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探究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7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备课时要备学生,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①多方位考查,搞好学生分层;②分层备课,确定分层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关键词]初中教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探究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因此我们需要从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上全面考虑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而不应仅仅局限于适应升学的需要,为此,根据我从事数学教学多年的经验,针对现代初中生的特点,教育环境和教育工作特点,谈谈关于初中教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题的一己之见。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备课时要各学生,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1 多方位考查,搞好学生分层
  
  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数学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中差搭配的原则编排。这样便于学生互助互学,同时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学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奋发进取。
  
  2 分层备课,确立分层目标
  
  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课标、超进度学习。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3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培优”、“补差”。
  ①分层质疑,启发思考。将知识分成若干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
  ②分层作业,巩固提高。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课标、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数学难的情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③分层辅导,培优补差。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④分层考查,查漏补缺。过关考查是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数学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85%,提高题占10%,深化题占5%,分类考查后,根据数学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
  ⑤分层评价,形式多样。考查之后,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转化差生,培养优生,还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其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又突出了教师主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全面的素质。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其他文献
[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教育公平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教育公平的六种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教育公平 面向全体 机会均等 难易有别 留有余地 关注弱势    教育公平是《义务教育法》的精髓,落实到教学上,就要做到“面向全体”。《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就是这样论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期刊
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中,将几十个学生集于一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智力相差悬殊,教师唯以应付。按以往的“等量,同速,同要求”授课,势必出现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情况,这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很不利的。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内学有所得,各展其长,充分发展个性。教师的教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而定,教师的教是为了
期刊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期刊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问题的忽视,这是我们早就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同时从数学的学科特征来说,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的严谨性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从感知数学事物到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需要更强的意志努力;数学思维的抽象性,需要自信心与情感的支持;数学问题的复杂性,需要良好的数学观与对数学美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性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期刊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主动参与,关注的是实现学生从“听数学”、“练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如下的策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    1 创建问题情景,使学生想要去探究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
期刊
笔者通过本文几例剖析与读者共同探讨,关于在不给出函数解析式,只给出函数与其复合函数的恒等式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对于公安专业高等数学课程,要认清其教育功能,明确其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教材;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性与系统性、思想性与文化性、体现公安专业性。  [关键词]公安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观念已越来越深人人心。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数学以其工具性、理性精神和美感成为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数学学科
期刊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已成为热点。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对这方面有一些体会——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伯乐,要时刻发现千里马,且要大胆地培养他们成长。    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积极鼓励创新精神    1.1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使用元认知与认知提示语,可以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篇文章在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实施、反思过程中,如何使用提示语做了一些探讨;在师生对问题的分析交流过程中提示语的使用和作用做了浅要的阐述。  [关键词]提示语;认知;解决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指导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课堂实践中新教育理念的逐步树立,使广大一线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  [关键词]多媒体;实践操作;小组合作;激发兴趣    走进新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众多一线教师新的教育理念逐步树立,由以往过分注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