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决定中职语文教学要增强效果的因素有四种:一是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因素,二是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的因素,三是学校课程安排的因素,四是中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因素。中职语文增强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有三种:要紧紧把握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要善于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 语文 教学 效果 原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2-02
《中职学校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新课程标准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注重能力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基础。中职学生的毕业去向大概分两类:一类是毕业后直接就业,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国家建设者,从而脱离学校教育;另一类是参加高考,通过中高职立交桥考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从而成为国家建设的高技能人才。无论哪种情况,搞好中职语文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很重要。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紧紧把握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努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增强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原因
诸多因素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要增强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因素。中职生大多为初中毕业未能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缺点是: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导致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对于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不够重视,书写、理解和表达能力都很欠缺。其二,是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的因素。中职学校的学制为三年,而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时间不足两年半,这是因为学生为适应行业、企业或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要在三年级期间走出学校,到合作企业进行三到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其三,是学校课程安排的因素。因为中职学生需要在三年时间内掌握与行业或岗位有效对接的专业技能,学生在校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专业理论和技能实操的学习,每周语文课一般只有三节课左右,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其四,是中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因素。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校接受语文知识培养基本结束,而他们走入社会后,需要面对各方面的业务交流和人际交往,需要对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准确表达,离开语文基本功不行;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要凭借较好的语文基础应付分数占据比重逐渐提高的高考考卷,另一方面他们升入高职院校后,要接受更高层次的培养,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离不开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所以,中职语文教学,要想千方设百计,利用有限的时间,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情况进行语文教学,逐步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增强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怎样才能使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促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
1.巧妙开篇引题,吸引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所谓“引题”,是指教师在授课开始时启发性地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走进所学习的课文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使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课文,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节了课堂气氛,还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愉悦性。例如,笔者教《守财奴》时,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问学生是什么?启发学生从数学课,为人处事等方面展开形象思维,接着,在圆圈里画一个正方形,问同学这样的图形像什么东西?提示学生“人钻到钱眼里,寓意六亲不认”,最后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其主人公葛朗台就是钻到了钱眼里,一生只认得钱,连自己的妻女也不认,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守财奴》。
2.教学融入社会生活,丰富课堂内容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语文来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即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基于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我们有耐心,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求急功近利、只求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在课堂语文讲授时要面对中职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笔者在讲授《南洲六月荔枝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笔者特意带了一些荔枝到课堂上,请个别学生用所学知识向同学们有条不紊地介绍手中的荔枝,并挂出与他们专业有关的汽车发动机图片,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说明,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可见,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接通了他们并不熟悉的抽象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把学习训练和整个社会联系起来,拓宽了学生的观察视野,使“语文”这一小课堂融入了社会这个大课堂。让学生学到更多,品味更多,收获更多,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关注他人,关注世态、体会人间百味,达到“功在课堂、利在千秋”的目的。
3.以教师为主导,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班的课堂纪律一般都是比较差的,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学习环境也不那么好。这就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有独特性、创造性的见解和行为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注重课堂气氛的渲染,面部表情、声调、手势甚至是目光都可以调动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呼应配合。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學生置身其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出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中职学校但负责为国家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语文学科作为中职学校的必修公共基础学科和工具性学科,应该站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利用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认真探索并研究实践,努力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增强适应行业岗位的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 语文 教学 效果 原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2-02
《中职学校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新课程标准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注重能力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基础。中职学生的毕业去向大概分两类:一类是毕业后直接就业,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国家建设者,从而脱离学校教育;另一类是参加高考,通过中高职立交桥考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从而成为国家建设的高技能人才。无论哪种情况,搞好中职语文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很重要。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紧紧把握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努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增强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原因
诸多因素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要增强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因素。中职生大多为初中毕业未能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缺点是: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导致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对于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不够重视,书写、理解和表达能力都很欠缺。其二,是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的因素。中职学校的学制为三年,而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时间不足两年半,这是因为学生为适应行业、企业或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要在三年级期间走出学校,到合作企业进行三到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其三,是学校课程安排的因素。因为中职学生需要在三年时间内掌握与行业或岗位有效对接的专业技能,学生在校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专业理论和技能实操的学习,每周语文课一般只有三节课左右,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其四,是中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因素。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校接受语文知识培养基本结束,而他们走入社会后,需要面对各方面的业务交流和人际交往,需要对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准确表达,离开语文基本功不行;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要凭借较好的语文基础应付分数占据比重逐渐提高的高考考卷,另一方面他们升入高职院校后,要接受更高层次的培养,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离不开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所以,中职语文教学,要想千方设百计,利用有限的时间,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情况进行语文教学,逐步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增强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怎样才能使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促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
1.巧妙开篇引题,吸引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所谓“引题”,是指教师在授课开始时启发性地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走进所学习的课文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使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课文,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节了课堂气氛,还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愉悦性。例如,笔者教《守财奴》时,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问学生是什么?启发学生从数学课,为人处事等方面展开形象思维,接着,在圆圈里画一个正方形,问同学这样的图形像什么东西?提示学生“人钻到钱眼里,寓意六亲不认”,最后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其主人公葛朗台就是钻到了钱眼里,一生只认得钱,连自己的妻女也不认,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守财奴》。
2.教学融入社会生活,丰富课堂内容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语文来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即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基于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我们有耐心,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求急功近利、只求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在课堂语文讲授时要面对中职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笔者在讲授《南洲六月荔枝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笔者特意带了一些荔枝到课堂上,请个别学生用所学知识向同学们有条不紊地介绍手中的荔枝,并挂出与他们专业有关的汽车发动机图片,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说明,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可见,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接通了他们并不熟悉的抽象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把学习训练和整个社会联系起来,拓宽了学生的观察视野,使“语文”这一小课堂融入了社会这个大课堂。让学生学到更多,品味更多,收获更多,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关注他人,关注世态、体会人间百味,达到“功在课堂、利在千秋”的目的。
3.以教师为主导,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班的课堂纪律一般都是比较差的,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学习环境也不那么好。这就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有独特性、创造性的见解和行为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注重课堂气氛的渲染,面部表情、声调、手势甚至是目光都可以调动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呼应配合。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學生置身其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出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中职学校但负责为国家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语文学科作为中职学校的必修公共基础学科和工具性学科,应该站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利用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认真探索并研究实践,努力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增强适应行业岗位的能力奠定基础。