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玩笑话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抱父亲,是把他从病床上往担架上转移。父亲的样子很是吓人,人事不省,出气重,吸气轻。
  出院手续已经办好,急救车在楼下候着。头一晚才送来医院,这会儿就出院了,是因为人已经在鬼门关前徘徊了。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似父亲这般固执的人,那口气,万万不会咽在外边。
  抱父亲前,我特意束紧皮带,还深吸一口气,做好了使出吃奶力气的打算,然而一上手,竟然那么轻。我撩起父亲的袖子,才发现,他身上引以为傲的疙瘩肉,没了。
  父亲是长着一身疙瘩肉的。胸前、胳膊、小腿,都铁疙瘩般发亮。我甚至还记得,父亲出猛力干活紧咬牙关时,腮边都能鼓出两个小肉疙瘩,我后来才晓得,那叫咬肌。
  成年后的我,几次对着镜子咬牙,腮边松垮垮的。那些疙瘩,注定是与我无缘了。
  轻轻放下父亲,为的是不惊扰他,偏偏,头一挨着枕头,父亲就睁眼了,眼神有一刹那的疑惑。但很快,父亲说,饿,我想吃米茶!
  米茶是我们当地特有的饮食,把米炒黄,加水煮开,可解渴可充饥,父亲田地劳作一番回来,赤膀子赤脚站在米茶盆子旁边,不就一口菜,一气喝四大碗,然后一抹嘴,再下地,我疑心父亲身上的疙瘩肉,都是那些米茶滋养的。
  回家吃去!我说。
  想吃米茶,就这会!父亲的固执劲上来,他应该是饿得不行了,此前,他一直在乡下的卫生院住着,靠药水度日,偶尔喝点牛奶。
  米茶很快买来,粗心的大哥忘了找店家要个勺子,父亲眼里放光,端起方便碗就往嘴里倒,三两口,汤汁喝了,剩下半碗米粒捞不上嘴。
  父亲坐在担架上,仰着头,把碗口对着嘴巴,抖了抖,米粒都粘在碗底,那模样,饿牢里放出来似的。
  我说回去再吃,家里煮着有。
  父亲不言语,看我一眼,突然把手指伸进碗里,把碗底的米粒朝嘴里扒拉。
  那一眼,有明显的责怪,父亲是种了一辈子地的人,对庄稼的心疼,超过对我们这几个儿子。我们兄弟都被父亲的巴掌打过。那些庄稼,都只被父亲的手轻轻抚摸过。他一定是想起那些被他亲手抚摸的稻子了。
  扒拉几下,父亲放弃了,他手指头力气有限,眼睁睁看着小半碗的米茶被我丢进了垃圾桶。归心似箭的父亲第一次没能舔干净自己的碗。
  我没能跟车同行,留在城里处理一些跟父亲相关的事宜,以备不时之需。算准父亲应该到家了,我拨通姐姐的电话。
  那边有声响,呼哧呼哧的,不是落气鞭的响声,我暗自庆幸了一下,赶回去,应该来得及给父亲送终的。
  送什么终啊,姐姐说,呼哧呼哧的,是父亲在喝米茶呢,两大碗!
  两大碗,姐姐说得喜滋滋的,只要能进食,父亲就还有日子过。
  我這边,冷不丁就哭了。
  姐姐说,他能吃了,你哭啥?
  是啊,我哭啥呢?
  我没告诉姐姐,父亲是农忙时分打尖都能喝四大碗米茶的人。父亲一次从地里挑担子回来,三岁的我耍赖要他抱一抱,父亲就那么抱着我,呼哧呼哧喝了四大碗米茶,我亲自数着的。
  那时我已经记事了,我还数了父亲上身的肉疙瘩,也是四个。记得父亲放下我时说,那四大碗米茶,都是肉疙瘩要喝的。
  印象中,这应该是父亲这辈子跟我唯一讲过的玩笑话。
  刘正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出版作品集十五部。
  编辑    沈不言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平心静气,迈着猫步,  我在靠近一束光。  沒有当过煤矿工人,  你不知道一束光,  对于一个深陷绝境的人,  是多么重要。  一束光就是一道门,  门外是天堂,  门内是地狱。  一束光就是一轮太阳,  能通向未来,  能让八百米深处的生命,  发芽生长。  我在靠近一束光,  那是我的父亲,  一位煤矿工人的脐带与脉搏。  陋岩:本名荆升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阳
期刊
空荡荡的大街上恢复了车水马龙,寂寞的小区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型商超里重现往日的繁华,农贸市场又变得人头攒动……随着扬州全域降为低风险,一切都在回归,熟悉的人间烟火气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辛丑年的这个夏天,注定会成为扬州人终生难忘的记忆。一个多月居家禁足的日子里,无数人在一线不眠不休,负重前行,与疫魔抗争;无数人在祝福祈祷,希望早日云散“疫”去,你我无恙;无数人在期盼等待,发出了“我想上班”的呐喊
期刊
郁达夫喜爱桂花。他在杭州养病时,在山中遇到桂树,桂花的清香带给他灵感,《迟桂花》便诞生了。  故园小院有我种植的柿树和桂树。秋风飒飒,桂香柿红,一院的色彩和馨香,宋画般高古。黄昏一隅,斜躺竹椅,闲翻卷册,桂花飘坠,平添风雅,真是“人与花心各自香”。  薄凉秋日,细碎花瓣沾着露珠,一簇簇串在枝条上,小家碧玉般温婉纤巧,让人怜爱。桂花绽放绿叶间,浮香流淌,仿佛天地万物失去距离,千般缠绕,万般缱绻。  
期刊
河水清幽,浩荡辽远,如筋脉般铺展在大地上。水源丰盈,稻谷茂盛,哺育着两岸的人民。  雨过,六月凉,一碧稻花映衬着如镜河水,满心满眼的绿,村庄沿河道和稻田铺展,是嵌在自然中的一抹留白,给绿一口喘息的空当。少年的我在田埂上,轻轻抓起在稻叶上休憩的蜻蜓,一不留神,扑倒在稻田里,和稻行了个见面礼,恭敬贴面,几只蚂蚱跳在我手臂上,像是搀扶,又像是嘲笑我的莽撞。  水满田畦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田园青光,迷
期刊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是白居易《琵琶行》中写荻花的千古名句。“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荻花春日萌发,夏日茁壮,在暮秋深情绽放,直至霜冷凋零,自在而笃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就是荻,“葭”就是芦。自古以来,芦和荻就为人们所喜爱。荻,形状像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茎可编席,以其独特的情态和气息,成为秋天经典的物象,成为秋天的咏叹调。  
期刊
蘘荷,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宗元诗作《种白蘘荷》提及“庶氏有嘉草,攻禬事久泯”,其中的嘉草也是指蘘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记载蘘荷根似姜,花生根中,花苞像极莲花花苞,又别名为莲花姜。在我的家乡南通,蘘荷却被直白地称为蛇荷或药荷。  盛夏,农家的墙根树荫下,总会见到一片片蘘荷丛,簇簇茎叶葱郁地生长着。虽是绿意盎然,却不太起眼。秋初,准备开花的蘘荷才慢慢惊艳世人。  起初,蘘荷的地下茎向上抽生出紫
期刊
买了学区房之后,家里的生活立刻变得拮据起来,但父亲依旧竭力给我提供最好的条件。这个皮肤黝黑的男人总是会为我提着一盏明亮的灯。  晚风徐来,吹过脸庞,却吹不动操场上沉闷的夜色。这里没有灯,星星的光芒杯水车薪,我们像是没戴眼镜的高度近视患者,瞪大了眼睛才能看到身旁人的轮廓。跑起来,时不时就踩到别人的脚或是发生碰撞,只能靠听喘粗气的声音辨别方位去避让。操场边上间或响起几声虫鸣,它们也在黑暗中踩伤了彼此的
期刊
我生在沭河边,长在沭河边。站在我家阳台上,东可俯瞰内沭河,南可俯瞰外沭河。推开窗户,掠过沭河水面的清风便扑面而来,弥漫氤氲水气的沭河似乎触手可及,而整个人则好像凌空漂浮在沭河碧波之上。不远处的内外沭河交汇处的双桥,绿树掩映,车辆如梭,行人如织,恰如一幅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  沭河,古代又叫沭水,是沭阳的母亲河。沭阳,就是因为当初县治位于沭河北岸而得名。沭河穿越苏鲁两省,流经十多个县市区。在沭阳
期刊
我想,人的一生之所以精彩,在于或细腻或强烈的感受。感受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塑造着我们自己。我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将化为我的一部分,保留在我的记忆中。深深留痕的记忆之一,是我和队友们一同出征南京市建邺区“区长杯”足球比赛的经历。  为了备战比赛,整个暑假我们都在辛苦训练著。所谓“夏练三伏”,此时是锻炼的好时机。但是夏天的南京就像个火炉,就在这种闷热中,我们每天从早上7点训练到11点,一遍遍地练
期刊
那天大清早,天就阴沉沉的,太阳都没露面。等一切准备好了,要出发去红山动物园的时候,外面干脆细雨连绵了。但我执意要去动物园玩儿,妈妈也拗不过我。  我们到了目的地,雨又停了。我高兴地朝着动物园大门跑去,体会着被雨水滋潤过的世界,种种感觉里面,一股青草的味道最是突出。我不由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甜美清香的气息。追随着这清香,我的目光落到路边的草坪,接着就看到路边坐着一位中年女性,怀里抱着一个女孩,手里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