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是沉淀母语的一种方式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xxmm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的祖国》是一部向经典文学与经典作家的致敬之书,但它不同于其他专门介绍大师及其作品的导读,它是一本散文随笔,“以意逆志”,自我激励。本文从“流动”与“语言”两个方面来对此本书进行分析,“流动”不仅是空间时间等外在层面的变化,更多的是内在的精神随着外部环境的流转而变动、成长、成熟,其中尤其表现為作者对语言的选择和驾驭能力。“母语”不仅是他人辨别作者的标签,也是作者内心最为深切的身份认同,而流动的生活方式则带给作者对“母语”技能的沉淀。同时由语言所构建出来的文学国度,是向每一个人敞开的精神故乡。
  关键词:流动 祖国 语言 母语 身份
  2015年,薛忆沩重写了随笔《文学的祖国》,“不仅删减了三分之一的篇目,而且对其中的许多篇目,我又进行了彻底的重写”?譹?訛,书中涵盖了对数十余位知名作家、文学家的评论,包括莎士比亚、海明威、马尔克斯、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卡尔维诺、卡夫卡,以及与作者的祖国地域相关的鲁迅、林语堂、赛珍珠等。除此之外,这些作家无一例外,身上都带有流动的痕迹,空间的流动促使大作家们更为精心地审视自己的语言。同一年,薛忆沩一口气出版了包括《文学的祖国》在内的五本书,这一年被称为薛忆沩的“出版年”,并掀起了一股重新发掘薛忆沩的热潮。薛忆沩被称为是“中国文学迷人的异类”,但是作者显然并不认同这一个标签,“我并不喜欢这个称呼,我就是我自己而已。……‘异类’会让人以为此人是放荡不羁的,而我在写作、运动、生活上是特别遵守纪律的。”?譺?訛但不可否认的是薛忆沩独立于主流与传统之外,在异域通过对自我、人生、文学、历史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追索,走了一条从没有人走过的道路。
  薛忆沩生于湖南郴州,求学在北京、广州、蒙特利尔,也曾定居于深圳,后为追求写作而移民至加拿大蒙特利尔,其作品在华文世界传播并获奖。薛忆沩往来于世界各地,其生活呈现一种流动的状态。这种流动的状态已经嵌入其生活经历之中,并反映到其作品上来。现代社会日益便捷的交通和通信技术,促使流动不再具有那么浓重的悲情意识和乡愁之感,而更多地表现为人生定位和选择,城乡移民、跨境移民成为正常现象。“流动”作为本文的关键词,有必要做一个定义,根据《汉语大辞典》,“流动”具有五重含义,分别为:1.经常变动、不固定;2.移动;3.流利畅通;4.形容眼珠转动灵活;5.犹流传。本文更为关注的是前三个含义。因此,“流动”在本文上具有动词和形容词之双重特点。
  一、流走异乡,远离祖国
  从国内流走到异乡的经历是薛忆沩创作的巨大源泉之一。薛忆沩本人也多次在访谈中提及地域的流动带给自我写作的改变:“从深圳移居蒙特利尔无疑是地理上的大迁移,它对我的写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十年简朴单纯的异域生活不仅给了我重新认识汉语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写作的理想状态。可以很肯定地说,没有这次大迁移就不会有2012年以来在文学上的大爆发,或许没有大迁移就没有今天的‘薛忆沩’。”?譻?訛作者远离故土,去往异国他乡,并没有失去自我意识和地方意识,而是在看到路途、旅途中的某些景观、特色中发现自我迄今从未发掘的一面。流徙到蒙特利尔专注于写作,逃离喧嚣的、焦灼的写作环境,离开故乡而产生的距离感,以及异国独特的人文环境,加上作者的“野心”,促使他可以便捷地接触到自己的内心,再将其转化为文字。
  流动的特点也反映在其《文学的祖国》对世界文学巨匠的选择上,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带有“不安于室”的“流动”人的身份。比如撰写了《大地》的赛珍珠,她出生于中国,后因战乱流转到美国,并通过书写中国人的故事而获得大奖;《生活的艺术》的林语堂,出国定居美国后,用英语写作获得美国主流认可;鲁迅也是流转于祖国各地之间,并在不同城市留下自己的印记;还有《荒原狼》的黑塞、《老人与海》的海明威、《日瓦戈医生》的帕斯捷尔纳克,等等。他们这些文学巨匠都是远离过祖国,进行过地域的大迁移,并且种种迁移经历都成为他们创作的动力和素材的原浆。他们在异域经历着生理和心理的变迁,经历过不同的文化氛围,最终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收获了文学层面上的果实。当然,相同的经历也间接反映着薛忆沩也想通过自己这种相同经历而产生的作品步入文学的那个最高殿堂,获得文学的最高奖项,与大师比肩。文学大师的作品也给薛忆沩这样的流转为“异乡”的人带来一种心灵的慰藉与创作引导。薛忆沩移居加拿大随身携带的布罗茨基著作就是绝佳的例子,“我当时还是主要将它们当成护身符,因为‘一种我们称为流亡的处境’开始了,我有很多的不安,很多的迷茫……它们是我的楷模。它们给我的是精神上的支持,美学上的支持,道义上的支持……”?譼?訛这些作品不仅影响着他的创作思路,而且还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以及他的人生目标。其中,乔伊斯有着代表性,他是薛忆沩的偶像,薛忆沩的“深圳人”系列小说与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祖国是《文学的祖国》这本随笔中的重要主题,这个主题在薛忆沩其他的作品中也频频出现。在《通往天堂的最后一段路程》中有专门关于“祖国”的讨论,通过对白求恩书信的发掘而再次解读“祖国”,并且在台湾出版的《白求恩的孩子们》中也有专门一段关于“祖国”的讨论。随笔《文学的祖国》借助于文学巨匠的遭遇来精辟地阐释了“祖国”的含义。“致命的殊荣”这一章中书写了帕斯捷尔纳克在祖国和诺贝尔奖之间艰难地做出了选择,他放弃了奖项而选择了祖国,如同他的作品人物日瓦戈医生一样,“一个成熟的人必须咬紧牙关,与他的祖国共同患难”,但结局却是被“祖国”抛弃。以牺牲与放弃换取卑微与骄傲的自我,是文学朝圣者的宿命与蒙恩。文学是薛忆沩的祖国与宗教。?譽?訛薛忆沩眼中,每一个作者心中都有两个“祖国”:一是地理或者生理意义上的祖国,有界的祖国;二是心理或者精神上的祖国,它不仅是精神的故土、安心之所、心灵家园,而且还是代表着语言构建起来的身份认同。薛忆沩选择文学,选择母语来写作,就如同他自己所说,是一种宿命。
  移居异地的这种经历又是作者重新审视“祖国”的一个契机,异乡流浪产生的距离感,可以更好地清理自己的记忆,来观察祖国与历史,是一种“旁观者清”的姿态。这种情况下,写作者与祖国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生活在异域的迷宫里的写作者与“祖国”的关系就更加复杂。所以,作者主动选择流动的生活来切入,跨界进入国内从未“抵达”过的未知领域,以获得对“祖国”以及在“祖国”生活的男男女女的一种深刻洞见。在《文学的祖国》“一个时代的灵魂”这一章节,作者在对黑塞的解读中点明了这一主题:“即使祖国的官员不是那么冷漠,‘祖国’的人民不是那么幼稚,黑塞也可能还是会疏远它、逃离它,甚至对抗它。那种与‘祖国’的紧张关系就像他与家庭的紧张关系一样,可能就是他的“写作源泉”。?譾?訛通过对个人与“祖国”关系切肤的体会,促使作者追寻一种超越文学层面的思考,从而将作品内涵推进到更高层次的层面。
其他文献
摘 要:宁波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是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之一。宋元时期,开放自由的对外政策,使得宁波的港口贸易达到发展高峰;明清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使得宁波受到钳制,对外贸易绝对衰落;鸦片战争时期,随着五口通商时代的到来,宁波虽有开放,但主权的丧失,使其贸易发展日趋衰落。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政府的对外政策、市场经济条件、港口腹地范围与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国土主权的完整等外部因素都对港口城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
摘 要: 李白的《将进酒》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千古以降无数人为之深切感动。李白的《将进酒》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是与诗人以夸张、排比、设问、用典、隐喻等修辞手法建构的一系列修辞文本有着密切关系。正因为有这些修辞文本的建构,不仅强烈地凸显了诗人强烈的怀才不遇、大志难伸的忧愁,也生动地再现了诗人豪放任性的人格形象。  关键词:李白 《将进酒》 文本建构 修辞心理 人格形象  一、引 言  韩愈在《调
摘 要:本文通过论述余华《第七天》折射的三种情——悲情与温暖相交织的亲情,真诚却残酷的爱情,最凄凉的“死无葬身之地”却是最动情的“乌托邦”的爱——表达了余华的情感创作方向:利用文化思想中相反相成的观念,给读者以震撼的力量。  关键词:情感 相反相成 文化  在中国文化思想中,《易经》用阴阳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阐释着万事万物。《老子》提出世上每一事物都是好坏兼有,喜恶并存。后世的哲学家也常用分合、
摘 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莫言小说的着力点之一,这在戏剧中也同样得到展现。《锦衣》有着多种类别的人物形象,反抗者、恶人与穷苦民众是其主要刻画的三个类型,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剧本超越了传统历史剧的模式,在亦真亦假的神话与现实中交织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  关键词:人物形象 人物结构 中国精神  2017年9月《人民文学》“莫言新作”专栏刊登了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创作的两篇新作:剧本《锦衣》和组诗《七
摘 要: 在《雷雨》中,蘩漪“火山爆发”般的抗争最终走向了失败。解读蘩漪反抗失败的原因,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物形象的悲剧性,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雷雨》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她的悲剧有受旧式教育与新思想双重影响的原因;有那个时代“夫唱妇随”的封建旧家庭伦理的原因;也有她寄希望于纨绔子弟的原因;还有她作为一个知识女性的清醒的原因。  关键词:《雷雨》 蘩漪 人物分析 悲剧性  《雷雨》中的蘩漪是一个情感线
摘要: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以其自然清新的语言特色成为小品文佳作。这篇小品文的思想内核中关于归隐林泉之说和与谢灵运比肩之意,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难以把握。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以这两个问题为探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山水审美意识,并从中感悟中国的隐逸文化。  关键词: 情景交融 山水审美意识 隐逸 谢灵运  宗白华先生曾说:“文艺家在一个艺术表现里使情和景,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和宇宙人生的具体对象相交融互
摘 要:在武侠小说中,“酒”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意象元素,高频率反复出现在各大武家的作品里,俨然成为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同时,它又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对武侠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推动、场景的氛围烘托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赏析价值。  关键词:酒 武侠小说 审美特征 赏析价值  古往今来,凡有武侠处多以酒佐之。《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
古韵绕耳,旋于瓯江之上。飘飘扬扬,只觉古韵悠扬。  瓯江因温州古称瓯而得名,江面十分宽阔,瓯江由于江流海潮相互激荡,彼此消长,泥沙沉积,形成江心四个沙洲。其中江心屿正对着温州市区,江心屿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江心屿与鼓浪
摘 要:从胡适的《终身大事》中对女性“出走”的最初想象,到时隔数十年之后张爱玲《五四遗事》中对五四时期婚恋、家庭问题的吊诡式书写,我们可以发现,五四女性的命运并没有发生根本上的改变,女性解放运动也并未达到预期的结果。本文试从胡适《终身大事》、凌叔华《女儿身世太凄凉》、鲁迅《伤逝》和张爱玲《五四遗事》入手,浅析五四时期女性命运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终身大事》 《五四遗事》 五四 女性  胡适《终
摘 要:19世纪的德国诗意现实主义文学追求主观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平衡,谋求经验现实的诗意表达。现实主义者将这种从理想的视角出发,对经验现实进行主观、积极阐释的艺术手段称之为美化。在这种诗意与模仿的细致区分中,表现出的是具有时代特点的矛盾体验。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分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德国诗意现实主义文学。  关键词:诗意 美化 理想化 艺术王国  1848年革命的失败意味着德国市民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