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诗人将自己逝去的岁月当作观察与思考的目标时,他亲历的每一个孤独的瞬间、痛苦的遭遇开始以不同频率震颤,最终各种各样的痛苦在同一频段发酵,然后形成粮食或石头。正是在痛苦中,他意识到时间的深度,对“逝者如斯夫”的体认逐渐与生命融为一体。“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像一个谶语,或一束光,擦拭那些面容模糊的孤独瞬间,昭示了只能倒退着前进的道路与命运。“生活是在路上的死亡”,博尔赫斯以智性的方式认领了这一命运:“我写作是为了使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本期推荐的三首诗呈现了当代汉语诗人与自己的历史相遇时所看见的、所相信的和所珍惜的事物,以及如何看见、如何相信与如何珍惜。
在阿未的《背影》中,“你必须”“你最好”“你不要”等句子充满劝诫意味,坚信对于过去应该采取的最好姿态:“你最好保持沉默,不回头也不辩解/不怯懦也不停留”。因为“尽量端正自己的身体/以保证背影的完整性”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对待过去的态度,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散发着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典气息。但并非真正做到了“不回头也不辩解”,诗人用“背影”这一被他者目光所构建的意象指称过去,恰恰说明在内心对过去难以做到淡然从容。对过去的理解建立在对沿途所遭遇的质疑、嫉恨与赞美相互缠绕的想象中:“靶子”这个意象表明了诗人不仅在质疑、嫉恨与谩骂中“为自己的每一根骨头补充钙质”,而且藉以获得往而不返之力量——一种源自儒家传统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自信与优越感;“镜子”意象则流露出几分欲使那些在“身后指手划脚的人”见贤思齐或者心生惭愧的抱负。这两个意象都具有某种不自足性,在自信中隐约可见儒家内圣外王的隐秘欲望,需要及物或及人来使世界生成并繁殖。因此,这首诗客观上揭示了个人面对自己历史的古典式态度:面对过去我们从不回头,荣辱不惊,但在内心却似乎总是频频回头和反复辩解。
在陈宝全的《另有用意》中,早年经历过一次造成“几伤几残几死”的车祸,但唯独诗人毫发无损地活下来。这看似奇迹的遭遇,犹如坚硬的石头沉淀在诗人的生命中,将这唯一的幸存者卷入对人的存在本质的追问:“是我有着石头一样坚硬的壳/还是棉花一样击不透的软弱?”作为唯一能在其存在中领会自己存在的存在者,诗人拒绝承认那是奇迹。因为相信奇迹意味着对个体生命在世界中是一系列偶然及其后果的这一事实的认可,最终会使人面临坠入虚无深渊的危险。诗人选择相信“是人间,一定对我另有用意”,以此来确认自己是“在世界中的存在”。诗人拒绝承认偶然,通过相信自己会在人与物打交道之中“另有用意”找到生存的勇气与存在的意义。但早年经历的死亡恐惧并不因此消解,仍幽灵般在生活中盘旋。
高若虹的《黄河滩上的一块石头》中,“石头”隐喻了往事的存在与存在方式:“像掀起黄土坐起来的那个人”,一度销声匿迹,但又死而复生。到底是什么使得已经化为石头的往事从记忆的河滩上浮出来呢?是人“从异乡长途跋涉来的 /走着走着就走累了”,忍住停下来回头张望?抑或其本身过于沉重,纵使长久的淹没和冲刷仍无法从记忆中彻底抹去?“看它凸凹不平 遍体创伤/一路经历了多少打击和碰撞”,情思的物化中饱含着对昔日艰难的回望与怜惜,并将诗人拉回已经过去但却历历在目的打工岁月。“一个只会喘气的蛇皮袋子”形象地写出彼时困窘与无奈。那些往事在岁月里沉淀为生命中凸凹不平的石头。这石头难以软化或打碎,诗人只能不时“陪它坐了一会”,想安慰几句又不知从何说起。它像个倔强的老朋友,石头般矗立着,“心事重重”但又不言不语,多少年后还让人“为它担心”。此一节极佳,跌宕蕴藉,余音袅袅。
以上三首诗对待过往的不同态度呈现出三幅面孔——道德的、玄思的与情感的,表明了面对过去人们仍然面临俄耳甫斯式的困境:不能回头,但又忍不住回头。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
本期推荐的三首诗呈现了当代汉语诗人与自己的历史相遇时所看见的、所相信的和所珍惜的事物,以及如何看见、如何相信与如何珍惜。
在阿未的《背影》中,“你必须”“你最好”“你不要”等句子充满劝诫意味,坚信对于过去应该采取的最好姿态:“你最好保持沉默,不回头也不辩解/不怯懦也不停留”。因为“尽量端正自己的身体/以保证背影的完整性”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对待过去的态度,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散发着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典气息。但并非真正做到了“不回头也不辩解”,诗人用“背影”这一被他者目光所构建的意象指称过去,恰恰说明在内心对过去难以做到淡然从容。对过去的理解建立在对沿途所遭遇的质疑、嫉恨与赞美相互缠绕的想象中:“靶子”这个意象表明了诗人不仅在质疑、嫉恨与谩骂中“为自己的每一根骨头补充钙质”,而且藉以获得往而不返之力量——一种源自儒家传统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自信与优越感;“镜子”意象则流露出几分欲使那些在“身后指手划脚的人”见贤思齐或者心生惭愧的抱负。这两个意象都具有某种不自足性,在自信中隐约可见儒家内圣外王的隐秘欲望,需要及物或及人来使世界生成并繁殖。因此,这首诗客观上揭示了个人面对自己历史的古典式态度:面对过去我们从不回头,荣辱不惊,但在内心却似乎总是频频回头和反复辩解。
在陈宝全的《另有用意》中,早年经历过一次造成“几伤几残几死”的车祸,但唯独诗人毫发无损地活下来。这看似奇迹的遭遇,犹如坚硬的石头沉淀在诗人的生命中,将这唯一的幸存者卷入对人的存在本质的追问:“是我有着石头一样坚硬的壳/还是棉花一样击不透的软弱?”作为唯一能在其存在中领会自己存在的存在者,诗人拒绝承认那是奇迹。因为相信奇迹意味着对个体生命在世界中是一系列偶然及其后果的这一事实的认可,最终会使人面临坠入虚无深渊的危险。诗人选择相信“是人间,一定对我另有用意”,以此来确认自己是“在世界中的存在”。诗人拒绝承认偶然,通过相信自己会在人与物打交道之中“另有用意”找到生存的勇气与存在的意义。但早年经历的死亡恐惧并不因此消解,仍幽灵般在生活中盘旋。
高若虹的《黄河滩上的一块石头》中,“石头”隐喻了往事的存在与存在方式:“像掀起黄土坐起来的那个人”,一度销声匿迹,但又死而复生。到底是什么使得已经化为石头的往事从记忆的河滩上浮出来呢?是人“从异乡长途跋涉来的 /走着走着就走累了”,忍住停下来回头张望?抑或其本身过于沉重,纵使长久的淹没和冲刷仍无法从记忆中彻底抹去?“看它凸凹不平 遍体创伤/一路经历了多少打击和碰撞”,情思的物化中饱含着对昔日艰难的回望与怜惜,并将诗人拉回已经过去但却历历在目的打工岁月。“一个只会喘气的蛇皮袋子”形象地写出彼时困窘与无奈。那些往事在岁月里沉淀为生命中凸凹不平的石头。这石头难以软化或打碎,诗人只能不时“陪它坐了一会”,想安慰几句又不知从何说起。它像个倔强的老朋友,石头般矗立着,“心事重重”但又不言不语,多少年后还让人“为它担心”。此一节极佳,跌宕蕴藉,余音袅袅。
以上三首诗对待过往的不同态度呈现出三幅面孔——道德的、玄思的与情感的,表明了面对过去人们仍然面临俄耳甫斯式的困境:不能回头,但又忍不住回头。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