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深处抚摸逝去的光阴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129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诗人将自己逝去的岁月当作观察与思考的目标时,他亲历的每一个孤独的瞬间、痛苦的遭遇开始以不同频率震颤,最终各种各样的痛苦在同一频段发酵,然后形成粮食或石头。正是在痛苦中,他意识到时间的深度,对“逝者如斯夫”的体认逐渐与生命融为一体。“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像一个谶语,或一束光,擦拭那些面容模糊的孤独瞬间,昭示了只能倒退着前进的道路与命运。“生活是在路上的死亡”,博尔赫斯以智性的方式认领了这一命运:“我写作是为了使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本期推荐的三首诗呈现了当代汉语诗人与自己的历史相遇时所看见的、所相信的和所珍惜的事物,以及如何看见、如何相信与如何珍惜。
  在阿未的《背影》中,“你必须”“你最好”“你不要”等句子充满劝诫意味,坚信对于过去应该采取的最好姿态:“你最好保持沉默,不回头也不辩解/不怯懦也不停留”。因为“尽量端正自己的身体/以保证背影的完整性”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对待过去的态度,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散发着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典气息。但并非真正做到了“不回头也不辩解”,诗人用“背影”这一被他者目光所构建的意象指称过去,恰恰说明在内心对过去难以做到淡然从容。对过去的理解建立在对沿途所遭遇的质疑、嫉恨与赞美相互缠绕的想象中:“靶子”这个意象表明了诗人不仅在质疑、嫉恨与谩骂中“为自己的每一根骨头补充钙质”,而且藉以获得往而不返之力量——一种源自儒家传统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自信与优越感;“镜子”意象则流露出几分欲使那些在“身后指手划脚的人”见贤思齐或者心生惭愧的抱负。这两个意象都具有某种不自足性,在自信中隐约可见儒家内圣外王的隐秘欲望,需要及物或及人来使世界生成并繁殖。因此,这首诗客观上揭示了个人面对自己历史的古典式态度:面对过去我们从不回头,荣辱不惊,但在内心却似乎总是频频回头和反复辩解。
  在陈宝全的《另有用意》中,早年经历过一次造成“几伤几残几死”的车祸,但唯独诗人毫发无损地活下来。这看似奇迹的遭遇,犹如坚硬的石头沉淀在诗人的生命中,将这唯一的幸存者卷入对人的存在本质的追问:“是我有着石头一样坚硬的壳/还是棉花一样击不透的软弱?”作为唯一能在其存在中领会自己存在的存在者,诗人拒绝承认那是奇迹。因为相信奇迹意味着对个体生命在世界中是一系列偶然及其后果的这一事实的认可,最终会使人面临坠入虚无深渊的危险。诗人选择相信“是人间,一定对我另有用意”,以此来确认自己是“在世界中的存在”。诗人拒绝承认偶然,通过相信自己会在人与物打交道之中“另有用意”找到生存的勇气与存在的意义。但早年经历的死亡恐惧并不因此消解,仍幽灵般在生活中盘旋。
  高若虹的《黄河滩上的一块石头》中,“石头”隐喻了往事的存在与存在方式:“像掀起黄土坐起来的那个人”,一度销声匿迹,但又死而复生。到底是什么使得已经化为石头的往事从记忆的河滩上浮出来呢?是人“从异乡长途跋涉来的 /走着走着就走累了”,忍住停下来回头张望?抑或其本身过于沉重,纵使长久的淹没和冲刷仍无法从记忆中彻底抹去?“看它凸凹不平 遍体创伤/一路经历了多少打击和碰撞”,情思的物化中饱含着对昔日艰难的回望与怜惜,并将诗人拉回已经过去但却历历在目的打工岁月。“一个只会喘气的蛇皮袋子”形象地写出彼时困窘与无奈。那些往事在岁月里沉淀为生命中凸凹不平的石头。这石头难以软化或打碎,诗人只能不时“陪它坐了一会”,想安慰几句又不知从何说起。它像个倔强的老朋友,石头般矗立着,“心事重重”但又不言不语,多少年后还让人“为它担心”。此一节极佳,跌宕蕴藉,余音袅袅。
  以上三首诗对待过往的不同态度呈现出三幅面孔——道德的、玄思的与情感的,表明了面对过去人们仍然面临俄耳甫斯式的困境:不能回头,但又忍不住回头。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客观世界是由自然物质构成的,如果再往细处辨析,则是由基本的化学元素构成的。而化学元素也构成人之存在的基本物质环境。个人存在的时空性决定了其存在的物质性基础。这是否意味着人的精神存在与物质元素之间也存在某种必然性联系呢?我想,是的。但是这种联系不是一种冰冷的、科学的理性联系,而是一种诗性的、想象性的、启示性的精神联系。换句话说,人的精神想象和意识空间存在某种基础性的“物质因”。在巴什拉看来
期刊
我写青春沦落的诗  (写不贞的诗)  写在窄长的房间中  被诗人奸污  被咖啡馆辞退街头的诗  我那冷漠的  再无怨恨的诗  (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我那没有人读的诗  正如一个故事的历史  我那失去骄傲  失去爱情的  (我那贵族的诗)  她,终会被农民娶走  她,就是我荒废的时日……[1]  (《手艺——和玛琳娜·茨维塔耶娃》,1973)  这是诗人多多开始诗歌创作不久后(1972年开始诗歌创
期刊
一  每一首诗的不完美构成了诗人及诗歌本身意义上的某些缺憾。这里指的是雷武铃的短作《夏季之歌》。或许标题有误导之嫌,因为不完美并不等于不好,而且,无论从美学还是语言的角度看,带缺憾的作品,有时反而能带来更多的个性和启发。《夏季之歌》是雷武铃的少作,全诗如下:  上午和下午手拉着手,一起  步入夜晚。  在港口、夜市、公园  和海鲜街,  紫色、黄色的李子手拉着手睡在三座城市的箩筐里。  围墙间的路
期刊
关于诗歌创作心理动机,唐代诗人韩愈说“不平则鸣”,西方的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则说“愤怒出诗人”。但与愤怒这种壮烈感情相反的寂寞,也能催生诗情。李白不是说过“古来圣贤皆寂寞”么!杜甫也说“寂寞壮心惊”,陆游觉得连老天都同情寂寞的人(“天公怜寂寞”),所以,说“寂寞出诗人”也不为过吧!古往今来,那些最伟大的诗人,多用优美的诗句状写他们寂寥的情怀。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写他夜半醒来
期刊
花语:霍老师好!您是“70后”诗歌批评家中名声最响、著述最丰、研究和批评最为勤奋、最活跃的一位,能为您做这次访谈,深感荣幸!您出过专著《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作为一部系统、深入、全面考察中国70后先锋诗歌的断代史,它综合性地呈现了与70后一代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史、思想史、灵魂史和诗歌发展史。请问:当时您是出于什么考虑出这样一部专著的?在当今诗坛,您眼中最出色的70后诗人有哪些?70后、8
期刊
徐玉诺是文学研究会早期重要成员,也是“五四”白话诗运动中的一位勇于探索的青年诗人。他的早期诗歌(20世纪20年代)创作以个人日常生活的情感为基础,用写真实的方法践行着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创作理念,高度关注在特殊的年代,中原人民在兵灾匪祸之下的艰难生存状态。同时,在写真实的前提下,也采用象征等写作手法展现真实的社会现实,反应深沉的个人情感。  一  徐玉诺在诗歌创作上积极实践着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
期刊
2011年元旦,我在香港,住在浅水湾。香港诗人犁青得知,就和夫人卡桑来看我。犁青还是带着他的招牌式微笑。他的外貌很像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简直可以乱真。尤其是这微笑,就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几年不见,“西哈努克”老了,动作略感迟缓,听力越加不行,戴着助听器也只能勉强交流了。我想起学术大师钱钟书的一句话:“眼光放远,万事皆悲。”但是犁青也“悲”得早了一点,他离八十岁还有两年呢。夫人卡桑是新加坡人,但是汉
期刊
一  多多(栗世征,1951-)的诗集《诺言》收录了诗人1972-2012年的诗作,按时间顺序分为“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来”四个部分。假如按照通例,要对诗人的创作进行分期,那么,我将其分为三个时期:70年代是早期,也是诗人的学习和成长时期;80年代至2004年多多回国,可以看作中期,也是诗人的创作完全成熟、创作量最大的时期,其中又可分为前后两段即出国的前与后;2004
期刊
现代河南作家群中,徐玉诺(1894—1958)是为全国瞩目最早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其文学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在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1922年和1925年是他创作的高产期。  一般认为,徐玉诺的诗歌成就高于小说和杂文的成就。叶圣陶为其写了万言长篇评论《玉诺的诗》,称《玉诺的诗》有“奇妙的表现力、微美的思想、绘画一般的技术和吸引人心的句调”,[1]此外瞿秋白、郑振铎、朱自清、闻一多等人,
期刊
读向以鲜《我的孔子》,感觉很独特。这部作品在选材、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上,都表现出个性。可以概括为:文化的肉身、哲学的灵魂、史的因由、事的展开、诗性的情怀、敏捷的语言。思接千载而与时不“隔”,是一部很耐读的好作品。  所谓文化的肉身,是指这部诗集,首先是一个文化的选材,依据于儒学先圣,依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没有熟读经史,没有研究儒学的功底,肯定就不可能做这样的选择。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