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以计算机或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音乐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欣赏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也能有助于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想象,还能有助于学生开阔音乐视野,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1 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通过视频图像、音響、图形和文本结合在一起的多媒体课件,集多种教学手段的优点于一身,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描绘,变虚为实,化静为动,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可以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广泛的信息彻底改变了传统音乐课说教式的模式。例如:在《京剧欣赏》这节课中,我首先用多媒体演示中国京剧的发展历史,应重点了解它的发展概况,音乐体式以及表演形式,接着在屏幕上以动画形式出现京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以京剧武场伴奏为背景音乐,并进行画面解说,从而揭开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京剧的音乐体式、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艺术以及京剧的脸谱艺术。在短短的时间里,通过多媒体以艺术的手法和形象生动的展示,使学生对古老的中国京剧的起源、发展和本课的内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
2 整合有助于创设音乐情境,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多媒体这种有声有色、声画并茂、直观的信息表达方式,正是上好高质量音乐欣赏课的保证。例如:在欣赏舞剧音乐《天鹅湖》这一课时,视频播出《天鹅湖组曲》第一曲《场景》,屏幕上出现:在黯淡的月夜下,一群天鹅在湖面上遨游,领头的一只带着皇冠,这时乐队奏起了浓墨重彩表现主人公“天鹅”的一段音乐。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把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些信息则要通过电影、电视这样的媒体,或通过文字、数字这样的符号模式间接感受到。这就进一步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的重要性,而多媒体恰恰具备了这样的功能。
3 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音乐欣赏的主要功能是审美。美是客观存在的,音乐除了声音的美之外,形式美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被人们感官所接受。如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通过放映演唱录像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创造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4 整合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情感、陶冶情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对人情感的感染是显而易见的。音乐内容通过电教多媒体再现情景后,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激发而产生共鸣。例如,我在执教《二泉映月》时,通过音画资料引领学生体验了阿炳苦难坎坷的一生之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像成阿炳。渐渐地,你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然后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出示“二泉映月”画面。于是,教室里回荡着这首动人心弦的、凄美的、悲哀的、舒缓而又起伏、升腾跌宕、步步高昂的旋律。这如泣、如诉、如怨、如叹的旋律把学生再一次带到了那个年代、那个社会、那个世界。使他们在这首不朽的传世名曲的引发下,渐渐地变成了阿炳的知音,再一次去细细品读阿炳那苦难的一生,感受阿炳那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和呐喊,解读阿炳那积淀了十多年的情感,品尝阿炳那绝世的音乐才华,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从头便是断肠声”,“只配跪着去听”的音乐饱含的情感,使他们的思想升华到了极致。
5 整合有助于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
传统的音乐课,教师要在黑板上写下一些音乐常识、音乐特征等等,同时还要用抽象的语言去描述音乐特征,既耗时又费力,效果也不太好。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一些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得更具体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老师讲解省时省力,压缩了学时,使教师的授课有充足的时间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学到更多的知识。如在教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小提琴的形状、音色。在此曲中,小提琴是主奏乐器,它音色优美、华丽、抒情,代表祝英台的形象美丽、纯洁、高雅多情。这是课前学生必须要了解的一个知识点,用多媒体演示小提琴的音色的教学效果比单纯用语言叙述的效果要好得多。此外,曲中另外一些人物形象如梁山伯用大提琴来代表,以祝父为代表的封建恶势力用铜管乐、大锣来象征。在用课件演示聆听了这些乐器的音色后,人物的形象特征也鲜明了。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节和矛盾冲突,为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
6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助于学生课外音乐探究活动的开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网络技术与视听技术的发展,使音乐欣赏变得空前开放。每周一节的音乐欣赏课可能对某些爱好音乐的学生有吃不饱的现象,在教学之余可引导学生进入网络教室,把音乐欣赏带进网络世界;把电脑与组合音响接轨,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Internet网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教材某些章节、内容的学习拓展开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课题的研究。学生针对所有探究的问题,在Internet网上查找资料、下载视听音乐作品;在局域网上共享资源、开辟论坛;或建立网站,直接在Internet网上与外界合作、交流。在一次题为“音乐与舞蹈”的课中,一位同学代表其研究小组,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他们收集、整理的有关《天鹅湖》舞剧的资料、图片、音响,使我和全班同学都领略了舞剧的美,享受了一顿美味的精神大餐。
当然真正的网络教学不只这么简单,但是这种课余利用网络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使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 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通过视频图像、音響、图形和文本结合在一起的多媒体课件,集多种教学手段的优点于一身,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描绘,变虚为实,化静为动,语言、图像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可以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广泛的信息彻底改变了传统音乐课说教式的模式。例如:在《京剧欣赏》这节课中,我首先用多媒体演示中国京剧的发展历史,应重点了解它的发展概况,音乐体式以及表演形式,接着在屏幕上以动画形式出现京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以京剧武场伴奏为背景音乐,并进行画面解说,从而揭开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京剧的音乐体式、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艺术以及京剧的脸谱艺术。在短短的时间里,通过多媒体以艺术的手法和形象生动的展示,使学生对古老的中国京剧的起源、发展和本课的内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
2 整合有助于创设音乐情境,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多媒体这种有声有色、声画并茂、直观的信息表达方式,正是上好高质量音乐欣赏课的保证。例如:在欣赏舞剧音乐《天鹅湖》这一课时,视频播出《天鹅湖组曲》第一曲《场景》,屏幕上出现:在黯淡的月夜下,一群天鹅在湖面上遨游,领头的一只带着皇冠,这时乐队奏起了浓墨重彩表现主人公“天鹅”的一段音乐。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把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些信息则要通过电影、电视这样的媒体,或通过文字、数字这样的符号模式间接感受到。这就进一步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的重要性,而多媒体恰恰具备了这样的功能。
3 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音乐欣赏的主要功能是审美。美是客观存在的,音乐除了声音的美之外,形式美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被人们感官所接受。如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通过放映演唱录像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创造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4 整合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情感、陶冶情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对人情感的感染是显而易见的。音乐内容通过电教多媒体再现情景后,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激发而产生共鸣。例如,我在执教《二泉映月》时,通过音画资料引领学生体验了阿炳苦难坎坷的一生之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像成阿炳。渐渐地,你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然后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出示“二泉映月”画面。于是,教室里回荡着这首动人心弦的、凄美的、悲哀的、舒缓而又起伏、升腾跌宕、步步高昂的旋律。这如泣、如诉、如怨、如叹的旋律把学生再一次带到了那个年代、那个社会、那个世界。使他们在这首不朽的传世名曲的引发下,渐渐地变成了阿炳的知音,再一次去细细品读阿炳那苦难的一生,感受阿炳那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和呐喊,解读阿炳那积淀了十多年的情感,品尝阿炳那绝世的音乐才华,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从头便是断肠声”,“只配跪着去听”的音乐饱含的情感,使他们的思想升华到了极致。
5 整合有助于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
传统的音乐课,教师要在黑板上写下一些音乐常识、音乐特征等等,同时还要用抽象的语言去描述音乐特征,既耗时又费力,效果也不太好。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一些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得更具体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老师讲解省时省力,压缩了学时,使教师的授课有充足的时间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学到更多的知识。如在教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小提琴的形状、音色。在此曲中,小提琴是主奏乐器,它音色优美、华丽、抒情,代表祝英台的形象美丽、纯洁、高雅多情。这是课前学生必须要了解的一个知识点,用多媒体演示小提琴的音色的教学效果比单纯用语言叙述的效果要好得多。此外,曲中另外一些人物形象如梁山伯用大提琴来代表,以祝父为代表的封建恶势力用铜管乐、大锣来象征。在用课件演示聆听了这些乐器的音色后,人物的形象特征也鲜明了。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节和矛盾冲突,为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
6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助于学生课外音乐探究活动的开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网络技术与视听技术的发展,使音乐欣赏变得空前开放。每周一节的音乐欣赏课可能对某些爱好音乐的学生有吃不饱的现象,在教学之余可引导学生进入网络教室,把音乐欣赏带进网络世界;把电脑与组合音响接轨,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Internet网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教材某些章节、内容的学习拓展开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课题的研究。学生针对所有探究的问题,在Internet网上查找资料、下载视听音乐作品;在局域网上共享资源、开辟论坛;或建立网站,直接在Internet网上与外界合作、交流。在一次题为“音乐与舞蹈”的课中,一位同学代表其研究小组,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他们收集、整理的有关《天鹅湖》舞剧的资料、图片、音响,使我和全班同学都领略了舞剧的美,享受了一顿美味的精神大餐。
当然真正的网络教学不只这么简单,但是这种课余利用网络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使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