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就像农民一样,而每一届学生就像一茬麦子,我们的工作就在三年一个周期的循环中逐步丰满,我们的岁月也在三年一个周期中逐步充实。由于自己接触过的学生太多,我们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有许多故事我都已经淡忘了。可是,有些故事,虽不是惊天动地,但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它们就像树的根一样深深植入到了我的心上,不断地滋润我工作的这块土壤。
2017年的12月21日,星期三,那天也是冬至。第一节课是物理课,我们学校高三的第一节课和早自习是连在一起上的。高三的早自习是7点10开始的。7点10分我来到了教室,准备上课。7点30分,当同学们和我一起沉浸在物理的逻辑推导之中时,一声响亮的报告声打断了我和同学们的思绪。王乐气喘吁吁地出现在教室门口,全班同学看到他手提书包、满头大汗的“窘迫”样时,哄堂大笑起来。同学们发笑是因为每天的这个点是王乐“御定”的到校时间。本学期开学至今,王乐每天都是如此,几乎天天迟到。其实他的家离学校还是比较近的,就在学校对面的一个小区里,走快些的话其实不到七八分钟就可以到学校,就这么近,他还是总迟到。针对王乐的迟到问题,我已经找他交流过好几次了,他也一再保证以后不再迟到。这次我再也无法忍受他对这个问题的无所谓和言而无信的态度了,但冷静后想一想:学生犯错是难免的,用什么办法既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又能让他懂得不应该迟到的道理呢?
近期由于高三学生高考复习压力很大,我让每个同学每人都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天写一写关于自己高三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的随笔,这个过程,对同学不仅是一个鞭策,也是一次次的激励。我觉得我可以利用这个便利条件让王乐好好反思自己,让他能够正视自己到校迟到的问题。
所以当时我话题一转,谈论起同学们最近成长随笔的主题。我启发学生们想一想,自己最近是否有值得與大家一起分享的故事和感受。这时下面的学生开始兴奋地讨论起来了。王乐脸上有了一些尴尬的神色,有的学生突然转过去看王乐同学,还有的指指点点、说说笑笑。这个话题很显然比王乐迟到这件事更具有吸引力。王乐则低着头,窘迫地偷偷看着周围的同学,他好像也意识到了今天的这个讨论议题是针对他长期迟到这个现象的。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以《高三那些事儿》为标题写今天的成长随笔。这篇随笔会在本周的班会上以小组为单位与同组的同学们分享。
在周五的班会上,同学们以《高三那些事儿》为主题在小组内热烈地交流着。我在班上关注着同学们的讨论。当我走到王乐他们小组时,正是王乐与他们小组的同学在交流他写的成长随笔,内容是关于他经常迟到的这件事。他的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觉得让王乐自我反省的机会来了,所以我也很快融入到他们小组的交流分享中。在王乐的分享接近尾声时,我对王乐同学敢于真诚直白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做了肯定,并鼓励他愿不愿意在班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王乐觉得不好意思,很难为情地说:“老师,这个也可以吗?”我点了点头,他们小组的同学也鼓励王乐在班上分享他的故事。最后,王乐欣然同意了,对我说:“我愿意与同学们分享我的迟到经历,因为这不但是对我自己的一个鞭策,也是让同学们帮助我,监督我,让我尽快改掉经常迟到的不好习惯,为班级注入一些正能量。”
王乐很认真地把最近经常迟到的事情叙述了一遍,谈到自己一贯迟到的原因,他认为是由于自己太懒惰,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天天的迟到也导致自己考学意志力的萎缩,使自己对高考越来越没有信心。他也谈到了对迟到这件事的后悔,给班级每天都带来负能量,王乐希望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他们组的小组长以及班上的同学共同帮助他,监督他,让他尽快克服这个不好的行为习惯,在高考中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王乐的真诚分享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有同学甚至大声地说:“我们愿意帮助你!”
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开始讨论迟到的问题,从迟到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小组和班级带来的影响,大家各抒己见。王乐万万没想到自己迟到这件事会在班会上形成如此大规模的讨论,自己对这种场面感到震撼的同时,也感觉到自己以前经常迟到在同学中产生如此大的反响,他害羞地笑了。在征求大家的同意后,王乐做了最后的总结发言,劝告大家不要向他学习,经常迟到。同时鼓励同学们为了高考努力拼搏,为实现自己仗剑闯天涯的目标而不懈努力。这次由《高三那些事儿》为主题的成长随笔交流讨论,最后以讨论迟到这件具体的行为习惯而结束。我想,王乐一定会对这次班会终生难忘。
在之后的备考过程中,王乐几乎没有迟到过。他也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行动践行着他在班会上的承诺;他的变化也为班级树立了一个能量的榜样;他的变化也让我精心准备的这节班会收到了我预期的效果;他在鞭策和激励自己的同时,也让我收获了付出的幸福!
在我的教学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类的故事。我总结这些对待学生的一线经验,是为了在今后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勇攀知识的高峰,成就他们辉煌的明天。
2017年的12月21日,星期三,那天也是冬至。第一节课是物理课,我们学校高三的第一节课和早自习是连在一起上的。高三的早自习是7点10开始的。7点10分我来到了教室,准备上课。7点30分,当同学们和我一起沉浸在物理的逻辑推导之中时,一声响亮的报告声打断了我和同学们的思绪。王乐气喘吁吁地出现在教室门口,全班同学看到他手提书包、满头大汗的“窘迫”样时,哄堂大笑起来。同学们发笑是因为每天的这个点是王乐“御定”的到校时间。本学期开学至今,王乐每天都是如此,几乎天天迟到。其实他的家离学校还是比较近的,就在学校对面的一个小区里,走快些的话其实不到七八分钟就可以到学校,就这么近,他还是总迟到。针对王乐的迟到问题,我已经找他交流过好几次了,他也一再保证以后不再迟到。这次我再也无法忍受他对这个问题的无所谓和言而无信的态度了,但冷静后想一想:学生犯错是难免的,用什么办法既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又能让他懂得不应该迟到的道理呢?
近期由于高三学生高考复习压力很大,我让每个同学每人都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天写一写关于自己高三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生活的随笔,这个过程,对同学不仅是一个鞭策,也是一次次的激励。我觉得我可以利用这个便利条件让王乐好好反思自己,让他能够正视自己到校迟到的问题。
所以当时我话题一转,谈论起同学们最近成长随笔的主题。我启发学生们想一想,自己最近是否有值得與大家一起分享的故事和感受。这时下面的学生开始兴奋地讨论起来了。王乐脸上有了一些尴尬的神色,有的学生突然转过去看王乐同学,还有的指指点点、说说笑笑。这个话题很显然比王乐迟到这件事更具有吸引力。王乐则低着头,窘迫地偷偷看着周围的同学,他好像也意识到了今天的这个讨论议题是针对他长期迟到这个现象的。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以《高三那些事儿》为标题写今天的成长随笔。这篇随笔会在本周的班会上以小组为单位与同组的同学们分享。
在周五的班会上,同学们以《高三那些事儿》为主题在小组内热烈地交流着。我在班上关注着同学们的讨论。当我走到王乐他们小组时,正是王乐与他们小组的同学在交流他写的成长随笔,内容是关于他经常迟到的这件事。他的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觉得让王乐自我反省的机会来了,所以我也很快融入到他们小组的交流分享中。在王乐的分享接近尾声时,我对王乐同学敢于真诚直白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做了肯定,并鼓励他愿不愿意在班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王乐觉得不好意思,很难为情地说:“老师,这个也可以吗?”我点了点头,他们小组的同学也鼓励王乐在班上分享他的故事。最后,王乐欣然同意了,对我说:“我愿意与同学们分享我的迟到经历,因为这不但是对我自己的一个鞭策,也是让同学们帮助我,监督我,让我尽快改掉经常迟到的不好习惯,为班级注入一些正能量。”
王乐很认真地把最近经常迟到的事情叙述了一遍,谈到自己一贯迟到的原因,他认为是由于自己太懒惰,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天天的迟到也导致自己考学意志力的萎缩,使自己对高考越来越没有信心。他也谈到了对迟到这件事的后悔,给班级每天都带来负能量,王乐希望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他们组的小组长以及班上的同学共同帮助他,监督他,让他尽快克服这个不好的行为习惯,在高考中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王乐的真诚分享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有同学甚至大声地说:“我们愿意帮助你!”
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开始讨论迟到的问题,从迟到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小组和班级带来的影响,大家各抒己见。王乐万万没想到自己迟到这件事会在班会上形成如此大规模的讨论,自己对这种场面感到震撼的同时,也感觉到自己以前经常迟到在同学中产生如此大的反响,他害羞地笑了。在征求大家的同意后,王乐做了最后的总结发言,劝告大家不要向他学习,经常迟到。同时鼓励同学们为了高考努力拼搏,为实现自己仗剑闯天涯的目标而不懈努力。这次由《高三那些事儿》为主题的成长随笔交流讨论,最后以讨论迟到这件具体的行为习惯而结束。我想,王乐一定会对这次班会终生难忘。
在之后的备考过程中,王乐几乎没有迟到过。他也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行动践行着他在班会上的承诺;他的变化也为班级树立了一个能量的榜样;他的变化也让我精心准备的这节班会收到了我预期的效果;他在鞭策和激励自己的同时,也让我收获了付出的幸福!
在我的教学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类的故事。我总结这些对待学生的一线经验,是为了在今后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勇攀知识的高峰,成就他们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