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把班级管理好,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即做好学生的“心理导师”。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导师”呢?
一、心理导师,做好学生的倾听者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学生的所作所为与我们的想象格格不入,于是我们就会埋怨、责怪学生,这样的话,就会让我们和学生难于沟通,很难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导致班主任工作很难开展。教育学生必先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倾听一下学生的内心想法,倾听他们说话,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哪怕面对的是他们的错误,甚至是荒唐的言行举止,我们都要认真听他们说完,这样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平时,为什么他们不愿多和我们说话,也不愿说出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还没等他们说完,我们就会先批评他们,所以他们认为得不到尊重,于是选择不说,假装在听我们说的“道理”,没过多久,他们又会做回我们所不喜欢的样子。要想让他们改变,我们就要先倾听他们的心声,去尊重他们,去了解他们。
在一节数学课上,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公然地顶撞数学老师。班长马上来向我报告,我赶紧跑过去,阻止此事“恶化”下去,可没有想到,这学生对我也那么的凶,搞到我当时不知有多么的难堪,不知如何来处理。这时数学老师说把他带到办公室去吧!就这样才稍微缓解了当时紧张的气氛。后来,在办公室里,我强忍着自己的伤心,好好的了解情况。我很有耐心地听他说,他看我没骂他,而是这样认真的倾听,于是,他就大胆的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听完后,我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由于我的“过分”偏爱,那些班干部,自以为有我这个“靠山”,在处理班务工作时常常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一方面对同学们出现的某些违纪现象不是及时地进行纠正,而是一味显露自己的班干部威风,仿佛手里握着“尚方宝剑”般意气风发;另一方面,对自身的缺点、过失却视而不见,有的同学背后议论他们“就像一伙游手好闲的监工”。这个学生就是因为对这些班干部的不满,对我的偏心表示一种反感,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出“闹剧”。了解了这一情况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自己在管理上还有这么多的不完善,原来自己也是那么的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我放手给班干部去管理,本来是一件好事,可由于我自己没有做好班干部的思想工作,没有让班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一来,班集体的凝聚力渐渐地变得十分松散,不要说这些班干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连我也感觉到了学生的不满的情绪,工作变得十分被动。我要感谢这位同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中去改变自己的做法,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一些改变。没想到,我班最后还评为了“文明班”。可这位同学也说要感谢我,不责怪他,愿意听他讲。后来,这位“闹事生”不但变得爱学习,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班干部。
马卡连柯说过:“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以,做学生的倾听者,是尊重的前提,也是做好学生“心理导师”的关键。
二、心理导师,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这时,有部分学生就会开始叛逆,也有部分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感到迷茫;就在这关键时刻,就需要“心理导师”班主任的引导了。只有在正确的引导下,他们才会明白如何来度过“叛逆期”?如何走出“迷茫期”?
有一天,我班的班长找我谈心,说:“老师,我近来很烦,不知道怎么办?”“遇到什么事了?”“前两天,我们班的一个男生向我表白了。”“哦,那你怎么回应他的呢?”我微笑的看着她。她有点不好意思,低下头,小声地说:“我们就只是同学……”,从她的言语中,我发现她也有点喜欢那个男生,因为我班的班长从小就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缺少父爱,现在有个男生喜欢自己,她还是很高兴的,可她又怕,怕这样不好,尤其怕自己的妈妈知道,所以她不知道怎么办了,只能求助我这个“心理导师”了。面对这个“早恋”问题,我不回避,我也不责备他们。
我从三方面去引导她。首先,中学生思想尚未定型。中学生由于世界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还比较幼稚、片面。所以你们现在的喜欢并不是爱情里的喜欢,你们现在有好感也正常,对方在某方面比自己厉害,自己就会感觉他很好,这就是心里的一种“崇拜”,可你们要区分出这不是爱情。其次,中学生经济上尚未独立。中学生的经济来源依赖于父母或他人,自己还不能独立,从恋爱发展到结婚,生儿育女,这一切都需要经济基础。你想想,如果你们就这样陷进这所谓的“爱情”里,那么你们就会无心读书,到时考不到好的学校,将来也没好的工作,那以后怎么来过日子?最后,中学生事业尚未定向,中学时代是打基础的时期,将来从事何种事业,还没定向。所以只有好好读书,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时的你们才会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分析完后,班长轻松地说:“老师,我知道怎么处理了,放心,我们还会是好同学的。”
班主任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导师”,那就要学会观察学生的动态,从而好好引导他们。
三、心理导师,做好学生的激励者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都不同。有的家庭对学生缺少关爱,使其变得自卑,情绪低落易冲动;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有的学生,他成绩好,就骄傲自大,看不起同學……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班主任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与他们接触、交往、谈心,找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其次,班主任要通过家长去更好地了解这些学生,协同家长来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班主任一定要多激励这些学生。激励他们了,就能促进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了,对于他们学做人,学做事等方面健康发展就有渗透作用;激励他们了,他们就会相信自己也是可以做好的,这样的话,心理就健康了。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引导好每一位迷茫、每一位徘徊的学生,激励好每一位有“问题”的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包容每一个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中成长,在宽容中进步!
班主任们,让我们做好学生的“心理导师”吧!
一、心理导师,做好学生的倾听者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学生的所作所为与我们的想象格格不入,于是我们就会埋怨、责怪学生,这样的话,就会让我们和学生难于沟通,很难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导致班主任工作很难开展。教育学生必先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倾听一下学生的内心想法,倾听他们说话,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哪怕面对的是他们的错误,甚至是荒唐的言行举止,我们都要认真听他们说完,这样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平时,为什么他们不愿多和我们说话,也不愿说出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还没等他们说完,我们就会先批评他们,所以他们认为得不到尊重,于是选择不说,假装在听我们说的“道理”,没过多久,他们又会做回我们所不喜欢的样子。要想让他们改变,我们就要先倾听他们的心声,去尊重他们,去了解他们。
在一节数学课上,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公然地顶撞数学老师。班长马上来向我报告,我赶紧跑过去,阻止此事“恶化”下去,可没有想到,这学生对我也那么的凶,搞到我当时不知有多么的难堪,不知如何来处理。这时数学老师说把他带到办公室去吧!就这样才稍微缓解了当时紧张的气氛。后来,在办公室里,我强忍着自己的伤心,好好的了解情况。我很有耐心地听他说,他看我没骂他,而是这样认真的倾听,于是,他就大胆的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听完后,我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由于我的“过分”偏爱,那些班干部,自以为有我这个“靠山”,在处理班务工作时常常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一方面对同学们出现的某些违纪现象不是及时地进行纠正,而是一味显露自己的班干部威风,仿佛手里握着“尚方宝剑”般意气风发;另一方面,对自身的缺点、过失却视而不见,有的同学背后议论他们“就像一伙游手好闲的监工”。这个学生就是因为对这些班干部的不满,对我的偏心表示一种反感,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出“闹剧”。了解了这一情况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自己在管理上还有这么多的不完善,原来自己也是那么的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我放手给班干部去管理,本来是一件好事,可由于我自己没有做好班干部的思想工作,没有让班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一来,班集体的凝聚力渐渐地变得十分松散,不要说这些班干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连我也感觉到了学生的不满的情绪,工作变得十分被动。我要感谢这位同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中去改变自己的做法,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一些改变。没想到,我班最后还评为了“文明班”。可这位同学也说要感谢我,不责怪他,愿意听他讲。后来,这位“闹事生”不但变得爱学习,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班干部。
马卡连柯说过:“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以,做学生的倾听者,是尊重的前提,也是做好学生“心理导师”的关键。
二、心理导师,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这时,有部分学生就会开始叛逆,也有部分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感到迷茫;就在这关键时刻,就需要“心理导师”班主任的引导了。只有在正确的引导下,他们才会明白如何来度过“叛逆期”?如何走出“迷茫期”?
有一天,我班的班长找我谈心,说:“老师,我近来很烦,不知道怎么办?”“遇到什么事了?”“前两天,我们班的一个男生向我表白了。”“哦,那你怎么回应他的呢?”我微笑的看着她。她有点不好意思,低下头,小声地说:“我们就只是同学……”,从她的言语中,我发现她也有点喜欢那个男生,因为我班的班长从小就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缺少父爱,现在有个男生喜欢自己,她还是很高兴的,可她又怕,怕这样不好,尤其怕自己的妈妈知道,所以她不知道怎么办了,只能求助我这个“心理导师”了。面对这个“早恋”问题,我不回避,我也不责备他们。
我从三方面去引导她。首先,中学生思想尚未定型。中学生由于世界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还比较幼稚、片面。所以你们现在的喜欢并不是爱情里的喜欢,你们现在有好感也正常,对方在某方面比自己厉害,自己就会感觉他很好,这就是心里的一种“崇拜”,可你们要区分出这不是爱情。其次,中学生经济上尚未独立。中学生的经济来源依赖于父母或他人,自己还不能独立,从恋爱发展到结婚,生儿育女,这一切都需要经济基础。你想想,如果你们就这样陷进这所谓的“爱情”里,那么你们就会无心读书,到时考不到好的学校,将来也没好的工作,那以后怎么来过日子?最后,中学生事业尚未定向,中学时代是打基础的时期,将来从事何种事业,还没定向。所以只有好好读书,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时的你们才会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分析完后,班长轻松地说:“老师,我知道怎么处理了,放心,我们还会是好同学的。”
班主任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导师”,那就要学会观察学生的动态,从而好好引导他们。
三、心理导师,做好学生的激励者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都不同。有的家庭对学生缺少关爱,使其变得自卑,情绪低落易冲动;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有的学生,他成绩好,就骄傲自大,看不起同學……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班主任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与他们接触、交往、谈心,找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其次,班主任要通过家长去更好地了解这些学生,协同家长来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班主任一定要多激励这些学生。激励他们了,就能促进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了,对于他们学做人,学做事等方面健康发展就有渗透作用;激励他们了,他们就会相信自己也是可以做好的,这样的话,心理就健康了。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引导好每一位迷茫、每一位徘徊的学生,激励好每一位有“问题”的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包容每一个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中成长,在宽容中进步!
班主任们,让我们做好学生的“心理导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