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职业院校学生有其特有的个性和特点,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也有其特点和难点。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讨论介绍“五环节工作法”及其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五环节工作法;职业院校;班级管理;学生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082-02
班级是学校学生集体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单元,班级管理对于学校学生管理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句话叫做“学生稳则学校稳”,作为学生而言,班级就好比是他们的家,它在稳定学生情绪,给予学生创建发展的精神基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地区,“远离父母、第一次出门、第一次要独立面对学习和生活、没有熟悉的人、没有熟悉的地、甚至没有熟悉的事……”这些都给新入校的同学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和不安,因此他们对班级这个“家”的依赖感更强,更需要从这个集体中得到依靠和帮助,特别希望得到来自这个“家一样的集体的”强大的精神支持。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在班级的创建和日常管理中扮演着“设计师、编导、演员”的多维角色。社会在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也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每一年的学生、每一个班的学生都有很大差别,要创建和管理好一个班,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有很好的发展,这对于班主任来说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又极需要智慧的工作。
笔者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总结出了班级创建和管理的“五环节工作法”,在此浅析,既希望能与读者学习交流,更希望能得到读者的点拨,将不胜感激。
一、五环节工作法
五环节工作法即“摸清情况”、“提出和制定目标”、“课外活动”、“思想教育”、“阶梯发展”。
环节一:摸清情况。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班级管理中的管理对象──学生,虽然不能像战争中的对手一样看待,但他们却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只有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读懂他们,才能与他们进行更好地沟通,也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略,从而更好地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服务。
从可把握程度来说,学生的情况分为基本情况和动态情况两个大的方面。
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父母基本情况、个人经历等,这方面可以从以下“某校新生报到基本信息采集表”中得到反映:
××校新生报到基本信息采集表
学生个人基本情况最好在新生一报到时就及时采集,这个时候学生大多还没有多少防备心理,加之一般都有父母或亲人在,所采集的信息较为准确。
学生的动态情况一些是其特别的情感经历,一些是个人的习惯或人生观、世界观(或通俗一点说也可以是为人处世观、审美观、是非观等)。这类情况的了解和把握很多时候是不可能靠询问或填表的方式获得的,它们主要通过学生在到校之后的学习和日常活动、集体活动中的真实表现来反映,也可能是通过经历一些难忘的、感人的事时,真切的表露,或班主任与他们发生了触动情感的、触动心灵的交谈之后所表达、流露出来的语言或情绪。这样的信息是最难把握的,但也是在管理中最为深层和有效的,要准确及时地把握这些信息,班主任需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精心设计,真情投入。
环节二:提出和制定目标。目标是人们行动的动力源,也是努力或前进的“指南针”。对于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而言,只有班级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班级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的高度统一,才能有正确的方向,也才能形成管理的合力,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
进入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不管情况如何不同,他之所以选择你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就说明总是有原因的,对你这所学校、对相应的行业和专业是有期望的、有信任的。这些都体现在行业的发展趋向上,也体现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可靠依据。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每个人都有原因、愿望和期待,但其实大多都只有一个方向性的和终极目标型的想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具体性,他们没有考虑个人具体情况对目标的影响,更没有考虑要如何做才能实现那样的目标,同样也不可能考虑到要如何调整目标才能更有可能、更现实。
面对这种状况应该如何做呢?好在班主任在多年的工作中是经历过的、有经验的。在我们班主任之间流行的一句话叫做:“打下去、提起来、领(引)着走”。它可以这么解释:
“打下去”即是要去除学生内心心浮气躁的情绪和心高气傲心性等,让他们能平心静气、脚踏实地地开始学习生活。入校之初,学生本人往往不能(或不愿)正确地看待自己身上对目标影响不利的或不足的因素,也不能正确估计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对新学校的老师和教学条件,校园环境等的想象(期待)也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甚至不能理解学校的某些教学安排(特别是文化基础课的安排),这些都难免会造成今后学习的障碍和阻力。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辩论等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看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客观地看待学校和老师,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把学生脑海里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彻底清除,把不利于学习的情绪调整好,平心静气地面对和参与繁杂的日常教学活动。
“提起来”就是要用更合理的评价方法积极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利用这些优点,结合行业发展的优势、专发展业前景、学校教学专长树立起学生对专业选择、学校选择、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提升专业学习的兴趣,以乐观的、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领(引)着走”即在实现了认清现实、调整状态及树立信心、培养兴趣这两个目标后,就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学校的统一管理目标要求,提出班级发展和班级学生个体发展的分步目标,并制定一系列的实施细则,带领学生通过相关活动的参与去一步步地实现这些目标。
环节三:课外活动。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学生的发展也是需要多个因素共同、协调地作用才能更好。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对缓解心理压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兴趣爱好、发现和发展个人专长、感知和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中,班主任要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如劳动卫生、体育比赛、文艺演练、志愿者服务、文学创作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对于学校组织的校园运动会、文艺汇演、校庆等大型庆典活动班主任更要倍加重视和精心组织,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集体意识、参与意识、沟通意识、合作意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品格意志,并促进班风形成和班级建设。
【关键词】五环节工作法;职业院校;班级管理;学生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082-02
班级是学校学生集体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单元,班级管理对于学校学生管理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句话叫做“学生稳则学校稳”,作为学生而言,班级就好比是他们的家,它在稳定学生情绪,给予学生创建发展的精神基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地区,“远离父母、第一次出门、第一次要独立面对学习和生活、没有熟悉的人、没有熟悉的地、甚至没有熟悉的事……”这些都给新入校的同学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和不安,因此他们对班级这个“家”的依赖感更强,更需要从这个集体中得到依靠和帮助,特别希望得到来自这个“家一样的集体的”强大的精神支持。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在班级的创建和日常管理中扮演着“设计师、编导、演员”的多维角色。社会在发展,学生的各个方面也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每一年的学生、每一个班的学生都有很大差别,要创建和管理好一个班,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有很好的发展,这对于班主任来说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又极需要智慧的工作。
笔者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总结出了班级创建和管理的“五环节工作法”,在此浅析,既希望能与读者学习交流,更希望能得到读者的点拨,将不胜感激。
一、五环节工作法
五环节工作法即“摸清情况”、“提出和制定目标”、“课外活动”、“思想教育”、“阶梯发展”。
环节一:摸清情况。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班级管理中的管理对象──学生,虽然不能像战争中的对手一样看待,但他们却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只有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读懂他们,才能与他们进行更好地沟通,也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略,从而更好地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服务。
从可把握程度来说,学生的情况分为基本情况和动态情况两个大的方面。
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父母基本情况、个人经历等,这方面可以从以下“某校新生报到基本信息采集表”中得到反映:
××校新生报到基本信息采集表
学生个人基本情况最好在新生一报到时就及时采集,这个时候学生大多还没有多少防备心理,加之一般都有父母或亲人在,所采集的信息较为准确。
学生的动态情况一些是其特别的情感经历,一些是个人的习惯或人生观、世界观(或通俗一点说也可以是为人处世观、审美观、是非观等)。这类情况的了解和把握很多时候是不可能靠询问或填表的方式获得的,它们主要通过学生在到校之后的学习和日常活动、集体活动中的真实表现来反映,也可能是通过经历一些难忘的、感人的事时,真切的表露,或班主任与他们发生了触动情感的、触动心灵的交谈之后所表达、流露出来的语言或情绪。这样的信息是最难把握的,但也是在管理中最为深层和有效的,要准确及时地把握这些信息,班主任需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精心设计,真情投入。
环节二:提出和制定目标。目标是人们行动的动力源,也是努力或前进的“指南针”。对于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而言,只有班级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班级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的高度统一,才能有正确的方向,也才能形成管理的合力,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
进入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不管情况如何不同,他之所以选择你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就说明总是有原因的,对你这所学校、对相应的行业和专业是有期望的、有信任的。这些都体现在行业的发展趋向上,也体现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可靠依据。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每个人都有原因、愿望和期待,但其实大多都只有一个方向性的和终极目标型的想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具体性,他们没有考虑个人具体情况对目标的影响,更没有考虑要如何做才能实现那样的目标,同样也不可能考虑到要如何调整目标才能更有可能、更现实。
面对这种状况应该如何做呢?好在班主任在多年的工作中是经历过的、有经验的。在我们班主任之间流行的一句话叫做:“打下去、提起来、领(引)着走”。它可以这么解释:
“打下去”即是要去除学生内心心浮气躁的情绪和心高气傲心性等,让他们能平心静气、脚踏实地地开始学习生活。入校之初,学生本人往往不能(或不愿)正确地看待自己身上对目标影响不利的或不足的因素,也不能正确估计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对新学校的老师和教学条件,校园环境等的想象(期待)也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甚至不能理解学校的某些教学安排(特别是文化基础课的安排),这些都难免会造成今后学习的障碍和阻力。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辩论等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看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客观地看待学校和老师,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把学生脑海里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彻底清除,把不利于学习的情绪调整好,平心静气地面对和参与繁杂的日常教学活动。
“提起来”就是要用更合理的评价方法积极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利用这些优点,结合行业发展的优势、专发展业前景、学校教学专长树立起学生对专业选择、学校选择、职业发展前景的信心,提升专业学习的兴趣,以乐观的、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领(引)着走”即在实现了认清现实、调整状态及树立信心、培养兴趣这两个目标后,就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学校的统一管理目标要求,提出班级发展和班级学生个体发展的分步目标,并制定一系列的实施细则,带领学生通过相关活动的参与去一步步地实现这些目标。
环节三:课外活动。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学生的发展也是需要多个因素共同、协调地作用才能更好。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对缓解心理压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兴趣爱好、发现和发展个人专长、感知和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中,班主任要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如劳动卫生、体育比赛、文艺演练、志愿者服务、文学创作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对于学校组织的校园运动会、文艺汇演、校庆等大型庆典活动班主任更要倍加重视和精心组织,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集体意识、参与意识、沟通意识、合作意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品格意志,并促进班风形成和班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