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着步距回望改变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jied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就是文风不平实。”当我信心满满地拿着写好的稿子交付给编辑老师时,老师悠悠然给我一句这样的评语。显然,老师委婉地否定了我这篇稿子。虽然实习已到末梢,可他们对我的标准依然严苛,我不禁感觉到些许惭愧。夜色渐暗,月起屋梁,编辑部距离我住的地方仅仅隔着一条街的距离,可是今晚我却走得格外艰远漫长。
  倏忽间我的实习已到末尾,我思来索去,却始终想不到自己学习到了什么东西。一方面我确然感觉提升了很多,可细细梳理,却又实在想不起自己充实了些什么。全身破绽反而令人无从下手,充实得太多反而不知晓自己充实了些什么,这是一个相悖却令人愉快的二律背反。
  我无意去提及大多数新闻学子口中的新闻理想、新闻激情,因为我深信新闻理想靠一时兴起的激情显然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如同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所说的,生活是严峻的,那严峻不是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严峻的是那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琐事。同样,激情往往蕴育于平凡,激情在平凡中方能悠远持久。
  写稿编辑只是表层,老师行为的背后承负的是《时代报告》的价值理念。如果仅仅是学习到一些文字淬炼层面的技术性东西,那么我这份宝贵的实习机会就真的白白浪费了。两月虽短,但它依然塑形甚至变动着我的人生轨道。
  态度
  犹记得初来到杂志社的前几天,老师递交给我几篇稿子,让我校对。借用曾经比较时髦的网络话语讲,“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在我潜意识中,我一直认为校对太过于简单,无非看看错别字就可以。我粗粗找出几个错别字后就轻率交付给老师,老师并没有多言什么,而是重新改校后再默默退还给我。我定睛一看,立马羞红了脸,老师的改动密密麻麻:语句不通顺之处,标点符号用错之处……更有一次在文章审校过程中,遇到一处标点符号的应用问题,其实就我个人看来,这对文章阅读并没有什么大碍,读者也并不会注意到这些细微之处,而老师却执着地几经询问相关教授、学者,最终拿出最准确的格式。现在的一些媒体声誉日消,一直为人所诟病,其实这怨不得别人,应当反思媒体自身的态度:标题党、断章取义、不实消息、不顾及社会舆论导向,而《时代报告》里面的每一段看似平常普通的语句、甚至标点符号,都凝含着编辑老师笃实求是的态度。
  素养
  没有什么比一个平和宽容的工作氛围更令人愉快了。在参加第一次选题会时,我的内心忐忑不安,在学校中我依照学生眼光,把一切社会关系都给“复杂化”,总觉得一切的工作都含有着森严的等级关系。而令我讶异的是,总编老师、副主编老师、编辑老师都是平和理性地商讨下一期的选题,没有官话空腔,只有选题上的针尖对麦芒,只有思想上的猛烈碰撞,这让作为一个实习生的我一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在选题会上大放厥词,可老师们都始终保持微笑仔细聆听,还称赞我讲得好。现在回想,我是多么地狂妄自大啊,提出一个个宏大得不得了的选题,却从没想过选题的“可操作性”。老师们并没有因此而不屑,依然认真倾听;在我协助组织稿件的栏目上,王老师、李老师都不会自己选定稿件,而是先认真问询我的意见,然后再予以确定;有读者慕名来到编辑部拜访,老师们不管再忙,都会热络招呼,冲上一杯热茶。这些细微之处无不彰显着各位编辑老师的人格素养,脉脉温情,兼容并蓄,孕育着一份高人文水准的、有思想的高端杂志。
  勇气
  一次,编辑部的一位老师跟我在闲聊中讲述她是一个爱“较真”的人。她去饭店吃饭,饭店老板不愿意开灯,可是光线很暗,于是老师就要求服务员必须开灯;坐客车遇到司机骂粗,别人都忍气吞声,可是她一定会“没脸没皮”地给人家讲道理。遇到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别人都是息事宁人,吃点哑巴亏算了,可她就是要较真,争取自己的权利。我当时还感觉没有什么,随口回了一句:“老师,你真的很有公民意识呢。”可她却很认真地说,我还没有那样的高度,我只是争取我自己的权利罢了。听到这里,我猛然一愣,“我只是争取我自己的权利”,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包含着多么罕缺的勇气。还有一次我拿我们的杂志给我的朋友看,他读完后跟我讲:“想不到,你们还敢刊发这样的文章(《时代报告》讲述栏目中的一篇文章),一个记者,这样回顾他经历过的一些采访事件中的矛盾,和别的杂志真是不一样,挺佩服你们的。”中国的进步,不是靠一帮勇敢的人,去触碰勇气的上限,而是靠普普通通的人,共同努力一点点抬高勇气的下限,而《时代报告》的老师们鲜明地体现着这种“勇气”。
  文艺创作不是一己之欢,不是杯水风波。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仅是讲给文艺工作者,更是向媒体人提出了要求。时代的内涵不是由哪位知名人物所表露,也不是由哪件事所彰显,而是由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他所组构。态度决定着立场,素养彰显着格局,勇气体现着良知。我庆幸自己来到了《时代报告》杂志社,抛除一些文字淬炼的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对我理念进行了一次厘清。态度﹑素养、勇气不仅仅是我所理解的高端思想杂志的内涵,更是立人的内核。不管我今后是否从事媒体工作,这三种特质对我都大有裨益。走一走,定一定身子,回首沉思,在这两个月的不经意间,我原来已经改变了这么多。
其他文献
亲爱的青年人:  今年6月2日早晨,一个北京大学一年级学生,在悲观与烦闷之中,写了一封很沉痛的信给我。这封信使我很感动,所以我在那个6月2日的后半夜写了一封一千多字的信回答他。  我觉得这个青年学生诉说他的苦闷不仅是他一个人感受的苦闷,他要解答的问题也不仅是他一个人要问的问题。今日无数青年都感觉大同小异的苦痛与烦闷,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这件绝不容讳饰的事实,我们必须帮助青年人解答他们渴望解答的问题。 
期刊
是到了该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的时候了。  很久以来,不少人对本刊卷首语关注有加,笔者也听到了不少议论,有夸奖赞誉,更有疑惑,认为本刊的卷首语不论从形式上或是内容的体现上都与一般刊物的卷首语有所不同。  是的,一般刊物的卷首语无外乎这么三种:一种是完全推介式,就相当于杂志导读;第二种是独立文章,就像杂文,夹叙夹议,和自己刊物内容有所关联;第三种是在第二种的基础上根据观点,把刊物最具代表性的东西给提炼出
期刊
天下鲜花,唯洛阳牡丹最艳;  天下倩女,唯宋氏三姊妹最妍;  天下的故事,唯三姊妹抗战的故事最为经典,堪称绝唱。  ——作者手记  序曲:繁华散尽亦风流  放在我面前是一本上了年纪的老画册。是我作为访澳学者,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莫那什大学洲际图书馆借来的。书题《丽人抗战》;副题《抗战中的宋氏三姊妹》,是民国纪年台湾帝国版本。画册的四角斑驳破损,内容也缺斤少两,看来翻来覆去地不知经过多少学人、雅士之手
期刊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每逢历史重要时间节点,我们总会回望历史,让历史之光,照亮前进的道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中国以大阅兵形式隆重举行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意义重大,举世瞩目。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时代报告》精心策划,重磅推出两组不同体裁的大型系列宣传文图:一组是特别报道,突出思想性、理论性、精准性,站在世界、时代大背景下,全方
期刊
2015年9月,我到河南大学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县处级干部培训。在结业讨论会上,我把这两个月里思想上得到的荡涤、升华跟同学们做了分享。  在培训的两个多月里,有省内外的很多专家、教授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做了讲解、分析,将习总书记上任之后的治国理念做了精辟阐释,也对中国未来五年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做了展望。这一切都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心中无法取代的
期刊
有人说,在中国大地上不乏奇景,但是能真正让人魂牵梦绕和耕耘不殆的终究是自己的故乡。河南睢县是我的家乡,故土情结让我更加关注家乡的那些人和事。2015,这一年,记者这个职业让我有苦有乐,有泪水有汗水,有付出有收获。回首这一年,睢县水上义务救援队那些可爱的救援队员们奋不顾身救人的场景、睢县新华书店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的情景……都从我的脑海跳出来。但最让我动容的还是那些用不屈的身姿挺起民族脊梁的抗战老兵们。
期刊
2015年11月,中国最热门的政治议题里,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还在升温。在这场攸关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全局性会议结束之后,“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召开”“经济学部召开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中央宣讲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在榕召开”,等等,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的研讨会、报告会在全国各地举行。  10月26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期刊
沉淀  11月10日,关于“陈道明质问吸毒艺人”的新闻登上了娱乐圈的头条。极少出现在娱乐新闻里的陈道明,这次的采访全文竟达两千多字。在报道里陈道明坦言,演员普遍比老百姓挣得多,即使有压力,也并不是生存压力,而是在名利场想出名、想风光的压力。用压力之说来解释吸毒,纯属算是一种借口。“现代人谁没压力?难道只有你有压力?你压力有老百姓大吗?”他这句振聋发聩的质问,让观者无不拍手称快。  曾参加2014年
期刊
在2015年开年的首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这样说道。“简政放权改革就是要给政府削权,把不该有的审批事项坚决取消、下放到位;同时,对于那些确实需要保留的审批事项,还要规范流程,构建一个‘行政权力的法治化系统’。审批过程完全可以加快,否则政府就跟不上时代步伐,更称不上是现代政府。”  李克强讲的三个故事  2015年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讨论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时,李克强总理
期刊
一  2015年2月26日,大学生孟瑞鹏因落水救人而牺牲。  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瞟了一眼,并未深究——和那些更加耸动的新闻标题和内容相比,这条“不足为奇”的社会新闻很快被我搁置一边,成了旧闻。  第二次注意到这个消息,是媒体报道孟瑞鹏所救两个女童的母亲,不承认他救人,坚称孟瑞鹏是自己不小心落水。事件持续发酵,最后迫于媒体的压力,那位母亲承认确是孟救了自己的两个女儿。面对央视的镜头和董倩咄咄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