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在世界的各个领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相比其他国家,两国的能源外交项目更能凸显出其合作性、互补性和双赢性。俄罗斯与中国在国际石油格局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世界石油格局的一系列动态对于中、俄两国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能源合作 ;中俄关系; 国际机制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在世界的各个领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相比其他国家,两国的能源外交项目更能凸显出其合作性、互补性和双赢性。20 世纪,世界经历了一个从国家追求独立到积极谋求合作的过程。到如今的21世纪,各主权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彼此政治经济文化合作、应对世界各地的金融危机、恐怖主义、气象灾害、能源等问题而建立了一系列的国际机制。所谓国际机制 ,按照克拉斯勒给出的较为广泛接受的概念 ,就是指在国际关系的议题领域中所形成的 “一系列隐含的或明确的原则 、 规范 、 规则以及决策程序” [1]。
必须要明确的是,中国参与国际机制与其他国家一样,一定要符合以下几方面:
本国的国家利益。国际机制的产生和建立的基础就是合作。合作便有目的性,没有利益的合作是不存在的,中国参与各项国际机制对于本国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
国家的战略目标。除了根本利益以外,国家还有根据环境不断调整的可变利益,包括: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这些利益往往被整合为国家的战略目标,成为国家角色定位的目标认知。国家的角色战略制定与实践,都是围绕这些目标进行的。
参与国际机制的目的。一个国家参与这个国际机制必然以获得一定利益为目的,这种利益可能是机制制造的公共物品,也可能表现为分享机制提供的平台带来的低成本。
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国的经济却一直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这导致我国对能源的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但我国的石油资源却相对非常紧缺,中国的石油只能大量地依靠进口。
俄罗斯作为当今世界石油储备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石油出口大国,他迫切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石油出口市场来使自己的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中国和俄罗斯的情况相反,中国对于石油的进口量仅次于美国,有过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来支撑经济的发展,能源结构的互补是中俄两国进行石油合作的必要条件,毗邻的地缘优势时两国能源合作的现实基础,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2005 年 7 月,中国石化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有关建立合资企业共同参与俄罗斯远东“萨哈林—3 号”油气田开发的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石油公司向中国公司提供“萨哈林—3”油气工程 25%的份额。
2001 年 7 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中俄展开全方位的能源合作奠定了国际法基础。之后又签署了《关于制定修建俄中输油管道的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建议修建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长达 2260 公里的输油管道。
2002 年日本介入中俄输油管道的合作,从此中日展开了对俄罗斯输油管道走向的争夺。半路跳出来的日本在中俄输油管道进入关键合作期的时候改变了最初的方案,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诱惑影响了中俄管道合作的进程。2003 年 5 月,俄罗斯综合各种因素给出了一种折中的选择,即将两个方案合二为一,协议铺设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主输油管道带有通往中国大庆支线,称做“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2003 年 7 月迫于俄罗斯自然资源部生态委员会对该方案作出的压力,2004年 2 月被迫把起点西移到泰舍特,终点也从纳霍德卡东移到佩列沃兹纳亚湾。
2006 年 4 月 28 日中俄石油管道终于迈出了重要一步,在伊尔库茨克州泰舍特市进行了第一道焊口的焊接。
然而石油管线拟定后也并非一帆顺,直至 2008 年 10月 28 日,中俄两国终于签订了《中石油集团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关于斯科沃罗季诺—中俄边境原油管道建设与运营的原则协议》,接着,2009 年 2 月 17 日,双方又签署了《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营协议》,这为中俄原油管道以后建设奠定了基础。两个月后,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开工建设,2009 年 5 月 18 日,中国境内的中俄原油管道段开工。
俄罗斯当地时间 2010 年 8 月 29 日下午 1 时,俄罗斯总理普京亲自来到“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第 21 号泵站,亲手转动起圆形的“注油阀门”。2011年 1 月 1 日,中俄双方正式履行每年 1500 万吨原油进口协议,共持续 20 年,投产当天实现满输原油 4.2 万吨。至此,几经周折历时十余年的中俄原油管道正式运行。
中俄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资金换资源。双方在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大背景下,创造性地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合作机制,这才是保障两国石油合作顺利进行的根本。
在两国能源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从国家能源安全,到公司商业利益,到具体项目的操作,只有在机制完善的条件下方能够持续进行。中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国际能源贸易的共性,也具有一些特殊性,机制的保障就显得更加重要,也是合作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环[2]。
中俄能源合作中另一个重点是天然气合作。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是中俄之间谈了十余年的巨额合同,如今终于一锤定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2014年于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
通过对近年来中俄石油合作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石油合作不断加强,石油进出口量呈上升趋势,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虽然中俄石油合作中出现了一些曲折,但这并没有改变双方石油能源合作的前进方向,中俄两国扩大能源合作的潜力巨大。中国必须和其他的石油进口国加强合作,建立以俄罗斯为供应国的能源网络。中国应该积极主导或参与建立新的多边机制,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建立能源俱乐部[3]。
参考文献:
[1] Stephan D. Krasner ed. , International Regimes (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83) , p.2
[2] 刘乾:《推进中俄能源合作需要机制保障》
[3] 徐斌,国际能源机制的理论与中国经验: 一个合同执行的分析框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P.106 ,2009 年第 1 期
作者简介:刘家兴(1990-),男,回族,黑龙江黑河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关键词】能源合作 ;中俄关系; 国际机制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在世界的各个领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相比其他国家,两国的能源外交项目更能凸显出其合作性、互补性和双赢性。20 世纪,世界经历了一个从国家追求独立到积极谋求合作的过程。到如今的21世纪,各主权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彼此政治经济文化合作、应对世界各地的金融危机、恐怖主义、气象灾害、能源等问题而建立了一系列的国际机制。所谓国际机制 ,按照克拉斯勒给出的较为广泛接受的概念 ,就是指在国际关系的议题领域中所形成的 “一系列隐含的或明确的原则 、 规范 、 规则以及决策程序” [1]。
必须要明确的是,中国参与国际机制与其他国家一样,一定要符合以下几方面:
本国的国家利益。国际机制的产生和建立的基础就是合作。合作便有目的性,没有利益的合作是不存在的,中国参与各项国际机制对于本国的稳定和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
国家的战略目标。除了根本利益以外,国家还有根据环境不断调整的可变利益,包括: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这些利益往往被整合为国家的战略目标,成为国家角色定位的目标认知。国家的角色战略制定与实践,都是围绕这些目标进行的。
参与国际机制的目的。一个国家参与这个国际机制必然以获得一定利益为目的,这种利益可能是机制制造的公共物品,也可能表现为分享机制提供的平台带来的低成本。
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国的经济却一直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这导致我国对能源的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但我国的石油资源却相对非常紧缺,中国的石油只能大量地依靠进口。
俄罗斯作为当今世界石油储备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石油出口大国,他迫切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石油出口市场来使自己的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中国和俄罗斯的情况相反,中国对于石油的进口量仅次于美国,有过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来支撑经济的发展,能源结构的互补是中俄两国进行石油合作的必要条件,毗邻的地缘优势时两国能源合作的现实基础,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2005 年 7 月,中国石化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有关建立合资企业共同参与俄罗斯远东“萨哈林—3 号”油气田开发的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石油公司向中国公司提供“萨哈林—3”油气工程 25%的份额。
2001 年 7 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中俄展开全方位的能源合作奠定了国际法基础。之后又签署了《关于制定修建俄中输油管道的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建议修建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长达 2260 公里的输油管道。
2002 年日本介入中俄输油管道的合作,从此中日展开了对俄罗斯输油管道走向的争夺。半路跳出来的日本在中俄输油管道进入关键合作期的时候改变了最初的方案,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诱惑影响了中俄管道合作的进程。2003 年 5 月,俄罗斯综合各种因素给出了一种折中的选择,即将两个方案合二为一,协议铺设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主输油管道带有通往中国大庆支线,称做“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2003 年 7 月迫于俄罗斯自然资源部生态委员会对该方案作出的压力,2004年 2 月被迫把起点西移到泰舍特,终点也从纳霍德卡东移到佩列沃兹纳亚湾。
2006 年 4 月 28 日中俄石油管道终于迈出了重要一步,在伊尔库茨克州泰舍特市进行了第一道焊口的焊接。
然而石油管线拟定后也并非一帆顺,直至 2008 年 10月 28 日,中俄两国终于签订了《中石油集团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关于斯科沃罗季诺—中俄边境原油管道建设与运营的原则协议》,接着,2009 年 2 月 17 日,双方又签署了《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营协议》,这为中俄原油管道以后建设奠定了基础。两个月后,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开工建设,2009 年 5 月 18 日,中国境内的中俄原油管道段开工。
俄罗斯当地时间 2010 年 8 月 29 日下午 1 时,俄罗斯总理普京亲自来到“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第 21 号泵站,亲手转动起圆形的“注油阀门”。2011年 1 月 1 日,中俄双方正式履行每年 1500 万吨原油进口协议,共持续 20 年,投产当天实现满输原油 4.2 万吨。至此,几经周折历时十余年的中俄原油管道正式运行。
中俄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资金换资源。双方在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大背景下,创造性地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合作机制,这才是保障两国石油合作顺利进行的根本。
在两国能源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从国家能源安全,到公司商业利益,到具体项目的操作,只有在机制完善的条件下方能够持续进行。中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国际能源贸易的共性,也具有一些特殊性,机制的保障就显得更加重要,也是合作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环[2]。
中俄能源合作中另一个重点是天然气合作。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是中俄之间谈了十余年的巨额合同,如今终于一锤定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2014年于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
通过对近年来中俄石油合作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石油合作不断加强,石油进出口量呈上升趋势,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虽然中俄石油合作中出现了一些曲折,但这并没有改变双方石油能源合作的前进方向,中俄两国扩大能源合作的潜力巨大。中国必须和其他的石油进口国加强合作,建立以俄罗斯为供应国的能源网络。中国应该积极主导或参与建立新的多边机制,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建立能源俱乐部[3]。
参考文献:
[1] Stephan D. Krasner ed. , International Regimes (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83) , p.2
[2] 刘乾:《推进中俄能源合作需要机制保障》
[3] 徐斌,国际能源机制的理论与中国经验: 一个合同执行的分析框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P.106 ,2009 年第 1 期
作者简介:刘家兴(1990-),男,回族,黑龙江黑河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