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w_2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上)第26课。
  【教学理念】
  诗词是一种美,是一种艺术,从诗词的特点探究其教学,应强调美育在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应注重诵读欣赏和想象品悟,以画面的形式再现诗歌的意象,诵读激活画面,品赏明晰画面,想象舒展画面,引领学生自然而真切地融入诗境,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声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三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说说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4.感受诗词中田园生活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体会作者白描的艺术手法,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诵读想象,披文入情,感悟诗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诵读,明晰画面,感知意象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读题)—《清平乐·村居》。(“乐”,在这里应该读作“yuè”)。你发现词与诗的标题有什么不同吗?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式;“村居“是词的题目,一般与词的内容有关。
  2.什么叫“村居”?如果是长期住在某个地方,叫—久居;分开来住,叫—分居;新搬到一个住处,叫—新居;过去住的地方,叫—故居。读了题目“村居”,你猜想这首词会是描写什么的?(农村生活)再读读词,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对吗?引导学生从“茅檐、小溪、青草、莲蓬和锄豆、织笼、卧剥”等景物和事件去判断和认识。
  3.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辛弃疾的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可以叫作“村居图”,自己反复读一读,边读边想,说说你们看见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划出并读准生字词,读顺词句。注意“翁”是后鼻音,“莲”是前鼻音,“锄”是翘舌音,“剥”读作“bāo”。“蓬”一般读轻声,但词中为了压韵要读出其声调。
  (2)诗词是有一定节奏的,像音乐一样。读诗词一样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想想读过的诗词,试着读出诗词的节奏来。引导学生逐句体会,同桌互助,在觉得需要突出的词语下加小圆点,需要停顿的词语后画斜线,句尾的字是压韵的,在下面画上曲线。
  (3)分“上阕”、“下阕”朗读,边读边联想,把静止的画面复活,说说自己眼前浮现出的“村居”画面。引导学生以说说具体的农村生活画面为主,即诗词所描写的人物、景物和事件等。
  设计意图:诗歌是一种艺术,艺术的语言皆指向具体的事物形象,理解艺术的语言离不开诵读。教学理应坚持以读为本,以读攻读,扣题而入,层层递进,缘文明象。引领学生读到“其意皆出我心”、“其言皆出我口”。语言的审美正是通过深入诵读“幻化”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明晰优美的意象,为理解诗词铺设生活化的閱读背景。
  二、品读,想象画面,欣赏意象
  1.“诗中有画”,我们在品词析句时需要借助联想、想象来丰富和欣赏诗词的画面,从而进入诗的意境。用心听老师读(投图并配音),用心去感受这是一幅怎样的村居图?激发学生自主感受、自由表达,并努力自然真实地读出自己的感受,如:清新秀丽、朴素恬静、自由自在、和谐、和睦、幸福美满、安居乐业、悠闲自得、温馨等,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读出画面的整体情境。
  2.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美好的画面,用你们的慧眼去欣赏村中的景物、人物和事件,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村居生活的幸福。
  (1)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子?“走进”村子,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喜欢吗?你们还会看到些什么?①投示句子与相关画面:“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②引导学生先认识词中写到的茅檐、溪、豆、莲、草等实景与特点,接着复现和再造诗境中会有的虚景:古树参天、莲花飘香、翠竹摇曳、小鸟欢叫、鱼儿穿梭、鸡鸭成群等,最后整合景物,诵读,体会到这是个清新美丽、朴素恬静、舒适惬意的小村子。③美美地读读句子。
  (2)在这宁静的村子里漫步,走着走着隐隐约约听到了说话的声音,是谁在说话?走近了仔细听听在说些什么?①投示句子与相关的画面:“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你们听到了怎样的说话声?(吴音:中国吴地的方言,它以苏州话为代表。醉里:带有醉意地交谈。)②谁和谁在交谈,你怎么知道的?是怎样地在交谈?借助“翁媪”的字形结构(“翁”中的“公”字,“媪”中的“女”字),并联系句中对“白发”的描写与参看插图等,认识“翁媪”,初步理解“相媚好”。③这对生活在秀丽乡村的相亲相爱的老夫妇会亲切地聊些什么呢?想象“翁媪”交谈的内容、动作和神情,将语言文字转换成相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交流演说,进一步感受“相媚好”。④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句中读好。
  (3)这对白发翁媪带着微微的醉意,说着知心的、贴心的、暖心的话儿。当他们抬起朦胧的醉眼看见三个儿子,更是喜不自禁,眉开眼笑。三个儿子在干什么?你喜欢这家的三个儿子吗?为什么?①投读诗词的下片。②你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用你的朗读来夸夸他。学生自择品读,想象画面:大儿子的辛勤劳作、二儿子的心灵手巧、小儿子的活泼顽皮,体会三个儿子的个性特点。如:小儿子在干什么?(卧剥莲蓬),“卧”是怎样的一种姿态?(躺、趴)这个小儿子会怎样的卧剥呢?(俯卧、侧卧、仰卧)他还会怎么做、怎么说呢?为什么说“最喜小儿无赖”呢?③夸夸这三个儿子吧,一同去感受他们幸福的生活!(朗读诗词的下阙)
  设计意图:“诗词如画宜想象,一字多解妙趣生”,注重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放飞想象,借助自由的想象激活已有知识,感悟和充实语言文字的形象。学生的想象既依托文本,切合实际,又超越文本,彰显个性,使诗词固有的意象更加灵动、鲜活、丰盈,学生仿佛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物我一体,品出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诗词“活”在学生的心中,学生在用心灵感受诗词的意境。
  三、美读,激活画面,感悟意象
  1.村子景象秀美,举家生活和美,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词吧,比一比哪组读得最美。(学生自主准备,分组竞读)
  2.从“茅檐低小”、“锄豆”、“织鸡笼”看,这家农户的生活比较清苦,劳作也比较辛苦,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呢?引导学生合作探讨,自由发表各自的见解,如:村子山清水秀,令人陶醉;翁媪相敬如宾,老有所养;儿子各尽其能,勤劳孝顺;合家和睦友爱,幸福美满,等等。从看似矛盾的描写中,体验别样的农家幸福生活。
  3.快乐、悠闲、美好、和谐、幸福等都可以用来赞美这幅“村居图”,其实所有这些词语都聚集在了词中的一个字中,你们能找出吗?(醉)①谁醉了,为什么醉?引导学生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如:主人、作者、读者。②辛弃疾在村中走着、看着、听着、想着,他“醉”了吗?你怎么发现的?再品“白发谁家翁媪”等词句,相机介绍词的创作背景。③你们“醉”了吗?让我们一起融入诗词中的农家生活(由景到人,由“翁媪”到“三个儿子”),随文而醉。练习美读、背诵。
  4.诗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描绘农村生活的诗词数不胜数,如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谁会背?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词?(学生自由吟诵)课后可再收集、诵读和交流。
  设计意图:“故缪迂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发现幸福村居生活的本质,拓展诗词的境界,提升诗词的形象,品味诗词的情感。落实课内外联系,自学同题、同类诗词,丰富、拓展知识,欣赏、积累经典语言,享受美的熏陶,进一步发展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借助风格翻译理论,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进行文本分析和比较,从叙述翻译、对话翻译和翻译体三方面,分析两个译本在再现原作风格方面的得失,以期给文学翻译工作者带来一点启示。  关键词: 文学作品 风格翻译 《傲慢与偏见》 中译本 比较    1.导言    风格翻译是翻译者,尤其是文学翻译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尽管对于风格能否翻译还存在很多争论,但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风格能够如何翻
摘要:近年来,随着河南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但是,现行的旅游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河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MBTI可以有效地帮助评估旅游专业学生的性格类型,继而更好地实施针对性教育。这也预示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  关键词:MBT
松花江早年也称粟沫江,青年书法家高庆春在他书法作品的落款处就曾书:时客古粟沫江之南岸,酷暑难耐,挥汗书以消暑。高庆春从艺术表现的需要出发,以传统文化中的文字符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书写胸中之丘壑。他虽初选择先秦时代的诸多书体,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简帛书,文字的象形意识减弱,逐渐成为不辨原形的符号。高庆春认为。这种抽象概念的线条都是古代先民无意识的创作,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点画中的表现,这种自然的造型效
路易·马勒是法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也是对时代变化时刻保持敏感的电影艺术家。自电影“新浪潮”开始,他执导的各具风格的影片将近40部,每部作品都反映了新时代的社会观念、社会思想以及不同阶级地位的转变,它们作为新时代的预言都给人以不同的启迪和感受,在电影史上闪烁着独特的光彩。他在1958年拍摄的反映法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女性对男性掌权的社会和家庭进行颠覆的《情人们》(又名《孽恋》),既刻画了当时
摘 要: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中总是存在着一“幻”(非现实的)一“真”(现实的)这样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他笔下的非现实性世界、非现实性人物在本质上无不带有奇妙的现实性,从而象征性地、寓言式地传达出了当今时代和社会本质上的真实。本文以《挪威的森林》为例,对其中的“幻”“真”两个世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非现实 现实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名作《
摘要:苏格拉底之死构成了西方古典哲学和古典政治学当中的核心事件,本文试图重返苏格拉底之死与苏格拉底的申辩,借以探寻在这一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关于哲学和政治学方面的现代性启示。  关键词:苏格拉底之死 正义 申辩 政治哲学    引言:    苏格拉底喝下毒芹酒。死去了,但是每个人的心里不都装着一个苏格拉底吗?那就是自由地思想、客观公允地检查自己固有的观念和习惯的能力。  ——马修·阿诺德…  (一)
国产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而改革开放前集合许多大师,以如今来看完全不可能承担的成本所制作出来的作品,例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依旧可以被称作艺术品。同时也正如人们所熟知的,最近20年来,国产动画成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屡屡为人所诟病。失去了之前以举国体制才能做出来的艺术珍品,又面临着商业和艺术上的双重失败,可以说,这些年国产动画的道路并不平坦。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产动画似乎也在
摘 要: 班集体建设中的情感教育,倾注着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与理解。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挖掘日常现象中的情感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本文在分析当前高中生情感教育缺失的基础上,对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关键词: 班集体 思想教育 情感教育    当代高中学生普遍具有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和竞争意识,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往往“重智轻德
与高庆春相识是在西泠印社百年纪念大会上。那时他带着黑龙江的篆刻家到杭州。高庆春小我几岁,性格倒似江南人,温文尔雅。颇具才情。他的书法、篆刻作品及有关理论文章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像庆春那样既要,忙于协会的日常事务,又要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确实十分不易,庆春不但能二者兼顾且二者均有显著的成绩,这是令人敬佩的。阳春三月,又收到庆春寄赠的个人篆刻集。这又使我更生敬意,捧读着散发着印泥清香、凝结着作者数年心
摘要:“落花”这一意象,自古以来就被广泛采用,红楼梦中由“黛玉葬花”引出的《葬花吟》则是给了“落花”一个归宿。本文就将从《葬花吟》与唐寅《落花诗》、龚自珍《西郊落花歌》的比较入手,探索“落花”意象的发展与开拓过程。  关键词:落花 《葬花吟》 《落花诗》 《西郊落花歌》    林黛玉的《葬花吟》,从小说创作角度来说,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背着香囊,拿着花锄”的姣好幽怨女子;从诗词鉴赏角度来说,《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