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想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那么就要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数学是一门复杂、抽象的学科,是通过数字和图像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通过数字的和图片相结合,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数形结合,可以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更便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首先先分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再探究如何将数形结合更好的运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數学;具体体现
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在很多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形结合,将数和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象、直观的把知识展现给学生,老师也可借助创设情境,给学生带入神奇的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数学、对数字的好奇心。所以,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很适合小学的数学教学,而且数形结合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需要小学的数学老师积极的创新,创造出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的实际教学中,老师常常将数和形相结合,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的可以透过直观的展示了解数学知识[1]。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开始慢慢在体验数学的过程中爱上数学,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数形结合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动手,通过作图等方式帮助学习理解知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学科,从概念到习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不太好理解。因此,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复杂的已知条件简单化,让学生对题目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有利于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比如,在学生学习《升和毫升》的概念时,学生往往是陌生的,不知道该如何学习。这时候,老师可以借助班内学生的水杯和矿泉水瓶,结合图片和实物给学生讲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和区别。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往往会形成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了独立思考,慢慢学会举一反三。老师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把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具体化,降低题目的难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一)在教学中引入基本图形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发展的更快[2]。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很多题目都是涉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一旦涉及抽象的数字题目,就会让小学生产生困惑,容易产生混淆,久而久之,就觉得数学学习太难了。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巧妙的引入基本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转化为图形的形式,然后用直观的图片启发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弄清楚数和形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从而逐渐解决问题。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体会数和形的重要关系。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七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的讲解中,首先老师可以用一组图片来做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图片中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从而引导学生整理出三角形、平行四边等图形的概念,从而具体到抽象,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然后,在学生熟悉概念之后,给学生建立厘米、分米、米的概念,然后分别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1厘米、1分米、1米的物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然后再试着让学生研究1厘米、1分米、1米的物品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测出,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单位,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新的知识概念,并且借助直观的教学工具给学生展示概念的具体性,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让学生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以及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巧用公式定理解读图形关系
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在不同的年级开始接触几何概念,但这些学习都是基础性的,而且这些对图形的概念都是建立在实物的观察上,得到的理解。然后通过学习一个几何图形公式,让学生通过推理进行举一反三,得出其他变换图形的相关公式,然后进行归纳和整理。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三者的面积公式的关系。此时,就可以借助相关模具,老师提前准备好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模具,首先让学生通过拼凑的方式用三角形拼出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手中的工具,拼出一个梯形呢?这是值得学生思考的,老师可以在一旁给予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剪、凑,最终得到梯形。通过这样的动手实验,让学生自主推导公式,列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增加知识的联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理解系统的知识。
(三)通过画图,感受数形结合
提起画图,这在数学的教学中是最常见的[3]。比如画树形图,画几何图形,画统计图。这都是数形结合教学的体现。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扇形统计图》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利用给出的数据,画出扇形统计图,并且通过画图,让学生感受到扇形统计图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对已学的几种统计图进行比较,自己尝试做出对比,激发学生的思考。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广泛的应用。老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图形把抽象的概念交给学生,让学生简单的接受知识,从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就需要老师要时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适当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丹妹.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蔡丽萍.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策略探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18(10):74-75.
[3]李海霞.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20(10):107-108.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小学 广西钦州 535000)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數学;具体体现
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在很多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形结合,将数和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象、直观的把知识展现给学生,老师也可借助创设情境,给学生带入神奇的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数学、对数字的好奇心。所以,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很适合小学的数学教学,而且数形结合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需要小学的数学老师积极的创新,创造出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的实际教学中,老师常常将数和形相结合,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的可以透过直观的展示了解数学知识[1]。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开始慢慢在体验数学的过程中爱上数学,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数形结合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动手,通过作图等方式帮助学习理解知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本就是一个复杂的学科,从概念到习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不太好理解。因此,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复杂的已知条件简单化,让学生对题目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有利于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比如,在学生学习《升和毫升》的概念时,学生往往是陌生的,不知道该如何学习。这时候,老师可以借助班内学生的水杯和矿泉水瓶,结合图片和实物给学生讲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和区别。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往往会形成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了独立思考,慢慢学会举一反三。老师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把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具体化,降低题目的难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一)在教学中引入基本图形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发展的更快[2]。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很多题目都是涉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一旦涉及抽象的数字题目,就会让小学生产生困惑,容易产生混淆,久而久之,就觉得数学学习太难了。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巧妙的引入基本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转化为图形的形式,然后用直观的图片启发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弄清楚数和形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从而逐渐解决问题。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体会数和形的重要关系。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七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的讲解中,首先老师可以用一组图片来做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图片中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从而引导学生整理出三角形、平行四边等图形的概念,从而具体到抽象,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然后,在学生熟悉概念之后,给学生建立厘米、分米、米的概念,然后分别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1厘米、1分米、1米的物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然后再试着让学生研究1厘米、1分米、1米的物品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测出,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单位,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新的知识概念,并且借助直观的教学工具给学生展示概念的具体性,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让学生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以及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巧用公式定理解读图形关系
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在不同的年级开始接触几何概念,但这些学习都是基础性的,而且这些对图形的概念都是建立在实物的观察上,得到的理解。然后通过学习一个几何图形公式,让学生通过推理进行举一反三,得出其他变换图形的相关公式,然后进行归纳和整理。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三者的面积公式的关系。此时,就可以借助相关模具,老师提前准备好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模具,首先让学生通过拼凑的方式用三角形拼出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手中的工具,拼出一个梯形呢?这是值得学生思考的,老师可以在一旁给予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剪、凑,最终得到梯形。通过这样的动手实验,让学生自主推导公式,列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增加知识的联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理解系统的知识。
(三)通过画图,感受数形结合
提起画图,这在数学的教学中是最常见的[3]。比如画树形图,画几何图形,画统计图。这都是数形结合教学的体现。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扇形统计图》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利用给出的数据,画出扇形统计图,并且通过画图,让学生感受到扇形统计图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对已学的几种统计图进行比较,自己尝试做出对比,激发学生的思考。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广泛的应用。老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图形把抽象的概念交给学生,让学生简单的接受知识,从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就需要老师要时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适当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丹妹.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蔡丽萍.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策略探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18(10):74-75.
[3]李海霞.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20(10):107-108.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小学 广西钦州 5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