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素质教育;探索创新;生活;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21—01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依据人的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个性为根本特征,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学习态度的转变。加强对学生品质教育,使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生活、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这也是素质教育对学生品质教育的要求。
一、学会做人
1. 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聪明才智,增添战胜不良思想观念的信心、勇气和力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道德修养。每个人都应当时刻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用高尚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另一方面学会做人要不断地学习、 观察、模仿教师、父母、优秀人物等,要看到每个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 “学会做人”是一种实践,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还应落实在行动上。应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学会学习
第一要有学习的自信心。 树立学习不难的思想。识字不难,阅读不难,说话写作不难。树立自信心,在学习中要不断显示“我能行。”第二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听讲的习惯。上课思想集中,专心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在倾听过程中捕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边听边思考。
三、学会探索创新
1.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在目前课堂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不放心,讲得多,讲得细,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探索。教师无休止的讲解和细问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被扼杀,更谈不上什么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焦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自主学习。
2. 赋于求异权力,让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发展。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有种特别强烈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求异思维功能。给孩子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3. 提供交流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创新。教育者应注意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归纳、分析、整理,把课堂变为一个活动室,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样一个活动中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互相交流的机会,这样才能碰撞出学生创新的火花。
4. 引导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创造。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他们往往较难掌握,光靠嘴上讲,学生根本不能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四、学会独立生活
学会生活应该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一个人只要心态健康,心理健全,他就会以满腔热情去拥抱生活,面对周围的一切环境,即使是面对非常不利被动的境况,也能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生存下来。学会生活应该不怕吃苦,扎实去做。只要不怕吃苦,认真去做,就一定能学会。就像当值日生打扫卫生,只要心中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信念,就一定能把卫生搞好。学会生活应在活动中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社会经验,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这种符合学生天性的学习使学生兴奋不已,他们在每项活动中都表现得十分出色。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去探究,用小观察、小实验来寻找科学答案,这是学习生活、探索生活的重要方法。学会生活更需要有爱心。包括热爱父母、热爱生活,只要投入爱心,就一定想办法做好事情。
五、学会消除心理障碍
素质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的主体作用,启迪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基础上,掌握诊治心理疾病的方法,扫除心理障碍,是中学生自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重要的心理素质。首先应该通过与他人比较、通过他人的评价以及心理测试等办法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其次,运用主动控制、换位思考、合理发泄等方法去排解心理疾患,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在配合《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的同时,逐步形成由“校心理辅导中心——校内各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学生”构成的学生心理问题监护体系,切实推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编辑:蔡扬宗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21—01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依据人的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个性为根本特征,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学习态度的转变。加强对学生品质教育,使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生活、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这也是素质教育对学生品质教育的要求。
一、学会做人
1. 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聪明才智,增添战胜不良思想观念的信心、勇气和力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道德修养。每个人都应当时刻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用高尚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另一方面学会做人要不断地学习、 观察、模仿教师、父母、优秀人物等,要看到每个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 “学会做人”是一种实践,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还应落实在行动上。应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学会学习
第一要有学习的自信心。 树立学习不难的思想。识字不难,阅读不难,说话写作不难。树立自信心,在学习中要不断显示“我能行。”第二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听讲的习惯。上课思想集中,专心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在倾听过程中捕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边听边思考。
三、学会探索创新
1.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在目前课堂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不放心,讲得多,讲得细,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探索。教师无休止的讲解和细问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被扼杀,更谈不上什么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焦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自主学习。
2. 赋于求异权力,让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发展。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有种特别强烈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求异思维功能。给孩子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3. 提供交流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创新。教育者应注意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归纳、分析、整理,把课堂变为一个活动室,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样一个活动中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互相交流的机会,这样才能碰撞出学生创新的火花。
4. 引导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创造。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他们往往较难掌握,光靠嘴上讲,学生根本不能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四、学会独立生活
学会生活应该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一个人只要心态健康,心理健全,他就会以满腔热情去拥抱生活,面对周围的一切环境,即使是面对非常不利被动的境况,也能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生存下来。学会生活应该不怕吃苦,扎实去做。只要不怕吃苦,认真去做,就一定能学会。就像当值日生打扫卫生,只要心中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信念,就一定能把卫生搞好。学会生活应在活动中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社会经验,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这种符合学生天性的学习使学生兴奋不已,他们在每项活动中都表现得十分出色。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去探究,用小观察、小实验来寻找科学答案,这是学习生活、探索生活的重要方法。学会生活更需要有爱心。包括热爱父母、热爱生活,只要投入爱心,就一定想办法做好事情。
五、学会消除心理障碍
素质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的主体作用,启迪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基础上,掌握诊治心理疾病的方法,扫除心理障碍,是中学生自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重要的心理素质。首先应该通过与他人比较、通过他人的评价以及心理测试等办法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其次,运用主动控制、换位思考、合理发泄等方法去排解心理疾患,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在配合《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的同时,逐步形成由“校心理辅导中心——校内各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学生”构成的学生心理问题监护体系,切实推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