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p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进行,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很快,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基本素养也出现了一些偏差,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目前农村中学的学生。在问及今后打算做什么时,很多回答都是“不知道”。这让家长无所适从,也让教师莫可奈何。所以必须加强在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转变教师观念,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的前提是教师观念的转变。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德育在农村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旧观念,要在“育智”的基础上“育德”。初中学生正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心理趋向成熟的分化阶段。因此各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言传身教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启迪学生,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这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意志、兴趣、品质等多方面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渗透德育,必将收到很好的渗透效果。在农村从初中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模式进行交流,巧妙运用师生互动,会使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使学生自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这样一些方法:
  (1)抓住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些课堂常规要求,这些良好的课堂常规教育不仅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自觉性,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些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不无裨益。
  (2)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要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德育渗透。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利用母语的无穷魅力,以成功前辈的事例为案例,使学生既体会到学习到了知识的喜悦,又感受到要获得成功必须具有坚韧不拔、能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
  (3)选择合理的教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比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中 的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等教学方法,就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合作探究,互相合作,合作中发挥自身特长的优势,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个体实践能力,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整体的思想素质的提升。
  通过在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奋斗的目标,产生学习的动力,产生上进心、自尊心,形成集体荣誉感,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了书又育了人。
其他文献
王敏勤教授说“特色教师是指那些经过长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自己所教学科逐步创立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我想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上要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强有力的吸引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换而言之,就是要有相声演员的幽默,播音员的流畅,哲人的周密,数学家的严谨,故事家的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
期刊
一、灵活使用《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发展状况”。作文经常得低分,这是影响学生作文积极性的原因之一。这样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失去自信心,最终引起回避和退缩的反应,失去作文兴趣,形成畏难消极的心理。我们不能否认有一部分学生作文确实很差,但对多数学生来说,之所以低分,主要还是教师作文批改时,把握标准存在误区:一、是把学生的作文当文
期刊
设计思路:  教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最失败的可以说是作文教学了。不是没有作文水平高的学生,而是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学生的身上深刻的体现。说实话,那些作文高手不是我在课堂上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身具有的天分发挥了作用。可是,有写作天赋的毕竟是少数,如何让大部分的学生学会作文才是亟待攻克的难题。  为了寻找一条高效的指导写作之路,我经过一段時间的思考和探索,我逐渐认识到作文与人生、社会阅历不可分割的联
期刊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的加快,从而使大批的农村人口开始涌向城市务工。他们抛家舍业、舍妻弃子,从而使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儿童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护,容易出现安全、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社会问题,严重的甚至造成悲剧。如何使悲剧不再发生,怎样使留守儿童能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得到幸福的生活?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枯田的浇灌”  留守儿童有由于长
期刊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这表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语文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文道结合”已成为发挥语文学科教育性的一条公认的正确途径。我们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
期刊
一、和谐相处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看在学生的眼里,尤其是班主任与科任老师,通过日常教学活动与学生密切接触,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舆论。这要求班主任要增强公关意识,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与科任老师和谐相处,团结一致,最基本的是要与科任老师建立朋友关系,既是同事,也是朋友,和谐交谈往来,互相帮助,密切配合,促进教学活
期刊
语文教学在步入新的世纪新的时代之后越发为“急功近利”的中考、高考所取代,语文成了挥之不去的鸡肋。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在霸权主义——数理化,帝国主义——英语的狂轰滥炸的浪涛声中堙没了,艰难地传递着几千年的人文关怀,艰难地传递着古老的中华文明。语文课堂教学也演变成了认识几个生字词、分分段、理解几个问题等等。教师占据课堂的中心,将一篇篇精美的课文酣畅淋漓地肢解分析,这样的教学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语文。语
期刊
诵读教学是诗歌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可波及诗歌教学各个层面,无论是字音、字形等较低的能力层级,还是诗歌鉴赏、诗歌创作等较高的能力层级,以至最终实现语感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诵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教学的主体部分。对课文的分析日益详尽,日益精彩;结构分析日益条理化,板书也日益专业化。这些分析越来越能够让学生看到课文的妙处。学生们听完课往往禁不住咋舌赞叹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实在是经典,实在是美妙。然而,阅读教学往往就到此为止。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还应该再往前迈一步,多问问学生: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把这些美妙的语言,和经典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呢?但
期刊
信息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按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途径,以达到自身最佳学习状态,这些特点是传统教学教师难以达到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学生在短时间内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寻找有效利用的信息资源,这就需要有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有效指导。因此,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如何确定自己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位置尤为重要。  一、教师的主要职能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