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不违法,即道德
天猫上,一家卖橙子的网店标价为“26元4500斤”,网友们觉得便宜,传播得越来越广,一晚上居然被下了几万个订单。商家发现失误后立刻在店铺首页发布公告说:“给你们跪下了,给我们留一条生路吧,我们标错价格了,我们把‘26元4500克’标成了‘26元4500斤’了!”
网友们一边倒地痛骂那些下单者:“将心比心,你们的下单是瓜分两位农民的生计,两位农民有失误,大家都不容易,如此恶意下单还是人吗?”在舆论的压力下,下单者只能纷纷取消订单,而这家店铺却在这一轮风波中占尽便宜,人气大增,风波过后重新上架,短短几个小时就卖出了2.5万件。而纵然到了这一步,网络上对于下单者的痛骂声依旧没有停止,似乎不“善解人意”就是“没素质、没道德、没爱心”。
但事情的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
社会上总有这么一些人,喜欢在各种场合和稀泥,自诩天底下最慈悲的人。他们会在一个小孩子犯错之后说“算了吧,小孩子不容易”,他们会在一個弱势的人犯错之后说“算了吧,都不容易”,他们会在一个缺斤少两的卖菜老农面前劝顾客:“算了吧,一大把年纪不容易”……“不容易”这句和稀泥的话,正在不断地维护着社会上的某些恶。
有时快递小哥会在小区的超市门口统一打电话,让你下楼拿快递,如果你不在家或者没时间出来拿,他就会把快递全放在超市里。我就遇到过2次这样的事情。当我质疑快递小哥为什么不通知我就放在超市的时候,快递小哥不耐烦地说:“你自己的快递你自己不会查单子吗,难道还要我送到你家里去吗?”“送到你家里”,在他看来是一个极度挑战他底线的“无理要求”,但在我的感受里,这只是快递行业的本职工作。我们就这么问了几句,然后就有人劝我:“哎呀,快递小哥不容易,算了算了。”
前些年,王海打假,采用的是“知假买假、买假索赔”的方式,但王海的打假事业没能坚持几年。他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说:“我害怕的不是和我敌对的黑心厂商,而是我打假的利益共享者,也就是老百姓,他们应该是我最坚实的后盾,但是现在他们全部把我当成了敌人,所有老百姓都骂我是骗子。”是的,有太多人指责王海“知假买假”是利欲熏心,有太多人指责王海“知假买假”是不择手段,所有指责王海的人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举起道德的大棒挥向王海,而在背后偷着乐的正是制假贩假的黑心厂商。这是一个何其荒谬的逻辑:一群自认为天下最善良最慈悲的人,把一个打假人捆绑在道德的柱子上严刑拷打,却放纵着黑心商家继续造假贩假,然后又为总买到假货而不停地抱怨。真是滑稽!
再看“橙子事件”,有媒体评论说:“一看就知道是价格设置出了问题,不要揪住人家的这个失误不放。人间不容易,将心比心,生而为人当有人的温度。”这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这些下单的人要坚持原则,连人都不算了?媒体一定忘记了,老百姓还有一句话叫做“买的没有卖的精”,作为顾客,我们并不知道某个价格到底是商家的促销手段,还是亏本甩卖或者是写错了。美国底特律有很多别墅只卖1美元,我要不要提醒他们写错了?超市里“买1送1”的促销活动,我要不要提醒他们写错了?淘宝上8元一支的老牌钢笔还包邮,我要不要提醒他们写错了?因为一支钢笔8元钱,但快递费就要6元,这赔本生意真的有人做吗?
顾客永远也不会理解商家到底是在玩套路还是有别的盈利玄机,顾客只有选择买或不买的权利,对商家的“失误”却没有提醒义务。当然,如果你非要提醒,那只是出于一种热心。以这家从“头图”到“详情”全都写着“26元4500斤”的橙子网店为例,你真相信他是写错了吗?你真确定那不是一套吸引眼球的策略?即使店主真的因此而倾家荡产,你真相信他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则的弹性越大,越无法形成正确可信的社会规范。谁的责任谁承担,如果觉得某个责任承担不起,那就谨慎地去避免,这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比如一个失业的人心情不好乱开车,撞了人后没钱赔,那么他是不是能对着被撞的人哭喊:“我都这么穷了,你还要让我赔钱,你是要把我逼死吗?”不是别人要逼死你,是你对自己不负责任。再比如证券公司弄错一个小数点,股民们趁低买进,赚了100万元。这时证券公司说自己弄错了,股民们要把赚到的钱全部吐出来,不吐出来就不是人,不吐出来就没有人的温度……你会如何评价股民?在我看来,一个人即使“趁错下单”,也没什么好骂的,因为人家遵循的就是社会运行规范,你抛出这个价格,我用这个价格买下,这有什么不道德的。在社会运行规范之内,“趁错下单”的人不一定是不道德的,但犯错的人则必须要受到惩罚。如果犯错的人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还要赢得同情和声援,却让在正常社会运行规范之内的人遭受指责,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价格是不是标错,下单的网友是善是恶,争论不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媒体和网民对“不容易”的呼吁,绝对是对“不诚信者、耍小聪明者”的一次彻头彻尾的纵容。那家网店重新上架后,因为这次风波所形成的人气,在短短几小时就卖出了2.5万件商品,这是不是对犯错者的奖励?
(编辑/张金余)
天猫上,一家卖橙子的网店标价为“26元4500斤”,网友们觉得便宜,传播得越来越广,一晚上居然被下了几万个订单。商家发现失误后立刻在店铺首页发布公告说:“给你们跪下了,给我们留一条生路吧,我们标错价格了,我们把‘26元4500克’标成了‘26元4500斤’了!”
网友们一边倒地痛骂那些下单者:“将心比心,你们的下单是瓜分两位农民的生计,两位农民有失误,大家都不容易,如此恶意下单还是人吗?”在舆论的压力下,下单者只能纷纷取消订单,而这家店铺却在这一轮风波中占尽便宜,人气大增,风波过后重新上架,短短几个小时就卖出了2.5万件。而纵然到了这一步,网络上对于下单者的痛骂声依旧没有停止,似乎不“善解人意”就是“没素质、没道德、没爱心”。
但事情的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
社会上总有这么一些人,喜欢在各种场合和稀泥,自诩天底下最慈悲的人。他们会在一个小孩子犯错之后说“算了吧,小孩子不容易”,他们会在一個弱势的人犯错之后说“算了吧,都不容易”,他们会在一个缺斤少两的卖菜老农面前劝顾客:“算了吧,一大把年纪不容易”……“不容易”这句和稀泥的话,正在不断地维护着社会上的某些恶。
有时快递小哥会在小区的超市门口统一打电话,让你下楼拿快递,如果你不在家或者没时间出来拿,他就会把快递全放在超市里。我就遇到过2次这样的事情。当我质疑快递小哥为什么不通知我就放在超市的时候,快递小哥不耐烦地说:“你自己的快递你自己不会查单子吗,难道还要我送到你家里去吗?”“送到你家里”,在他看来是一个极度挑战他底线的“无理要求”,但在我的感受里,这只是快递行业的本职工作。我们就这么问了几句,然后就有人劝我:“哎呀,快递小哥不容易,算了算了。”
前些年,王海打假,采用的是“知假买假、买假索赔”的方式,但王海的打假事业没能坚持几年。他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说:“我害怕的不是和我敌对的黑心厂商,而是我打假的利益共享者,也就是老百姓,他们应该是我最坚实的后盾,但是现在他们全部把我当成了敌人,所有老百姓都骂我是骗子。”是的,有太多人指责王海“知假买假”是利欲熏心,有太多人指责王海“知假买假”是不择手段,所有指责王海的人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举起道德的大棒挥向王海,而在背后偷着乐的正是制假贩假的黑心厂商。这是一个何其荒谬的逻辑:一群自认为天下最善良最慈悲的人,把一个打假人捆绑在道德的柱子上严刑拷打,却放纵着黑心商家继续造假贩假,然后又为总买到假货而不停地抱怨。真是滑稽!
再看“橙子事件”,有媒体评论说:“一看就知道是价格设置出了问题,不要揪住人家的这个失误不放。人间不容易,将心比心,生而为人当有人的温度。”这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这些下单的人要坚持原则,连人都不算了?媒体一定忘记了,老百姓还有一句话叫做“买的没有卖的精”,作为顾客,我们并不知道某个价格到底是商家的促销手段,还是亏本甩卖或者是写错了。美国底特律有很多别墅只卖1美元,我要不要提醒他们写错了?超市里“买1送1”的促销活动,我要不要提醒他们写错了?淘宝上8元一支的老牌钢笔还包邮,我要不要提醒他们写错了?因为一支钢笔8元钱,但快递费就要6元,这赔本生意真的有人做吗?
顾客永远也不会理解商家到底是在玩套路还是有别的盈利玄机,顾客只有选择买或不买的权利,对商家的“失误”却没有提醒义务。当然,如果你非要提醒,那只是出于一种热心。以这家从“头图”到“详情”全都写着“26元4500斤”的橙子网店为例,你真相信他是写错了吗?你真确定那不是一套吸引眼球的策略?即使店主真的因此而倾家荡产,你真相信他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则的弹性越大,越无法形成正确可信的社会规范。谁的责任谁承担,如果觉得某个责任承担不起,那就谨慎地去避免,这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比如一个失业的人心情不好乱开车,撞了人后没钱赔,那么他是不是能对着被撞的人哭喊:“我都这么穷了,你还要让我赔钱,你是要把我逼死吗?”不是别人要逼死你,是你对自己不负责任。再比如证券公司弄错一个小数点,股民们趁低买进,赚了100万元。这时证券公司说自己弄错了,股民们要把赚到的钱全部吐出来,不吐出来就不是人,不吐出来就没有人的温度……你会如何评价股民?在我看来,一个人即使“趁错下单”,也没什么好骂的,因为人家遵循的就是社会运行规范,你抛出这个价格,我用这个价格买下,这有什么不道德的。在社会运行规范之内,“趁错下单”的人不一定是不道德的,但犯错的人则必须要受到惩罚。如果犯错的人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还要赢得同情和声援,却让在正常社会运行规范之内的人遭受指责,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价格是不是标错,下单的网友是善是恶,争论不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媒体和网民对“不容易”的呼吁,绝对是对“不诚信者、耍小聪明者”的一次彻头彻尾的纵容。那家网店重新上架后,因为这次风波所形成的人气,在短短几小时就卖出了2.5万件商品,这是不是对犯错者的奖励?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