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结合 综合运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许多政治老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与此同时,有些老师却完全抹杀传统教学法的有效功能,全盘否定了传统教学法。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持辩证的态度,应将传统教学法和新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一、对新教学方法的思考
  
  思想政治课出现的新教学方法,主要有:研究型教学法、自学型教学、合作型教学法、问答型教学法等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第一,从目的上看,把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第二,在课堂的结构上,改变感知教材过程中听与读的比例,普遍减少教师讲课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可以看出,探索的总方法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学活动和重心不同程度地向学生方面转移。这一总方向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上的生动活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代表着思想政治课改革发展方向。
  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们见到的这些新方法并不是完美的。它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重性,既有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局限性。与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五环节课模式相比,笔者认为新模式有以下几点不足:第一,在同样时间内,学生接受的有效信息量减少;第二,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体系的效率低于传统教学;第三,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突出不够,甚至可以说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此外,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带有形式主义的毛病。
  
  二、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再认识
  
  随着对新教学方法探索的深化,已经比较广泛地引起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辩证思考,有更多的人在肯定和吸收各种新教法优点的同时,注意到这些新教法不足之处,并努力加以克服,对传统教学法的作用和地位也重新进行了再认识。
  前几年的一段时期,出现了一个对传统教学方法批判性评价的高潮,在这里笔者摘录一些评价: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死记硬背、高分低能、单调呆板、枯燥无味、压抑能力发展、窒息学生智慧、信息单向传递、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青少年学生思想问题严重等等。这些批评不无根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笔者认出这些评论存在着一些偏颇:其一,是把目前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过分简单地归咎于教学方法;其二,是把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全部归咎于传统教学。要想推动改革深入开展,就必须要澄清这两个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是思想政治课中一个重要问题,但并不是问题的全部。还存在教学指导思想、考试成绩的评定、教材、学生的思想状况等问题。
  教学中的弊病是客观存在的,但归咎于传统教学又是不公正的。那么问题究竟何在呢?许多教育学著作谈到,传统的讲授法比较容易滑向注入式、填鸭式、呆读死记。这一点确实如此,但请注意:这只是容易导致,而不是必然导致。传统教学不等于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呆读死记。传统教学不排斥启发式,启发式是一切教学方法使用的指导思想。当它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它是启发式,反之则是注入式。
  近几年来,对传统教学的继承不是太多了,而是我们研究发掘传统教学的成果还不够,运用传统教学的基本功还差得很远。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法,如同害了脚气病截肢,是不明智的。这样做,只能使我们拒绝和放弃改革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广阔途径,把自己挤进一条狭窄的小胡同。
  
  三、取长补短,综合运用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属于最佳,是相对而言的,它要视教学中学生和教材等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加以综合运用所决定的。传统教法和新教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凭个人主观意志把某种教学方法死板专一地应用在某项任务,某种内容,和对某类学生的教学上,而是要求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和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情况灵活选定两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综合运用,把传统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等形式相结合,既注重发挥教师设疑释疑的主导作用,同时也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
  因此,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持辩证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还有助于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但重点是青少年。”中学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所在。探讨中学图书馆如何凭借藏有大量古今中外书刊资料的优势,在学校整个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自己特殊的功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图书馆是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1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中学图书馆同一般图书馆相比
期刊
电化教育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传授知识,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再现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联系起来    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指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又由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块组成。《课标》指出:阅读科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总目标为五个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熏陶其对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  现状分
期刊
【摘要】 中职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其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中职德育不仅需要传授道德知识,还需要以公共生活为中心,向生活世界回归,注重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还需要道德体验的交流,并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特殊群体;中职德育;现状;理论认识;有效途径    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壮丽的日出”,人因道德而崇高。任何教育工作者,对德育的道理既懂也能讲,而且对德育都能评
期刊
【摘要】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交流分析发现:学生缺乏正确的认识、足够的学习兴趣、缺乏专任教师,课程安排不合理等原因致使教学效果不佳。提出:提高学生认识、学习兴趣、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合理设置课程,提高教学效果等对策。从而把医学伦理学教学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教学;分析原因;教学对策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院校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教学目
期刊
【摘要】中职新生的入学教育,在中职学生学习生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中职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本文从入学教育的意义、人学教育的内容及可实施的途径着手构建出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入学教育内容和可实施的途经,有效地解决了当前中职学校新生入学教育普遍存在的欠缺和不足。  【关键词】入学教育;中职学校入学教育;启智教育    一、入学教育及中职学校入学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期刊
静物的色彩写生,是绘画教学中了解掌握并运用色彩学造型的基本课程之一,是对绘画色彩的具体实践。由于静物放在那里,它是静止的,有一定的空间,便于我们去观察、分析、认识、研究和把握。因此,静物的色彩写生对初学者训练基本功、锻炼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理解色彩造型规律的最佳对象。  首先,让学生主动参与静物的放置,对教师安排这一堂课的课题设计有透澈的理解,掌握这一堂课的要求和意图。对于素描造型而言,要求表现出
期刊
现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其带来的后果是思想政治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进入新的时期以来,教学改革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思想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政治课教改的一些想法。    一、政治课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我们现在大
期刊
虽然瑞士是欧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上与我国有很大不同,但瑞士的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很多经验以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我们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瑞士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    瑞士非常重视教育和人力开发。九年义务教育后实行双轨制的教育制度,一条轨道是进学术高中学习,获得高中会考资格后进人大学或专科学校;另一条是通过学徒培训或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瑞士有着重视职
期刊
摘要 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班主任要担当的危岛也越来越多,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工作无小事。  关键词 嘴勤脚勤;爱生如子;自控能力;自育能力    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