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先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少先队辅导员是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先队员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在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团结、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团四川省委始终坚持全团带队,尤其是在队伍建设上敢下深水,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抓,从“选、管、育、聚、留”5个方面同发力,努力推进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择优选人,配齐配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选任少先队辅导员,从市(州)团委书记中遴选出1名工作能力突出、从事少先队工作意愿强烈的同志担任省级少先队总辅导员;从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中选拔4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同志担任省级执行总辅;从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聘请1名同志任省级兼职总辅导员;推动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全面配齐少先队总辅,全省所有中小学全面配齐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不断优化完善少先队辅导员结构,聘请优秀党员、团员、青联委员、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担任校外辅导员。全省共选聘校外辅导员661名,为中小学少先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攀枝花市大河中学校外辅导员李德,积极讲授“两史三爱”和三线精神,已为学生上辅导课超过100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万余人次。
制度管人,优化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机制。建立团教协作督导考核机制,将少先队工作纳入省政府教育督导范围,将“三大制度性文件”中的重要指标写入“2020年对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地督导检查”指标,将“三大制度性文件”单列为全省中小学党建督导考核内容,推动各市(州)少先队工作纳入当地中小学党建督导考核,不断强化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制定少先队辅导员联系机制,对标逗硬落实“六个是不是”要求,明确提出团省委班子成员、部室负责同志赴基层调研均要覆盖少先队工作,全省上下形成“少先队工作逢會必讲、逢点必看、逢看必问”的工作常态。
项目育人,提升少先队辅导员专业能力。为切实增强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联合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社厅、团重庆市委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辅导员能力素质大赛”,通过市(州)初赛,各经济区半决赛,省级总决赛的形式,全面建立辅导员培训机制,协调四川省教育厅将其纳入“国培计划”,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2020年累计开展培训6000余场,覆盖少先队辅导员14万余名。开展少先队工作课题项目申报评审,围绕少先队改革、少先队“三个时代性课题”等主题立项103项,推动组织领导、科研创新、教育教学等多维度能力提升。着力培育少先队辅导员后备力量,联合四川师范大学,面向小学教育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少先队思想意识教育与组织活动设计”课程。
政策聚人,畅通少先队辅导员成长通道。着力为少先队辅导员在成长发展、职业晋升上与教育体系内其他群体享有平等机会,与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教育厅联合出台《关于做好四川省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审有关工作的通知》,实现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审深度“破冰”,将“少先队活动课”单设,明确两个“同等对待”:少先队辅导员申报职称时,其基本资格条件、破格申报条件、正常申报条件、考评条件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申报者同等对待;少先队教育工作、少先队活动课程及其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工作量、工作质量,与中小学教师在其他学科教学方面所取得相应成果同等对待。
待遇留人,健全少先队辅导员激励体系。做好少先队辅导员物质保障的同时,着力增强相关政治待遇,更好激励少先队辅导员立足岗位、履行使命。在2020年度“两红两优”评选中,严格落实“不少于10%的评优比例向基层辅导员倾斜”的要求,全省共有30名少先队辅导员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占比19%;1名中队辅导员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23名少先队工作者当选新一届省、市青联委员。在青少年事业发展专项经费中,团省委专门安排不低于四分之一的经费用于少先队工作,并要求市(州)团委将团费支持少先队工作的比例从10%提高到20%。2020年度团四川省委将该专项团费集中用于全省少先队重点工作。引领少年儿童树立制度自信,通过生活感悟、历史对比、国际比较等形象的方法,让少年儿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进心田。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依托首批红领巾志愿服务点,通过红领巾志愿者的讲述,让少年儿童接受革命文化熏陶。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想内容融入课程中,突出典型引路,通过对革命领袖、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讲述,引导少年儿童崇尚先进、见贤思齐。将规范少先队基础队务等资料制作成21期“红领巾云课堂”,为辅导员上好队课提供内容支撑。
择优选人,配齐配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选任少先队辅导员,从市(州)团委书记中遴选出1名工作能力突出、从事少先队工作意愿强烈的同志担任省级少先队总辅导员;从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中选拔4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同志担任省级执行总辅;从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聘请1名同志任省级兼职总辅导员;推动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全面配齐少先队总辅,全省所有中小学全面配齐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不断优化完善少先队辅导员结构,聘请优秀党员、团员、青联委员、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担任校外辅导员。全省共选聘校外辅导员661名,为中小学少先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攀枝花市大河中学校外辅导员李德,积极讲授“两史三爱”和三线精神,已为学生上辅导课超过100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万余人次。
制度管人,优化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机制。建立团教协作督导考核机制,将少先队工作纳入省政府教育督导范围,将“三大制度性文件”中的重要指标写入“2020年对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地督导检查”指标,将“三大制度性文件”单列为全省中小学党建督导考核内容,推动各市(州)少先队工作纳入当地中小学党建督导考核,不断强化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制定少先队辅导员联系机制,对标逗硬落实“六个是不是”要求,明确提出团省委班子成员、部室负责同志赴基层调研均要覆盖少先队工作,全省上下形成“少先队工作逢會必讲、逢点必看、逢看必问”的工作常态。
项目育人,提升少先队辅导员专业能力。为切实增强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联合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社厅、团重庆市委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辅导员能力素质大赛”,通过市(州)初赛,各经济区半决赛,省级总决赛的形式,全面建立辅导员培训机制,协调四川省教育厅将其纳入“国培计划”,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2020年累计开展培训6000余场,覆盖少先队辅导员14万余名。开展少先队工作课题项目申报评审,围绕少先队改革、少先队“三个时代性课题”等主题立项103项,推动组织领导、科研创新、教育教学等多维度能力提升。着力培育少先队辅导员后备力量,联合四川师范大学,面向小学教育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少先队思想意识教育与组织活动设计”课程。
政策聚人,畅通少先队辅导员成长通道。着力为少先队辅导员在成长发展、职业晋升上与教育体系内其他群体享有平等机会,与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教育厅联合出台《关于做好四川省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审有关工作的通知》,实现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审深度“破冰”,将“少先队活动课”单设,明确两个“同等对待”:少先队辅导员申报职称时,其基本资格条件、破格申报条件、正常申报条件、考评条件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申报者同等对待;少先队教育工作、少先队活动课程及其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工作量、工作质量,与中小学教师在其他学科教学方面所取得相应成果同等对待。
待遇留人,健全少先队辅导员激励体系。做好少先队辅导员物质保障的同时,着力增强相关政治待遇,更好激励少先队辅导员立足岗位、履行使命。在2020年度“两红两优”评选中,严格落实“不少于10%的评优比例向基层辅导员倾斜”的要求,全省共有30名少先队辅导员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占比19%;1名中队辅导员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23名少先队工作者当选新一届省、市青联委员。在青少年事业发展专项经费中,团省委专门安排不低于四分之一的经费用于少先队工作,并要求市(州)团委将团费支持少先队工作的比例从10%提高到20%。2020年度团四川省委将该专项团费集中用于全省少先队重点工作。引领少年儿童树立制度自信,通过生活感悟、历史对比、国际比较等形象的方法,让少年儿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进心田。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依托首批红领巾志愿服务点,通过红领巾志愿者的讲述,让少年儿童接受革命文化熏陶。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想内容融入课程中,突出典型引路,通过对革命领袖、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讲述,引导少年儿童崇尚先进、见贤思齐。将规范少先队基础队务等资料制作成21期“红领巾云课堂”,为辅导员上好队课提供内容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