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对“同构”的理解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报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对学报的研究也经历了从逐步发展到全面深入的过程。在关于学报的诸多研究讨论中,高校学报的“同构”现象一直是一个不衰的话题。
学报“同构”并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研究者们在研究中对学报“同构”的突出特征归纳得出了大致认同的印象,这一特征的主要参照对象是国内外的专业性期刊。对高校学报“同构”现象,大致理解是:学报在办刊宗旨、主办单位、作者来源、期刊结构方面几乎是一致的,难以彰显各自期刊的特色。还有更狭义的理解,指期刊在编辑方针、版面设计、编辑模式等方面趋同现象严重。高校学报的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同样存在“同构”问题。为数众多的社会科学版学报在栏目(内容)设置上如出一辙,基本上涵盖了哲学、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千刊一面”。自然科学版也与此类似,学科齐全,面而俱到。研究者也称这种情况为期刊“综合化”或“同质化”现象。期刊“同构”现象不独在高校学报有,也普遍存在于我国整个社科期刊领域。很多学者认为,学报的“同构”严重影响了我国期刊的专业化程度和学术影响力,削弱了期刊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点应该是“同构”现象引起广泛持久关注的重要原因,也是近年来在关于高校期刊改革讨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改革的缘由”之一。
二 不同时期对“同构”问题关注的侧重点
从20世纪80年代起,高校学报“同构”问题便开始受到业界同行和学者的注意。20多年来,对这一问题关注的程度、角度和具体内容在不同的阶段不尽相同,粗略梳理一下,大致有这样几个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和高校学报发展迅猛,这一时期高校学报的质量受到社会和业界的认同,并未受到诸如“同构化”、“泛综合化”、“同质化”的质疑,只是有人开始就学报的个性和特色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规模有限,可以将此看做是现今对“同构”问题讨论的起始。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矛盾上:一是刊物内容的多学科性与受众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二是由第一个“矛盾”延伸而来的刊物学术质量偏低和办刊成本偏高的矛盾。这个时期针对“同构”现象,业界人士和学者开始提出打破各校封闭的办刊模式的思路。在实践层面,一些学报开始自觉利用本校学科优势或地域优势彰显学报特色,但是在这一时段取得成效的学报数量很少。
20世纪整个90年代,学报的数量仍在增加,到2000年,我国共有大学学报2000多家,接近全国期刊总数的1/3,基本一校一刊甚至两刊。与此同时,非高校主办的专业期刊数量也在增加,影响力也在提升,使高校学报的影响力下降。研究者在分析中将“同构现象”归为学报影响力下降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联合办刊的构想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业内人士讨论的话题。具体构想包括:改综合性为单科性刊物;改一校办刊为多校联合办刊,尝试地区性联合和系统内联合的路子等。但是由于在具体操作中,会牵涉很多具体问题,所以这一构想基本处于学术讨沦层面,从笔者获知的资料看,只有少数学报作了一些尝试。比如《南京大学学报》和《南开学报》社科版两家共同开办“当代西方研究”栏目,一个栏目在两家学报交替出版。这种联合在高校学报中属于创新事物,而且仅是在个别栏目上的联合。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利用本校学科优势或地域优势办特色栏目成为高校综合性学报办刊的着重施力点。
2000—2007年,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学报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变化具体表现在: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十六大提出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中国传媒品牌的文化发展策略,文化体制改革开始启动。在此背景下,改变高校期刊“同构”的着眼点落在实现期刊“做大”、“做强”的要求上。关于如何实现的问题,研究者们较集中地提出扶持和创办专业性期刊的思路,由此将这一时期的研究引向期刊的综合性和专业性选择问题。在管理层面,教育部以把高校期刊做“专、特、大、强”为目标,于2004年启动高校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期望通过“专、特”,实现学报的“大、强”。鉴于高校学报实现“专”确有困难,提出可先寻求“特”,继而又引出关于“特色”的诸多讨论。这一时期,高校学报的公益性和市场性问题也开始纳入讨论的热门话题。
2008年至今,文化出版体制改革、重构中国出版格局的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持续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全面做大做强一批出版传媒企业是首要的目标。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路径和时间进程,指出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进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深化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主旨是把出版业引入市场经济轨道,改革的内核是经济结构的重建。对此,高校学报须再一次直面生存和发展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学报的“同构”会影响到市场竞争力(包括在国际学术界的竞争力),“同构化”问题如果不解决,是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在这一语境下,对高校期刊“同构化”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地融入了对高校学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关于高校学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讨论就已经很普遍,但当时市场经济只是出版业的外部环境,话题主要围绕学报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新环境,所以并没有涉及学报的“同构”问题。而近年来“同构化”问题之所以再次进入了这一话题领域,是基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中国出版业的重构这一语境。今天市场化正在成为出版业的运行机制,因此研究者较为集中的观点是打造期刊的品牌,摆脱同构化现状,在市场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三 “同构”现象产生因素
1.“同构”现象产生的“综合性”因素
不少学者在研究高校学报“同构”问题时将学报的“综合性”作为产生“同构”现象的主要因素,认为综合性期刊太多了,把变“综合性”为“专业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理对策进行研讨。近年来在期刊界举办的多层次期刊战略研讨会上,综合性还是专业性的选择问题始终是重要议题之一。有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和学者认为去“综合化”,走“专业化”的路子是期刊的长远出路。
我国高校学报大多以综合性面貌出现,这一传统从学报创办伊始一直延续至今,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其存在具有社会基础和学术基础。高校学报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学乍兴旧学犹存的学堂时代,当时的学堂渐由中等学堂、大学堂演进 为高等学堂、高等学校,在民国初年发展为较成熟的大学体制。高校学报也循此路径,渐由中等学术水平的书院、学堂期刊逐渐演化为各高等学校报道新思想、新发明和传播新理论的学术论坛。1889年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出版《约翰声》,应为最早的中国大学学报,该刊主要发表该校师生的学术论文和译著,涉及政治、哲学、史学、教育、工业技术、自然科学等,是文理综合性刊物。1919年北京大学创办了学报史上影响较大的《北京大学月刊》,也是综合性刊物。蔡元培亲自为刊物制订了办刊宗旨,他在发刊词中写道:“鉴于当时在一些师生研究学问中,守一家之言,排斥其他;或者学文学者蔑视科学;治一国文学者,不肯兼涉他国;治自然科学者,而不肯稍涉哲学等,这种局守一门,互不联系,对于学术研究实为不利。而创办月刊,则可以网罗各家之学说,破除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克服在研究工作中的偏狭之见。”《北京大学月刊》为我国高校学报树立了建制楷模。
我国各高校创办之初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个时期内,学术刊物稀缺,学科分工还没有全面展开,综合性办刊模式并没有影响到学报的学术质量。随着国际国内学术环境和期刊数量的变化,“综合性”的弊端才显露出来。综合性期刊究竟在哪些方面影响到期刊的发展呢?学者们的看法较多集中在三点:第一点,与当今世界期刊专业化、专门化发展趋势相悖,不利于扩大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第二点,“众刊一面”,使读者失去新鲜感和阅读的兴趣。第三点,内容的综合化成为学术信息传播的障碍,对纸质期刊而言,综合类刊物会为从事专业研究的科研人员查阅相关文献增加检索学术成果的难度,进而会影响到期刊的传播效力。
对以上三点进一步分析:
第一点是站得住脚的。专门化、专业化的期刊对传播科研成果、扩大期刊影响力无疑都优于综合期刊,这是业内人士研究了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力后得出的结论。如果我国缺乏高水准的专业期刊,的确会影响期刊的学术竞争力,国内高水准学术论文外流的情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高水准学术论文外流还有其他原因,兹不赘述)。在这种情形下,大家力推学报走专业化、专门化的路子,多数人赞同,也有疑虑,疑虑非反对,只是对可实现性提出看法。
第二点值得商榷。对阅读学报失去兴趣的原因当中,“众刊一面”是原因之一,却不是最关键的原因。目前高校学报突出的问题除了“同构”,更大的问题是低水平重复,低水平重复是导致“同构”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学者提出,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目前只能在“特色”上做文章,而“特色”也只是从综合性向专业性转变中的无奈选择。
实际上,低水平重复和“同构”的问题,不是一两个办法就可以解决的,走“专业化”和“特色化”之路只是对策之一,如果不细致分析和解决缠绕学报的诸多内外因素,那么为数众多的学报寻求到“特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就不容乐观。
第三点影响在网络时代可以忽略,因为期刊的网络传播解决了纸质期刊检索不便的麻烦。
因此,将“综合性”作为高校学报“同构”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尽管有一定道理,但是并没有抓住实质。解决“同构”问题的关键原因不在“综合性”。在学术刊物稀缺的时期,高校综合性办刊模式并没有影响到学报的学术质量,也没有将“同构”作为问题提出来,“综合性”的弊端是随着国际国内学术环境和期刊数量的变化才显露出来的。“同构”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不是“综合性”而是“低水平重复”。应该在减少学术研究的“低水平重复”上多做文章。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低水平重复”首先困扰着我国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和学术研究领域,其次才波及高校期刊出版领域。“低水平重复”又有诸多起因,对这些起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是第一步,然后才好制定对策解决问题。对起因的分析需从学报自身因素(内因)和学报外在因素(外因)两方面探寻。
2.“同构”现象产生的内在因素
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多集中于从学报自身的内在因素人手分析“同构”现象的原因。比如从办刊宗旨、编辑理念、栏目设置、组织稿源、编辑素质等方面寻找原因和对策。前面提到的寻求“特色”即为基于内因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之一,因为形成特色需要在选题策划、栏目设置、学科结构等环节体现和落实编辑意图并形成期刊风格,这些因素都属内因。对内在因素研究的成果非常丰富,除了涉及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还扩展到学报的功能、学报的评估等研究。相较之下,从学报的外部环境寻找原因的就少了,有些学者即便涉及一些,但没有进行专门的分析。
3.“同构”现象产生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应分为国际环境因素和国内环境因素。国际环境主要是国外专业化期刊及其评价体系的影响,国内环境就复杂得多了。国内情况的复杂性在于,学报“同构”现象的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制度层面的原因,应以系统性的眼光考量学报改革,不能就事论事,就“学报”论“同构”。期刊业发展到今天,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高校学报的问题,既体现了文化出版业的体制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和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因此对高校学报“同构”现象的探究,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就“学报”论“同构”。
文化体制改革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来,从文化出版体制和管理机制人手探讨高校学报问题的文献增多,但很少从高等教育体制和学术研究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去追究其对学报的影响,有人即便注意到了,也只是几笔带过,未进行深入探究,而这些恰恰是“同构”现象产生的深层根源,值得认真对待。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全面和深入。简略归纳已有的研究情况,研究者大体将学报“同构”现象的外部因素归为以下几点:
1.计划经济的影响。比如张治国认为,计划经济的影响有这样几点体现,一是不管是否具备办刊能力,均一校一刊;二是当社会上的期刊在忙着策划抢占市场的时候,高校学报仍然远离社会和市场。
2.缺少“退出机制”。期刊只要不出现严重的政治错误和编辑错误,大量低水平重复的期刊不会退出,新的专业性期刊很难问世。
3.学术评价机制的影响。当前对高校、科研机构、教学和科研人员学术成果的评价机制存在缺陷,使学术腐败现象有蔓延之势,进而低水平论文涌入学报。学报是学校的一个隶属部门,经费、人员均出自高校,自身就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发表教研人员的学术成果是学报的“本分”,无力抵抗不良学术风气的影响。
四 学者们关于“同构”的不同看法
为数众多的研究者认为,学报的“同构”严重影响了我国期刊的专业化程度和学术影响力,削弱了期刊的国际竞争力,走专业化和联合办刊的路子可有效消除“同构”的负面影响。 但也有研究者持不同看法。持不同看法者并不是单纯地赞同学报的“综合性”或“同构”,而是从学报在高等院校承担的“特殊任务”这一角度看问题的。基本的观点是:高校学报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不能单纯从学术影响一个方面来进行评价。高校学报依附高校而存在,除去传播学术成果以外,还肩负着促进学科建设,培养本校科研队伍的多项任务,这是社会上专业性学术期刊所无法代替的。如果学报都办成专业性期刊就无法实现上述功能。从学校长远发展和全局考虑,高校学报不走专业化的学术期刊发展道路,是因为综合性期刊有独特的作用。高校学报与一般专业性学术期刊的差别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改变,因此学报不能一律走市场化道路。在研究高校学报改革发展问题的时候,不能一味拿专业期刊的评价标准来衡量高校学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校学报改革误入歧途。
五 结论
“同构”现象虽然是高校学报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具体问题,但是在不同的时期,承载了业界人士和学者的不同层面的关注。“同构”问题既涉及学报业务层面,也涉及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和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层面的问题,同时也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与国家文化出版体制改革相关联。在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的形势下,重构出版格局的工程正在运行。新闻出版总署李东东副署长指出:“在3年内1943家报纸、9821家期刊要完成改革,要做大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高校学报该如何审视自己、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其中涉及高校学报的社会定位、文化属性、经济地位的确定;涉及学校、期刊、市场之间关系的权衡等等一系列问题,关乎学报前途的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进入具体的讨论和操作层面,多多少少都会与“同构”所涉及的问题相关联,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研究层面应该是综合性的,在实践层面的治理应该是系统性的。
另外,已有文献对“同构”现象成因的分析中,对“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在科研管理和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弊端”这一问题涉及很少或不够深入,这应该是造成学报论文“低水平重复”的关键原因,也是出现高校学报“同构”效应的关键原因之一,应将这一问题纳入到高校学报研究的视野之中。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报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对学报的研究也经历了从逐步发展到全面深入的过程。在关于学报的诸多研究讨论中,高校学报的“同构”现象一直是一个不衰的话题。
学报“同构”并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研究者们在研究中对学报“同构”的突出特征归纳得出了大致认同的印象,这一特征的主要参照对象是国内外的专业性期刊。对高校学报“同构”现象,大致理解是:学报在办刊宗旨、主办单位、作者来源、期刊结构方面几乎是一致的,难以彰显各自期刊的特色。还有更狭义的理解,指期刊在编辑方针、版面设计、编辑模式等方面趋同现象严重。高校学报的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同样存在“同构”问题。为数众多的社会科学版学报在栏目(内容)设置上如出一辙,基本上涵盖了哲学、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千刊一面”。自然科学版也与此类似,学科齐全,面而俱到。研究者也称这种情况为期刊“综合化”或“同质化”现象。期刊“同构”现象不独在高校学报有,也普遍存在于我国整个社科期刊领域。很多学者认为,学报的“同构”严重影响了我国期刊的专业化程度和学术影响力,削弱了期刊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点应该是“同构”现象引起广泛持久关注的重要原因,也是近年来在关于高校期刊改革讨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改革的缘由”之一。
二 不同时期对“同构”问题关注的侧重点
从20世纪80年代起,高校学报“同构”问题便开始受到业界同行和学者的注意。20多年来,对这一问题关注的程度、角度和具体内容在不同的阶段不尽相同,粗略梳理一下,大致有这样几个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和高校学报发展迅猛,这一时期高校学报的质量受到社会和业界的认同,并未受到诸如“同构化”、“泛综合化”、“同质化”的质疑,只是有人开始就学报的个性和特色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规模有限,可以将此看做是现今对“同构”问题讨论的起始。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矛盾上:一是刊物内容的多学科性与受众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二是由第一个“矛盾”延伸而来的刊物学术质量偏低和办刊成本偏高的矛盾。这个时期针对“同构”现象,业界人士和学者开始提出打破各校封闭的办刊模式的思路。在实践层面,一些学报开始自觉利用本校学科优势或地域优势彰显学报特色,但是在这一时段取得成效的学报数量很少。
20世纪整个90年代,学报的数量仍在增加,到2000年,我国共有大学学报2000多家,接近全国期刊总数的1/3,基本一校一刊甚至两刊。与此同时,非高校主办的专业期刊数量也在增加,影响力也在提升,使高校学报的影响力下降。研究者在分析中将“同构现象”归为学报影响力下降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联合办刊的构想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业内人士讨论的话题。具体构想包括:改综合性为单科性刊物;改一校办刊为多校联合办刊,尝试地区性联合和系统内联合的路子等。但是由于在具体操作中,会牵涉很多具体问题,所以这一构想基本处于学术讨沦层面,从笔者获知的资料看,只有少数学报作了一些尝试。比如《南京大学学报》和《南开学报》社科版两家共同开办“当代西方研究”栏目,一个栏目在两家学报交替出版。这种联合在高校学报中属于创新事物,而且仅是在个别栏目上的联合。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利用本校学科优势或地域优势办特色栏目成为高校综合性学报办刊的着重施力点。
2000—2007年,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学报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变化具体表现在: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十六大提出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中国传媒品牌的文化发展策略,文化体制改革开始启动。在此背景下,改变高校期刊“同构”的着眼点落在实现期刊“做大”、“做强”的要求上。关于如何实现的问题,研究者们较集中地提出扶持和创办专业性期刊的思路,由此将这一时期的研究引向期刊的综合性和专业性选择问题。在管理层面,教育部以把高校期刊做“专、特、大、强”为目标,于2004年启动高校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期望通过“专、特”,实现学报的“大、强”。鉴于高校学报实现“专”确有困难,提出可先寻求“特”,继而又引出关于“特色”的诸多讨论。这一时期,高校学报的公益性和市场性问题也开始纳入讨论的热门话题。
2008年至今,文化出版体制改革、重构中国出版格局的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持续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全面做大做强一批出版传媒企业是首要的目标。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路径和时间进程,指出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进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深化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主旨是把出版业引入市场经济轨道,改革的内核是经济结构的重建。对此,高校学报须再一次直面生存和发展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学报的“同构”会影响到市场竞争力(包括在国际学术界的竞争力),“同构化”问题如果不解决,是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在这一语境下,对高校期刊“同构化”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地融入了对高校学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关于高校学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讨论就已经很普遍,但当时市场经济只是出版业的外部环境,话题主要围绕学报如何应对市场经济的新环境,所以并没有涉及学报的“同构”问题。而近年来“同构化”问题之所以再次进入了这一话题领域,是基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中国出版业的重构这一语境。今天市场化正在成为出版业的运行机制,因此研究者较为集中的观点是打造期刊的品牌,摆脱同构化现状,在市场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三 “同构”现象产生因素
1.“同构”现象产生的“综合性”因素
不少学者在研究高校学报“同构”问题时将学报的“综合性”作为产生“同构”现象的主要因素,认为综合性期刊太多了,把变“综合性”为“专业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理对策进行研讨。近年来在期刊界举办的多层次期刊战略研讨会上,综合性还是专业性的选择问题始终是重要议题之一。有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和学者认为去“综合化”,走“专业化”的路子是期刊的长远出路。
我国高校学报大多以综合性面貌出现,这一传统从学报创办伊始一直延续至今,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其存在具有社会基础和学术基础。高校学报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学乍兴旧学犹存的学堂时代,当时的学堂渐由中等学堂、大学堂演进 为高等学堂、高等学校,在民国初年发展为较成熟的大学体制。高校学报也循此路径,渐由中等学术水平的书院、学堂期刊逐渐演化为各高等学校报道新思想、新发明和传播新理论的学术论坛。1889年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出版《约翰声》,应为最早的中国大学学报,该刊主要发表该校师生的学术论文和译著,涉及政治、哲学、史学、教育、工业技术、自然科学等,是文理综合性刊物。1919年北京大学创办了学报史上影响较大的《北京大学月刊》,也是综合性刊物。蔡元培亲自为刊物制订了办刊宗旨,他在发刊词中写道:“鉴于当时在一些师生研究学问中,守一家之言,排斥其他;或者学文学者蔑视科学;治一国文学者,不肯兼涉他国;治自然科学者,而不肯稍涉哲学等,这种局守一门,互不联系,对于学术研究实为不利。而创办月刊,则可以网罗各家之学说,破除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克服在研究工作中的偏狭之见。”《北京大学月刊》为我国高校学报树立了建制楷模。
我国各高校创办之初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个时期内,学术刊物稀缺,学科分工还没有全面展开,综合性办刊模式并没有影响到学报的学术质量。随着国际国内学术环境和期刊数量的变化,“综合性”的弊端才显露出来。综合性期刊究竟在哪些方面影响到期刊的发展呢?学者们的看法较多集中在三点:第一点,与当今世界期刊专业化、专门化发展趋势相悖,不利于扩大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第二点,“众刊一面”,使读者失去新鲜感和阅读的兴趣。第三点,内容的综合化成为学术信息传播的障碍,对纸质期刊而言,综合类刊物会为从事专业研究的科研人员查阅相关文献增加检索学术成果的难度,进而会影响到期刊的传播效力。
对以上三点进一步分析:
第一点是站得住脚的。专门化、专业化的期刊对传播科研成果、扩大期刊影响力无疑都优于综合期刊,这是业内人士研究了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力后得出的结论。如果我国缺乏高水准的专业期刊,的确会影响期刊的学术竞争力,国内高水准学术论文外流的情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高水准学术论文外流还有其他原因,兹不赘述)。在这种情形下,大家力推学报走专业化、专门化的路子,多数人赞同,也有疑虑,疑虑非反对,只是对可实现性提出看法。
第二点值得商榷。对阅读学报失去兴趣的原因当中,“众刊一面”是原因之一,却不是最关键的原因。目前高校学报突出的问题除了“同构”,更大的问题是低水平重复,低水平重复是导致“同构”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学者提出,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目前只能在“特色”上做文章,而“特色”也只是从综合性向专业性转变中的无奈选择。
实际上,低水平重复和“同构”的问题,不是一两个办法就可以解决的,走“专业化”和“特色化”之路只是对策之一,如果不细致分析和解决缠绕学报的诸多内外因素,那么为数众多的学报寻求到“特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就不容乐观。
第三点影响在网络时代可以忽略,因为期刊的网络传播解决了纸质期刊检索不便的麻烦。
因此,将“综合性”作为高校学报“同构”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尽管有一定道理,但是并没有抓住实质。解决“同构”问题的关键原因不在“综合性”。在学术刊物稀缺的时期,高校综合性办刊模式并没有影响到学报的学术质量,也没有将“同构”作为问题提出来,“综合性”的弊端是随着国际国内学术环境和期刊数量的变化才显露出来的。“同构”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不是“综合性”而是“低水平重复”。应该在减少学术研究的“低水平重复”上多做文章。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低水平重复”首先困扰着我国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和学术研究领域,其次才波及高校期刊出版领域。“低水平重复”又有诸多起因,对这些起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是第一步,然后才好制定对策解决问题。对起因的分析需从学报自身因素(内因)和学报外在因素(外因)两方面探寻。
2.“同构”现象产生的内在因素
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多集中于从学报自身的内在因素人手分析“同构”现象的原因。比如从办刊宗旨、编辑理念、栏目设置、组织稿源、编辑素质等方面寻找原因和对策。前面提到的寻求“特色”即为基于内因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之一,因为形成特色需要在选题策划、栏目设置、学科结构等环节体现和落实编辑意图并形成期刊风格,这些因素都属内因。对内在因素研究的成果非常丰富,除了涉及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还扩展到学报的功能、学报的评估等研究。相较之下,从学报的外部环境寻找原因的就少了,有些学者即便涉及一些,但没有进行专门的分析。
3.“同构”现象产生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应分为国际环境因素和国内环境因素。国际环境主要是国外专业化期刊及其评价体系的影响,国内环境就复杂得多了。国内情况的复杂性在于,学报“同构”现象的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制度层面的原因,应以系统性的眼光考量学报改革,不能就事论事,就“学报”论“同构”。期刊业发展到今天,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高校学报的问题,既体现了文化出版业的体制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和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因此对高校学报“同构”现象的探究,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就“学报”论“同构”。
文化体制改革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来,从文化出版体制和管理机制人手探讨高校学报问题的文献增多,但很少从高等教育体制和学术研究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去追究其对学报的影响,有人即便注意到了,也只是几笔带过,未进行深入探究,而这些恰恰是“同构”现象产生的深层根源,值得认真对待。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全面和深入。简略归纳已有的研究情况,研究者大体将学报“同构”现象的外部因素归为以下几点:
1.计划经济的影响。比如张治国认为,计划经济的影响有这样几点体现,一是不管是否具备办刊能力,均一校一刊;二是当社会上的期刊在忙着策划抢占市场的时候,高校学报仍然远离社会和市场。
2.缺少“退出机制”。期刊只要不出现严重的政治错误和编辑错误,大量低水平重复的期刊不会退出,新的专业性期刊很难问世。
3.学术评价机制的影响。当前对高校、科研机构、教学和科研人员学术成果的评价机制存在缺陷,使学术腐败现象有蔓延之势,进而低水平论文涌入学报。学报是学校的一个隶属部门,经费、人员均出自高校,自身就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发表教研人员的学术成果是学报的“本分”,无力抵抗不良学术风气的影响。
四 学者们关于“同构”的不同看法
为数众多的研究者认为,学报的“同构”严重影响了我国期刊的专业化程度和学术影响力,削弱了期刊的国际竞争力,走专业化和联合办刊的路子可有效消除“同构”的负面影响。 但也有研究者持不同看法。持不同看法者并不是单纯地赞同学报的“综合性”或“同构”,而是从学报在高等院校承担的“特殊任务”这一角度看问题的。基本的观点是:高校学报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不能单纯从学术影响一个方面来进行评价。高校学报依附高校而存在,除去传播学术成果以外,还肩负着促进学科建设,培养本校科研队伍的多项任务,这是社会上专业性学术期刊所无法代替的。如果学报都办成专业性期刊就无法实现上述功能。从学校长远发展和全局考虑,高校学报不走专业化的学术期刊发展道路,是因为综合性期刊有独特的作用。高校学报与一般专业性学术期刊的差别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改变,因此学报不能一律走市场化道路。在研究高校学报改革发展问题的时候,不能一味拿专业期刊的评价标准来衡量高校学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校学报改革误入歧途。
五 结论
“同构”现象虽然是高校学报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具体问题,但是在不同的时期,承载了业界人士和学者的不同层面的关注。“同构”问题既涉及学报业务层面,也涉及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和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层面的问题,同时也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与国家文化出版体制改革相关联。在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的形势下,重构出版格局的工程正在运行。新闻出版总署李东东副署长指出:“在3年内1943家报纸、9821家期刊要完成改革,要做大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高校学报该如何审视自己、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其中涉及高校学报的社会定位、文化属性、经济地位的确定;涉及学校、期刊、市场之间关系的权衡等等一系列问题,关乎学报前途的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进入具体的讨论和操作层面,多多少少都会与“同构”所涉及的问题相关联,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研究层面应该是综合性的,在实践层面的治理应该是系统性的。
另外,已有文献对“同构”现象成因的分析中,对“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在科研管理和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弊端”这一问题涉及很少或不够深入,这应该是造成学报论文“低水平重复”的关键原因,也是出现高校学报“同构”效应的关键原因之一,应将这一问题纳入到高校学报研究的视野之中。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