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班集体的建设中,班主任常常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培“优”转“后”上,即所谓抓两头,带中间,但实质上这是带而不问,带而不管的。中等生在班级中是一个大群体,抓好他们,将是良好班集体建设的强大推动力。本文通过分析中等生的心理特点,明确关注中等生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 班集体建设 中等生 班级管理
一、教师的无心之过,中等生的尴尬
所谓的“中等生”,是指由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认识能力、价值取向、个性情感、意志和学习状况等原因形成的,以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定向、定位偏离自我,在教学中处于中间状态为特征的群体。具体说来,中等生是泛指在优生与后进生之间的那些学生。中等生,是被老师了解最肤浅的一个群体,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常常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培“优”转“后”上,要让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起到带头作用,并管理好成绩比较差、表现比较恶劣的学生。但是,班主任往往不会注意到其中一个庞大的团体——中等生。中等生往往占整个班级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但是,这样的一个团体,却会因为其不突出的表现而得不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重视,甚至是经常被忽视。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中,班主任经常关注的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能否更上一层楼,而对成绩不好、平时表现恶劣的学生,班主任也会费尽心思去帮助他们,以使他们有所提高。“抓两头,带中间”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策略,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一不当心就将“带中间”变成“带而不管,带而不问”。对于这些中等生来说,他们因为所受到的关心和关注少于“两头”的学生,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甘居中游,满足现状,缺乏进取心;对周围的事物持观望态度,把自己当作班集体中的“局外人”;希望不被老师批评,也无所谓能否得到老师的表扬。
二、关注中等生的重要性
1.中等生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消极方面的影响。(1)他们的心态虽然比较平和,不偏激,但是当教师忽视对他们的关注时,大部分的中等生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就会逐渐减弱,进而可能产生不良的、消极的心境。(2)由于不被关注,将可能使其做事缺乏自信,不能朝气蓬勃地奋勇前进,也会降低学习和活动的效率,难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做事会缺少果断性。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克服困难。(3)由于消极的情绪和做事缺乏自信,导致工作学习能力提高缓慢,总觉得做事不如别人完美。这对培养中等生的能力有消极的影响。中等生的可塑性强,这导致他们一旦选择消极的态度,就很容易成为“差生”。由于以上种种情况,中等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陷入一种不愉快的心境之中,性格内向,甚至抑郁、紧张、拘束、不自然、胆怯。长久下去,会使班集体的气氛沉闷,缺乏学生应有的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
2.积极方面的影响。(1)中等生一般学习认真,做事细心,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在班级中遵守班级纪律,不捣蛋、不搞破坏,愿意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关注,中等生也都想要被老师认可,因此他们会更加努力来争取老师的承认和关注。(2)中等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都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少犯错误,即使犯错误也能及时改正。(3)中等生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能和大家友好相处,调节班级内部的气氛,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中等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同时也是班级建设的一股巨大的推动力。
在中等生身上,同样存在优等生所具有的潜能,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超常的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他们在某个时期某种条件下处于中等状态。因此,班主任要在工作中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向优等生转化,防止他们分化为后进生。重视和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和引导,对整个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怎样关注中等生
1.给予更多呵护,重视心理调整。一般情况下,中等生的共同特点是:认为教师只关注优等生,而自己即使成绩好,有特长,教师也看不到,从而逐渐丧失好胜心,保持平庸的状态。中等生又因为比较遵规守纪,不惹是生非,很少给教师找麻烦,所以他们平时课下与老师的接触不多,心里有事也不找老师。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主动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理解他们的苦衷,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随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步入优等生行列的信念。爱的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带有爱和信任的目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那心灵的深处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
2.给予更多鼓励,重视目标激励。找到其闪光点,抓住每一次转化契机。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将自身原有的才能和天赋充分发挥出来,并体验到自身的价值。班主任要增强中等生在班级的主人翁地位,特别强调中等生是班级的主力军,是班级进步的中坚力量,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各项活动中。“鼓励犹如阳光”。获得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满足,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多种潜能和情感便会激发出来。引导他们制订争先创优、赶超优等生的进步计划,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加入优等生行列。
3.给予更多机会,重视活动参与。长期的不被关注,使部分中等生即使有着较强的为班级建设的愿望,也不愿意做“出头鸟”,甘愿在班级中默默无闻。有事分摊则做,无事则湮没于人群。为此,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要给中等生提供锻炼和为班级管理贡献力量的舞台。例如可以通过班干部轮流换的形式,让中等生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工作中,形成良好的监督他人、自我监督的氛围;让中等生有机会充分挖掘自身的才能和潜力,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促进班级工作的和谐发展。还可以通过自己组织班会课的形式,让学生自演、自导,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小型竞赛活动,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4.给予更多认可,重视激发创新。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只注重于优等生,却往往忽视了一大批中等知识水平的学生,这是可悲的。”中等生由于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可,往往处于中立的地位,缺乏创新意识,“跟随大部队走”,这种精神状态很容易让中等生更加不能确定自我。因此,要激发中等生的创新思维,设置情境让中等生积极创新,对自己、社会、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与认识,进而促进中等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教学大纲指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负责。”教师的关爱要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让中等生充分感受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班级工作中,充分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乐,达到肯定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使中等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玮.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东子.家有中等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3]关注“中等生”的心理发展——和谐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的一些调查和思考.http://www.eduwg.com/jylw/76562.html.
关键词: 班集体建设 中等生 班级管理
一、教师的无心之过,中等生的尴尬
所谓的“中等生”,是指由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认识能力、价值取向、个性情感、意志和学习状况等原因形成的,以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定向、定位偏离自我,在教学中处于中间状态为特征的群体。具体说来,中等生是泛指在优生与后进生之间的那些学生。中等生,是被老师了解最肤浅的一个群体,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常常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培“优”转“后”上,要让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起到带头作用,并管理好成绩比较差、表现比较恶劣的学生。但是,班主任往往不会注意到其中一个庞大的团体——中等生。中等生往往占整个班级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但是,这样的一个团体,却会因为其不突出的表现而得不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重视,甚至是经常被忽视。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中,班主任经常关注的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能否更上一层楼,而对成绩不好、平时表现恶劣的学生,班主任也会费尽心思去帮助他们,以使他们有所提高。“抓两头,带中间”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策略,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一不当心就将“带中间”变成“带而不管,带而不问”。对于这些中等生来说,他们因为所受到的关心和关注少于“两头”的学生,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甘居中游,满足现状,缺乏进取心;对周围的事物持观望态度,把自己当作班集体中的“局外人”;希望不被老师批评,也无所谓能否得到老师的表扬。
二、关注中等生的重要性
1.中等生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消极方面的影响。(1)他们的心态虽然比较平和,不偏激,但是当教师忽视对他们的关注时,大部分的中等生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就会逐渐减弱,进而可能产生不良的、消极的心境。(2)由于不被关注,将可能使其做事缺乏自信,不能朝气蓬勃地奋勇前进,也会降低学习和活动的效率,难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做事会缺少果断性。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克服困难。(3)由于消极的情绪和做事缺乏自信,导致工作学习能力提高缓慢,总觉得做事不如别人完美。这对培养中等生的能力有消极的影响。中等生的可塑性强,这导致他们一旦选择消极的态度,就很容易成为“差生”。由于以上种种情况,中等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陷入一种不愉快的心境之中,性格内向,甚至抑郁、紧张、拘束、不自然、胆怯。长久下去,会使班集体的气氛沉闷,缺乏学生应有的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
2.积极方面的影响。(1)中等生一般学习认真,做事细心,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在班级中遵守班级纪律,不捣蛋、不搞破坏,愿意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关注,中等生也都想要被老师认可,因此他们会更加努力来争取老师的承认和关注。(2)中等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都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少犯错误,即使犯错误也能及时改正。(3)中等生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能和大家友好相处,调节班级内部的气氛,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中等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同时也是班级建设的一股巨大的推动力。
在中等生身上,同样存在优等生所具有的潜能,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超常的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他们在某个时期某种条件下处于中等状态。因此,班主任要在工作中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向优等生转化,防止他们分化为后进生。重视和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和引导,对整个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怎样关注中等生
1.给予更多呵护,重视心理调整。一般情况下,中等生的共同特点是:认为教师只关注优等生,而自己即使成绩好,有特长,教师也看不到,从而逐渐丧失好胜心,保持平庸的状态。中等生又因为比较遵规守纪,不惹是生非,很少给教师找麻烦,所以他们平时课下与老师的接触不多,心里有事也不找老师。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主动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理解他们的苦衷,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随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步入优等生行列的信念。爱的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带有爱和信任的目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那心灵的深处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
2.给予更多鼓励,重视目标激励。找到其闪光点,抓住每一次转化契机。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将自身原有的才能和天赋充分发挥出来,并体验到自身的价值。班主任要增强中等生在班级的主人翁地位,特别强调中等生是班级的主力军,是班级进步的中坚力量,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各项活动中。“鼓励犹如阳光”。获得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满足,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多种潜能和情感便会激发出来。引导他们制订争先创优、赶超优等生的进步计划,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加入优等生行列。
3.给予更多机会,重视活动参与。长期的不被关注,使部分中等生即使有着较强的为班级建设的愿望,也不愿意做“出头鸟”,甘愿在班级中默默无闻。有事分摊则做,无事则湮没于人群。为此,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要给中等生提供锻炼和为班级管理贡献力量的舞台。例如可以通过班干部轮流换的形式,让中等生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工作中,形成良好的监督他人、自我监督的氛围;让中等生有机会充分挖掘自身的才能和潜力,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促进班级工作的和谐发展。还可以通过自己组织班会课的形式,让学生自演、自导,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小型竞赛活动,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4.给予更多认可,重视激发创新。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只注重于优等生,却往往忽视了一大批中等知识水平的学生,这是可悲的。”中等生由于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可,往往处于中立的地位,缺乏创新意识,“跟随大部队走”,这种精神状态很容易让中等生更加不能确定自我。因此,要激发中等生的创新思维,设置情境让中等生积极创新,对自己、社会、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与认识,进而促进中等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教学大纲指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负责。”教师的关爱要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让中等生充分感受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班级工作中,充分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乐,达到肯定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使中等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玮.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东子.家有中等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3]关注“中等生”的心理发展——和谐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的一些调查和思考.http://www.eduwg.com/jylw/7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