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美教育优化美术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堂教学本身是艺术的教学,而艺术的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如果教师能细心寻求,深入钻研,精心设计,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美的情境,插上美的翅膀,实现美的创造,那么优化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将成为必然的结果。本文就围绕“营造美术课堂教学之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谈谈我的一些浅见。
  
  一、巧设情境之美
  
  课堂情境是对师生双方的一种刺激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理论,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于自然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在有意、无意间感受情境之美。
  1、巧设课堂环境,营造教学氛围
  浓郁、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种体验,当你全神贯注地欣赏一幅作品时,画面的内容、色彩等深深地吸引着你,画的灵性、精华使你心灵上感到震撼,此事,你就会产生想绘画的冲动和欲望。这是因为特定的情境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心理,感染人的情绪,使人产生极大的想做这件事的欲望和动力。利用这一点,我在美术教学时注意对教学环境的布置。如:把画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展览馆,在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绘画、工艺、雕刻和学生自己的作品。有时会根据课的内容创设情境,以突出重点。如:在工艺课上,适当多摆些工艺作品,挂些工艺制作示意图等。对于桌、椅的摆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是列队式的,有时是合作式的,有时是长龙式的等,让学生时常有新鲜感。有了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沐浴在艺术的海洋里,受到美的感染,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2、巧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康定斯基曾将绘画和音乐做出了精彩的描述:“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学生的心灵。随着音乐拨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拨动学生的心弦,加深认识,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利于导行。所以我在美术课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音乐情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在教学《我们的校园》一课时,先让学生听一段欢快的音乐,再听各种读书声、嬉笑声、玩闹声、叫好声等,学生边听边沉醉,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室里同学们认真上课,书声琅琅;操场上做游戏,踢足球;花园里彩蝶翩翩,小鸟歌唱等。学生创作出的作品内容丰富,色彩明亮具有节奏感;在创作形式上不拘一格,有拼贴的、绘画的、线描的、还有立体式的制作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它能使学生一次次地积累美感经验,促使学生的感官直觉发展到比较精微、比较敏感的程度,学生一听到音乐就会感觉到某种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脑里就会出现色彩斑斓的画面。
  
  二、追求语言之美
  
  1、追求语言的“精”。
  语言的“精”是指语言的逻辑严谨,简洁明了。墨子曾对他的学生子禽说:“多余的废话就像池塘的蛙声、树上的蝉鸣一样.人们或者不理会它,或者讨厌它,而雄鸡啼晓,寥寥几声,却能引人注意。”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用最少的话来说明最多的问题,如:在教学《美丽的蝴蝶》一课,当折完蝴蝶后提问:“现在,我们的蝴蝶漂亮了吗?为什么不漂亮?该怎么办?”通过简单的三个问题,达到了蝴蝶从折形到装饰的过渡,也让学生思维得到了训练。当然不仅问题的设计语言要精炼,课堂的小结和总结等也贵在“精”字。
  2、追求语言的“情”
  语言的“情”是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激情,具有节奏感,富有感情色彩,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兴奋,从而才能吸引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准确地理解判析问题,全神贯注地回答问题。因此,教师的语言要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效果。另外,教师语言的“情”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和肯定上。老师表扬、鼓励的话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教学的最有效方法。在课堂中力求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情趣,运用巧妙的表扬。鼓励的语言,达到“以情动人”。
  
  三、展现创造之美
  
  1、激发创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动力.也是创造的基础。日本一位教育学家说:“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学生要进行绘画创作,教师的启发引导非常重要,但灵活、新奇的作画方式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通常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的一个个独立的创作个体,个体在创作过程中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而美术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游戏,教师应尝试打破常规,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快乐和新奇中表现创造,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启发创造的思维。
  创造思维的显著特点是思路具有多向性,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出大量的变异见解,它是创造的关键。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善于突破,善于创造性地设想和假设,以实现敢想和标新立异;实现创造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语文课堂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功能的单一性已经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而多元性评价则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容纳学生不同而合理的认识,允许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建构生成新的知识。多元性课堂评价拒绝“唯一标准”,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绝“唯一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因此具有创新精神的多元性课程评价必然逐渐取代传统的单一性评价。  一、评价的主体。让课堂充满和谐  1、以“学生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购物天堂"、"美食天堂"的美誉与香港渐行渐远。虽然内地访港游客入境人次共有47.2万,按年升7%,但访港的内地旅行团则锐降至每日仅约170团
在我工作的字眼里,"爱学生"使用的最多。连我的儿子都对我的许多学生产生了妒忌。但是,对学生的爱却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把课堂的主角地位还给了学生,就是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实现生命价值的舞台。因此,数学课堂理应是精彩洋溢的、智慧飞扬的和富有创意的的,数学课堂同样可以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诗意的芳香。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富有诗意呢?  一、适时“放手’,_一课堂是精彩的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这是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一堂课的片段,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师:
目前,“做中学”在很多幼儿园都采用了;“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验证——记录和描述——结果与讨论”,这么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    一、关于课前准备  材料提供恰当与否,是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基础。首先,要考虑环境材料的提供。幼儿的学习与成人不同,他们必须通过直接接触,充分
汉字作为一项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人们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字呢?我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1、书法故事、激发兴趣。  我国的文字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六千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书法艺术灿烂辉煌,名家辈出。其中不少书法家都是从小开始练习写字,并在不断的学习中领悟要领,掌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