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开展人文教育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aphot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学科的教学,更应该体现人文教育。从美术教学本身来看,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而各类美术作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此,在开展美术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合理的课堂构建帮助学生体会美术学习蕴含的人文教育魅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趣味性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人文教育;美术素养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教学的相关内容并不是单一技能的传授与掌握,它是一种以人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人文教育。教师应该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着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进一步改革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在美术课堂上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美术教学
  在学生的整个发展道路上,其价值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学校、父母、师长等。因此,教师要注重这些因素的影响,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美术教学,发挥教材的人文教育价值,让学生应用美术知识了解生活、感受生活。这样真切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融入生活背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以下统称“教材”)九年级上册“中国民间美术”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运用竞赛的方式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国民间美术具体有哪些内容吗?这些内容有什么特点?这些活动的发展背景是什么?在一系列的知识抢答过程中,教师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还加深了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理解。竞赛结束后,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學主题,介绍中国民间美术中一些活动的由来及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唤起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端午节,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文化保护意识,通过一系列趣味性的画彩蛋、画主题插画,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二、结合传统文化创设美术人文情境
  不同时代和不同背景下的美术风格是不同的,这代表着美术教学的广泛性和时代性。其内部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人文素材,这也是美术教师可以借此来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应该致力于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人文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美术观念,学会发现美,学会自主创造美。教师要认真研读美术教材,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子,并将这些德育教育因子发散开来,与新时代的美术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意义,真正从日常生活开始做起。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装点居室”这节课时,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浏览教材中的靠垫、座套的图片,然后借助多媒体导入几张中式风格的刺绣、编织类的传统工艺制作的靠垫、座套图片,并借机播放传统刺绣、编织技艺的工序流程视频,引导学生尝试交流装饰效果,并分析其中蕴涵了哪些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开展拓展讨论,针对这类以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作为背景装点的生活空间,还有哪些可以搭配,如青花瓷、紫砂茶壶等都体现了浓郁的东方之美,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交流、自由想象。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居室装点的特色,尝试进行自主设计,鼓励学生对家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创意改造。
  三、注重美术课堂的趣味性教学
  教师不仅要教授基础的美术知识,还要在美术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化、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学生做好情感对接,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蕴含于美术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改变教学的场所,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感受春天的魅力。然后,教师再延伸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让学生自主制作一些与春天相关的展品,并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废旧物品进行自主操作、自主绘画,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通过相互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的不足,鼓励学生在其他的优秀作品中寻找闪光点。这样的活动集教育与学习于一体,能真正闪耀出美术课堂教学的人性光辉。
  四、结束语
  优化美术课堂、展示人文魅力已经成为现今美术教师教学时的重要出发点,教师应该在了解课堂教学重点的同时,突破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方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教授学生相关的美术技法,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蓓. 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2).
  [2]侯倍楷. 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 美术教育研究(下),2018(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直播课堂已经成为全新的学习模式之一。直播教学要时刻把学生的需求和感受放到第一位,教师在课前要巧选内容,精心备课,有效地设计学习活动;课中多分享互动,激发学生线上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组织、引导、提升学生的“学”;课后通过深化拓展和激励评价,巧妙地将课堂教學引向更广阔的世界。  关键词:线上学习;直播课堂;学生意识  近年来,线上教学已经成为新型的教学方式之一
摘 要:激励是班主任工作中常用的教育策略,也是班主任管理智慧的艺术性体现。适切、合理的激励艺术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掌握科学的育人之道,笃守以生为本的意识,创新激励形式,创建公正激励平台,正确处理“激”与“励”的关系。激得公平、真诚,励得适切、合理,有效调动激励主体的能动性,构建师生共同生命体,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体现成长幸福感。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艺术;生本思想  德国教育家第斯
摘 要:高效课堂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师努力的方向。初中历史课程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知识点比较繁杂,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初中历史教师要善于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文章针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各
摘 要:在小学阶段,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任务的重点,教师应当将其贯穿教学始终。语言能力是学生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对其进行培养非常有必要。然而,很多教师依旧进行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非常有限的。文章分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生在社会经验和知识储备方面有所欠缺,
摘 要: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文章从创设情境、巧用插图、巧设任务、文本重构和拓展阅读面五个方面探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思维能力的策略,旨在优化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學中,面对篇幅较长的文章,很多教师只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面对较长的语篇,难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点,教师经常采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手段。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根据结果的反馈也能够为教师指明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改进策略  课堂提问环节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课堂提问,能够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如何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大胆探索,进行了“个别化”尝试。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艺术化”处理  数学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致使他们在理解、想象、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把
期刊
摘 要:幼儿园美术学科的开设和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幼儿教育多样性、推动幼儿教育基础性完善的重要途径。民间美术作为幼儿园美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中,从而达成探究高效美术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美术活动兴趣的教学目标。文章着重分析了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民间美术的融入意义,并针对具体的融入实践举措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经
摘 要: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较差,数学学习畏难心理比较严重。为此,文章采用数学学习陪伴的手段,通过陪伴预习新课、陪伴建构新知、陪伴完成作业、陪伴周末总结、陪伴假期实践的策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畏难心理进行疏导。  关键词:中职数学;学习陪伴;畏难心理;疏导策略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家长长时间不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的内心会缺乏安全感,而情感陪伴是一种比较高效的陪伴方法
摘 要:培养问题意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文章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根据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分析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提出创新的物理优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