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 要: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名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口服阿立哌唑,B组口服利培酮,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各项数据;结果:AB两组患者经过8周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9%和86.8%,两组疗效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阿立哌唑略高于利培酮;结论:两种药物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阿立哌唑的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小,更适合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关键词:阿立哌唑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疗效及安全性
引 言: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类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类疾病,常发生在青壮年当中,目前在临床上多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1]。阿立哌唑和利培酮作为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次研究将对这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6例,年龄为19-46岁。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阿立哌唑组53人,平均年龄34.6岁,平均病程18.4个月;B组利培酮组53人,平均年龄34.2岁,平均病程18.6个月。两组间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标准
本次研究中患者均为女性,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在本次临床治疗前一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精神病类药物;所有患者无酒精或药物依赖史;无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无身体重大疾病和其他类精神疾病;无内分泌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并且是在家属知情并同意基础上开展临床治疗。
1.3治疗方法
1.3.1阿立哌唑组
阿立哌唑组患者在治疗初期,给予初始量5mg/d阿立哌唑片口服,一周后每周增加使用量5mg,根据病情需要控制使用量,其最高使用量不得超过30mg/d。
1.3.2利培酮组
利培酮组患者的口服初始剂量为1mg/d,每3-4天增加一次使用剂量,根据实际病情控制药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5mg/d。
所有患者以12周为一个疗程进行治疗,每4周进行一次基本检查。
1.4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PANSS量表对疗效进行评定,PANSS≥75%为治愈,74%-50%间为显效,49%-25%为有效,当减分率≤25%为无效;另在治疗前以及治疗中每两周对不良反应进行TESS量表评定。
1.5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分析
两组患者全部完成12周治疗过程,通过PANSS量表显示(见图1),疗效基本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不良反应分析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结果存在差异明显(见图2),阿立哌唑组在锥体外系症状、月经情况、体重以及泌乳素分泌方面,影响均小于利培酮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测结果均无异常。
3讨论:
由于目前无法准确定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其在治疗上主要通过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控制和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非典型抗精神类药物已经广泛在精神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阿立哌唑和利培酮都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疗效上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基本相近,但是根据临床病例显示,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阿立哌唑[2]。
3.1药理作用分析
阿立哌唑其药理作用主要是对DA能神经双向调节,是DA递质的稳定剂。并且与D2、D3、5-HT1A和5-HT2A受体都有着较高的亲和力,能够通过对受体的激动和拮抗作用产生抗精神分裂的效果。利培酮是苯丙异噁唑衍生物,其于5-HT2受体和D2受体都有着较高的亲和力,并且也能与α1受体结合。利培酮作为一种强力D2受体错抗药,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特征,同时也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特征和精神病理。
3.2不良反应分析
在经过12周的对比治疗后,阿立哌唑对于患者对内分泌的影响远小于利培酮。研究发现,阿立哌唑双向调节DA能神经的特殊机理[3],可有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利培酮虽然也有着较低的副作用,但由于其作用机理是在阻断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的同时,也阻断了漏斗部多巴胺D2受体,使得体内催乳素水平升高[4],从而导致部分患者出现闭经、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阿立哌唑相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神经分裂药物,不仅疗效稳定,并且不良反应较少,特别是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其各类效果均优于其他种类抗精神病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德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代谢影响的对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5):4761-4762.
[2]黄继忠,张明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评价[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05):289-296.
[3]嵇宏亮, 留永咏.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22):2084-2086.
[4]童建明.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机理[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34(02):105-108.
[5]陈震雷,黄艳.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5):5454-5455.
摘 要: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名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口服阿立哌唑,B组口服利培酮,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各项数据;结果:AB两组患者经过8周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9%和86.8%,两组疗效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阿立哌唑略高于利培酮;结论:两种药物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阿立哌唑的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小,更适合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关键词:阿立哌唑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疗效及安全性
引 言: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类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类疾病,常发生在青壮年当中,目前在临床上多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1]。阿立哌唑和利培酮作为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次研究将对这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6例,年龄为19-46岁。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阿立哌唑组53人,平均年龄34.6岁,平均病程18.4个月;B组利培酮组53人,平均年龄34.2岁,平均病程18.6个月。两组间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标准
本次研究中患者均为女性,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在本次临床治疗前一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精神病类药物;所有患者无酒精或药物依赖史;无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无身体重大疾病和其他类精神疾病;无内分泌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并且是在家属知情并同意基础上开展临床治疗。
1.3治疗方法
1.3.1阿立哌唑组
阿立哌唑组患者在治疗初期,给予初始量5mg/d阿立哌唑片口服,一周后每周增加使用量5mg,根据病情需要控制使用量,其最高使用量不得超过30mg/d。
1.3.2利培酮组
利培酮组患者的口服初始剂量为1mg/d,每3-4天增加一次使用剂量,根据实际病情控制药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5mg/d。
所有患者以12周为一个疗程进行治疗,每4周进行一次基本检查。
1.4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PANSS量表对疗效进行评定,PANSS≥75%为治愈,74%-50%间为显效,49%-25%为有效,当减分率≤25%为无效;另在治疗前以及治疗中每两周对不良反应进行TESS量表评定。
1.5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分析
两组患者全部完成12周治疗过程,通过PANSS量表显示(见图1),疗效基本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不良反应分析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结果存在差异明显(见图2),阿立哌唑组在锥体外系症状、月经情况、体重以及泌乳素分泌方面,影响均小于利培酮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测结果均无异常。
3讨论:
由于目前无法准确定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其在治疗上主要通过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控制和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非典型抗精神类药物已经广泛在精神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阿立哌唑和利培酮都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疗效上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基本相近,但是根据临床病例显示,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阿立哌唑[2]。
3.1药理作用分析
阿立哌唑其药理作用主要是对DA能神经双向调节,是DA递质的稳定剂。并且与D2、D3、5-HT1A和5-HT2A受体都有着较高的亲和力,能够通过对受体的激动和拮抗作用产生抗精神分裂的效果。利培酮是苯丙异噁唑衍生物,其于5-HT2受体和D2受体都有着较高的亲和力,并且也能与α1受体结合。利培酮作为一种强力D2受体错抗药,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特征,同时也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特征和精神病理。
3.2不良反应分析
在经过12周的对比治疗后,阿立哌唑对于患者对内分泌的影响远小于利培酮。研究发现,阿立哌唑双向调节DA能神经的特殊机理[3],可有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利培酮虽然也有着较低的副作用,但由于其作用机理是在阻断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的同时,也阻断了漏斗部多巴胺D2受体,使得体内催乳素水平升高[4],从而导致部分患者出现闭经、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阿立哌唑相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神经分裂药物,不仅疗效稳定,并且不良反应较少,特别是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其各类效果均优于其他种类抗精神病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德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代谢影响的对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5):4761-4762.
[2]黄继忠,张明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评价[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05):289-296.
[3]嵇宏亮, 留永咏.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22):2084-2086.
[4]童建明.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机理[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34(02):105-108.
[5]陈震雷,黄艳.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5):545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