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网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讨论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hen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从人口统计学、训练学、人格因素几方面对网球运动员的竞赛失败应对方式进行讨论,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发现男女运动员在竞赛失败后应对方式的选择不同,男运动员易冲动,女运动员更多的隐藏内心的情感。不同球龄和不同等级的影响因素是经验的累积。从人格因素考虑比赛失败有关的影响因素是个体应激程度、个体可控程度、情境可变性、个体对情境的主观理解及评价。
  关键词:网球运动员 竞赛失败应对方式 人格因素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2(b)-0246-02
  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大体可分为稳定因素和情境因素。稳定因素包括个体的年龄、性别、遗传素质、人格特质等。研究认为,人格因素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受情境变量的制约,人格因素可能影响的是应对方式的性质和类型。情境因素即不稳定因素主要包括应激情境的客观特征(如应激程度、可控程度、情境的可变性等)和个体对情境的主观理解及评价。应对资源是影响个体采用何种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生理资源(如健康状况)、心理资源(人格特征、自尊、人际交往技能)、环境资源(如社会支持)。有研究将应对资源概括为个体资源、社会资源和物质资源。研究强调应对中自我的力量和社会支持。如关于社会支持对应对方式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机制问题。关于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存在诸多差异。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辽宁省队运动员40名,包括男20名,女20名这些运动员都参加过省级以上比赛。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
  问卷的设计,听取专家意见。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发放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口统计学因素
  不同性别运动员的竞赛失败应对方式,归纳前人的研究理论发现,影响男女运动员失败应对方式的因素是先天因素:男女运动员存在着先天不同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运动员的意志力、赛前幻想水平、比赛中的注意力、气质类型等)。男性要比女性心胸开阔,性格外向。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采取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所以在比赛失败后,他们可能不会失去信心,而是把失败化为动力,投入到新的训练和比赛中,以期望下一次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是比较柔弱的个体。女性天生性格内向,习惯将内心的不快积压在心底,不去释放,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其次文化因素,女性社会中的地位让她们总是缺乏自信,使女运动员的心理上更加不愿接受失败的事实。
  2.2 训练学因素
  2.2.1 不同训练年限网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因素
  不同训练年限的网球运动员在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差异性,影响他们选择方式不同的原因,从控制点理论看是他们对待可控因素的方法不同,球龄较长的运动员在技术、战术、思维方式方面都要好于球龄较低的运动员。网球项目和大多数运动项目一样,需要经过长久的训练才能打出成绩。这样就决定了球龄短的运动员相对球龄长的运动员在比赛经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对教练安排的技战术方面存在差异。球龄长的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积累经验,这种经验不仅是网球技术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经验。看似简单的一分,这里包含了许多经验的积累和战术思想的运用,而这些不是一场或几场比赛就能获得的,是要通过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2.2.2 不同等级网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因素
  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面对失败时应对方式是不同的,主要是因为对比赛失败的适应能力不同。级别高的运动员之所以在应对方式上好于级别低的运动员,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比赛环境和对手有关,级别高的运动员参加的赛事要更专业更正规化,那么他们对当时情境的适应和对观众感知更加深刻,能在大环境下完成比赛,打出成绩说明他们的适应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2.3 人格因素
  该文根据影响网球运动员竞赛失败的各种条件因素,对网球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出和比赛失败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战术的运用,个人的身体状态、情绪的波动,对待失误的态度、对手情况、裁判因素,观众影响等,然后按内控因素、外控因素进行分类。技术动作、战术应用、比赛准备属于内控因素;对手、教练、裁判、天气、场地、观众属于外控因素。
  竞赛结果取决自身技战术发挥,对手技战术发挥,以及比赛评定者裁判员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取得比赛胜利的最佳条件是运动员自身最佳发挥、情绪波动范围的控制、良好的身体状况和限制对手技战术的发挥,裁判员客观的评定。因此运动员要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是可控因素,什么是不可控因素,积极的归因,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
  2.3.1 个体应激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困难,个体就会处于一种应激的状态。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人神经系统具有不同的唤醒水平,在紧张情境的刺激下,内向者大脑皮层激活水平较高,抑制能力较弱,外向者大脑皮层激活水平较低,抑制能力较强。所以不同的性格的运动员在面对比赛失败后表现出来的应激程度就不尽相同。所以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性格来了解他们的失败应对方式,制定训练计划,以便此后能采取更好的失败应对方式。
  2.3.2 个体对情境的主观理解及评价
  运动员对情境应该有正确的主观认识和评价。一般说来,多数人会在运动员失败后给予很好的关心和鼓励,教练要在平时训练中注意对运动员心理给予适当的调节,让其与周围的人和环境融洽的相处。这样运动员在比赛失败后能在自己所处的情境中感受到关心和关注。所以运动员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周围环境的气氛,不要错误的理解他人的态度,应接受别人给予的鼓励和帮助,这对自身心理状态的恢复十分重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从人口统计学进行分析发现男女运动员在竞赛失败后应对方式的选择不同,男运动员易冲动,女运动员更多的隐藏内心的情感。
  (2)从训练学因素考虑不同球龄和不同等级的影响因素是经验的累积。
  (3)从人格因素考虑比赛失败有关的影响因素是個体应激程度、个体可控程度、情境可变性、个体对情境的主观理解及评价。
  3.2 建议
  在训练和比赛中,针对不同运动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他们及时地调整心态,特别是有利于年轻运动员自信心培养。运动员应该与教练好好沟通,研究失败的原因,以免在比赛中出现错误。
  参考文献
  [1]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 扬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2,34(4):407-413.
  [3] 谭先明.优秀运动员应付方式与个性特征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17(4):116.
其他文献
一些人心中所希冀的优质大学教育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教育,好像接受大学教育就等同于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优厚物质待遇的职业。实际上,大学内在的本质决定了大学教育不是职业训练,大学提供典型的通才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完整的人”。   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种种质疑和问责。实际上,大学内在的本质决定了大学教育不是职业训练,也不是职业培训基地。大学提供典型的通才教育
摘 要:该文通过对我国体育学博士发展历程回顾和现状分析,总结了体育学博士发展的特点。认为体育学博士培养应当改革研究生选拔方式,不断完善和健全培养工作和制度,从而提高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体育学博士 培养 特点 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c)-0164-02  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科技日新
〔关键词〕 新课改;教师;角色;师生关系;  主体作用;促进者;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0—0045—01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那么,教师如何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最为重要的,
近百名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24日聚集在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召开名为"儒学的当代意义"的研讨会,集中探讨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
每年高校毕业在即,都会传来多起学生相继自杀的消息。据《中国青年报》報道,5月8日—17日,北京相继有5名高校学生坠楼身亡。难道,这就是不如意的大学生活惹的祸吗,或是火热的季节让人浮躁?  为此,各地专家学者们试图从方方面面分析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与动机。表面看来,他们的自杀与毕业论文写作、分配就业无望、失恋、精神抑郁等有关联,但若要追究更深层次的动因,就远非如此简单了。  从小学到大学,孩子们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