业产业化的实时信息以及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常识,提高农民的科学化态度,摆脱旧方法旧技术。多开展农产品教育研讨会等组织活动,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农村中农技人员的能力,加强市场意识,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将知识、技术、方法运用到现实中,带动其他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挑选优秀的人才推进到各大龙头企业中,激发农民的积极带头作用,把技术带进市场,走进地里,才能让农业产业的成果和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运用。
一、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形式和当前的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民与市场的对接,而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组充当着二者的媒介,也就是说,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农民—企业或者经济组织—市场,其中,市场决定着基本发展方向,发挥着导向作用,农民是该产业链的基础,而企业或者相关的经济组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媒介作用,是实现农民和市场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它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具有市场前景的主导农产品,并将市场需求信息传达给农民,引导农民组织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或者经营。涉及其中的产业越多,产业链越长,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就越高、稳定性越强。各地通过实践探索,摸索出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1、公司+基地+农户。这是一种以公司和集团为领导者,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重点针对特色农产品与当地农户的有机联合,进行一体化组合式经营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在实际生产运营中,公司、基地与农户相互联结,进行专业化的合作。这种形式能够使公司加强潜在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增加现有农产品的产量产出,使其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同时要求公司人才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能够带动公司以节约有效的方式发展,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农产品的最大利益化。
2、专业市场+基地+农户。这是一种由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它是指由一个专业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几个农产品基地市场组成的市场群体。这些市场必须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性的区域性专业化收购市场,是地域性专业化批发市场既是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又能成为本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知名度的农业产业化农产品集散地。
3、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这是由农户群体形成的组织带动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农民在当前社会市场条件下,为促进农产品更好的发展而自发形成或由政府引导组织形成的专业化的合作经济组织。它是以专业化的协会为基础,负责各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服务、营销的企业,组织农民在社会大市场这个群体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这种模式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将有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模式。它能够充分的调动和实现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关系。比起其他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相对可靠,更容易被农户所接受和信赖。
4、主导产业+基地+农户。这是一种主导产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具有当地特色资源成为主导模式,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发展多元化经营模式,走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发展乡村主导型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其他产业的起步。扩大产业化经营规模,提升农产品档次,发展与特色农产品有关的一系列产业链,逐步形成带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产品。这种发展模式主要适合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是具有特殊资源的地区。
5、开发集团+基地+农户。这是一种综合开发集团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一些集团根据当前的农产品市场需要,针对某种核心产业进行着重发展,并且采用农户承包制度,通过制定相关合同,实现生产活动的统一指导。为农户设立专业化的知识、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部门。依靠这种发展模式能够规避农户单独生产发生的经营风险和缺陷。
二、实例:福建省龙岩县上杭镇
上杭县,中国福建省龙岩市辖县,北接长汀县、连城县,南界永定区和广东省蕉岭县,东临新罗区,西与武平县接壤。上杭县地处武夷山脉和博平岭山脉之间,属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上杭城区年平均气温20.1℃,年雨量1646毫米。春夏湿润多雨,雨量相对集中。农业特色主要有水产、林业、水果、茶叶、水稻。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上杭县当前主要现状有:
1、强化政策措施引导
2、突出特色规模经济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5、扶持合作经济组织。
上杭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现实与挑战。
从总体上看,上杭县农业产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和自身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产业制度机制有待完善。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上活跃度不高,农民组织化经营的程度仍然偏低,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农产品市场成熟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政府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条款不够完善等问题。
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受限制。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扩大产业发展规模,这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虽然初具雏形,但是更多的是分散行的小农户经营,离资源配置的目标相距甚远。农户经营的产业化规模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导致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不足,产业链覆盖的范围不够大,农产品产量底下,得不到增加,并且由于规模限制,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受到产业布局限制,各项规章制度还需要制定、实施、完善,市场竞争力和科技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竞争力约束。小规模农户经营只有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才能够与国内外大市场建立良好的联结,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得到发挥。因此,龙头企业的生存发展决定着农户经营的存亡。就我国目前形势来看,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具备着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龙头企业的数量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发展规模偏小,农产品市场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覆盖范围太小。各地建立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发展规模小,加工层次较为表面,科技含量和加工水平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去甚远。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能力不足,企业的产业化集中水平程度较弱,各个市场的联结度低,农村的相关农产品产业发展缓慢,难以与国内外其他企业竞争。 4.农业人力资源匮乏,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农村遗留的人员主要是老弱病残及妇女,农村的劳动力缺乏切知识水平不高,农技人员稀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极大的影响了农村吸收外来的现金技术,导致农村农业得不到进步。农业院校毕业生由于事业编制带来的问题,无法进入农业系统工作,老员工不断退休离岗,造成农技人员的流失。由于受经费等条件制约,农民进修学习机会很少,知识与技术不能得到更新和进步。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
1. 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政府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和角度出发,以农民的事为首要问题,切实解决其产生的问题,使农村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和领导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工作中真正落实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农业部门要真正发挥对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和推动作用;要努力为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在信贷、税收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科教等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地要全力支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阶段实行农业产业化的最大障碍就是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发展优质、科技含量高、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对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意义重大。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促进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农村产业合理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推动者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相联结,制定合理的标准,重点扶持,能够带动不发达地区的企业建设,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创建龙头企业股份制,建立有科学依据的企业管理机制,实行各企业年度绩效考核机制,对优秀企业实行奖励政策,推动各企业的成长、改善和发展。
2.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决定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组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各类生产要素集中起来,共同管理,加快产业发展,逐步在全国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将绿色无公害产品带入国内大市场,为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条件。加强市场制度的监管力度,为市场配置先进的检测设备,规范检测手段,对不符合要求的农产品予以排除,不予以交易。
3. 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逐步推进国外市场。将农产品销售的龙头企业和农户联结起来共同培育销售队伍,建立农产品销售推广协会,提高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以批发市场为中介,举办农产品展销推广活动和大型农产品研讨会,建立起与大中城市合作业务关系,扩大当地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使当地其他的农产品通过联结关系扩大市场走向国内市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将其与推广相结合,需要龙头企业这个助推器,作为农业产业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自身的科学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科研开发能力,在不断的研发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产出。农业产业化程度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投入与产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对新品种的农副产品需求量增加,对粗杂粮的需求量增加,而对稻米的需求对大大减少,由此造成了农民主农产品难以脱销,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后,为农业产业化的国际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是当前重要的目标。
4. 提高农民素质,注重人才培养。农民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民的素质对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实现和稳步发展意义重大。当地政府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充分发挥组织职能。向农民传达现今农业产业化的实时信息以及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常识,提高农民的科学化态度,摆脱旧方法旧技术。多开展农产品教育研讨会等组织活动,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农村中农技人员的能力,加强市场意识,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将知识、技术、方法运用到现实中,带动其他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挑选优秀的人才推进到各大龙头企业中,激发农民的积极带头作用,把技术带进市场,走进地里,才能让农业产业的成果和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