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次持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来源 :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r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资料、TBB和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2006年6月23—25日陕西一次持续性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持续性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在蒙古冷涡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从冷涡底部分裂的下滑冷槽是强对流天气的影响系统;中高层冷槽和低层暖温度脊、湿舌的上下叠置,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建立和发展。(2)对流层低层850 hPa附近的逆温层所形成的干暖盖,更有利于深厚对流活动的发生;大气温度直减率越大越有利于雷暴大风的发生,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垂直风切变
其他文献
为了解中国水生动物源无乳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揭示其传播和流行规律,本实验对分离得到并鉴定的10株7种水生动物源无乳链球菌通过分子血清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型、毒
遗民,是中国历史上朝代鼎革之际的一个特殊群体;遗民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是一道夺目的风景。明清易代的历史特殊性,赋予这一时期的遗民及其创作以极强的个性和时代感。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已经实现了从1.0到2.0的转段升级,国家政策非常鼓励将“互联网+”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研究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教育技术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运输网络不断成型,其竞争能力也在稳步提升,不可避免的对传统高速客运方式,即民航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近年来,我国民航业采取了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