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界有关灾荒史的研究,逐渐由涓滴发展为一股颇具规模的潮流。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迄今涌现的灾荒史研究成果,就数量而言,已远远超过整个20世纪的总和。不夸张地说,灾荒史研究可谓是当下历史研究中炙手可热的主题之一。然而,在成果数量突飞猛进的同时,其质量上的缺陷也在潜滋蔓长。而目前最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研究思路和框架的重复:尽管许多成果的具体内容针对着不同时空范围内的灾荒,其面貌却是很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几乎千人一面的“微型叙事”。毋庸讳言,如果不改变这类“微型叙事”盛行的状况,
【机 构】
: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基金项目】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灾荒纪年暨信息集成数据库集成”(13&ZD092)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界有关灾荒史的研究,逐渐由涓滴发展为一股颇具规模的潮流。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迄今涌现的灾荒史研究成果,就数量而言,已远远超过整个20世纪的总和。不夸张地说,灾荒史研究可谓是当下历史研究中炙手可热的主题之一。然而,在成果数量突飞猛进的同时,其质量上的缺陷也在潜滋蔓长。而目前最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研究思路和框架的重复:尽管许多成果的具体内容针对着不同时空范围内的灾荒,其面貌却是很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几乎千人一面的“微型叙事”。毋庸讳言,如果不改变这类“微型叙事”盛行的状况,灾荒史研究只能是一种粗放型发展。因此,对以往研究模式的方法论基础进行深入反思,促进研究视角和视野的多元化转换,是遏制这种粗放型势头的关键步骤。本组笔谈的缘起正鉴于此,其首要价值亦在于此。各篇文章论述的主题内容虽相差甚大,但无论是对新兴意味的环境史和新文化史视野的倡导,还是对国际化和国家视角的实践脉络的再发掘,其关怀主旨都是力图开拓灾荒史研究的新视域,以推动其向集约型方向发展。最后要说明的是,本组笔谈的定议,得力于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开拓者李文海先生的大力支持。因李先生于组稿未完之际不幸去世,故愿借这组笔谈的发表,为李先生献上心香一瓣。
其他文献
政治史研究一直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样宋代政治史在宋史研究中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科学理论的推衍和发展,史学研究的热点渐转至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等领域,政治史研究遭受冷遇。但就历史发展的实际而言,政治史仍应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2001年,海内外宋史研究者汇聚浙江杭州,召开了“近百年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其中多篇论文涉及政治史议题。2003年,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在《浙江学刊》第3期上发表了《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为例的点滴思考》一文,倡
财政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命脉。每一次重大的赋役改革和调整,都极大地影响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格局。处于社会转型、制度变迁期的16世纪的晚明,曾围绕赋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既是自宣德以来赋役制度改革的延续,又是明代商品货币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学界关于明代赋役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成果不少,然对于明代财政史却缺乏总体把握,以至于在20世纪末被学者称为“明代财政史研究的‘世纪遗憾”。目前仅有的专著是黄仁宇先生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该书认为明代属于洪武型财政,其特点是保守、僵化与倒退。
清王朝的灭亡起于武昌起义,而武昌起义的成功又与保路风潮密切相关,保路事件无疑成了引发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导火线。保路风潮针对“千路收归国有”,本是铁路修筑体制的改革,何以导致事件激化并引发统治危机?对此学界已有不少评析。以往多数学者将之归结为清政府国有政策劫路夺款、借债丧权,
自余英时于上世纪80年代发表《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一文以来,史家陈寅恪1949年的去留问题成为学林一段公案,不断有学者搜求新史料,探讨陈寅恪晚年生命史上的这一重要转折点。2008年,胡文辉出版《陈寅恪诗笺释》一书,汇集台湾相关人士对于陈寅恪有意赴台的种种听闻,
承李振宏教授厚意,约我在《史学月刊》参加一次关于子学研究的笔谈。他对我很宽容地说,从宏观或微观的角度谈都可以。我想,既然是大家在一起笔谈,最好一开始不必谈太专门的问题,因为这样可以有一个较为宽阔的学术交流场地。而且,个人对于子学本身,也觉得从人手处就还有一些似乎值得探究的难题,所以在下面试谈一些管见,提供讨论,并请各位批评指教。
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似“小”实“大”,即实实在在深刻影响甚至制约过历史进程,却被当今史界冷落的历史事件。审视此类事件,《左传》正是合适的样本。以历史美学的视角剖析《左传》中齐、鲁交恶乃至于兵戎相见以及晋国从内乱到内治的崛起之路,秦、晋两国关系的大逆转,其中涉及的两起历史悲剧,以历史美学的标准衡骘厘析之,皆是由“小事件”而引发的“大历史”。《左传》“以小见大”的撰史方法和视角,对于《左传》以后的中国历史学发展具有开创性、示范性的重要意义。
从1923年至今,《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经历了出版、被禁、再版的曲折历程,共有三个版本。九十多年来《本国史》的三个版本和该书涉及的两个"案中案",贯彻了"成一家之著述"的编纂宗旨。编写《本国史》不但是催生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的重要契机,而且还是顾颉刚第一次对中国历史的全盘整理,培养并发展了他的史学通识,"教科书风波"则直接推动了顾颉刚"考辨古史"体系的建立。《本国史》的价值不仅在于历史教科知识的普及,更深远的是它在中国现代史学史的学术地位与持续影响。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现代临床医学在西欧诞生,这在医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进步。但是,现代临床医学的产生并非一帆风顺和顺理成章,而是掺杂了很多政治的、文化的等非医学因素,有些因素并非光彩,并由此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作为本文探讨对象的英国穷病人斯蒂芬·波拉德的死及其引发的法庭诉讼,就反映了这种境况。这个穷病人很不幸地成为医疗救助服务于临床医学发展内在机制的牺牲品。该案例既有助于我们认识该时期英国临床医学与医疗救助之关系的真相,并对临床医学做出客观评价;也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医疗救助与国家权力和弱势群体
20世纪前期是中国传统社会控制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多种矛盾交互汇集,纠纷发酵,在城市中的表现尤其典型。就广州的情况而言,这一时期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纠纷应对中显示出了一定的互补性,但调解本身仍然呈现出无序化和多方博弈的特征。在具体涉及水利、铺权、寺庙集资、工团、劳资等多发纠纷中,广州社会始终有多种力量对这类社会紧迫问题进行关注并参与其中,以寻求在公共事务中扮演角色。在群体性的水利纠纷事件处置中,政府、公益组织和乡绅名流三种力量的表现具有一定差异,呈现出了递进层次关系。究其原因,在于乡绅名流对事件的熟悉程度
1930年10月至次年2月,中国公学爆发风潮。此次风潮使学校管理陷入无法维持的地步。最终国民党中央饬令教育部出面,按照相关法律接管中国公学。党部势力借机控制学校,中公失去"私立学校的精神",沦为"一个党员吃饭的机关"。风潮的过程和结局说明:一、学生参与校政要有法度,否则必然给学校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二、学校管理在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的缺陷是学校风潮发生的根源;三、学校管理者在处理与执政当局的矛盾时,应避免意气用事,要有折冲樽俎的智慧,才能为学校创造自主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