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简称卒中)病人在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急性期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后,都要回家或去社区医院和养老院康复。于是,如何减少残疾,尽快回归正常生活,成了病人及其家属最迫切的问题。由于卒中病人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因此,病家很自然地将恢复功能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其实,他们忽略了卒中病人康复应包括心理康复和躯体康复两个方面,从整体来讲,心理康复更为重要。
心理健康:卒中康复的第一步
我们知道,大脑功能包括神经和心理两大方面,卒中对大脑的损害也主要集中在神经功能和心理功能上。因此,卒中的康复应该包括两个概念:心理康复和躯体康复。就整体而言,心理康复更为重要,是康复治疗的第一步。由于神经功能损害所表现的失语、肢体偏瘫看得见、摸得着,而心理功能损害却看不到,有时也难以感受,以致病人和家属往往仅注重神经功能的康复,而根本没有意识到心理功能的康复。殊不知,心理健康对躯体功能的恢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卒中病人的心理障碍,一方面缘于脑损害本身,另一方面则是躯体功能障碍的现实以及家庭、社会对病人造成的心理损害,其表现形式是焦虑或抑郁。一些病人或对康复训练期望值太高,未达预期目标就烦躁不安,感到事事不如意,认为大家对他关心不够;或求医愿望很高,只要听到或看到有治疗卒中的消息,就不加分析盲目相信,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进一步加重焦虑。另有一些病人则表现为悲观绝望,对任何治疗都没有信心,没有求医要求,甚至放弃治疗。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卒中康复的速度和效果。
应该看到,卒中后各项功能障碍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有时“八年抗战”也未必能达到满意的结果。所以,病人和家属首先必须调整好心态,面对现实,制定新的生活方向,不要陷于后悔莫及和悲观失望之中。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循序渐进,以绝对的耐心和毅力与病魔作战。家属要定期带病人到正规医院随访,及时调整康复训练的计划,消除病人不必要的顾虑,使康复治疗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病人,家属首先不要有背包袱的思想,对病人做好安抚工作,鼓励病人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如果病人心理障碍严重,家属需及时带病人到专科医院进行药物治疗。只有及时纠正心理障碍,才能让病人主动配合躯体治疗,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躯体康复:病人主动参与模式
急性卒中的综合性治疗,就是营造一种让病人主动参与的治疗模式。肢体偏瘫是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不少病家希望有一种药物能让瘫痪的肢体恢复正常。但至今为止,世界上并没有这种药物。对病人而言,在血压稳定的前提下,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直接提高患肢的功能和今后的生活质量。当病情稳定后,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和家属的帮助下,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康复训练。在此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偏瘫严重的病人,应保证每二三小时定期翻身,以防褥疮发生。保持良好的体位,无论仰卧或侧卧,应注意让患肢肘关节伸直,腕关节稍曲,大腿稍向内夹紧,维持内旋位。用软枕垫让膝关节呈90 ,使之不下垂内翻。
2.争取尽早下床,不要长期卧床。
3.尽早活动关节,被动-辅助-主动相结合。各个关节(包括指间、掌指、腕、肘、肩、髋、膝和踝关节)都尽可能作最大范围的活动,每个关节重复活动50次左右,每日三四次。可由家属帮助,力争由健侧帮助患侧完成动作,逐步过渡到患侧独立活动。
4.纠正异常活动模式,积极进行功能锻炼。进入恢复期后,病人可根据各自的肌力,由半卧位至坐位、站位甚至尝试行走。当病情趋于稳定后,病人常急于求成,此时一定要有耐心,直到每一个动作都与常人无异才可进入下一步。如病情较轻,可尝试散步、登楼。上肢障碍则可通过对指、握拳、举臂等动作锻炼,或练习拍球、梳头、用筷、写字,以恢复手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5.语言康复是卒中康复的另一重要项目。一般有20%左右的病人存在失语、失读、构音障碍等语言障碍。语言康复的目的即恢复病人的言语交流、阅读理解及书写能力,家属可以从听、说、读、写等多方面同时对病人进行训练。例如与病人简单问答“早餐想吃啥”“想去哪里”“现在几点”等,或让病人练习读书读报、数数、看图说话、诉说病情变化,这些都不失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6.有些病人病情较重,长期卧床不起,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极易并发肺部感染,护理中更要注意及时翻身,侧向健侧位缓慢进食半流质,避免呛咳,防止并发症。
患了卒中固然不幸,作为家属更是责任重大。但是应该看到,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卒中病人同样可以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卒中康复的第一步
我们知道,大脑功能包括神经和心理两大方面,卒中对大脑的损害也主要集中在神经功能和心理功能上。因此,卒中的康复应该包括两个概念:心理康复和躯体康复。就整体而言,心理康复更为重要,是康复治疗的第一步。由于神经功能损害所表现的失语、肢体偏瘫看得见、摸得着,而心理功能损害却看不到,有时也难以感受,以致病人和家属往往仅注重神经功能的康复,而根本没有意识到心理功能的康复。殊不知,心理健康对躯体功能的恢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卒中病人的心理障碍,一方面缘于脑损害本身,另一方面则是躯体功能障碍的现实以及家庭、社会对病人造成的心理损害,其表现形式是焦虑或抑郁。一些病人或对康复训练期望值太高,未达预期目标就烦躁不安,感到事事不如意,认为大家对他关心不够;或求医愿望很高,只要听到或看到有治疗卒中的消息,就不加分析盲目相信,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进一步加重焦虑。另有一些病人则表现为悲观绝望,对任何治疗都没有信心,没有求医要求,甚至放弃治疗。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卒中康复的速度和效果。
应该看到,卒中后各项功能障碍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有时“八年抗战”也未必能达到满意的结果。所以,病人和家属首先必须调整好心态,面对现实,制定新的生活方向,不要陷于后悔莫及和悲观失望之中。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循序渐进,以绝对的耐心和毅力与病魔作战。家属要定期带病人到正规医院随访,及时调整康复训练的计划,消除病人不必要的顾虑,使康复治疗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病人,家属首先不要有背包袱的思想,对病人做好安抚工作,鼓励病人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如果病人心理障碍严重,家属需及时带病人到专科医院进行药物治疗。只有及时纠正心理障碍,才能让病人主动配合躯体治疗,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躯体康复:病人主动参与模式
急性卒中的综合性治疗,就是营造一种让病人主动参与的治疗模式。肢体偏瘫是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不少病家希望有一种药物能让瘫痪的肢体恢复正常。但至今为止,世界上并没有这种药物。对病人而言,在血压稳定的前提下,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直接提高患肢的功能和今后的生活质量。当病情稳定后,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和家属的帮助下,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康复训练。在此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偏瘫严重的病人,应保证每二三小时定期翻身,以防褥疮发生。保持良好的体位,无论仰卧或侧卧,应注意让患肢肘关节伸直,腕关节稍曲,大腿稍向内夹紧,维持内旋位。用软枕垫让膝关节呈90 ,使之不下垂内翻。
2.争取尽早下床,不要长期卧床。
3.尽早活动关节,被动-辅助-主动相结合。各个关节(包括指间、掌指、腕、肘、肩、髋、膝和踝关节)都尽可能作最大范围的活动,每个关节重复活动50次左右,每日三四次。可由家属帮助,力争由健侧帮助患侧完成动作,逐步过渡到患侧独立活动。
4.纠正异常活动模式,积极进行功能锻炼。进入恢复期后,病人可根据各自的肌力,由半卧位至坐位、站位甚至尝试行走。当病情趋于稳定后,病人常急于求成,此时一定要有耐心,直到每一个动作都与常人无异才可进入下一步。如病情较轻,可尝试散步、登楼。上肢障碍则可通过对指、握拳、举臂等动作锻炼,或练习拍球、梳头、用筷、写字,以恢复手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5.语言康复是卒中康复的另一重要项目。一般有20%左右的病人存在失语、失读、构音障碍等语言障碍。语言康复的目的即恢复病人的言语交流、阅读理解及书写能力,家属可以从听、说、读、写等多方面同时对病人进行训练。例如与病人简单问答“早餐想吃啥”“想去哪里”“现在几点”等,或让病人练习读书读报、数数、看图说话、诉说病情变化,这些都不失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6.有些病人病情较重,长期卧床不起,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极易并发肺部感染,护理中更要注意及时翻身,侧向健侧位缓慢进食半流质,避免呛咳,防止并发症。
患了卒中固然不幸,作为家属更是责任重大。但是应该看到,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卒中病人同样可以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