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高中地理中包含许多地理规律、地理过程、地理现象以及地理景观,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针对地理现象进行直观的展示,针对地理过程进行形象的演示,并且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刺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技术;措施
尽管抽象思维开始在高中生的认知心理中占据主导位置,然而高中的抽象思维在较大层面上仍然属于经验性质的,通常还需要感性的、形象的、直观的以及具体的经验支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高中地理中的抽象知识形象化,使得理论与现实进行充分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理解地理知识。新形势下,不断优化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进程,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高中地理课堂,是一个值得广大高中地理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构建趣味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展示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地理信息资料,构建趣味、生动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多种感官产生冲击,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在进行“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分”教学,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内容非常多,并且较为琐碎,仅仅通过一节课时的教学,往往难以有效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许多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显然违背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个我国行政区划的Flash的动画课件,将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分制作成拼图游戏,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参与拼图游戏。通过创建趣味性十足的游戏情境,能够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活跃的游戏过程中,有效掌握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分”的相关知识。又比如,在进行“欧洲西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段有关欧洲西部国家城市与自然风景的视频,通过解说、音乐以及画面的多重刺激,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教师再进行新课导入,能够将学生的精力快速集中到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构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創新思维
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进程以及对应的地理环境,同时能够针对地理图像进行有效的缩小、放大。基于多媒体技术在直观教学方面的优势,高中地理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构建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推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介绍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时,可以在教学导入阶段播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视频,然后再利用动画模拟“地上河”的产生历程。如此,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地上河是因为河流泥沙淤积引发的,同时通过联系第一段视频,了解到黄河下游河流泥沙淤积主要是因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所引发,并且通过观看动画模拟视频,能够直观的了解地上河具体的产生历程。这个时候,教师再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地上河仅仅是在黄河下游形成,而并非在中游就形成?学生通过联系多媒体课件与教材,通过深入的思考以后就能够得出,因为黄河下游河道变宽,坡度逐渐变缓,流速也开始减慢,大量的泥沙开始沉积在河底,导致河床不断被抬高,最终形成“地上河”。而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又能够联系到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相对较少,流域面积狭小。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紧密围绕多媒体展示的情境来进行观察,通过教师的点拨发现问题,思考讨论以后得出答案,然后再进行有效的拓展,实现从感知认识朝着理性认识的转化,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散。
三、利用多媒体展示突破教学难点
地理学习的进程实质上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想认识的转变进程。高中地理教材当中蕴藏着许多不易想象、非常抽象的难点与重点知识内容。而这些抽象的地理过程与地理现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插图与挂图为主,因为难以有效展示地理事物的运动历程,再加上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内容,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来针对地理现象、地理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化不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顺利突破教学的难点内容。
三圈环流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知识之一,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通过地球仪、示意图以及板画进行结合演示来进行,然而因为学生抽象思维有所欠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若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知识点内容,这样不仅节约了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时间,也能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印象;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可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知识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比如,在进行“地球运动”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教学,教师可以先设计一副针对地球公转与自转进行模拟的旋转片,将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太阳高度角的数值变化、两极的极昼和极夜现象等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利用投影演示的模式直观、形象的进行展示,使得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在潜移默化的进程中,教学难点与重点自然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让枯燥、单调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生动,这样可增强高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进行更为主动、积极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进行充分的整合,在教学的进程中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恒.汝南县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现状及其优化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89-93.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技术;措施
尽管抽象思维开始在高中生的认知心理中占据主导位置,然而高中的抽象思维在较大层面上仍然属于经验性质的,通常还需要感性的、形象的、直观的以及具体的经验支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高中地理中的抽象知识形象化,使得理论与现实进行充分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理解地理知识。新形势下,不断优化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进程,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高中地理课堂,是一个值得广大高中地理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构建趣味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展示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地理信息资料,构建趣味、生动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多种感官产生冲击,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在进行“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分”教学,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内容非常多,并且较为琐碎,仅仅通过一节课时的教学,往往难以有效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许多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显然违背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个我国行政区划的Flash的动画课件,将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分制作成拼图游戏,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参与拼图游戏。通过创建趣味性十足的游戏情境,能够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活跃的游戏过程中,有效掌握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分”的相关知识。又比如,在进行“欧洲西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段有关欧洲西部国家城市与自然风景的视频,通过解说、音乐以及画面的多重刺激,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教师再进行新课导入,能够将学生的精力快速集中到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构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創新思维
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进程以及对应的地理环境,同时能够针对地理图像进行有效的缩小、放大。基于多媒体技术在直观教学方面的优势,高中地理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构建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推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介绍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时,可以在教学导入阶段播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视频,然后再利用动画模拟“地上河”的产生历程。如此,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地上河是因为河流泥沙淤积引发的,同时通过联系第一段视频,了解到黄河下游河流泥沙淤积主要是因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所引发,并且通过观看动画模拟视频,能够直观的了解地上河具体的产生历程。这个时候,教师再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地上河仅仅是在黄河下游形成,而并非在中游就形成?学生通过联系多媒体课件与教材,通过深入的思考以后就能够得出,因为黄河下游河道变宽,坡度逐渐变缓,流速也开始减慢,大量的泥沙开始沉积在河底,导致河床不断被抬高,最终形成“地上河”。而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又能够联系到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相对较少,流域面积狭小。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紧密围绕多媒体展示的情境来进行观察,通过教师的点拨发现问题,思考讨论以后得出答案,然后再进行有效的拓展,实现从感知认识朝着理性认识的转化,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散。
三、利用多媒体展示突破教学难点
地理学习的进程实质上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想认识的转变进程。高中地理教材当中蕴藏着许多不易想象、非常抽象的难点与重点知识内容。而这些抽象的地理过程与地理现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插图与挂图为主,因为难以有效展示地理事物的运动历程,再加上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内容,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来针对地理现象、地理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化不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顺利突破教学的难点内容。
三圈环流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知识之一,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是通过地球仪、示意图以及板画进行结合演示来进行,然而因为学生抽象思维有所欠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若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知识点内容,这样不仅节约了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时间,也能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印象;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可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知识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比如,在进行“地球运动”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教学,教师可以先设计一副针对地球公转与自转进行模拟的旋转片,将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太阳高度角的数值变化、两极的极昼和极夜现象等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利用投影演示的模式直观、形象的进行展示,使得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在潜移默化的进程中,教学难点与重点自然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让枯燥、单调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生动,这样可增强高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进行更为主动、积极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进行充分的整合,在教学的进程中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恒.汝南县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现状及其优化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