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是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度其它相关专业的基础教育课程。其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程序、阅读程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提出了几点在教学改革中的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引 言
“三本”教育作为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教育层次,其教学模式和方法尚未成熟,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对学生掌握软件设计的基础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课堂结构及考核方法进行思索和探讨。经过多年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讲授,在此我提出几点教学方面的体会和思考。
互动式讲授
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讲授中,教学双方都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一种和谐的教学互动氛围,使得学习不再是单方面的满堂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师生能愉快而高效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互动式教学理念包括:认知、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心灵沟通。为了有良好的效果,互动环节可以从课前准备开始到课程讲授以及实验及课后环节,形成一条完整的互动序列。
1.课前准备环节
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充分把握,哪些部分文字性的简略讲解,哪些部分需举列说明,重点理解,以及哪些内容须让学生能够根据示例举一反三等等都需作好充足准备。
2.授课环节
教师授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计算机上边讲解边演示示例程序以及播放动画课件。
3.实验及课后环节
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离不开实验环节,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并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上机前就需要认真挑选合适的实验素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练、自评、及相互讨论和教师的最后总结完成实验环节的互动。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多媒体手段的良好应用
所谓的多媒体,是指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信息可以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手段表现出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发展成熟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授课,大大改变了教师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师生间的交互性,使教与学相辅相成。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多媒体授课内容。
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不仅仅是多媒体课件对于板书和课本概念的另一种展示形式,更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演示程序运行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单步调试程序或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设置断点来加强学生对程序设计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通过一步一步演示程序的执行过程和观看执行结果,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深度,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望。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教师通过提出任务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其中,而学生则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需要学习及应用哪些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完成任务。对于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来说,任务提出后,应分步骤首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启发、讲解、学生自学及讨论研究,再经过学生编程以及上机验证和最终的教师总结,使得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主动学习。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动行为,学以致用,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网络教学模式的辅助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过程中都会碰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数量众多,而授课教师相对较少,通常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上机实验时,也无法面面俱到地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解决问题。
(2)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虽然事先接受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但计算机水平仍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较少接触计算机,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已经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编写程序了。因而课程的要求是多层次的,应该让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从课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性地学习适合自己的知识层次。
(3)课程内容多但课时较少,尤其是实验机会少。教师无法将每个知识点都详细的讲授及亲身指导。而程序设计语言又是一门最需要操作实践的课程。
(4)由于存在畏难因素,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也不明确。尤其是“三本”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同时也不知道该怎样自学,怎样通过查阅资料的形式进行课下学习。这就需要有辅助的教学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以上现状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网络辅助教学的方法进行改善。
考核方式的改革
以往的程序设计语言课,最终都是通过笔试即卷面答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常用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程序改错题、编程题等,这样的考核方式有所偏颇,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分析及编程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把重点放在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上。考核时增设机考环节,并将学生平时的表现,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参与问题讨论的效果、书面作业、实验作业等与期末卷面、机试成绩进行综合,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的综合考查,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以上是从五个方面对面向“三本”学生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与学的思考体会。面对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学生基础下降,自学能力及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我们更需要不断地努力探索和总结,找到一条能获得理想教学效果的途径。因而,如何开展三本程序设计语言课的教学活动,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培养既懂理论更能面向实践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值得改革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宏玲,《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探索》,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8):535-537
[2]陈英,王宇熙,《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中国大学教学,2008,8:86-88
[3]胡霞,《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苏州工职院,2008,2:24-26
[4]幸莉仙,《浅谈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算法教学》,中国电力教育,2007,7:73-74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引 言
“三本”教育作为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教育层次,其教学模式和方法尚未成熟,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对学生掌握软件设计的基础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课堂结构及考核方法进行思索和探讨。经过多年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讲授,在此我提出几点教学方面的体会和思考。
互动式讲授
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讲授中,教学双方都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一种和谐的教学互动氛围,使得学习不再是单方面的满堂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师生能愉快而高效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互动式教学理念包括:认知、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心灵沟通。为了有良好的效果,互动环节可以从课前准备开始到课程讲授以及实验及课后环节,形成一条完整的互动序列。
1.课前准备环节
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充分把握,哪些部分文字性的简略讲解,哪些部分需举列说明,重点理解,以及哪些内容须让学生能够根据示例举一反三等等都需作好充足准备。
2.授课环节
教师授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计算机上边讲解边演示示例程序以及播放动画课件。
3.实验及课后环节
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离不开实验环节,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程序设计水平并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上机前就需要认真挑选合适的实验素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练、自评、及相互讨论和教师的最后总结完成实验环节的互动。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多媒体手段的良好应用
所谓的多媒体,是指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信息可以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手段表现出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发展成熟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授课,大大改变了教师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师生间的交互性,使教与学相辅相成。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多媒体授课内容。
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不仅仅是多媒体课件对于板书和课本概念的另一种展示形式,更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演示程序运行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单步调试程序或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设置断点来加强学生对程序设计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通过一步一步演示程序的执行过程和观看执行结果,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深度,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望。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教师通过提出任务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其中,而学生则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需要学习及应用哪些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完成任务。对于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来说,任务提出后,应分步骤首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启发、讲解、学生自学及讨论研究,再经过学生编程以及上机验证和最终的教师总结,使得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主动学习。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动行为,学以致用,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网络教学模式的辅助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过程中都会碰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数量众多,而授课教师相对较少,通常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上机实验时,也无法面面俱到地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解决问题。
(2)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虽然事先接受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但计算机水平仍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较少接触计算机,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已经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编写程序了。因而课程的要求是多层次的,应该让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从课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性地学习适合自己的知识层次。
(3)课程内容多但课时较少,尤其是实验机会少。教师无法将每个知识点都详细的讲授及亲身指导。而程序设计语言又是一门最需要操作实践的课程。
(4)由于存在畏难因素,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也不明确。尤其是“三本”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同时也不知道该怎样自学,怎样通过查阅资料的形式进行课下学习。这就需要有辅助的教学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以上现状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网络辅助教学的方法进行改善。
考核方式的改革
以往的程序设计语言课,最终都是通过笔试即卷面答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常用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程序改错题、编程题等,这样的考核方式有所偏颇,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分析及编程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把重点放在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上。考核时增设机考环节,并将学生平时的表现,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参与问题讨论的效果、书面作业、实验作业等与期末卷面、机试成绩进行综合,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的综合考查,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以上是从五个方面对面向“三本”学生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与学的思考体会。面对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学生基础下降,自学能力及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我们更需要不断地努力探索和总结,找到一条能获得理想教学效果的途径。因而,如何开展三本程序设计语言课的教学活动,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培养既懂理论更能面向实践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值得改革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宏玲,《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探索》,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8):535-537
[2]陈英,王宇熙,《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中国大学教学,2008,8:86-88
[3]胡霞,《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苏州工职院,2008,2:24-26
[4]幸莉仙,《浅谈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算法教学》,中国电力教育,2007,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