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05例,均于治疗前纤维胃镜检查确诊。胃溃疡4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复合性溃疡12例。中医辨证分型:①肝气犯胃证28例。②肝胃郁热证31例。③瘀血停滞证11例。④脾胃虚寒证35例。临床分组:105例患者按2:1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中,男52例,女18例;年龄16~65岁,平均32.5岁;病程1~34年。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4例,复合性溃疡8例;肝胃不和证19例,脾胃湿热证23例,气滞血瘀证6例,脾胃虚寒证22例。对照组35例中男28例,女7例;年龄17~63岁,平均34岁,病程1~30年。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复合性溃疡4例;肝胃不和证9例,脾胃湿热8例,气滞血瘀证5例,脾胃虚寒证13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在溃疡病患者检出.pylori的情况下,应首选抗p根治方案,推荐铋剂,质子泵抑制剂或2受体阻滞剂加1种或2种抗生素构成三联疗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①肝气犯胃证,治宜疏肝理气,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若疼痛较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孕妇慎用)加强理气止痛,嗳气较频者可加沉香、旋复花以顺气降逆。②肝胃郁热证,治宜疏肝泄热和胃,化肝煎为主方,重用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萸辛以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投药慎香燥,可选用香橼、佛手、绿萼梅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③瘀血停滞证,治宜活血化瘀,实证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大黄、甘草;虚证可用调营敛肝饮,血不止可加三七、白及以化瘀止血,若属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以温脾摄血,如出血为阴虚血热,当加沙参、生地等滋阴凉血止血,若失血日久可用归脾汤健脾养心,益气补血。④脾胃虚寒证,治以温中健脾,黄芪建中汤为主方,若泛酸者可加吴茱萸暖肝温胃以制酸,另可再加乌贼骨,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干姜、陈皮、半夏、茯苓等以温胃化软,如寒胜而痛甚,呕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建立中气,或理中丸以温中散寒,中阳得运,则寒邪自散,诸症悉除。
结果
治疗组消化性溃疡70例,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4例,复合性溃疡8例,治愈54例(77%),有效14例(20%),无效2例(3%),总有效率97%;对照组35例,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复合性溃疡4例,治愈19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经统计学处理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Ρ<0.05)。治疗组中有14例患者随访2~3年,仅1例复发,复发率7%,对照组同时随访10例患者,有4例复发,复发率44%,其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讨论
消化性溃疡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证”等范畴,多由于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外感寒邪,内客于胃,郁久化热,寒热错杂;或情志所伤,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或脾胃虚寒,胃阴亏虚;或久病瘀血,阻滞胃络,而致脾胃(气阴)亏虚,湿热内蕴,气机失调,瘀血阻络,内疡乃生。笔者据此采用在西药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加服中药汤剂,不仅近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并远期疗效亦十分满意,未见不良反应且复发率低。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乌贼骨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中和胃酸;黄连、黄苓等中药对p有抑制作用;三七、白及等有化瘀止血作用;甘草能缓解平滑肌痉挛,抑制胃酸分泌,所含有的甘草次酸促进溃疡愈合,白芍能抑制胃肠蠕动,以解痉止痛,与甘草合用有明显协同作用;黄芪通过促进血中前列腺素合成,进而起到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的双重作用;蒲公英可保护和修复胃肠黏膜等。中草药能平稳地改善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故中西药结合治疗相得益彰,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2003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05例,均于治疗前纤维胃镜检查确诊。胃溃疡4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复合性溃疡12例。中医辨证分型:①肝气犯胃证28例。②肝胃郁热证31例。③瘀血停滞证11例。④脾胃虚寒证35例。临床分组:105例患者按2:1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中,男52例,女18例;年龄16~65岁,平均32.5岁;病程1~34年。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4例,复合性溃疡8例;肝胃不和证19例,脾胃湿热证23例,气滞血瘀证6例,脾胃虚寒证22例。对照组35例中男28例,女7例;年龄17~63岁,平均34岁,病程1~30年。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复合性溃疡4例;肝胃不和证9例,脾胃湿热8例,气滞血瘀证5例,脾胃虚寒证13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在溃疡病患者检出.pylori的情况下,应首选抗p根治方案,推荐铋剂,质子泵抑制剂或2受体阻滞剂加1种或2种抗生素构成三联疗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①肝气犯胃证,治宜疏肝理气,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若疼痛较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孕妇慎用)加强理气止痛,嗳气较频者可加沉香、旋复花以顺气降逆。②肝胃郁热证,治宜疏肝泄热和胃,化肝煎为主方,重用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萸辛以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投药慎香燥,可选用香橼、佛手、绿萼梅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③瘀血停滞证,治宜活血化瘀,实证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大黄、甘草;虚证可用调营敛肝饮,血不止可加三七、白及以化瘀止血,若属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以温脾摄血,如出血为阴虚血热,当加沙参、生地等滋阴凉血止血,若失血日久可用归脾汤健脾养心,益气补血。④脾胃虚寒证,治以温中健脾,黄芪建中汤为主方,若泛酸者可加吴茱萸暖肝温胃以制酸,另可再加乌贼骨,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干姜、陈皮、半夏、茯苓等以温胃化软,如寒胜而痛甚,呕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建立中气,或理中丸以温中散寒,中阳得运,则寒邪自散,诸症悉除。
结果
治疗组消化性溃疡70例,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4例,复合性溃疡8例,治愈54例(77%),有效14例(20%),无效2例(3%),总有效率97%;对照组35例,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复合性溃疡4例,治愈19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经统计学处理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Ρ<0.05)。治疗组中有14例患者随访2~3年,仅1例复发,复发率7%,对照组同时随访10例患者,有4例复发,复发率44%,其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讨论
消化性溃疡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证”等范畴,多由于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或外感寒邪,内客于胃,郁久化热,寒热错杂;或情志所伤,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或脾胃虚寒,胃阴亏虚;或久病瘀血,阻滞胃络,而致脾胃(气阴)亏虚,湿热内蕴,气机失调,瘀血阻络,内疡乃生。笔者据此采用在西药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加服中药汤剂,不仅近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并远期疗效亦十分满意,未见不良反应且复发率低。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乌贼骨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中和胃酸;黄连、黄苓等中药对p有抑制作用;三七、白及等有化瘀止血作用;甘草能缓解平滑肌痉挛,抑制胃酸分泌,所含有的甘草次酸促进溃疡愈合,白芍能抑制胃肠蠕动,以解痉止痛,与甘草合用有明显协同作用;黄芪通过促进血中前列腺素合成,进而起到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的双重作用;蒲公英可保护和修复胃肠黏膜等。中草药能平稳地改善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故中西药结合治疗相得益彰,效果较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