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和大家讨论一下现代学校德育问题。学校德育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热点话题,也是长期以来各级学校以及全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今天将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德育”。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一方面是缘于近二十年来本人所进行的教学与研究;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我认为中国现代的学校德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今后如何应对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根本的出发点,或者说是问题的根源,否则,我们总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然后不断地重复着我们自己都不认可其实效性的日常德育工作。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关于这一点,中国古代有不少精彩的论述,我会在后面的讲述中提及这些思想。对于今天这个主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一、从哪里寻找现代德育改革的
思想源泉?
我们知道,德育问题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更是如此。不少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整个中国传统教育的历史就是一部德育的历史,一部教人如何做人的历史。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目的便是培养道德高尚的“君子”与“大丈夫”,“君子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最高要求,也是仁人志士自觉追求的目标。反观现在,我们看到的恰好是这种追求的严重缺失,人们普遍感到现代社会世风不古、精神不再。
二十世纪初,我们自觉中华民族国力不强,进而怀疑中国文化落后,于是不遗余力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试图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是却走入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境地:虽然我们的科学技术相对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甚至令世界瞩目,但是人们没有感到成功的喜悦,反而对由技术至上、唯利是图所造成的精神与文化伤害表示担忧。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不会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也无法改变社会的道德面貌。我们百思难得其解,为什么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逾越道德底线的案例会在科技和经济如此发达的社会中产生?为什么科学技术所应承载的道德内涵在现实的利益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对于这一点,孟子其实早已反思、批判过,他针对当时社会人们精神失落的状况曾谈及仁义的本质及其缺失。他说,“仁”就是人的心灵,“义”就是人所走的路。可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现在的人们,有路不好好走,精神沉沦了也不知道,也就是“放其心而不知求”。孟子所讲的“放心”,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安心,而是指人丢掉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他感叹到,鸡和狗丢了,人还知道去找回来;精神丢了,人却不知重新树立。孟子因此强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反观今天的学校德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口号之下,我们是否注意到人的精神的沉沦与失落问题?我们是否想过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道德问题?我们是否意识到中国古人所意识到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文化意义?我一直坚持认为:无论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还是学校德育的导向,“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应该成为一个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坚持用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来理解与反思现代学校德育问题,并试图以此为基础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如何理性认识中国的
传统文化?
第二个问题涉及我们如何理解与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年来,我们对于传统的认识不够准确,因而导致了不少人对于继承传统文化总是抱有一种简单的排斥心理。有人认为,传统是过去的东西,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现代化社会,用过去的东西来理解,甚至改變现代社会中的问题是根本没有用的。这种观点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可是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所在。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传统真的不再对现实有用了吗?传统是“死”的吗?在我看来,传统是一个不断流变、始终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它是一种内在于文化之中的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标签,它不仅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也不可能孤立与静止地躺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它会以新的形式顽强地渗透进现在的社会生活之中。这有点像孔子对《周易》所作的评价,孔子认为,长期以来,百姓对于《周易》这本经典的内容“日用而不知”。我想传统大概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你可能意识不到它,但它却浸润在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之中。当然,传统文化中有些具体的、有形的、固化了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而消失,但这些消失的只不过是属于形而下之“器”层面上的东西,而形而上之“道”则顽强地流传了下来,并且表现出新的活力,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为突出。放眼整个世界文化史,很少有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绵延数千年至今仍有旺盛生命力的,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地方。
现代哲学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现在与未来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没有绝对停留在过去的、一成不变的传统。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其实就是当年的现代,或者是当年之前没有到来的未来,这话说起来有些拗口,但道理的确是这样。从这点来看,我们今天讲现代化,讲先进和落后,从文化的角度上看,不能简单化,也就是不能仅仅从时间的维度去理解传统文化,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将永远无法理解文化的传承,自然也无法进行传统的创新了。传统应该是一个综合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综合体。
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就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具体地讲,面对现实中的德育问题,我们在思考解决路径时,应该首先确定好方法论基础,这是我们进行研究与改革的方向性指导,离开了这种指导,我们的改革就会走弯路。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他认为,在世界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多年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这是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发展之路,这也是未来中国走向强大的历史与文化基础。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能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我们要摆脱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就是: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思想,或者说就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这样理解就会形成完全用这些思想来改革现状的研究与努力,这些思想如果不从现实的角度去理解的话,我们就会走弯路。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离开历史孤立地去理解历史上的先进文化,无论它们多么优秀,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社会基础,这样的学习与借鉴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这些年来,不少中小学做的有关传统文化的课题与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从另一角度说,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因而,肯定存在着陈旧、过时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取舍,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三、如何基于传统文化
改革学校德育?
我一直认为,要想解决中国学校德育的现实问题,我们一定要先找到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根源,否则就会流于表面。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不断地面对新出现的社会道德危机与个人道德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家似乎形成了如下观点:一是西方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余毒,三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等等,这些观点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我想原因绝非如此简单,也无法简单孤立地用东西方之分来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向西方学习。我们引进了现代科学技术,这些东西很快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可是基于这些技术之上的文化传统与精神,我们是否对之进行理解并加以有效学习了呢?答案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大量财富使我们很快陶醉其间,而对于科学技术中所包含的精神却没有能够同步进行学习。自然,问题就出现了。有人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这种分析过于简单化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只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放弃学习,一种是任其发展。因为我们要发展,所以无法放弃学习。有人从中国自身的传统找原因,说是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发展,真是好笑至极!撇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具体原因,仅仅就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特别是近代中国技术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就断定儒家文化限制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这实在让人无法接受。至于第三个原因,如果是必然要出现的,那么我们就只能坦然地面对,别无他路。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这些问题是必然的,也沒有什么不妥。
长期以来困扰学校德育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表现在现实中就是:我们的学校德育虽然经过精心策划,并采取各种科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实施,却没有能够如教育者所愿培养出尊重他人、热爱社会、遵守法律、勇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反而产生出一批批冷漠的“道德看客”以及不少平日里高调为民、临场却无所作为的公务人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深入反思。
在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了,社会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大改善,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隐患也出现了,那就是:我们越来越不重视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了。与人们所热衷的物质生活相对,人们似乎不愿意再去思考精神的力量与价值,不愿意再去思考德国哲学家康德所提出的那个让他思索一生却不得解的难题,这个难题就是头顶上神秘的星空和内心深处神秘的道德法则。
看得见的东西重要,看不见的东西也许更重要,因为它是指导我们日常行为的潜在法则。这种看不见的力量是我们进行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的重要资源,这一点在中国儒家经典《中庸》中有深刻阐述。
《中庸》开篇便讲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它强调教育的基础和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短短一句话,就道出了德育的精华,对于我们现在的学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讲了太多人为与外在的东西,而忽略了人的天命,或者说是人的本性。《中庸》从人的天命入手,强调教育的开端。天命是什么?它应该是人与生俱来、与人共存、不可被消灭也不可被根除的东西。它既不是知识,也不是后天能力,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这就是为什么《中庸》里讲“道不离身”的原因。
具体而言,人的天命包括“喜怒哀乐”、人们常说的“七情六欲”以及孔子所说的“食色,性也”。这些都属于人的本性,这些本性自人一出生就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无论高低贵贱之人都有,其表现水平的差异只在于每个人“修道”的水平与自觉程度的不同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率性而为、个性张扬并无大碍,这符合人的自然之道。事实上,人的情绪,包括人具有的自私基因都是自然的,这些看似恶的因素是人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曾经完全无视这些东西,现在则相反,我们往往又只看到这些东西。我们要承认人的本性中恶的一面,但人也并非自然的个体或者说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之为人的标志,这种社会属性的获得无疑和“修道”密不可分,这可以说是学校、家庭或者社会德育的真正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德育的效果与培养多少表面上听话的学生无关,真正有关的是,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自觉地控制自身的欲望、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理智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欲望深藏内心,如同心中之“火”,我们可能看不见、听不到,但它始终在燃烧。这种“心火”既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与工作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毁掉我们人生的“大火”,故《中庸》告诫我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责任编辑︱赵 庭
读者热线:010-6202751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从哪里寻找现代德育改革的
思想源泉?
我们知道,德育问题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更是如此。不少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整个中国传统教育的历史就是一部德育的历史,一部教人如何做人的历史。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目的便是培养道德高尚的“君子”与“大丈夫”,“君子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最高要求,也是仁人志士自觉追求的目标。反观现在,我们看到的恰好是这种追求的严重缺失,人们普遍感到现代社会世风不古、精神不再。
二十世纪初,我们自觉中华民族国力不强,进而怀疑中国文化落后,于是不遗余力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试图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是却走入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境地:虽然我们的科学技术相对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甚至令世界瞩目,但是人们没有感到成功的喜悦,反而对由技术至上、唯利是图所造成的精神与文化伤害表示担忧。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不会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也无法改变社会的道德面貌。我们百思难得其解,为什么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逾越道德底线的案例会在科技和经济如此发达的社会中产生?为什么科学技术所应承载的道德内涵在现实的利益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对于这一点,孟子其实早已反思、批判过,他针对当时社会人们精神失落的状况曾谈及仁义的本质及其缺失。他说,“仁”就是人的心灵,“义”就是人所走的路。可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现在的人们,有路不好好走,精神沉沦了也不知道,也就是“放其心而不知求”。孟子所讲的“放心”,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安心,而是指人丢掉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他感叹到,鸡和狗丢了,人还知道去找回来;精神丢了,人却不知重新树立。孟子因此强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反观今天的学校德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口号之下,我们是否注意到人的精神的沉沦与失落问题?我们是否想过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道德问题?我们是否意识到中国古人所意识到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文化意义?我一直坚持认为:无论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还是学校德育的导向,“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应该成为一个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坚持用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来理解与反思现代学校德育问题,并试图以此为基础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如何理性认识中国的
传统文化?
第二个问题涉及我们如何理解与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年来,我们对于传统的认识不够准确,因而导致了不少人对于继承传统文化总是抱有一种简单的排斥心理。有人认为,传统是过去的东西,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现代化社会,用过去的东西来理解,甚至改變现代社会中的问题是根本没有用的。这种观点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可是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所在。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传统真的不再对现实有用了吗?传统是“死”的吗?在我看来,传统是一个不断流变、始终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它是一种内在于文化之中的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标签,它不仅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也不可能孤立与静止地躺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它会以新的形式顽强地渗透进现在的社会生活之中。这有点像孔子对《周易》所作的评价,孔子认为,长期以来,百姓对于《周易》这本经典的内容“日用而不知”。我想传统大概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你可能意识不到它,但它却浸润在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之中。当然,传统文化中有些具体的、有形的、固化了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而消失,但这些消失的只不过是属于形而下之“器”层面上的东西,而形而上之“道”则顽强地流传了下来,并且表现出新的活力,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为突出。放眼整个世界文化史,很少有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绵延数千年至今仍有旺盛生命力的,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地方。
现代哲学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现在与未来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没有绝对停留在过去的、一成不变的传统。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其实就是当年的现代,或者是当年之前没有到来的未来,这话说起来有些拗口,但道理的确是这样。从这点来看,我们今天讲现代化,讲先进和落后,从文化的角度上看,不能简单化,也就是不能仅仅从时间的维度去理解传统文化,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将永远无法理解文化的传承,自然也无法进行传统的创新了。传统应该是一个综合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综合体。
从这个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就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具体地讲,面对现实中的德育问题,我们在思考解决路径时,应该首先确定好方法论基础,这是我们进行研究与改革的方向性指导,离开了这种指导,我们的改革就会走弯路。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他认为,在世界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多年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这是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发展之路,这也是未来中国走向强大的历史与文化基础。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能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我们要摆脱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就是: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思想,或者说就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这样理解就会形成完全用这些思想来改革现状的研究与努力,这些思想如果不从现实的角度去理解的话,我们就会走弯路。这就是说,我们不能离开历史孤立地去理解历史上的先进文化,无论它们多么优秀,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社会基础,这样的学习与借鉴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这些年来,不少中小学做的有关传统文化的课题与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从另一角度说,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因而,肯定存在着陈旧、过时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取舍,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三、如何基于传统文化
改革学校德育?
我一直认为,要想解决中国学校德育的现实问题,我们一定要先找到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根源,否则就会流于表面。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不断地面对新出现的社会道德危机与个人道德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家似乎形成了如下观点:一是西方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余毒,三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等等,这些观点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我想原因绝非如此简单,也无法简单孤立地用东西方之分来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向西方学习。我们引进了现代科学技术,这些东西很快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可是基于这些技术之上的文化传统与精神,我们是否对之进行理解并加以有效学习了呢?答案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大量财富使我们很快陶醉其间,而对于科学技术中所包含的精神却没有能够同步进行学习。自然,问题就出现了。有人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这种分析过于简单化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只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放弃学习,一种是任其发展。因为我们要发展,所以无法放弃学习。有人从中国自身的传统找原因,说是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发展,真是好笑至极!撇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具体原因,仅仅就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特别是近代中国技术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就断定儒家文化限制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这实在让人无法接受。至于第三个原因,如果是必然要出现的,那么我们就只能坦然地面对,别无他路。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这些问题是必然的,也沒有什么不妥。
长期以来困扰学校德育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表现在现实中就是:我们的学校德育虽然经过精心策划,并采取各种科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实施,却没有能够如教育者所愿培养出尊重他人、热爱社会、遵守法律、勇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反而产生出一批批冷漠的“道德看客”以及不少平日里高调为民、临场却无所作为的公务人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深入反思。
在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了,社会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大改善,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隐患也出现了,那就是:我们越来越不重视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了。与人们所热衷的物质生活相对,人们似乎不愿意再去思考精神的力量与价值,不愿意再去思考德国哲学家康德所提出的那个让他思索一生却不得解的难题,这个难题就是头顶上神秘的星空和内心深处神秘的道德法则。
看得见的东西重要,看不见的东西也许更重要,因为它是指导我们日常行为的潜在法则。这种看不见的力量是我们进行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的重要资源,这一点在中国儒家经典《中庸》中有深刻阐述。
《中庸》开篇便讲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它强调教育的基础和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短短一句话,就道出了德育的精华,对于我们现在的学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讲了太多人为与外在的东西,而忽略了人的天命,或者说是人的本性。《中庸》从人的天命入手,强调教育的开端。天命是什么?它应该是人与生俱来、与人共存、不可被消灭也不可被根除的东西。它既不是知识,也不是后天能力,它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这就是为什么《中庸》里讲“道不离身”的原因。
具体而言,人的天命包括“喜怒哀乐”、人们常说的“七情六欲”以及孔子所说的“食色,性也”。这些都属于人的本性,这些本性自人一出生就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无论高低贵贱之人都有,其表现水平的差异只在于每个人“修道”的水平与自觉程度的不同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率性而为、个性张扬并无大碍,这符合人的自然之道。事实上,人的情绪,包括人具有的自私基因都是自然的,这些看似恶的因素是人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曾经完全无视这些东西,现在则相反,我们往往又只看到这些东西。我们要承认人的本性中恶的一面,但人也并非自然的个体或者说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之为人的标志,这种社会属性的获得无疑和“修道”密不可分,这可以说是学校、家庭或者社会德育的真正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德育的效果与培养多少表面上听话的学生无关,真正有关的是,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自觉地控制自身的欲望、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理智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欲望深藏内心,如同心中之“火”,我们可能看不见、听不到,但它始终在燃烧。这种“心火”既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与工作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毁掉我们人生的“大火”,故《中庸》告诫我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责任编辑︱赵 庭
读者热线:010-6202751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